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5200000032

第32章

市一中位于中心大街东头,交通便利,校区宽敞,是五十年代末市里建起的第一所完全中学。一九七八年,王显贵当市长的时候,全市职工代表大会对一中教学质量年年下滑,意见纷纷。主要是一中高考升学率竟在全省地、市级打了狼。不然,王显贵不会下那么大工夫去师院挖优秀毕业生。照他自己的话说,父母、父母——父母企盼的是儿女有出息。他觉得这样下去,简直难以面对父老乡亲。其实,去所谓镜泊湖师范学院讲座,不过是名堂而已,去找刘吉祥要优秀毕业生才是真的。当然了,他也不知道谁优秀,他只见过郑风华一面,又听王燕那么一说,就点了“三兄弟”的名字。三兄弟也就这样来到了一中。

教育局长龙玉田高度重视王显贵引进的“三兄弟”,亲自送到学校。还在教职工大会上介绍了他们的情况,一再说明他们考入大学前、下乡当知青时就有了领导职务,比如郑风华就是农场宣传科的副科长。他宣布了他们的职务,并要求学校关心、支持他们工作。对新毕业生来说,这一切算是超常规的,在学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龙局长走后,校长王涛志领着“三兄弟”参观完了学校,安排了办公室以及黄夫子和韩小冬的单独宿舍。天色已晚,郑风华坚持要回家,明天一早再来。王涛志非要请他们三个在教工食堂吃晚饭。盛情难却,他们只好同意了。郑风华知道家里正等着他,甚至两家都在等着他,因为他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是回父母那里,还是回老丈母娘那里。但他知道,郝倩丽坚持住在老丈母娘家。对此,爸爸还有意见:“老大两口子住着那间房子的时候,你们说偏向,现在倒出来让你们住,你们又不住。”

郑风华婉言为郝倩丽解释:“主要是老丈母娘家离倩丽上班的学校近。”

爸爸说:“愿意在她娘家住就住,我可不管。她商量要把冬冬也接走,那是坚决不行。冬冬离上学的地方远呀。”

郑风华说:“那好办,就让冬冬在这里。”

郝倩丽心里有些不高兴,又一考虑自己刚上班,环境生疏,初中课本也有改变,可能忙一些,也就同意了。但留下话说:“过阵子再说。”

郑风华还解释说:“老岳父走得早,家里有倩丽做个伴儿也好。”

这么一说,妈妈先说这样做对,爸爸也就服从了。

王涛志陪着三兄弟吃完晚饭,还喝了两盅,一直把他们送到宿舍才走。郑风华说:“两个人住一个宿舍也凑合,可能是房间紧张。中学就比不上大学了,你们哥俩就将就点儿。”

黄夫子和韩小冬都说没问题。乍来到一个新地方,两个人住一起说说话更好。黄夫子催郑风华快回家,郑风华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又不知从哪儿说起,说等一会儿再说。

黄夫子急了:“你郑风华不像我俩,我离婚了,小冬是跑腿子。你上有老人,又有老婆孩子的,快回去吧。”

郑风华一想可也是,急急忙忙离开了学校。这回,他当然要回老丈母娘家了。

郝母猜定郑风华会回这儿来,郝倩丽心情已经好多了,嘴上说他到现在还不回来咱就先吃,没准儿在外边吃了,心里还是想等等。正叨叨着,郑风华推门进来了。郝母开口就问吃了没有,郑风华刚要撒谎说没吃,郝倩丽已经看见他脸泛红,说话还有酒味,微笑着斜瞪了他一眼。他忙改口回答说:“妈,吃了,校长请客,盛情难却。我知道家里等着,就填了半拉肚子,还留了半拉肚子。”

倩丽说:“以后千万别这样了。”

郝母笑笑说:“是呀,风华呀,让两家弄得你都不知怎么好了。妈理解你。”说着就倒啤酒,三口人吃喝上了。郑风华不说,郝母也不问安排工作的事情,只是用筷子一个劲儿地往郑风华小碟子里夹菜。郑风华本来吃饱了,又不好意思,丈母娘夹一块肉就吃一块,连说“妈,我自己夹”,郝母见他吃了就又给他夹,郑风华就只好再吃。

