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5200000021

第21章

王燕的爸爸叫王显贵,“文革”中单就为了这个名字挨了好一通批判。王燕曾偷偷和他商量换个名字,还列了一大堆名字供他选,什么王向东、王卫东、王志红、王忠东等等,王显贵就是不听。他有自己的理由:“显”是从老祖宗那里排下来的辈分,“显”有什么不好?

王燕得到爸爸的应诺,当晚就请郑风华等吃饭,还特意派了他坐的红旗轿车,让秘书跟着王燕去接。但有言在先,并不是给王燕摆阔,说明不纯是闲聊设宴,这次请还有点“公务”的味道,当然要自己破费。王燕妈妈特意从政府招待所请来大师傅给做菜,不管什么“公务”不“公务”,王燕倒觉得爸爸、妈妈很给她面子。那黑油油的红旗轿车往郝家门口一停,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居民区,都猜不透郝家姑爷子不知怎么攀上了市里的大领导了。郝立亭更是从心底往外乐,一个劲儿地在齐名娅面前卖乖:“怎么样?这宝押对了吧?”齐名娅更是卖乖:“你不就是说句话,出了两瓶酒嘛?干实事的不还是我!”

郑风华、郝倩丽和郝美丽都只是偶尔从这市领导公宅门前路过,只见过这个别墅的外观,知道老百姓都叫它“小洋楼”,并不知道里面“洋”成什么样子。

王燕推开门把受请的人让进屋,郝家姊妹最新鲜的感觉就是门槛下有块方方正正的红地毯。他们都跟着王燕学,脱了鞋换上拖鞋。墙旮旯里有副枣红色的衣架,脱了棉衣要挂在上面,而自己家是脱了衣服随便往炕上一扔,或者挂进镶在墙上的一块木板上的钉子上。这使郝倩丽姐俩真实地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等级,感到了什么是尊贵。在郝美丽的眼里,王燕也不那么刺眼了,而成了高贵的化身;郝倩丽和她的感觉差不多,只是更觉得地位差距的巨大。郑风华却不然,他在农场当新闻干事的时候,因重点稿件曾去过人民日报社,去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参加过省里召开的新闻工作会议,在会上受过奖励,省委书记还给他颁过奖状呢!金碧辉煌的场面见得多了,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感觉。

王显贵笑哈哈地站在门里迎接,郑风华瞧着他那略鼓的肚子,心里产生了一种好奇的想法:这个肚子里不知装着什么,有什么样的水平?

“这就是郑风华同学,这就是郝家二位姊妹老师了。”王燕刚要介绍,王显贵很有亲和力地和郑风华握手,又和郝倩丽和郝美丽握手,笑呵呵地说,“还用介绍嘛,肯定猜不错。欢迎,欢迎呀,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打上周就张罗,今天才算抽出空儿来。”

王显贵的太太在他身后补充说:“可不是吗,都快请坐。”

“谢谢,谢谢。”郑风华一边换穿拖鞋一边说,“王市长一家对我们太客气了。”

郑风华和郝倩丽姊妹俩先被让到客厅的招待席上,市长夫人去张罗餐桌了,王燕陪着吃水果、喝茶水,王显贵自然是直奔话题,问些镜泊湖师范学院的事情。郑风华还是让郝美丽显现她大学老师的身份,有些能说的话都让她去答对。尽管是小姨子,她毕竟还是大学老师的身份,这样一来,话题自然就引到关于邀请王显贵去师院讲诗歌创作一事上。

“我才什么学历呀,到大学课堂上去讲课,又是给七七级讲,那可是赶鸭子上架。”王显贵很谦虚,“其实呢,不少同志都叫我诗人,我实在不敢当。诗人?屈原是诗人,李白、杜甫是诗人,毛泽东是诗人。我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说白了就是个爱好。要说在文学圈子里呢,不用谦虚,也不是虚伪,我就是个业余水平,是末流。我当这个官儿,还写点诗,你们可别以为我是沽名钓誉,话还得说回来,就是个爱好。”

