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5200000018

第18章

郝母和郝美丽这娘俩睡在郝立亭的小房间里,虽然不是不眠之夜,郝母总想掏女儿的心腹话,女儿又有苦闷难言,见妈妈要成了心病,佯装困意散失,有了精神头儿,一顿劝慰,算是卸了妈妈的思想负担,开始唠起了家常儿:“你嫂子这个人那,我算品透了,是个小气鬼,变着法儿来花你爹留下的这几个钱。两口子说是陪我来住伺候我,吃我喝我从不掏一分钱,有时候不得已花点儿,还得变着法再弄回去。你大哥呢,娶了媳妇倒是没忘娘,钱财上说了不算,让媳妇同化得不像老郝家人了。我这是背后说,什么商店主任,倒像个奸商,能赚会鼓捣。听别人说他有本事,把商店搞得红红火火,职工的福利搞得还不错,我看不上他那一套。”郝母当大女儿说过这些话,今天又当小女儿说,两个姑娘都反对她这种说法,各说各的道理。可妈妈就是不服,说出了和大女儿说过的话:“我看冬冬爸是个孝子,没准儿老了能借着他的力……”她说着说着发现郝美丽发出了轻轻的鼾声,这才停止了唠叨。

郝母哪里知道,郝美丽并没有睡着,她越这么说,小女儿的心里越翻腾开了。

郝母心里装不住事儿,早就醒了,按她的性格,早该起来回家悄悄开门为姑爷子做好吃的去了。她眯缝着眼睛在想:今天,我住到你老大家了,姑爷子又刚回来,就不能在这里做上一顿把他们请过来吃,还非得去吃我老婆子的不可?

别说,人家郝立亭和齐名娅两口子真在商量此事呢。郝立亭说:“这些年咱们并不咋了解,听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郑风华的文章,昨晚又听美丽那么一说,我觉得郑风华这小子将来可能要有大出息。”

齐名娅说:“念的一个破师范学院,毕业后就是个孩子王,出息能出息哪儿去!”

郝立亭说:“不对,刚出来当孩子王,就不能当管孩子王的校长、教育局长、文教市长?”

齐名娅说:“你真能想美事儿,你们老郝家出息不了人,盼着老郑家往你家坟上冒股青烟呢!”

郝立亭说:“少啰唆,快起来,咱俩去早市儿买肉买菜,今天在咱家美餐一顿。以后我就常干这事儿,别人不怎么瞧得起他们的时候咱们就压上这个宝,喂好喂足,你就等着将来借光吧。”

齐名娅咧咧嘴说:“要请你请,别给我整这一套,还‘压宝’。你以为是你们商店有冷库卖猪肉夏进冬出压宝赚钱呢。”

郝立亭笑笑说:“比那个压宝来劲儿,这个呀有钱也压不着的。走吧,快去。”

齐名娅说:“去是去,我可告诉你,这回去人事局崔科长家送礼,就用她们两口子从上海买的东西借光,我可不再凑份子了。”

郝立亭已经穿好衣服说:“那就再说吧,快走!”

两人急急忙忙奔早市而去。

郝倩丽让郑风华劝说得算是睡了个好觉,一睁眼天已大亮,急忙推醒郑风华说:“快起来,到冬冬爷爷家去把那四条凤凰烟和四包上海奶糖取来。今天就让嫂子领着我去崔科长家串门儿,档案我都弄好了。”两人起来吃了口剩菜剩饭就骑自行车出了门儿。

郑风华和郝倩丽一进家门,发现冬冬正和大哥的孩子坐在炕上分吃上海软糖。每人脚底下放着两袋,这四袋糖四个品种,各自打开着一袋,各自在挑对方没有的互换着吃,你抢我夺,很是快活。

“妈妈,你买的糖真好吃。”冬冬把剥了纸的长条软糖举在手里,比昨天刚见时亲热多了,“给你尝一块。”

“哎呀!”郝倩丽禁不住怒火万丈,冲上去夺过糖就给了冬冬一个大耳光,“谁给你吃的?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

“我给的,我让吃的!”郑父指着郑风华问,“你媳妇这是干什么?打冬冬还是打我的脸?”

冬冬扑到爷爷怀里呜呜呜大哭起来。

“爸,你听我说……”郑风华劝爸爸,爸不听,那火比郝倩丽还大。

郑母在一旁早急了,对郝倩丽也表示不满意:“你们买回来不就是吃的吗?怎么回事呀?打冬冬干什么,我让吃的!”

