登陆注册
9251400000037

第37章 孟子(23)

上下比罪[B116],无僭乱辞[B117],勿用不行[B118],惟察惟法[B119],其审克之!上刑适轻[B120],下服[B121];下刑适重,上服[B122]。轻重诸罚有权[B123]。刑罚世轻世重[B124],惟齐非齐[B125],有伦有要[B126]。

罚惩[B127]非死,人极于病[B128]。非佞折狱[B129],惟良折狱,罔非在中[B130]。察辞于差[B131],非从惟从[B132]。哀敬[B133]折狱,明启刑书胥占[B134],咸庶[B135]中正。其刑其罚,其审克之!狱成而孚[B136],输[B137]而孚。其刑上备[B138],有并两刑[B139]。

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B140],朕言多惧。朕敬于刑,有德惟刑[B141]。今天相[B142]民,作配在下[B143]。明清于单辞[B144],民之乱[B145],罔不中听狱之两辞[B146],无或私家[B147]于狱之两辞!狱货[B148]非宝,惟府辜功[B149],报以庶尤[B150]。永畏惟罚[B151],非天不中[B152],惟人在命[B153]。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B154]。”

王曰:“呜呼!嗣孙,今往何监[B155]?非德?于民之中,尚明听[B156]之哉!哲人惟刑,无疆之辞[B157],属于五极[B158],成中有庆[B159]。受王嘉师[B160],监于兹祥刑[B161]。”