郑风华一直盯着他说话,甚至不眨眼睛,他顿时觉得这个市长在自己面前高大了不少。因为小兴安岭农场是全国知青工作先进典型,还是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来过很多人参观学习,也不乏作家、诗人,也有不少高官。这些人不在少数,都是一副清高自傲的模样,让老百姓那么难以接近,似乎让人感到他们写出的不是文字或诗句,而是从嘴里吐出了象牙。这位市长说的那些,真看不出是虚伪,让人感觉到很实在。

王显贵说着,进书房拿出早已准备的三本诗集,分送给郑风华、郝倩丽和郝美丽。郑风华接过一看,书名叫《掘进集》,翻开扉页还写了一句话:郑风华同学指正。郝倩丽和郝美丽也在翻着。郑风华倒没觉得怎么的,姊妹俩倒有些受宠若惊了,要不是王燕左手给苹果,右手给糖,她们觉得自己受宠得已近乎于尴尬了。

郑风华翻开第一页,诗的题目叫《向远方》,题记写着“告别新建的矿井,是为了创造更新的煤矿”。

王显贵见郑风华看得十分认真,便开口问:“郑风华同学,怎么样?没有诗味儿吧?说说第一感觉。”

“有诗味儿,有诗味儿。”郑风华这么回答,而且在思考,说不说真实的第一感觉呢?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了:“王市长,看到书名《掘进集》,第一感觉是书名的‘掘’字和‘进’字组合在一起给人以挺拔、豪迈、气势昂然的感觉,文眼就在‘掘’字上。首先感觉这本诗集是颂扬一种精神的,很棒。翻开书页一看,内文都是写煤矿生活的,因为矿工作业有‘掘进队’这个专业,书名产生的深邃意境和煤矿生产中的掘进队叠合在了一起。说实话,冲淡了一些第一感觉。当然,这里肯定是充满着艺术和生活的磨合,仍然是很有韵味的。诗人创造一个意境不容易,创造一个词儿也不容易。”

“好!”王显贵听着听着,站起来拍了一下郑风华的肩膀,“说实话,这本诗集是‘文革’前出的,那时候,我还是个副市长,有些人把我的《掘进集》吹捧得离‘最高指示’不远了。‘文革’中呢,又说《掘进集》是株大毒草,坏得不能再坏了。哈哈哈……”他笑笑对姊妹俩说:“两位老师也谈一谈,怎么样?”

两人瞧着王显贵,怯生生的,几乎同时摇了摇头。

王燕说:“爸爸,不说就不说吧,妈妈把菜都上桌了。请客请客嘛,边吃边说吧。”

王显贵说了声“好”,站起来带步走进了餐厅。

饭菜出乎意料,倒是一顿很普通的家宴。啤酒过旬,王显贵又斟上酒说:“郑风华同学,还有你们两位老师,咱们见面说了那么多,还没切入我请你们来做客的主题。”

郑风华等每人都拿起啤酒瓶子自斟酒杯,注意地听着。

“郑风华同学,你们在学院罢课,不,按你们的说法是‘上访’的事情,一开始王燕就给我来过电话。后来,你们的院党委书记刘吉祥同志也给我来过两次电话。他是我的老朋友,和我交换过意见。那人很有水平,很爱护你们,处理得还是很好的……”王显贵把酒端起来又放下,他显然是想把“主题”一口气说完,“我要说的是,你们虽然有些工作经验,也很有才气,但毕竟还年轻,经历的事情不是很复杂,也不是很多。你们那所大学很典型,以后可能还会有些矛盾发生。要记住,凡是能和谐解决的就找领导商量解决,不要有过激行为,否则,很容易被坏人利用。”

郑风华听了这些话很受震动,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王燕打破了餐桌上的寂寞:“爸爸,我们如果没有这一行动,上头会这么重视吗?不可能的。”

