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1300000024

第24章 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7)

合理使用制度被大多数国家立法所采纳,其存在的正当性在于:一是科学、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作者的创作来源于社会,是在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努力创作新作品,其必然有文化上的“遗传”与借鉴,有对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或称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作品具有社会性,权利人以外的人可以有条件的无偿使用其作品;二是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任何权利都要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的限制,追求公平正义是法律的价值所在。为防止形成知识垄断而阻碍知识传播,就应对权利人的权利加以限制,知识产权并非是一种绝对的专有性权利,权利人对作品的支配不应是绝对的专有或独占,而是享有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的支配控制权。法律赋予作者以专有性权利,是对其智力创作活动的个人价值的承认;对其权利加以限制,体现作品的社会价值。根据民事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作者享有专有性权利的同时,还应对社会履行一定义务,在收回其创作作品的成本并获得合理回报之后,适当放弃在公用领域的某些利益,使作品在某些领域成为共享资源而得以广泛传播,促进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推动社会进步;三是防止权利滥用和知识垄断。著作权权利过度扩张,易形成权利滥用和知识垄断而使社会利益受损,不利于科技进步、不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悖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

(二)我国计算机软件合理使用的法律依据

我国《软件条例》第十七条是软件合理使用的规定。《著作权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软件条例》是国务院经授权制定的,与《著作权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关系,《软件条例》已就软件作品合理使用作出规定,那么软件作品合理使用的直接法律依据应当是十七条。该条与《著作权法》二十二条、与1991年《软件条例》二十二条相比,合理使用范围缩小,最典型的是未区分是否为商业性使用,对软件技术专业人员以外的个人学习、教学研究、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营利性使用没有纳入合理使用。即除少数软件技术人员外,其他所有未经授权的最终用户使用软件都应承担侵权责任。如此规定,对软件著作权人保护更充分,而对公众使用则限制更多。换言之,《软件条例》在软件开发者和软件使用者利益冲突时,侧重了软件开发者利益,从合理使用制度设立的目的——利益平衡原则考察,这一立法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不公。这也是《软件条例》十七条在社会各界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软件条例》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尚需完善,2002年最高法院的《解释》二十一条将软件侵权的民事责任仅限于商业性使用范围,其规定具有操作性,但是《软件条例》与《解释》二者如何实现司法与立法的协调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三)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的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和软件条例没有最终用户的概念和具体规定。最终用户是指对软件作品进行消费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或称为软件使用者。最终用户区别于软件开发者和经销者。最终用户可分为经授权和未经授权两类,《软件条例》十六条规定了软件合法复制品所有人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说明对经授权的最终用户(合法复制品所有人)使用软件规定明确,而对未经授权最终用户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十七条的合理使用是针对软件专业人员,对个人学习研究、家庭使用、义务教育机构、国家机关等非营利目的使用软件的行为如何处理,应否纳入合理使用范畴则未作规定,而十七条又是目前软件合理使用的直接法律依据,该条就意味着个人、家庭等非营利性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均应为侵权行为,对此,在我国围绕未经授权最终用户责任引起较大争议。观点主要有:认为软件保护水平应当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十七条规定是“超世界水平保护”,使公众利益受到损害,并且由于其不具操作性而难以实施D;认为软件保护应当从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考虑,若对使用盗版软件(未经授权软件)的行为不认定为侵权实际是鼓励盗版行为。

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是否承担法律责任,首先,应从理论上廓清不同层次的几个区别:第一层次,区别中间用户(经销者)和最终用户;第二层次,区别最终用户是商业用户还是非商业用户、是经授权用户还是未经授权用户;第三,对未经授权使用软件者应区分已知和未知。软件中间用户是指以软件产品为母本进行翻录、翻刻和复制发行的使用者。如以复制、出版、翻译、经销软件的方式使用软件,其未经授权以上述方式使用软件,不论其主观状态,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软件最终用户是否承担侵权责任应区别对待,即商业性使用承担侵权责任,非商业性最终用户的使用则应区别个人家庭使用和国家行政机关的使用,不能一概追究其侵权责任。《软件条例》第三十条规定了未经授权的最终用户不知使用的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应承担停止使用、销毁侵权复制品的责任。但是对未经授权的最终用户且已知使用的是侵权复制品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规定,按照逻辑推理,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否则对未经授权最终用户且不知是侵权复制品者追究责任就于理不通。该条也说明《软件条例》对最终用户未经授权使用软件系侵权行为,态度明确,即该行为构成侵权,但在承担法律责任上依据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赔偿责任。对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认定为侵权行为符合国际软件保护潮流,也有利于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加大了对软件著作权人的保护力度。但是《软件条例》并没有对最终用户加以区分,所有未经授权的最终用户使用软件均要追究侵权责任则过于严格。相应的2002年最高院司法解释对最终用户为商业性使用未经授权才追究法律责任;《国家版权局加强软件产品著作权保护》规定,对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的行为,应以教育引导为主,区别与制售相关产品的集体和个人的严厉惩罚。这些规定我们认为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是比较恰当的。在这里应当避免的一个误解是,我国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并没有使私人使用盗版软件(未经授权软件)成为合法行为。

