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0300000046

第46章 附录一明代家庙述论(2)

周用主张始官者子孙世祀之。他在《王氏家庙碑》指出:“宗法小宗各始于所祢,子也祢焉,孙而祖焉,而曾焉,而高焉。于是言礼者又有始爵之文,谓为别子与初为大夫者,宜以为子孙世祀。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贵始德之本也。”认为王哲官至御史,“宜为王氏子孙世世祀也”。与“言礼者”、周用的类似看法,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的“请诏天下臣工立家庙议”中已经出现,夏言提出三品以上官员,“则以今之得立庙者为世祀之祖”。而被周用主张世祀的王哲官阶四品,尚达不到夏言规定的标准,看来周用并不拘泥于官品。事实上,小宗之法强调宗子是嫡子,“始爵”者或三品官以上可以世祀,仍是变通宗子之法的主张。

明末大儒刘宗周对如何实行宗法是从立宗之法的角度阐述的,他说,在封建制下,“若诸侯之别子不得祖诸侯,则身自为宗,以统族人,死而立之庙,世世别为大宗,诸小宗不得而拟也,是为宗法,亦通行于卿大夫及士庶人。”强调立宗以统族人。接着又引张载的有关论述佐证,可见刘宗周对宗法的理解近似张载的“宗子之法”。当时乌石“吴世有家法,以宗老一人董家政,又立宗理二人以惩不法”。“吴大小宗各有祠,仅备士庶礼,至宪副乌石公以孙贵,进爵孤卿,制得视古之卿大夫,而公固大宗子也。于是环州公从致政之暇,创乌石公家庙,准大夫而三楹。由乌石公上逮始祖为一庙,旁逮宗子之昆弟为一庙,下逮诸子诸孙为一庙,而一切提以宗法。云上逮祖宗以训孝也,旁逮昆弟以训弟也,下逮子孙以训慈也。孝弟慈立而家道备矣!盖三代以后,宗法已湮数千年,于兹而吴氏乃得修明其绪,与浦江之郑掩映后先。”吴氏的宗法实践受到刘宗周的高度评价,关键在于吴氏以立宗乌石公为核心的家庙建设,祭祀始祖加上设立宗老、宗理的家法体系,吴氏可以有效地统理族人。刘宗周还希望以郑吴二氏“为权舆”,行之天下。

事实上,明代士大夫上述对宗法的宗族化探讨,是宋代儒士宗法实践的继续。刘宗周赞成张载复兴宗法的主张,把立家庙等宗族活动视为培植世家。徐学谟《徐氏家庙记》说,古者大夫之庙三,今一庙而四龛,“毋乃侈乎”,是“遵程氏祭尽于有服者之说也。自宋以来未之有改也,依从俗也”。朱熹的主张自然也在讨论之列,《家礼》有关祭时与祭仪的主张多被采纳,如毛纪的家庙“子孙岁时奠献谒告皆许诣庙,一依《家礼》而行”。马应祥的家庙设有承恩堂,“堂以特祭非四时常祀也,盖遵《家礼》大祭及忌辰则出主于寝之义。”沁水李氏家庙,“春秋享祀,节令参谒,悉依朱氏《家礼》。”但是,在神主的摆放位置方面,人们的做法不同。《家礼》中四代神主是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徐氏家庙即遵照《家礼》,“列龛以西为上”,“阴道尚右也”。但是,朱熹的说法受到了质疑,成化十一年(1475年)国子监祭酒周洪谟建议家庙采取左昭右穆的原则摆放神主,他说:“今臣庶祠堂之制,悉本《家礼》高曾祖考四代设主,俱自西向东。考之神道向右,古无其说,惟我太祖高皇帝太庙之制,允合先王左昭右穆之义。宜令一品至九品止立一庙,但高卑广狭为杀,神主则高祖居左,曾祖居右,祖居次左,考居次右,于礼为当。”这一建议被采纳。此后,一些家庙依新制度执行,如冉泾邵氏家庙神主顺序即是“遵今制”。又如山西沁水李氏家庙,“奉安高曾祖祢四代神主,其位以中为上,左右次列,遵时制也”。

不过程朱在祭祖问题上的观点不一致,明代人的取舍也不同。礼部尚书严嵩所建家庙安置五龛,以祀始祖及高曾祖考神主,严嵩认为:“朱氏礼祀止四世,盖承封建之旧,程氏礼祀及五代,则实孙子之情,故建兹五龛。致尊祖敬宗之意,极敦本崇始之诚。”著名学者吕柟在《严氏家庙记》不仅称赞该庙“足作一邑礼先”,而且由于严嵩身为礼部尚书,也“足作天下礼先”。吕柟在其他场合也宣传程颐的思想,主张天子以下祭及五世祖先。他在《李氏家庙记》说《:家礼》祀止四世,但是“夫自天子至庶人,分有贵贱,而祖无亲疏之异;历有隆杀,而孝无彼此之殊”。认为从公侯到庶人都可以祭祀五代祖先。“如《家礼》之说,援古则似僭,同众则尊卑混淆,故程子礼则近经。今天下闾阎,庶民多画神主于轴,其谱牒可考之家,虽十世祖皆祀之矣,未闻有禁也。故程子礼本人情,通上下,可以发孝,可以殚仁,可以洞幽,可以昭明,可以酌古,可以准今,于孝子顺孙之义其庶几乎!”