“爸、妈,”郑风华终于有了说话的空间,“这是倩丽让我托上海同学从上海捎回来的,那边大嫂给联系上市人事局给办工作的人的,这是准备搭人情的。”

郑父一听,气算是消了一些:“那你们不早说,回来把东西放在柜子里就走了。我和你妈都以为烟是给我买的,糖是给你小侄女和冬冬买的呢。”

大哥的孩子见冬冬挨了打,早就划拉一下自己的糖袋,抱起来藏进了对面他爸爸、妈妈屋里,还插上了门。

郝倩丽打开柜橱一看,四条凤凰牌过滤嘴香烟也没了,一转身刚要开口,郑父说:“这也怨我。”

“怎么?”郑风华问,“这么快就送人了?”

“没有!”爸爸说,“你大哥他们单位要分房子,现在这风气可不像‘文革’前了。正掂对着给厂子里的房产处长送点什么联络联络感情呢,一看这四条上海产的凤凰牌过滤嘴香烟特够档次,挺拿得出手的。这不,一大早就去串门去了。”

“哪知道是这么回事呀,哎,倩丽不容易,”郑母像办了后悔不及的事说,“老大两口子刚走,我去撵他俩!”

郑风华说:“妈,算了吧,别去撵了。”

“怎么不去撵呢?”郝倩丽急了,“我的工作你去帮着跑呀?这年头,两个肩膀夹个头,你让我嫂子去找人家办事儿,你说行不行吧?”

郑母急急忙忙走了出去。

“倩丽,事情已经这样了,都怪我,也怪你没跟爸妈说一声。”郑风华不紧不慢地说,“要是说了,你让大哥大嫂用人家也不会用啊。”

“四条烟多大个事儿呀!”郑父听这么一说,还是有没撒完的气儿,“就是你们放在这里说了,就是说了你们用,我当了家让他们应急用去了,也不至于这样吧?风华,我是你爹呀,这还有个一家人的样子吗?冬冬,去,把你奶奶喊回来,不用去撵!”

“爸,你是我和风华的亲爸,你要是这么说,我可要说几句了。”郝倩丽总压制心里的话不说,来这里有苦恼也装笑,她要把这些天心里的郁闷都爆发出来。“当然,你是大哥和嫂子的亲爸,也是我和风华的亲爸呀,大哥离婚又结婚你老人家两次操办,娶这个小嫂子比娶大嫂子、娶我还隆重,都是你掏腰包……”

郑风华嘟囔了一句:“你能不能少说两句!”

“你能不能让我把话说完?我不少说,今天非把话说完不可,说完了,让我也知道知道爸爸不让去撵妈妈道理在哪儿。”郝倩丽有些歇斯底里了,“小嫂子披金戴银不说,你老人家还提前退休让她接了班。不符合规定,到处托人。他们没有房子住,你老人家又花钱接了这一间。我们下乡十年,你二儿子在农场得了出血热住院一个月,我来过两次信,你们去看看了吗?我回来找不到工作,现在还是求人找了个扫大街清垃圾的工作,我知道,你们也没什么大本事,可是你们问问了吗?按理说,当小的不应该挑老人这些……”

“倩丽!”郑风华见爸爸很尴尬,大声嚷,“别说了!别说了!”

郝倩丽转身就跑。

“跑,你跑!”郑父恼羞成怒急了,“你跑了就别再进我这个家!”然后拿着郑风华撒气:“瞧你媳妇,让不让我说话,啊?”

“我说她,爸,别生气。”郑风华对着两头简直不知如何是好,一是爸爸处理这些儿女的事情不细掂量,二是郝倩丽又这么较真儿。他心里明白,此时郝倩丽心里很为难,情绪也就不好,自己实在是不能和她再发脾气,借“我说她”这句话跑了出去。

冬冬直瞧爷爷,爷爷说:“冬冬,听爷爷话,去把你奶奶叫回来。”冬冬应声跑了,边跑边说:“知道了。”

郝倩丽泪流满面跑到胡同头上,只见婆母摔倒,趴在地上直哼哼,嘴口在出着血。扭头一看时,发现过路排水沟的踏板折了,知道是踩上时折断摔倒了。她正要跑回家喊人,郑风华跑来了,急忙去路旁电话亭打了急救电话。冬冬赶到时,见爸爸、妈妈和医务人员正在往救护车上抬奶奶,他扭头就往回跑。

郑父、郑风华的大哥和小嫂子送礼也回来了,还有冬冬,急急忙忙跑到医院急诊室门口。一听说病人就是昏迷,经过急救不会有什么问题,心脑和血压都正常,神智也清醒。既然这样,大家都一起进了病房,郑风华和郝倩丽床两侧一边一个牵着郑母的手在说着安慰的话。

大哥郑风顺先俯身开口问:“妈,怎么样?”