其次,从合理使用的价值目标——利益平衡机制出发,协调软件开发者、经销者、最终用户几方的利益关系。

1.从软件开发者利益考虑。软件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软件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缺乏竞争力,软件盗版依然猖獗,因此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律制度,保障软件产品的开发、研究,促进软件产业发展。从此种意义而言,对软件作品应给予比一般作品更充分的保护。现代版权制度将未经许可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作品视为侵权,但在软件作品上,家庭和个人使用是大量的,对软件权利人造成很大损失,同时,影响了软件业的发展。软件作品比传统作品开发成本高,易复制,其易复制性,使软件专有领域成为“不设防”地段。若一个最终用户持有某种盗版软件,其他人纷纷加以复制而不去购买正版软件,甚至连盗版软件也不用购买仅仅复制他人的,这样软件开发者的开发成本和投入得不到预期回报,其开发的正版软件市场丢失,给开发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打击了开发研制软件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对这种行为不能持放任态度,应区分不同情况追究部分软件最终用户责任。

2.从最终用户利益考虑。对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是否承担侵权责任,应考虑我国的国情,考虑软件需求与购买能力、承受能力。法律制度的设立应当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软件保护程度不能与发达国家的保护水平看齐。若对软件保护力度大,将造成公众使用不便和过重的经济负担,不利于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不利于软件产业发展。对所有未经授权最终用户追究法律责任,在世界上都是属于较高的保护水平,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区分软件的商业性使用与非商业性使用,如欧盟、日本、我国台湾地区著作权法区分软件是否为商业目的使用。重点放在打击商业性使用未经授权软件的行为。因此,对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应把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中的个人、家庭学习研究使用的非商业性使用延伸到软件作品中,对个人购买、持有、使用盗版软件的行为不作为侵犯著作权处理,应注重教育和引导;对营利单位等商业性使用和行政事业单位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应作为侵权处理。不容忽视的是,软件用户购买和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冲击正版软件的市场份额,损害软件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非营利性使用要具备严格的条件加以控制,如少量复制、仅限于学习研究使用等目的。有学者甚至提出,个人购买、持有和使用盗版软件产品不属于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而属于合理使用,理由在于这种现象并没有危及软件产业的生存,未见到外国将个人使用盗版软件视为侵权行为。软件用户购买盗版软件,虽然没有侵害软件开发者著作权,但是会冲击正版软件的市场份额,最终损害开发者合法权益。用户应当负有不得购买、持有、使用盗版软件的义务。

3.从软件经销商利益考虑。软件经销商是指通过软件产品进行生产、开发和增值活动的组织,或称为中间用户。经销者作为软件作品的传播者,是商事主体,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软件的出版、发行属于商业性使用软件行为,无论从法理及相关法律规定来说,都不应纳入合理使用,其使用软件,都要经过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并且要支付报酬,否则按照严格责任原则承担侵权责任。对软件经销商、制作者应列为重点追究对象,以此遏制盗版软件的源头,而不是以最终用户为追究的重点。如何在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的法律责任问题上既保护开发者利益,又保护最终用户利益(社会公众利益),这应该是各国著作权法及国际公约在软件合理使用制度上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我们认为,在软件合理使用制度上,应从中国的国情、软件保护国际规则、利益平衡原则综合考虑,调整软件开发、传播、使用中的利益冲突,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区别软件商业性使用与非商业性使用,对个人学习研究、科研等非营利性购买、持有、使用未经授权软件以教育引导为主,不宜作侵权处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及一切营利性单位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应作为侵权处理。我们赞成这样的观点:对最终用户是否为侵权人的判断上,把注意力放在商业性使用上,而不是针对公众和私人的使用。具有商业规模的非法复制是最严重的软件侵权,为营利目的而销售非法复制软件是使软件权利人遭受损失的直接原因,这些应该成为打击盗版的重点。

