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9200000025

第25章 “城市地图”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4)

这些“小资”们追求优质生活中的快乐,努力在现实与欲望之间取得平衡;他们的实际收入跟富有阶层的差距比跟普通市民阶层的差距更大;不过,他们最看不上眼的还是“暴发户”的心态和做派,他们务必与之划清界限;他们大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说话的时候经常夹杂着一些外语词汇;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力求精致,当然,他们的生活重心通常不在家里,他们有经常光顾的消费空间,他们在那里就像在自己家里,摆出随便的或者优雅的总之是得体的姿态,翻翻比“城市地图”高档得多的时尚杂志,聊聊他们所喜欢的小说、歌剧、法国和意大利的艺术电影;他们追求品位、格调,也善于营造气氛,最巧妙的地方是他们可以花费不多而又能得到深深的沉醉;他们有特别的、固执的喜好与习惯,他们在拒绝可乐的时候会毫不脸红地说“我从来不喝这种碳酸饮料”;他们会说“我只喝那种放冰块的苦咖啡”,“这种Pisa我只在一家店里才吃”,这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句式;反正,他们经常表现得跟普通人不太一样,而且他们好像从生下来就是这样生活的。

虽然有这么多描述,“小资”的形象依然是模糊不清的,他们的总体数量更是无从统计。他们似乎是真实的存在,在上海以及各个城市的生活空间和消费空间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又似乎只是媒体所制造的一个幻影。而且,这个幻影又一度被另一个新的幻影掩盖起来,那就是所谓“BOBO族”。BOBO族的一只脚踏在雄心勃勃、追求世俗成功的布尔乔亚世界,另一只脚踏在富有艺术创意、崇尚自由与解放的波希米亚世界。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这两者之间原本是界限分明,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所以,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突破,也就被视为一种新的社会精英的崛起。在上海“城市地图”里,只能看到BOBO族的表面形象:既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又讲究生活品位;但是,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他们身后的历史渊源。一个被称为典型的BOBO族人士说:“我们缺乏一个稳定的布尔乔亚时期,又没有波希米亚震荡,我们不能体会两者结合所带来的文化和心理的激动,我们只是模仿些皮毛。”而只能模仿一些皮毛的BOBO族与“小资”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所以,也难怪“小资”们会被BOBO族的幻影掩盖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资”形象的模糊不清、容易被掩盖,则是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当代中国社会,即使在上海,“小资”也还是没有真正站稳脚跟,或者说,至今为止,“小资”也只是一个“半张脸的神话”。

(二)引领文化消费的榜样

“小资”是一个承担和实践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形象,是当代中国尚未进入小康社会的消费社会的英雄、榜样。“城市地图”之所以打造出这个形象,当然是为了让“小资”来引领它们所关注的那一部分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

前面已经说过,包括“城市地图”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体总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分化,读者群体也分化得越来越细,这样,大众传播媒体的运作,只能针对特定的某一部分读者群体。另外,继续深究起来,大众传播媒体对于读者群体的划分和选择,主要的依据只能是广告商的需要,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很多大众传播媒体的经济命脉,主要来自广告收入;所以,这些大众传播媒体的运作,其实就是按照广告商的需要,来培养和发展特定范围的、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各种手段来创造、推动某一种特定的大众文化,从而将喜爱这种大众文化的读者群体聚集在一起,保持他们的热情,扩大他们的阵营。在这一方面,可以借用一句老话,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资”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当然,“小资”之所以被树立为消费社会的榜样,最重要的原因是,“小资”具有相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此外,有论者认为,“小资”的经济地位在整个中国社会结构中,处在中间偏下的位置,相对而言,更接近于他们的下层,也就是说,“小资”有着充足的“群众基础”和后备力量,很多普通职员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在期待着成为“城市地图”和各种大众传播媒体所描绘的“小资”。所以,树起“小资”的榜样,就可以带动一个庞大的消费大军。