妈妈点点头说:“没事儿,着急撵你们跌倒了,你们怎么样?”

小嫂子秦艳艳甜甜地说:“妈,我们房子的事十有八九了,房产处长收了那凤凰烟非常高兴。”然后转身说:“倩丽,还得谢谢你呢。”

郝倩丽没有吱声,一把将冬冬从他爷爷怀里拉过来搂住,用手扶扶他的脸蛋儿,抱住他说:“冬冬,对不起,都是妈妈不好。”

冬冬瞪大了眼睛说:“知道不好为什么使劲儿打呀?爷爷、奶奶打我,从来都是轻飘飘的,打得好舒服,你倒好……”

不待冬冬说完,郝倩丽再也忍不住了,紧紧抱着冬冬,眼泪簌簌地流成了两条线,冬冬挣开郝倩丽跑到了爷爷身边。郑风顺一再问是怎么回事儿,谁也不吱声,郑母也在闭着眼睛掉泪儿。

郑父不耐烦地说:“走,你们都走,我和冬冬在这里待一会儿。”

郝倩丽没好气地出了门,郑风华撵上去说:“倩丽,这事儿怨我,看在我的面子上别再赌气了。咱俩回家给妈妈做点饭送医院来。糖和凤凰烟的事情已经这样了,就别再往心里去了,我去给黄夫子发封加急电报,让他快件再给邮一份儿来,赶趟,千万别为这事儿上火了,一切的不对都在我。”

郝倩丽斜眼说:“你就是会和稀泥!”

郑风华说:“那是我妈,你是我老婆,不和稀泥怎么办呀?这事儿你让我怎么去评谁是谁非呀?走,给黄夫子拍加急电报去。”郝美丽嘟哝了几句,跟上了郑风华的脚步。

同类推荐
  • 迟暮

    迟暮

    老人的女儿考上大学,到城市里工作,儿子和媳妇也想到城市去打工,被年轻人抛在脑后的家里弥漫着老人迟暮的悲哀。
  • 最经典的人与动物故事

    最经典的人与动物故事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人与动物相处的真实故事,是读者从别人的经历中近距离地观察了解动物的习性、生存状态,以及动物爱恨情仇的情感、忠诚孝义的品质、勤劳勇猛执着的性格。
  •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本书以新疆地方史为经线,以众多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情节为纬线,勾勒新疆历史演变及现状。小说着眼于晚清以来的风云故事,侧重于鸦片战争以后,同治之乱以前,其中北疆以平准噶尔贵族叛乱为典型;南疆以平和卓、张格尔之乱为样板;咸丰年以中国矿工反抗沙俄霸占我金矿为平台,充分展现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英雄业绩的方方面面。本书通过对主人公延孝先、黄双杏的塑造,讴歌人世间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作为效仿的楷模。跳出常见的经反复折腾甚至打打杀杀最终才恩爱的塑造形象之旧窠。并让他们担当故事发展衔接的线索人物。
  • 最狂野的都市婚姻:合同夫妻

    最狂野的都市婚姻:合同夫妻

    快节奏的都市时代,让人来不及思考,就步入了婚姻。为结婚而结婚的人大有人在,貌合神离的婚姻比比皆是,当我们猛然醒悟。却发现。孩子的牵绊,让我们已无法回头。中国式都市婚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已婚女苗苗在网上邂逅了同处一座城市的杰瑞,相似的境遇。让两人迅速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考虑到孩子和各方面的压力,苗苗与杰瑞都征得各自伴侣的同意。表面上维持着原来的婚姻,私下里却签订了《合同夫妻协议》。周一到周五,苗苗和杰瑞享受着甜蜜的二人世界;周六和周日,跟丈夫、儿子过着一家三口的温馨生活。苗苗很庆幸,似乎找到了“一妻两夫”的最佳生活方式……
  • 大湘西土司