(四)关于功能性使用与版权性使用的问题

《软件条例》规定了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各项权利,学者称其为版权性权利,并将软件的使用分为功能性使用与版权性使用。

软件作品是一种特殊的文字作品,具有作品与工具的双重性,用户作为工具使用属于功能性使用,作为作品使用属于版权性使用,如复制、发行、出版、翻译等,功能性使用不属于著作权权利范畴。

(理论界有提出功能性使用的软件方法具有可专利性,应当采取工业产权保护。)因此用户将软件作为上机运行程序使用,不能作为侵犯著作权处理,但应注意的是对于功能性使用若采取放任态度,则会对软件开发者造成损失。多数国家不将功能性使用纳入版权保护范围,我国软件条例并未区分版权性使用和功能性使用,对软件的临时复制是否构成复制权的问题也没有相应规定,因此对未经授权的最终用户的功能性使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是不明确的。从法理上分析,软件用户购买软件享有软件实物所有权,可以上机使用、出借、出让,但不得许可他人进行版权性使用,否则,就构成侵犯著作权,而未经授权的最终用户的功能性使用软件一般不构成对软件著作权的侵权。

三、其他有关软件的保护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软件保护应当引起关注,它涉及暂时复制、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保护、网络服务商在软件侵权中的责任等问题。这些问题与网络环境的版权保护问题有关,可以参考本章相关内容。

我国理论界在探讨软件保护中的新问题还涉及软件源代码开放问题。软件源代码是高级语言程序,自由软件的前提是源代码开放,即任何人都能获得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该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这里暂不讨论。

我国软件保护中存的问题是,软件盗版依然严重,软件产业开发能力不足、软件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涉及软件条例与著作权法的协调、专利保护功能性软件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如何区分软件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使用等。这些问题应当引起理论界、立法界、司法界的足够重视。

信息技术对商标法的影响

——网络域名与商业标识的知识产权保护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引发了知识产权领域许多新问题,电子商务活动、网络作品传播、网上域名使用等网络行为亟待规范。网络行为与现实中的交易活动、作品使用、商标使用有所不同,不能直接援引已有法律来调整网络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然而网络行为与知识产权又存千丝万缕的联系,知识产权保护也从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并由此产生知识产权的新课题,如域名、商标分别使用在虚拟的网络中与现实中,由于使用主体不一致,就产生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及域名与其他知识产权客体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世界各国及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规定不是很明确,但确实是理论和现实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商标的地域性,也突破了商标使用在商品或服务的界限。驰名商标保护能否延伸到网络上,域名能否成为知识产权客体,理论界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国际上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确定性说法,我国商标法对此没有规定,仅有一项司法解释具有操作性的规定。

一、域名与注册商标之比较

同类推荐
  • 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

    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

    法学是追求正义的学科,而程序是保障公正的前提。本书从法讼理念的角度,以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诉讼法实践,对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反映了诉讼法学术界讨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是一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专著。
  • 聪明女人一定要知道的66个法律常识

    聪明女人一定要知道的66个法律常识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最新法律法规为您解答生活中应该了解的法律知识。恋爱中的花销属于债务吗?感情不和分居两年可判离婚吗?离婚时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可随母亲吗?怀孕或刚分娩后男方可以提出离婚吗?为公婆欠的钱,离婚时也要偿还吗?为什么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超过6个月违法吗?企业不签合同可获双倍赔偿吗?业主被盗物业要赔偿损失吗?景点逛少了,旅行社要赔钱吗?产品质量诉讼时效是多久?不给发票可以不埋单吗?网上证据公证保全才有效吗?婚纱照丢失,可获精神损失赔偿吗?实物与说明书不符可获赔双倍吗?赠品有问题也能获赔吗?
  • 刑事诉讼与辩护代理

    刑事诉讼与辩护代理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宣讲和普及我国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中对广大群众最为重要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涉及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和谐社会视阈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

    和谐社会视阈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

    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元,社区的主体是居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社区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居民和大学生社区意识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和重要保障,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视域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等问题。
  • 陇东案例警示录