值得注意的还有黄佐的家庙实践。黄佐是仿照南宋学者吕祖谦“家范中宗法,作家庙”,“立宗子世世主之”。该庙“为屋三间,中为大龛,间而为四,以奉四世椟主”。此外,“若小宗不祧之主,则别祀于先考粤州草堂之世祐祠,使庙主亲尽得以迭迁,而不至于为五龛之僭。”蒋冕在《黄氏家庙记》特就黄氏家庙,对吕祖谦和朱熹的宗法主张加以分析,指出:“吕子仿古礼以行宗法,尝有书与晦庵朱子,商榷其事,而朱子亦曰祭祀须用宗子法。吕子又仿《礼·王制》士一庙之义,于所居之左立祠堂,而以家庙名之,使子孙不忘乎古。而朱子尝欲作一家庙,以后架作一长龛堂,又于中以板截作四龛堂,堂置神牌。令才伯名祀先之所不曰祠堂而曰家庙,盖取法于吕子,而于朱子盖亦有合其于吕子宗法,则师其意不尽同其制。考吕子与朱子书,有谓宗法方行得数月,俟数年行有次第,条目始可定。盖未几遽捐馆舍,不能俟之数年以定其条目,而才伯顾能推而行之,因略以致详于分所,当为力可有为者为之,必尽其心力焉。”从黄佐的宗法实践和蒋冕的讨论来看,吕祖谦的宗法主张对后世亦有不小影响,明代士大夫继承宋以来士大夫的宗法讨论的命题,并将其进一步实践化,家庙的设立是宗法实践的重要一环。

三、结语

家庙制既是宗族制度也是官僚身份制度。作为官僚身份制度的一部分,建家庙表明拥有高贵的社会等级,官员之家视设置家庙为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家庙的设立者是出身高级知识分子的官员,他们把建家庙作为礼学实践,建家庙的实践具有理论探讨色彩。作为宗族制,家庙的设立者多是本族的领袖,关心如何通过家庙建设敬宗收族,他们把建家庙作为宗法思想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

明代的家庙,一般称为家庙或某氏家庙,建于居所附近,建筑宏丽,主要祭祀高曾祖考四代祖先,也有祭及五世、始祖者,设立家庙者主要是高中级官员,设家庙兴起于成化至正德年间,而发展于嘉靖至万历年间,尤以嘉靖朝为最,明代官员祭祖场所以家庙命名者属于少数。

明代家庙形态主要是由朱熹《家礼》的祠堂之制和政府品官家庙规定制约的,也融会了官员对古典宗法制和宋儒主张的理解和选择。明代没有严格的家庙制度,设立家庙的官员往往在实践过程中加上了自己的主张,其基本倾向是祭礼从宽,变被动依制建庙为主动探讨宗法思想的实际操作和符合社会实际,因而推动了宗族制度的发展。

1.张升:《张文僖公文集》卷6《承恩堂记》,四库存目集部第39册第597—598页;又,张升(1442—1517年)成化五年进士,弘治时进礼部尚书,正德初谢病归,据此推断马氏家庙建于成化至正德时。

2.郑纪:《东园文集》卷6《屏山家庙记》,四库全书第1249册第784—785页。

3.徐溥:《谦斋文录》卷2《何氏家庙记》,四库全书第1248册第593页。

4.邵宝:《容春堂后集》卷2《冉泾邵氏家庙碑记》,四库全书第1258册第248页。

5.夏良胜:《东州初稿》卷3《夏氏家庙碑》,四库全书第1269册第767—768页。

6.孙承恩:《文简集》卷31《鹤城张氏家庙碑记》,四库全书第1271册第410—411页。

7.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14《李氏家庙记》,四库存目集部第61册第114—115页;又,吕柟(1479—1521年)正德三年进士,嘉靖朝致仕,据此推断李氏家庙建于正德嘉靖年间。

8.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18《李氏家庙记》,四库存目集部第61册第192—193页。

9.蒋冕:《湘皋集》卷21《黄氏家庙记》,四库存目集部第44册第229—231页。

10.毛纪:《鳌峰稿类》卷9《家庙记》,四库存目集部第45册第75—76页。

11.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卷18《钦赐酒饭脯醢祭家庙文》,四库存目集部第75册第115页。

12.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18《严氏家庙记》,四库存目集部第61册第194页;又,记文说家庙设立时严嵩为礼部尚书,而严嵩于嘉靖十五至二十年任礼部尚书,据此推断其建家庙时间。