“其实,刘吉祥书记说,你们学院搬迁的事情上边已经定了,你们只是起了个催化剂的作用。”王显贵说得很严肃,“你们千万不要以为是你们所谓的‘上访’的成功,是你们这些学生领袖们的作用。你们想,十年‘文革’,国家几乎是百废待兴,一切都要有个过程的。我说的这些,你们要反思,要吸取经验教训。这些话本是刘书记应该好好和你们说的,说没说我不知道,我对王燕也是第一次这么说。总之,你们要认真思考,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对你们个人以后的成长进步都好。”他接着又补充说,“将来你们要是当领导就会慢慢领悟了,有些事情就是明明觉得对,也不能操之过急。”

郑风华觉得这位市长的谈话文采比刚才少了不少,但含义却很深,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王显贵见他们谁也不吱声,接着说了起来:“应该说,像郑风华同学这样的七七级学生,思维敏捷,才华初绽,遇事、处事都要有一个‘度’。‘度’字往往很难掌握,欠火了,达不到目的;过火了,容易出偏差。我们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在过火上出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甚至是一个人,犯点错误、出点偏差是难免的,但要记住,千万不能犯那种不可改正的错误,千万不可出那种不可矫正的偏差。好了,我说得太多了,仅供你们参考。来,喝酒!”

郑风华等都跟着端起酒杯,他从内心里觉得这位同学的爸爸,如果说文采略逊风骚,那么他的领导艺术、做官做事的哲理可谓经典,应该和所尊敬的刘吉祥并驾齐驱,或者说比刘吉祥更高一筹。对于他这么大官儿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于是,他有些肃然起敬了。在王市长面前,他,包括插不上话的姊妹俩更像小学生了。人都说,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官员如云。腆着肚子靠权力施威的不算能耐,也不叫人佩服,而让郑风华佩服的领导并不多,逝去的中文系书记文化是一个,刘吉祥算一个,王市长又是一个。

王显贵频频举杯,不时示筷让大家吃菜,王燕不时活跃气氛,一桌人很快就融成了一片,只有市长夫人总在后面忙乎着,就是不出台。郝倩丽想下厨帮忙,王燕阻拦说:“你是客人,去了也摸不着头绪。”

气氛越来越融洽,王显贵转了话题说:“你们大概不知道王燕为什么报考师范院校,”然后自问自答地说,“从取消高考到恢复高考这期间,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遗产的民族损失最大的是教育。这比经济、比多少人的身心损害都要惨重,这个道理我就不说了。我已经是年过五十的人了,而你们的日子还长,我让女儿报考师范院校,是因为那里是培养教师的地方。国家兴旺,教育先行。我是想让女儿和你们这些人承担起应承担的任务,为教育兴旺做些事情……”

郑风华越来越觉得这位市长可亲可敬,正听得起劲儿,忽然电话铃响,接着说什么地方的煤矿出了瓦斯爆炸事故。刚听到门口轿车的喇叭声,王市长连个招呼都没有打,竟穿着拖鞋,拎着棉衣走了。王燕和夫人喊他,他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出门就拉开车门上了车……

王显贵一走,王燕张罗着继续吃,王燕妈妈上了桌,一再解释。郑风华问瓦斯爆炸的情况,王燕说:“不清楚。咱们着急也没用,咱们接着吃喝。”不管王燕怎么引话,不但挑不起气氛,倒觉得尴尬了,宴会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郑风华三人也道谢回家了。

郝母和儿子、儿媳一直在门口等着,见郑风华和两个姑娘下了公共汽车,迎回家就问在市长家做客怎么样?市长是什么意思?郝美丽在王显贵家话语不多,回到家里话可就多了,她一句话概括:“这宴席吃得好!”至于怎么个好法,觉得说多了太费口舌。再说,和他们讲也没什么意思,便一言以蔽之:“市长没什么意思,主要就是觉得风华是他女儿的同学,我是学校的老师,就是随便吃点儿饭,融洽融洽关系。”