“小资”的消费具有一个鲜明的特性,就是把各种消费活动都变成了富有审美意味的文化活动,至少也要让消费活动带上一些文化内涵。“小资”重视文化消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大都有大学以上文凭,他们的主体是“专业知识分子群体”。除了专业知识之外,他们也大都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修养,所以他们确实需要各种形式的文化消费;另一方面,“小资”在进行文化消费的时候,特定的消费对象、消费空间以及周围的其他消费者都使他们的身份、地位、社会角色得到了确认,所以,“小资”

的文化消费也是在生产和扩大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作为一个整体,与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高层相比,“小资”所掌握的经济资本并不多,政治资本更少,他们所擅长的还是运用他们的文化资本,包括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来获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消费,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社会公众面前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和他们所属的集体形象。当然,“小资”在进行文化消费的时候,未必有生产和扩大文化资本的明确的意识,而且,可以相信,“小资”的文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城市地图”的激发和指引之下进行的。

正因为“小资”特别热衷于文化消费,《申江服务导报》在推荐旅游景点的同时,也会提醒读者:“别忘了将自己的‘小资’情调装进行李,在海边读读徐志摩的诗是小岛的另外一种风情。”反过来说,“小资”的文化消费,或者说,“小资”的文化口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些大众文化的生产,比如:“2000年王家卫一部《花样年华》搞得上海‘不知今夕是何夕’。……而王家卫则凭借此片甩掉了另类导演的帽子,成为了电影界的主流和小资们的偶像。”以一系列“另类电影”和一副墨镜让人觉得高深莫测的王家卫是否有意充当“小资们的偶像”虽然未可断言,但是,《花样年华》对于“小资”的文化消费需求的极大满足,不得不让人怀疑,它正是为“小资”度身定制的。不过,“小资”的文化消费也经常会有某种“特别”的兴趣,让人根本无法预料:“2001年9月译林出版社推出五本《卡尔维诺文集》,在许多书店一上架就被抢得连渣都不剩了。这几年总有外国作家被小资们圈定为阅读偶像。而这回轮到了这个意大利人。

有一阵儿,‘卡尔维诺写过……’在报纸杂志上出现频率之高令人咋舌。其实几年前译林出版社就出过《寒冬夜行人》和《命运交叉的城堡》,却是一直无声无息。”也许谁也无法解释卡尔维诺为什么会被定为阅读偶像,正如谁也无法预测谁将会是下一个最耀眼的电影明星和流行音乐明星。

“小资”的文化消费的口味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并不奇怪,因为大众文化向来如此。可是,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昆曲也一度被列入了“小资”的必修科目。《申江服务导报》在报道上海昆剧团重排《桃花扇》时说:“想起某本杂志上讲,昆曲忽然也像王家卫和新天地一样,成了”小资“的必修课之一。”也许,尽管有人这样说,它还是觉得难以置信,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标题“昆曲是小资的必修课”后面打了一个问号;但是,它还是尽量作了一番解释。它说:“昆曲本来就是文人自娱自乐的音乐剧,也是伴随市民社会同步成长的时尚之一。”这个说法也跟“城市地图”上的很多文章一样,似是而非——通常也正是在这种似是而非之间,“城市地图”把很多东西都改头换面,成为它们推行自己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工具和载体。这篇文章认为,昆曲被列为“小资”必修科目的原因在于“小资的必修科目里必须带上一点自恋情绪”;而昆曲不仅从内容到形式都让“小资”们感到恍若隔世,“陌生的时尚里格外添了高雅的气息”,而且,昆曲的情节和细节都带有一种自恋情绪。而《上海壹周》一篇题为《昆曲〈牡丹亭〉,不看不小资——写在新版〈牡丹亭〉上演之前》的文章又从另一个角度维护了昆曲是“小资”必修科目的说法:“小资与唯美、浪漫等词有着密切联系是得到大家公认的”,而《牡丹亭》与这些词也“密不可分”,所以,《牡丹亭》就是“小资”的必修科目。从一个不明来源的莫名其妙的说法,到《申江服务导报》的犹疑不决的人云亦云,到《上海壹周》的斩钉截铁的自说自话,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明某些时尚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也许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有些犹豫和疑惑。但是,说的人多了,做的人多了,仿效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一种时尚。不过,昆曲虽然被列入“小资”必修科目,终究也未能成为时尚。这到底是昆曲之幸还是不幸,就很难说了。