    大湘西土司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材料所编写的历史小说。它主要讲了封建时代大湘西的最高头领土司的一系列故事。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了解大湘西的一些人文历史,而且也可以了解它的民族风情,感受这片土地的神奇与魅力。
热门推荐
  • 流云剑尊

    流云剑尊

    陌行夙在思考:大道不变,路有千条,为什么世人修仙,修魔,修妖,修佛甚至是修神都要有境界的约束呢??我又是哪一条道上的呢?正道代表的就是浩然正气?魔道就一定是恶贯满盈?那邪道就是邪恶无比?这是什么依据……心有善恶,何惧口舌。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追求极致的力量,用强大的力量打破这狗屁境界约束。(主角不是嘲讽脸,没有宛如吃了死苍蝇般的满篇嘲讽词汇;也没有令人揪心的阴谋诡计。)
  • 天机主宰

    天机主宰

    一次惨剧,让楚南重生于十年之前。为避免惨剧再次发生,重生之后的他,杀伐果断,文武双全。在文与武两个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掌握天下,窥破天机,算无遗策,号天机大帝。今生除我之外,谁敢称帝?大帝不是谁人都能叫的,我叫你一声大帝,你敢答应吗?
  • 植士

    植士

    一个植物与魔兽的世界,一个人与自然共生互利的空间,但人类的贪婪正在逐步改变着这里的生活。
  • 另眼看水浒

    另眼看水浒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里的一枝奇葩,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数百年来,读者何止于千万之众,研究者何止万人。始终是一片叫好之声,对其人物之评价也都是高大上的。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视野,对《水浒传》里的故事、对人物重新审视,给予更人性、更贴近生活的解读,是为《另眼看水浒》。该书有许多颠覆性认识,打破了正面人物高大上的桎梧,从普通人的角度去认识他们,如《李逵是个二百五》、《武松是个自大狂》、《半仙半魔吴加亮》、《最冤不过卢俊义》、《功高位低数时迁》、《地煞中的天罡黄信》等,都是很另类的认知,不随大流,另成一家之言。
  • 凤鸣所归

    凤鸣所归

    母亲被害,没有办法报仇的她只有进宫去找寻机会。她本就是为了得宠而来,在这争宠路上,所有人,都注定挡不住她的路!她,才是凤命所归!————————丰朗帝:T^T你是凤命所归,那朕是什么?楚安安(狗腿子状星星眼):皇上您当然是真龙天子啊!咱俩是绝配!
  • 镇仙诀

    镇仙诀

    一剑破天宇,一剑引苍穹。妖魔鬼怪横行,道法宗门林立,我要还苍天之志向,平众生之苦患,安天下之大难。孤儿墨雨,斩妖灭仙,一路前行,唯君相伴。
  • 战力无双

    战力无双

    苍天诅咒、世人不容、是天意本就以众人为刍狗,还是人心处处编排的瞒天之计?身疲倦、心沧桑、默默转身后不想一切已成水中月、镜里花。昔日红颜枯萎凋零处,忆前尘、愤今朝、誓将鲜血染它个战力无双!
  • EXO之爱你是不变誓言

    EXO之爱你是不变誓言

    这是一部关于EXO的美文小说,里面是没有故事情节的,全部是美文,有意见的加我QQ哦~QQ号:1589053425
  • 绝色宠妃:天才魔后

    绝色宠妃:天才魔后

    “哼,你们抓不住我!”说罢云洛便跳下楼,才发现没有带上滑翔伞!!“难道机智如我的我只能命丧于此了吗...”。醒来后,伤痕累累,就这么穿了?老天不负有心人,既然我没死,那我便要站在这大陆的顶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说我是废柴?姐姐我修炼速度吓死你不偿命!青叶城第一丑女?呵呵呵我帅你一脸血!我这么绝色天香你们是瞎了还是瞎了?十四阶圣兽?啥?风太大我没听清!姐姐神兽小队吓死你!你的男人是皇子了不起啊!对不起我怕吓死你所以一直没敢说其实我男人是魔皇分分钟虐死你男人!╭(╯^╰)╮......(第一次写文,无存稿,想打我就来吧。。。)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明代著名白话历史演义小说,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为主线,描写了西周末年到秦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的璀璨历史,其场面之宏大,跨度之久,事件之复杂,人物之多,描绘之深刻,后世史书只能望其项背。一个个以时间为顺序串联的列国故事,把上起治国、强军、富民之道,下至为人、做事、相处之策兼包并蓄,成为后世评判是非成败的标准和榜样,至今依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