郝立亭说:“一定要好好融洽,和王燕交朋友……”

一家人正说着,随着一阵自行车铃声,邮差送来一个邮包,还有一封电报。那邮包不用看,定是黄夫子从上海寄来的凤凰牌过滤嘴香烟和奶糖,郑风华急忙接过加急电报,一看,是以农场的名义发来的,电文是:“郑风华,农场子弟校高三毕业班老师断档,望牺牲寒假时间救救临考无奈的孩子,二十五日前到场为好。”

“哟,二十五日前?”郑风华看看日历,“明天就是二十五号呀,我今天晚上就得动身!”

郝倩丽一把夺过电报:“干什么去呀?”她看了一遍,郝美丽、郝立亭、齐名娅都拿过去看了一遍,他们瞧着郑风华,郝妈妈问:“风华,刚回来要到哪儿去呀?”

“妈,”郑风华解释说,“像倩丽这样的老师一返城,我一上大学,农场子弟校高中班的孩子们参加高考的课程没完,复习也没人管,让我们回去突击帮帮忙。农场告急了!”

“不能去,我的工作还告急呢?”郝倩丽说,“农场子弟校高中班五百多名学生,你们去几个人顶个屁用?再说,你也不是当老师的!”

郑风华说:“怎么我一个呢,黄夫子他们都会回去。我没当老师,可是我辅导学生写作文总没问题吧,高考中作文分数在语文卷子里占四十分呢。”

“不能去,我说不能去就是不能去!”郝倩丽紧盯着郑风华,像是下命令一样,“你走了,我的工作怎么办?难道你就瞧着你老婆扫大街、撮垃圾?”

“工作的事情我伸不上手,”郑风华态度很平和地解释,“你要的东西我这不让黄夫子邮来了嘛……”

郝妈妈不满郝倩丽:“倩丽,你这是怎么说话呢,有事儿不能好好商量?再说了,风华上大学,人家农场给拿着工资。不就是这么个把月嘛,你工作的事情有你嫂子呢!”

“就是呀,”齐名娅也说,“倩丽,工作的事情我来帮你跑,让风华去吧。”

郝倩丽听不进劝:“嫂子,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一旦你这边的关系不行,我想让他找找王燕,让他爸爸说句话……”

“不行!”郑风华一口否定,“刚在人家市长家吃顿饭,就去找人家安排工作,怎么说得出口。”

“是,我看也是。”郝美丽终于忍不住了,“姐,这一招儿慢慢来,眼下使不得。”

郝立亭说:“倩丽,大家说的有道理,就支持风华去吧,农场高三学生的家长和孩子们说不定都急成什么样子了。妈说得对,风华上大学农场还给开着工资呢。”

“也不是光给他郑风华一个人开工资。再说,这是国家的政策。”郝倩丽仍然不进盐酱,“你们合起伙儿来反对我,为农场着想,为郑风华着想,怎么不为我着想呀?”

“想了,将来会好的!”郑风华仍然心平气和,“倩丽,妈和大哥都说了,别说给我开工资,就是不开,吃了那里十年饭,喝了那里十年水,韩场长两口子又对我们那么好,怎么也得有份感情呀!”

“好,你对那里有感情,就是对我没感情。我算看透你了,包括你们家!”郝倩丽有些歇斯底里了,“郑风华,别以为你上大学就了不起了!你走,你走了就别再回来!”她说着破门而出,很快不见人影儿了。

“倩丽——倩——丽——”郝母追到门口喊,“你这个混账东西,往哪儿去?给我回来!”