(三)文化消费中的倾向:唯美+自恋

不过,《申江服务导报》和《上海壹周》在解释昆曲被列为“小资”必修科目的时候,也说出了“小资”在文化消费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两种倾向:唯美,自恋。

其实,唯美的倾向也是消费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只是“小资”的文化消费把这种倾向推到了极致。在过去,说到“唯美主义”或者唯美的倾向,会让人首先想到一种文艺思想,想到某些作家、艺术家和他们的文艺作品。而在这个消费社会,它们已经不仅是一种文艺思想,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按照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广告是消费主义时代的抒情诗”。在这种“抒情诗”里,消费文化的唯美倾向表现得非常明显。只要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很快就可以欣赏到这种唯美的抒情诗,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实,似乎根本就不必在这里列举实例——更有甚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唯美”这个词,也可以发现它赫然出现于很多广告之中。

这种作为文艺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唯美主义,在上海文化史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在中国现代史上,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潮和生活方式,大概也只有在上海这样一个“世界主义”的大都市里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在20世纪初,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现代城市之一,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上海的商业和广告业极为繁荣,形成了一个充满消费文化的社会氛围。在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广告图片已经相当精美,显示了消费文化日益趋于成熟。广告对于商品形象的“艺术化”也充分说明,当时的商品消费已经带上了浓厚的审美意味。在充满消费文化的社会氛围,在商品艺术化、商品消费审美化的大都市,唯美主义可以找到极为适合生长的土壤;进而,在一部分上海作家的精心培育之下,得以蓬勃成长起来。而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这些作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小资”的代言人。如此说来,今天的“小资”在文化消费中表现出唯美的倾向,也是一种曾经被抑制了的消费文化、都市文化的重新延续。

在消费文化中,唯美的倾向与唯“新”的倾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唯美的倾向意味着永远都在不断的追求之中,而新的商品,新的形象设计,新的理念,总是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满足和愉悦。“时尚是流变的……这种唯新主义的态度是合‘小资’们的胃口的,‘小资’们并不注重永恒的价值,而是希望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新的刺激。”当然,这种唯新的倾向有时也会使人感到无所适从,因为惟恐落在时尚的潮流之后的“城市地图”为了求“新”甚至会不惜自相矛盾,比如,《申江服务导报》2002年10月16日E6版的一篇文章正在说:“一个像是BOBO的、更自由的年代,开始有点氛围了。”而在它之前的E3版却说:“BOBO风已过……”这可以说是为“城市地图”所引导的消费文化的“唯新主义”作出了一个最为绝妙的表率。与唯美主义一样,唯新的倾向在上海文化中也非常鲜明:“上海是个海派的城市。海派的核心是它的包容性,但也正因为如此,除了包容性,上海是始终在变动之中的,而且是瞬息万变的。”《申江服务导报》的这段话说的是“摩登上海就是这么一场流动的盛宴,有着不歇息的社交舞:新的社交空间在不断地生成,新的社交形态也在不停地开始”,而用它来说明消费文化的唯新主义也恰如其分。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末世·2012

    末世·2012

    这是一个“谜”一般的世界,或许你会将信将疑,但实际上是,人类的知识远没有达到无所不知、洞悉天地的地步。2011年日本大地震,全球灾难频繁爆发,古玛雅人预言“2012·世界末日”是否真会到来?本书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视角全面解读“2012”末日预言,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末日”一些不可忽视的真相,也许数千年来成长的观念世界,即将面临崩溃……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
热门推荐
  • 传奇音乐人

    传奇音乐人

    一场意外提前结束了叶桂平凡的一生。没有挥洒过青春的热血、没有追求过心中的梦想、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没有孝敬过家中的父母,叶桂就这样闭上了双眼。但叶桂并没有死去,醒来之后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他用音乐谱写人生。(本书又名为你唱首歌,写给所有人心中曾想守护的那个梦)——————————传奇音乐人书友群:536705671,书中出现的歌曲会在群里同步更新,希望大家支持。
  • 恶侠奇缘