[注释][1]惟:语助词。吕命:命吕之倒装句,即穆王命令吕侯。[2]享国:在位。[3]耄(mào):老年人,八九十岁的老人称耄。荒:荒忽,废弃,怠惰政事。[4]度:度量、谋划。[5]诘:禁戒。[6]若:语助词。训:教训。[7]蚩(chī)尤:相传为东方九黎族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以金为兵器,与黄帝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失败被杀。[8]延及:波及、牵连。[9]寇:侵犯、攻击。贼:杀害。[10]鸱义:鸱枭,一种恶鸟,鸱义,贼害道义。奸宄(guǐ):内外作乱。[B11]攘:偷窃。矫虔:诈骗强取。[B12]灵:《礼记·缁衣》引作“苗民弗用命”,灵与“命”相通,命即命令,指政令、法令之类。[B13]五虐之刑:五种酷虐之刑罚。曰:与“越”通,与也。[B14]爰:语助词。淫:过。劓(yì):割掉鼻子的刑罚。刵(èr):割掉耳朵的刑罚。椓(zhuó):宫刑。黥:刺面涂以黑色,终生不掉,以示惩罚。[B15]越兹:于是。丽:数、多种。制:制裁。[B16]罔差有辞:不区分有罪无罪。[B17]民:指苗民。兴:兴起。胥:相互。渐:欺诈。[10]泯泯棼(fén)棼:四字同叠用,极度纷乱的样子。[B19]覆:反、背叛。诅盟:对神明立下誓约。[B20]虐威:残暴的刑罚。庶戮:众多的人受戮辱。[B21]方:并。上:上天。[B22]监民:视察苗民。[B23]馨(xīn)香:芬芳的香气。此用来形容美好善良的道德。[B24]发:散发。[B25]皇帝:伟大的上天。哀矜:怜悯。[B26]报虐:报复暴虐之人。威:惩罚。[B27]遏:遏止。绝:隔绝。遏绝苗民:即把苗民驱逐到僻远之地,把他们与中原之民隔开,并不许他们返回。[B28]世:同“嗣”,后代子孙。下:下国,下等小国。不许苗民君主之子孙在下国继续为君。[B29]重黎:两个人的名字,相传为颛顼时分司天地之官。[B30]绝地天通:断绝地民与天神相通之途径。[B31]降格:降下与至上,即天神不再下降,地民不再上升,相互断绝直接沟通。[B32]群后:指后继之君主。逮:及。在下:臣民。[B33]明明:勉力。棐(fěi)常:辅助常道。[B34]盖:作害,音近相假,意为伤害之意。无盖,不受伤害。[B35]清问:虚心讯问。有辞:有怨恨之辞。[B36]德威惟畏:以敦厚之德去行威罚,则民知畏服,而不敢为非。[B37]德明惟明:以美德去行明察,则使是非更彰明。[B38]三后:指伯夷、禹、稷三位大臣。[B39]恤功于民:为民之功业忧思,劳苦。[B40]降典:颁布法典。相传伯夷为尧制定法典。[B41]折民:判断民之争端。[B42]主名山川:主管为名山大川命名。[B43]稷:后稷,尧时农官,教民种植五谷,周人尊为始祖。[B44]农:勉力。殖:种植。嘉:美好。[B45]殷:富足。[B46]士:官名,即士师,为典狱之官。制:制御。百姓:百官。[B47]祗:恭敬。[B48]穆穆:形容君主庄重威严的仪态。[B49]在下:指伯夷、禹、稷等百官。[B50]灼:光耀、光显。[B51]率:语首助词。义:治理。棐:辅,拥护。彝:常,常道,常教。[B52]典狱:主管刑罚。讫:终止,完成。[B53]富:读为福,为民造福。[B54]敬忌:谨慎戒惧。[B55]择:别、异。罔有择言:是说人们对某人的所作所为,一致赞同,没有不同的看法。[B56]克:肩负。[B57]作:成就。元命:大命,指上天所授予的国命。[B58]司政典狱:主管政事狱讼之官,此指四方之诸侯。[B59]惟:为。天牧:代表上天治理下民。[B60]监:同“鉴”,借鉴、取法。[B61]时:是,这。播:传播。迪:道、道理。[B62]惩:惩戒。[B63]匪:不。丽:数、繁多。[B64]吉人:善人。[B65]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五种肉刑。中:适中。[B66]庶威:众多恃势逞威的人。夺货:掠夺财货。[B67]断制:裁决。[B68]蠲(juàn):同“捐”,赦免。[B69]辞:推辞。[B70]庶:庶几,差不多。格命:至命,至善至美之命。[B71]由:用。慰:自慰。日:又作日。[B72]或:有人。戒:告诫、警诫。[B73]齐:整齐、齐一。[B74]俾:使掌管。[B75]非终惟终:不当终了而竟然终了。[B76]逆:迎。[B71]休:美善。虽休勿休:虽被人誉为美善,不要自谓美善。[B78]三德:即《洪范》篇所说能刚、能柔、正直三种品德。[B79]庆:善。[B80]兆:极言其多。