郝倩丽看出了门道儿,用筷子挡住了老妈的筷子,说:“妈,你这老丈母娘疼姑爷儿有这么疼的吗?要给他撑破肚皮呀!”三人都开心地笑了。

老丈母娘不再夹菜了,郑风华觉得胃里有点发胀。他拿着筷子做样子,其实早就吃不下去了,就问郝倩丽到三中报到情况怎么样。郝倩丽对这个话题比较冷淡,只是说还行。郑风华再问,她就说:“我不像你们三兄弟有什么野心,又要振兴教育,又要创新教育新路子。我图安安稳稳有个工作就心满意足了。”

郑风华说:“这样想不对,我们都年轻轻的,一定要争上进。”

这回,老丈母娘可和他观点不一样了,喝口啤酒说:“风华呀,你俩有一个一心一意扑在外头就行。倩丽一个老娘们儿家,上有老下有小,要是也像你那样,这家还要不要了?”

郑风华心里不同意,嘴上直称是。老丈母娘怕郑风华不高兴,还一个劲儿解释,直到郑风华又编了些话才算圆了这个话题。

饭后,郝母偷偷溜出房间,要去郝立亭家小房住,被郑风华发现,急步赶到门口,硬把她截了回来。意思是天太晚了,再说,他家那间小房子是火炕,白天不烧一烧,别看是夏天,也发凉,岁数大了容易着凉得腰腿疼病。而且他反复说:“冬冬不在,就我们三口人,宽宽绰绰,在炕上打把式翻跟头都够了,咱们娘仨也说说话。”

可是,这回郝倩丽没来截她,郝母知道姑娘还是愿意让她走。小两口磕磕绊绊过牛郎织女生活好几年了,这回工作都安排了,也该好好唠唠过日子的事情了。郑风华明白老丈母娘的意思,又呛呛一会儿,还是硬截回来了。

郝倩丽格外兴奋,主动放铺、熄灯。刚躺下,就一边佯装打鼾,一边把手伸进郑风华的被窝里动手动脚。郑风华推她弄出了声响,老丈母娘警觉地斜身躺了过去,过了一会儿也装作打鼾。郑风华好笑,他多次在这里住过,老丈母娘是不打鼾声的。这是在给小两口开绿灯,郑风华心里非常明白。要是在自己父母家不在乎什么,但也要有分寸,何况是在老丈母娘家。郝倩丽竟甩掉被子钻进了郑风华的被窝,紧紧抱住郑风华开始亲吻起来。此时,郑风华也已冲动,但他努力克制着自己。郝倩丽作为儿女,在妈妈面前可以不管不顾,放肆一些。老丈母娘是过来人,处处在给他们创造条件,那也不能寻思什么。他还是不能放肆,因为郝倩丽心情好做爱时会不顾一切地叫床。在农场时就把冬冬吵醒,吓得直往他们被窝里钻,嘴里说着胡话还直哆嗦,以为怎么的了呢。假如那样,事后留在心里的总是尴尬和不肃静……郑风华在刹那间想到这些,使劲从身上推开了郝倩丽,弄得郝倩丽一下子没了情绪,烂泥一样佯躺在自己的褥子上生起闷气儿来。郑风华去轻轻抚慰哄她,却被她狠狠地掐了一下,他强忍着疼痛才没有喊出声来。郝倩丽脸冲墙斜身躺下不理他了,而且心里在宣战:不理他,再也不理他,直至……

郑风华平躺着,又不能去哄她,不能去解释。一天发生的事情在那脑海里翻腾起来。他实在躺不住了,悄悄坐起来,抱起衣服,穿上拖鞋,摸黑佯装到门口要小便,到了厨房拉开灯,留了个去学校的纸条放在厨房案板上,悄悄开门,又悄悄关门,一出院门便一溜小跑朝一中走去。他走走跑跑,跑跑走走。路遇对面来人,把人家吓得直靠一边躲,还以为他是冲上来抢劫的呢。