郑风华急忙撵出去,把郝倩丽拽住说:“回家,有话慢慢说,你不怕人家笑话呀……”

邻居推门的,还有些过路人,都在注视着这正撕扯的小两口。郑风华轻轻拽着郝倩丽的衣服,怕把衣服撕坏了,冷不防被郝倩丽推了一个仰八叉,等他起来时郝倩丽已经跑远了。

郝妈妈等都赶了过来,对郑风华说:“这个驴性霸道的玩意儿,你不要和她一样。”

郝美丽、郝立亭、齐名娅几乎都一个腔调:“这简直太不像话了,都是惯的。”

郝母说:“她去不了哪儿,等寻思过味儿来就回来了。”

郑风华说:“妈,倩丽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农场还是要去的,不然,太说不过去了。”

郝母、郝立亭、齐名娅都同意郑风华这么做,他们边说着边往家里走。这时,后面传来了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邮差撵上来,下了自行车说:“刚送完,又有你家的三封电报。”

郝立亭接过来看了一眼说:“风华,都是你的。”

郑风华接过一看,第一封是班长王宝艺从北京发来的,电文是:“接到黄夫子电报,已动员全班去小兴安岭农场,小霞也同我前去。”另一封是宋奎祥从本省一个乡邮电所发来的,电文是:“我已出发。”另一封是张生江从大庆发来的,电文是:“响应班长号召,即去小兴安岭农场。”此时,他从内心里佩服班长王宝艺,放假前让同学们填了一份假期通讯联络地址,当真有大用场了。

“妈,”郝美丽接过电报一看说,“你看,姐夫全班都要去农场,他不去太没面子了。不然,这学生会主席怎么当呀!”

说话间已经进了屋,郝妈妈说:“风华,你收拾一下走吧,别和倩丽一样,我来教训她。对了,去告诉那边二位老人一声。”

郑风华说:“来不及了,正好有一趟去小兴安岭农场的火车,等倩丽回来想通了,让她去给那边二位老人送个信儿。”

郝立亭说:“我好长时间没见那边二老了,我去送信儿。还有瓶好酒,顺便和大叔喝一盅。”

郑风华说:“那我就走了。”

他出了门口,郝母又撵出去让他回来,塞给他十块钱,郑风华不要,硬被郝母塞进了兜里,好一阵撕夺。齐名娅在门口瞧着,小声和郝立亭嘀咕:“看着了没有,看出什么是偏向了没有?你去郑风华家不准拿好酒呀,听见了没有?”

郝立亭狠狠瞪她一眼:“小声点儿!头发长,见识短。”

郝立亭知道,而齐名娅没有发现,郝美丽就在他俩身后站着,那几句话,郝美丽当真听见了,一撇嘴进了屋。

同类推荐
  • 年年有条小鲤鱼

    年年有条小鲤鱼

    年泡泡是一条享年250岁的小鲤精,毕生梦想——跳龙门,于是她为了成全自己的梦想,毁掉了所有人的梦想。
  • 一吻定情

    一吻定情

    晨雨看着震说:“再见。”趁震一时发呆突然搂住震的脖子,吻住震的嘴唇,又吻了他的脸颊。然后晨雨满心是笑的向自己的房子走去,她终于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这件事,在一年前震面试她的时候,她就想这样了。这一年期间,在想象中,她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了……
  • 花儿与手枪

    花儿与手枪

    著名诗人、小说家成都凸凹中短篇小说集《花儿与手枪》,系作者近三四年发表在全国专业文学期刊上的中短篇小说作品的精选合集,由三个中篇小说和五个短篇小说构成。
  • 不准不发财

    不准不发财

    草根青年李恒迁无资金无背景,却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敏锐地观察着四周,在身边发现着创业的机会,最终把握机会,掘得人生的前几桶金,成为酒店老板、地产老板等。《不准不发财:我那超好看的猎财秘史》具有自传色彩,故事真实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在情节推进中又紧密结合创业营销案例,极具借鉴价值和吸引力。作为小成本创业的典范案例,本书的创业经验可以复制,既是广大创业者、个体私营企业主、社会待业人员的实用指导手册,也适于在校大学生、白领阶层阅读。总抱怨没有背景没有资金?总抱怨没有机遇没有商机?看完《不准不发财:我那超好看的猎财秘史》,不准不发财!
  • 红色警戒线:美国全国图书奖获奖作者新作