旧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赖:利。[B81]有邦:有邦国,指诸侯。有土:有土地,指王畿内有采邑的卿大夫。[B82]祥刑:善刑。[B83]何择:选择什么。非人:难道不是贤人吗。[B84]度:度量、谋虑。[B85]及:《史记·周本纪》引作“宜”。宜,相宜、适宜。[B86]两造:又作两遭,遭同曹。两曹即诉讼的两方——原告与被告。[B87]师:士师,法官。听:听治,治理。五辞:五刑的律条。[B88]简:指诉讼之情实。孚:诚信。五辞简孚,五刑条文与犯罪事实相符可信。[B89]正:治罪。[B90]不简:不能核实。[B91]五罚:五等罚金。[B92]服:从。不服,不可从。即用五罚处治亦不可从。[B93]五过:五种过失。[B94]疵:弊病。“五过之疵”是说,法官判定人为五过时,容易犯重罪轻判的弊病。[B95]官:畏惧权势。[B96]反:报恩怨。[B97]内:内为女,因女人而结成之裙带关系。[B98]货:货贿。[B99]来:接受请托。[B100]其:指法官。均:等。言法官在审判中犯下五过,其罪与犯法者均等。[B101]克:《汉书·刑法志》引作核,核实。[B102]疑:怀疑。五刑之疑,用五刑治罪尚有可疑之处,未完全核实。赦:减罪。[B103]简孚有众:审核诉讼之事实是否可信要经过众多部门。[B104]貌:外表相像而实质不同。稽:察。[B105]简:审核之事实。不听:不听从。[B106]墨:墨刑,为五刑之一。辟:罪。疑赦:指按墨刑治罪尚有可疑,就减罪,易以罚金。[B107]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六两为一锾。百锾指六百两铜。[B108]阅实:检查核实所犯之罪,使罚与罪相当,则收取其罚金。[B109]倍:二倍于墨刑之罚金,即二百锾。[B110]剕(fèi):切除膝盖骨,为五刑之一。[B111]倍差:倍之又半于劓刑之罚金,即五百锾。[B112]宫:宫刑,男子割势,女子幽闭宫中,为五刑之一。[B113]大辟:砍头,死刑。[B114]属:类。言墨罚的种类共有一千条。[B115]三千:五刑刑罚条目总数共有三千条。[B116]上下比罪:刑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则应视情况比照上下条文,用比附类推的方式定罪量刑。[B117]僭:差错。辞:判辞。无僭乱辞:不要使判辞出现差错和混乱。[B118]不行:已废除的法律条文。[B119]惟察:要仔细审察。惟法:要依据法律。[B120]上刑:重刑。适:宜。[B121]下服:服减等之刑。[B122]上服:服加等之刑。[B123]权:变通、权衡、灵活性。[B124]世:世道,也就是社会情况。世轻世重:就是说要根据社会情况对刑罚轻重作适当调整,社会安定和平宜用轻刑,社会动乱宜用重刑。[B125]惟齐非齐:调整刑罚轻重的目的,只是为了使民众趋向齐一。[B126]伦:条理秩序。要:纲要、要点。[B127]罚惩:用罚金来惩处罪人。[B128]极:甚、极度。病:困苦、困厄。[B129]佞:佞人,巧言令色而心术不正之人。折狱:审判案件。[B130]中:公正、合宜。[B131]辞:供辞。差:矛盾不一之处。[B132]从:服从。惟:乃,就。非从惟从:不肯服罪的人只有服罪。[B133]哀敬:又作哀矜。怜悯,敬畏。[B134]启:打开。胥:相互。占:揣度、斟酌。[B135]庶:庶几、差不多。[B136]成:定、判定。孚:信、信实。[B137]输:更也,变更之意。改变判决亦须信实。[B138]上备:把案情和判决结果行文上报备案。[B139]有并两刑:有一人犯有两种罪者,也把两种罪及判决结果一并上报。[B140]官伯:指诸侯。族姓:同姓大臣。[B141]有德:有德之人。惟:乃,才能。[B142]相:助。[B143]作配:作出配合。下:指人世间。[B144]单辞:一面之辞,片面之言。[B145]乱:治。[B146]中听:以公正的态度听取。两辞:原被告双方的申诉。[B147]私家:为自家谋利。[B148]狱货:审理案件时接受的财物。[B149]府:聚、取。辜:罪。功:事。[B150]报:回报、回答。庶尤:众人的怨恨。[B151]畏:敬畏。罚:刑罚。[B152]中:公正。[B153]在命:察知上天之命。[B154]令政:善政。[B155]今往:从今以后。监:同“鉴”,取法借鉴。[B156]明听:明白审理。[B157]无疆:无穷无尽。辞:申诉之辞。[B158]属:合、符合。五极:五刑中正合宜之极至。[B159]中:中正、公正。庆:吉祥、福祥。[B160]嘉:善。师:众,指广大民众。[B161]监:视,看重。祥刑:美善之刑法。