    陇东案例警示录

    法制纪实文学《陇东案例警示录》。从这部书里,读者可以看到我们的公安民警怎样在履行着自己打击犯罪的神圣职责;可以看到富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怎样在与持枪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还可以看到一些青少年是怎样在一步一步走进犯罪的泥潭;而我对生活中各类骗局、陷阱的披露,同时也在暗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还将继续进行……
热门推荐
  • 王爷,你的休书掉了

    王爷,你的休书掉了

    花如墨做梦也没想过有一天会穿越,也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嫁入皇室,困于高墙铸成的宫闱恩怨中,沦为王公贵族争权夺利的棋子。当他坐拥江山,受万人朝拜时。她跟在他身后,一边跑一边挥着手中的手绢,“爷,你的休书掉了。”某男停下脚步,掏着耳朵道。“娘子,你说什么呢,这边风大听不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药园炼香:农家养女也逍遥

    药园炼香:农家养女也逍遥

    她是二十一世纪药香世家的传人,却阴差阳错的穿到了农家小庄,一个被收养,常年带着病的体弱的农家女,不受待见,被老宅视为祸害。但是,这又能奈她如何?有病!她治!没钱!她赚!终有一天,她站在高处,傲视着,只要她想,她就能做到!
  • 十字印章

    十字印章

    波光粼粼的金角湾,帝国最繁荣的海港。这里是曾世界的中心,双头鹰翱翔于马尔马拉海。然而万城的皇后陷落了,东罗马帝国的荣光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穆罕默德的后裔成为了新的主人。而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我命不由天

    我命不由天

    刀剑的存在只为捍卫强者的尊严,若我活着总有一天君临天下!少年此生,必有一搏,希望从此,天下无敌。每一个少年都有一个君临天下的梦想,而我迟早是站在高处的男人!
  • 偷的果实

    偷的果实

    钟表店里的伙计是一个辍学的大学生,性格有点闷,这到和我对了脾气,闷代表什么?不爱说话呗,高度近视的眼镜一圈一圈的在他眼睛里模模糊糊,笑起来的样子像一条京巴狗,地包天的牙带着先天性的优越喜剧感,让人不忍直视,干瘦的身躯掐着腰站在那儿,就像两只筷子上面戳了一个煮地瓜。
  • 赠徐安宜

    赠徐安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转世神将录

    转世神将录

    千年以前的三国时期,由100道三国名将灵魂构成的能量从天空落下,从此开始了他们中不断的轮回转世。直到现在,他们开始在21世纪的现代大都市重新上演一幕新三国演义。而倒霉的凌云飞就是在一次意外中糊里糊涂发现自己拥有三国名将赵云的转世之力,于是本性凶横的他便在被迫的情况下跟着他的兄弟对抗命运,誓要把千年转世的规则给扭曲。
  • 魔兽武装

    魔兽武装

    鉴于问题严重,本书将停更,新书《异世之魔兽武装》已上传,优化了本书中的设定,并重新构思了故事情节,希望各位朋友能够看看,并给出建议,如果喜欢请给点票票支持^_^!在此特别感谢书友A阿斯塔罗特的建议,只是因为我个人的原因没能及时表达,希望见谅。
  • 千变万化:倒霉财女要加油

    千变万化:倒霉财女要加油

    唉!你说她怎么就那么倒霉呢?居然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也就算了,可是她的命格居然是千年难得一见的衰星运?修炼难成才?爹不疼娘不爱,爷爷奶奶还视她为个祸害!罢了罢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她怎么能不捞一笔呢?漫漫修炼途上,无数人想要害她,拜托,她可是现代的伪装专家,你想害我?没问题,只要你害得到我!她这一辈子,被蛇咬过,被人打过……可是却幸运的遇到了他们这群生死之交!
  • 最后的骑兵

    最后的骑兵

    骑兵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兵种,已成为一种兵种的标本,而骑兵部队也开始成为一种神秘与传奇的象征。本书结构独特,传说与现实两条线平行进展。作者以一匹野马与成吉思汗的传说,重新构织了蒙古史,从一匹马的视角讲述了蒙古的历史与成吉思汗的英雄故事,昭示了一种全新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在现实生活中,则以成吉思汗的第46代孙成天,作为最后这支骑兵连的连长。通过对他身上那些与现代人、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细节描写以及他追寻世界仅存最后一匹野生野马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男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