    红色警戒线:美国全国图书奖获奖作者新作

    1942年美国陆军第205师的一个连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向日军发起的歼灭战。小说详尽地描述了这场腥风血雨、艰苦卓绝的战斗,从部队搭乘运输舰远涉重洋在瓜岛登陆开始,长驱直入,殊死搏斗,全歼日本守军,到准备向下个战场新几亚进发为止。
热门推荐
  • TFboys:夏恋之名

    TFboys:夏恋之名

    夏季,一个充满着离别和伤感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三小只将带给你们一会完美无瑕的爱情故事
  • 博弈三部曲

    博弈三部曲

    这是部精彩的官场小说。大学生杜书成分配到临黄县,因一支烟而被“发配”到林场当了一名看林员。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县委书记偷情的场面。机缘巧合,他得到了他本来应该得到的位置。其后,他不择手段,利用各种关系,特别是利用梁玉、尹兰、林雪等女性,十多年后,终于当上了“较大的市”的市长。
  • 我的美女杀手老婆

    我的美女杀手老婆

    偶然的机会,一场飞来的艳遇,一部神秘的古卷,一个来历不明的白衣女子,开启了萧林不一样的全新人生旅途。班花与他有前世的宿缘,杀手与他有邂逅,各路美女与他有剪不断的羁绊,是注定?还是幕后?是斗智斗勇,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杀开一条血路。
  • 殇孤荒绝

    殇孤荒绝

    一个经典的弑杀三界故事,一个少年的家族被三界屠杀,而仅仅幸存下来的他开始屠杀三界。“余味孤殇,独霸沧桑,我渡古绝,为此重生!”“屠弑三界,唯我独尊,我欲封天,上神无阻!”一颗微不足道的北极星可以独霸天际,一片触手可得的落叶撑起万物,一位未见过大荒的少年可以封杀三界!孤独遗弃,痴迷追寻,我渡殇孤,嗜死之血,散华年夏,消逝仓麻,若天唯我,星河必破。
  • 维本纪

    维本纪

    三十八个血性男子和七个现代女子的波澜壮阔往事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沁吟乐

    沁吟乐

    一个平凡的家庭,一位清秀俊朗的少年。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多年的努力。一场意外的发生,少年离奇的穿越到另一个神奇的世界!面对如此陌生的世界,前世的种种却又伴随灵魂承载下来,心灵交错的少年又该如何在这异世中生存!让我们一起进入【沁吟乐】揭开这段神秘的旅途吧!-----------------比宁{著}
  • 魔武废材机械帝

    魔武废材机械帝

    身在魔法和武技盛行的世界,可是却偏偏天生和魔武绝缘!为此,霍佑一度想要轻生。然而穿越自带的机械基地在他最低落的时候,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走上了一条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道路。不是只有魔法和武技才能铸就传说,机械一样可以!这是一个魔物废材一步步成为大陆救星的传奇经历。
  • 名门旧爱:早安,男神老公

    名门旧爱:早安,男神老公

    十四岁那年苏皖爱过一个人,爱的惊天动地,爱的万劫不复。那一年,她为了他,甚至于豁出了性命,然而却跟他失之交臂。*当他们再次相见,他从战场下来,成为了心脏外科的一代名医,然而她却成了他的患者。手术台上,她紧张的看着某男说:“顾子安,你不是心脏外科医生吗?什么时候割阑尾了?”某男冷冷的将手术刀拿在眼前端倪:“你就当为医学献身吧!”某女:“顾子安,你不得好死。”某男阴森一笑:“麻醉师,停止打麻药。”某女风中凌乱:“顾子安,你够狠!”“学一声忠犬叫,马上打麻药!”“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