[鉴赏]《尚书正义》里提到,吕侯为穆王时司寇,奉命作刑书,故被称为《吕刑》。《史记·周本纪》说到“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王,作修刑辟。……命曰《甫刑》”。近人杨树达在《积微居金文说》(卷四)认为,《毛伯班簋》是穆王时器,铭文之中的吕伯也就是《吕刑》中的吕侯。而《礼记》则称《吕刑》为《甫刑》。因此,我们认为《吕刑》产生于西周穆王时,大体还是可信的。它是我国现存的最为古老的刑书。

《吕刑》认为,刑法源于治乱。但是在制订刑法的时候,又有二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蚩尤的乱刑,另一条是与蚩尤对立的,由伯夷等所作之德刑。依据先德后刑、以德导刑的总精神,作者提出了用刑应以“中”为原则,“乃明于刑之中”,“观于五刑之中”。这里所说的“中”,就是“中道”之意,具体有如下五点:第一,“两造具备”,“五辞简孚”。第二,“上下比罪”。第三,“轻重诸罚有权。”第四,“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第五,“其刑上备,有并两刑。”

《吕刑》一直反复强调,刑乃是德的补充,施刑的目的是为了德,“朕敬于刑,有德惟刑”。大小官吏用刑都需要坚持“中正”,否则上天就会降罪下来。特别是罚金,其目的主要在于惩罚,而决不是为了让官吏们肥私。如果有人从中贪污,就等同于罪人,一定要受罚,即“狱货非宝,惟府辜功,报以庶尤”。

如果能遵照上述的这些原则来进行断案,便可称为“祥刑”了。这样就把“刑”说成是德的派生物,刑也就成为了造福的手段。由于受刑者成为了德的对立面,因此,受刑者在思想与道德上也同时处于被审判的地位。

同类推荐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库,每库又分若干部类,共计二亿五千万字、一百二十三册,总计一万四千印张,二十一万一千二百页, 定价:98000.00元。是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
  • 孙子兵法(第六卷)

    孙子兵法(第六卷)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丰富,逻辑缜密严谨。全书分为十三篇,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本书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热门推荐
  •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北辰绝冷冷的看着蹑手蹑脚准备偷溜的娇小身子,林宝儿打着哈哈,不甘的回头,却又不得已摆上大大的讨好的笑脸。心中却不住的腹诽,不小心睡了你而已嘛!娘的,不跑?难道等着被你抓?好吧,她彻底被抓了,然后,悲惨的生活开始了。
  • 至尊混沌道

    至尊混沌道

    主角意外进入神秘裂缝得到了仙魔传承之后回到过去,在天道之下如何成长。又如何带领身边的亲人对抗各界的敌人征战六界,实现那惊世的破道之旅。过程悲剧又惊喜,实力慢慢进步中,天道如何算计他,命运如何考验他。笑看主角如何破天取道,一步一步的成长,最后成为掌控一切之人。
  • 截拳道

    截拳道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修仙之冷月狂少

    修仙之冷月狂少

    他,是星辰的天选之人。加上一个深不可测的保镖,想用诡计?抱歉,在某人眼里,这都是小把戏。
  • 捉妖武者

    捉妖武者

    妖风日下,如此猖狂,看我小村民怎么收拾你,打不过你别急,来日方长,等我修道成仙必将把你的妖头拿来做装饰!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相识莫夜

    相识莫夜

    她陌湘识现代商业狠心的领导人,被自己助理推下海,重生到了未知王朝的不得宠嫡女身上,无法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的她,半夜三更从丞相府逃了出来,却被人盯上了,他阡陌夜是传说中三岁能文,七岁能武,十岁通经天纬地之才的凤翔国皇帝兼战神。无往不利的他,却因为她陌湘识放弃皇位做了和尚,又因为她还俗做了皇帝,两位携手共创大一统盛世繁华。。。。。。。
  •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

    近年来,“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创新领域。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我国各商业银行现在越来越注重中间业务的创新,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重生之狩护

    重生之狩护

    重生回到小时候,那时父母还没离婚,哥哥还没意外丧命,我也还没变坏,那个呆子也还没因救我而亡……PS:这是一个渣渣重生而回,狩猎爱人,保护家人的那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