13.张时彻:《芝园定集》卷38《翰林学士承旨潜溪宋公家庙碑》,四库存目集部第82册第246—248页。

14.《岭南冼氏宗谱》卷3之20《家庙照帖》,转自《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6—458页。

15.顾梦圭:《疣赘录》卷5《吴氏家庙记》,四库存目本,集部第83册第109—110页。又,太学生吴守中祖冰蘖公,宣德正统间任礼部主事;父遁庵公仕成化弘治间,官至河南参政。

16.周用:《周恭肃公集》卷13《王氏家庙记》,四库存目集部第55册第97—98页。

17.佘华瑞:《岩镇志草》元集《各族宗祠》,雍正十二年纂,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7册第129—130页;方弘静:

(1516—1611年)字定之,号采山,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

18.徐学谟:《徐氏海隅集》卷9《徐氏家庙记》,四库存目集部第124册第497—498页。

19.汪道昆:《太函集》卷63《许氏家庙碑》,四库存目集部第118册第43—45页;又,许国(1527—1596年)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万历时累官礼部尚书,据此推断许氏家庙建于万历初年。20.杨于庭:《杨道行集》卷22《家庙记》,四库存目集部第169册第31页。

21.刘宗周:《刘蕺山集》卷10《按察司副使累赠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乌石吴公家庙记》,四库全书第1294册第491—493页。

22.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补溪顾氏重修家庙记》,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6—517页。

23.邢侗:《来禽馆集》卷20《家庙告长兄主入祠文(代父作)》,四库存目集部第161册第646页;又,邢侗(1551—1612年)万历二年进士,据此推断邢氏家庙建于万历年间。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对联似飞鸿般飘逸而优美,不竭的智慧藏于其内,恣意劲爽蕴含其中。帝王将相喜爱它,女人雅士推崇它,于是,便有多少乐趣横生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的妙联真味,值得追寻……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 “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 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 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梁金豹编著的《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是大师随笔之一,《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从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入手,将那些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典型性范文归纳为不同主题进行专题式探讨、训练。打破古今中外的知识壁垒,打通文、史、哲的知识链接体系,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和开放的认知空间,提升综合人文素质,也能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情感世界和人格塑造的需要。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热门推荐
  • 神葬大陆I炎王

    神葬大陆I炎王

    域外天魔大举侵略,神界众神齐心对敌。不知几亿亿年,终将邪魔一一斩杀,而众神唯余下手掌时空的时空大帝苟延残喘,用自己微弱的神力来维持世界运转。不知几多岁月,终于有神灵开始恢复神位,重塑神格。战神无双,神界第一战将,于此刻开始重塑传奇。
  • 茶艺大观

    茶艺大观

    [茶]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中国人的茶饮方式及内涵有传统的精神,有[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有[朴实古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有[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有[饮佳铭,方知深]的谦和之行……这些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茶文化内涵及茶艺之道都可以在本书中一一获知!
  • 吾欲为王

    吾欲为王

    大雨滂沱,黑暗无尽。少年楚牧羊全身浴血,默默地站立在残破城市的边缘,看着脚下数不清的尸体,还有那不知是血液还是流水的大量暗红液体,环视众人,仰天怒吼:“吾欲为王,自当杀出个未来!”妄为QQ:3115578648书友群:426925709诚邀各位一起谈天说地。
  • 蛇王遇上装嫩公主

    蛇王遇上装嫩公主

    他与她本是两条平行线上的王!他,四界之中妖界的王!她,是天庭一统三界的统领者!人界,神界,魔界,唯独不能统领妖界看着两位王有多么精彩的故事吧!
  • 睥睨王妃:绝世倾城

    睥睨王妃:绝世倾城

    她不幸穿成林府不受宠又可怜的大小姐,多了个克妻的未婚夫晋王。是逃还是逃,还是逃!当然逃之前,不妨去看看她那个可妻的未婚夫长得怎么样?但可惜……这一看,似乎就倒霉透顶了。
  • 桃色天下

    桃色天下

    这世界,不仅仅男人可以热血。女人同样可以热血。这世界不仅仅男人可以策马江湖。女人同样可以策马江湖。这世界,不仅仅男人才可以君临天下。女人同样可以临天下。打造另类传奇,尽在《桃色天下》。
  • 赤壁梦

    赤壁梦

    赤壁是一个孤儿,被云道子收养。十六岁那年云道子传他绝学……
  • 小恶魔你别逃

    小恶魔你别逃

    女主是一个活泼可爱还有一点迷糊的韩羽琪,她的父母是全球排行第二的首富,她刚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而死,但她的右肩上却有一个恶魔翅膀般的胎记,而女主也似小恶魔一般长大,他的父亲知道,如果女儿不在高中三年之内找到真爱,但自从韩羽琪16岁上了高中遇见了男主……
  • 听说的曾经

    听说的曾经

    眼看着自己的妹妹就要落入一个假面天使手中,她怎么可能就这样坐视不管呢?就当是顺便治治自己的怪癖吧,可是,后来的这一切,谁能告诉她怎么回事!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