    恶侠奇缘

    极恶强盗,机缘巧合,冒名假扮,奇幻侠缘!!!!
  • 中原血色

    中原血色

    西晋末年,五胡的烽烟刚刚燃起,苦难的杀戮还未真正来临。三百年中原汉人的血泪即将交融,无数的胡汉英雄等待登场。一个现代的青年穿越到了这个视汉人为两脚羊的战场。是逃避到祥和平静的南方,还是继续在这个血色中原,为了生存而发出雄狮的咆哮。
  • 红郁金香花开那年

    红郁金香花开那年

    红郁金香,它代表着热烈的爱意,更代表着那永恒的誓言。零七年的秋,那是一个荷尔蒙爆发阶段。我和她在网上相识,代表着我们二人的红郁金香终于绽放。不知不觉间,我们在风雨中走过了五个多年头,而我们的红郁金香......
  • 乖乖嫁给我

    乖乖嫁给我

    开什么玩笑!他可是要去那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神秘二度空间——“四方王朝”耶!他老爸和爹地居然还挥挥手,笑吟吟的告诉他:“乖儿子,回来的时候要记得把我们的宝贝外孙带回来哦!”哈?外孙?这也太扯了吧!他未来的亲亲老婆可是个男人耶……
  • 灯火阑珊处等你

    灯火阑珊处等你

    15岁的少女突然在教室晕倒,大师说:“……己已年七月初七的小龙,命中有五劫……”,掌心痣、护身符、黑将军、眉心天眼,命犯五劫的少女拥有这些东西后,她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她能找到前世与她相约的那个人吗?他,勇敢正义,疾恶如仇,受人排挤,被赶出学校,随即跟着那个被光环笼罩的紫色背影进入到了另一所学校,那个如诗如画的女孩仿佛精灵般出现在他的生命里,那个雨夜,他强烈地感觉到那眼神、那张脸、那一幕似曾相识,而她对他所做的一切却视若无睹……这是天春的第一部网络小说,融入了我30多年的生活经历及情感故事,希望得到众多书友的鼓励,如果喜欢,请一定要收藏,每晚相约灯火阑珊处,记得有我在这里等你。
  • 异种进化

    异种进化

    这已是一本亚龙努力进化的小说,喜欢龙类小说者请进。这是一本亚龙靠着系统进化的小说,喜欢系统类小说者请进。这是一本热血的小说,喜欢热血类小说者请进。以下,乃是正式简介!当别人正在悠哉修炼的时候,紫恒被迫着完成进化任务。当别人正在悠哉休息的时候,紫恒被迫着完成日常任务。当别人准备夺宝的时候,紫恒已经被迫着抢夺那个宝物,至于为什么?紧急任务啊!混蛋!当别人准备嚣张的时候,紫恒已经踩着他的脸上去了,至于为什么?没任务,我不爽行么?PS:读者群:151615899(无尽世界——十万大山)欢迎大家加入~~~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品高手在都市

    绝品高手在都市

    山里来的绝品小子陈阳,奉师父之命,下山只为迎娶美女总裁老婆。奈何总裁老婆性格冰冷,不肯履行夫妻之实。陈阳表示很蛋疼,只好找更多的老婆解闷,清纯校花、漂亮空姐、绝色女主管,温柔女秘书……到最后,陈阳开始为后宫太大发愁!
  • 医手遮天:废柴大小姐

    医手遮天:废柴大小姐

    “浅浅,为了我好好活下去……”他死在了她的怀中。前世,她是只会治病而手无寸铁的窝囊废,一夕穿越,她变成人人惧之的绝世神医!一根银针,治枯肉,肉白骨!废物?草包?看她如何逆袭成为大陆第一人!他是人人躲之的暴躁王爷,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却只对她温柔相待。他是世界最温柔的男子,似雪般纯洁,却唯独对他有着孩童般的心,愿意为她倾尽天下。“爷,别跟着我啦,我又不是你的止咳药。”“可你是我的止疼药。”一朝相遇,她,他,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小说交流群:医手遮天:废柴大小姐490396447大家一起讨论!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