黄夫子和韩小冬这间宿舍是临时准备出来的,安放着三张床,而且铺放好了行李,显然不知道郑风华有妻室在本市。两人坐在床沿上,把小办公桌往床前一拉,买了一瓶老白干,两个罐头,用新摆放上的洗漱杯做酒盅喝了起来,唠了起来。话题当然是王显贵造这么大声势,“三兄弟”怎么开这个局。韩小冬酒劲儿冲头,发开了牢骚:“这题目算了,不唠了,郑风华不在怎么行。咱俩研究问题,他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享福,哪里还有三兄弟同甘共苦的味道呀。”

黄夫子刚说了句:“你这理儿挑得不对。”

郑风华推开门,一步跨进来说:“小冬,你小子又在说我坏话。”

韩小冬急忙站起来作揖赔礼说:“二哥,小有得罪,不是,不是,内心不是。”

黄夫子哈哈一笑,韩小冬不好意思了,急忙解释:“我心里在想,大哥、二哥,你俩在我们七七级里是最合算的,别说什么十年‘文革’耽误了你们。我看,你们只是时间上错位而已,其实质是三没耽误。”

黄夫子一旁问:“什么也没耽误?”

韩小冬掰着手指头说:“一是结婚娶妻生儿育女没耽误,二是事业上没耽误,三是金榜题名上大学没耽误。”

郑风华说:“我们是幸运者,其实还是耽误了。”他说着坐下,也拿过一个茶杯来倒上酒说,“我回去以后怎么也睡不着了。”

黄夫子说:“真可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哥俩也睡不着了,真是心有灵犀。你放着老婆孩子的热炕头不睡来找我俩,够哥们儿!”

“你说,二哥呀,”韩小冬接过话说,“这王燕的爸爸整得太大发了,学校欢迎会上老师们交头接耳,都拿着奇怪的眼光看咱们,怎么他妈的像看怪物似的……”

郑风华严肃地说:“小冬,我告诉你,以后你不要再这个腔调了。来到这里,我们哥仨摇身一变,都成老师了,又是格外受注意的老师。老师就要为人师表,不能像当学生那时候了,也不能像和我们知青在一起混的时候,张口‘他妈的’闭口‘他妈的’,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这你放心。”韩小冬说,“我就觉得从上到下,对咱们期望值太高,有欢迎的,有不服的,肯定有等着看笑话的。依我看,我们高一语文教研室那十来个人中就有三四个看着我不舒服的!”

“我也有这种感觉。”黄夫子叹气说,“我当语文组副组长,我看那个组长,对了,还有几个老教师,就有点儿不是滋味。”

郑风华说:“不管他们,就看咱哥仨怎么登台表演了。”

“风华,”黄夫子喝杯酒说,“这不像咱们进师院,你是写作好手,我是古典文学拿手,小冬是现代汉语强手,露一手就显出本事了。这中学教学是多少年一贯制,那些课本万变不离其宗,怎么讲也讲不过他们。”

“是这么回事儿,这改革开放的年代,教育也要改革,咱们得研究个新路子。”郑风华说,“我想,一是按部就班默默无声沿着常规路线往前走,再就是抓住当前教学工作的一些弊端,来个循规与创新相结合……”

“二哥,”韩小冬问,“你说这创新到底怎么创法?”

郑风华说:“自孔子开始几千年来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我们大概掌握了,外国的教学方式我们基本了解了,解放以来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我们亲身体验了。从我们七七级高考到现在,从高考题目到教材修改,我觉得像这些传统的东西固然可贵,可又有一种刻板的感觉……”

黄夫子接话说:“对劲儿!我看好多教学杂志都在呼吁,我也觉得我们的教育要继承,要创新,要适应形势,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韩小冬接话说:“喂,怪了,我怎么也有你俩的感觉呢?你哥俩那么一味崇拜孔子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什么,不过细说又说不出来。”

“好,”郑风华说,“这样吧,我们各自躺在自己的床上,闭上眼睛,按着这个影影绰绰的感觉往前探索着想,使劲地想,想他一个小时,然后坐起来交流想法,看各自的第一堂课怎么上!”

黄夫子和韩小冬都赞成,说完各自躺到床上去了。他们每个人都躺在床上冥思苦想一会儿,再偷偷看一下表。还差五分钟时间。韩小冬腾地跳起来攥紧拳头使劲一砸桌子,说:“叫我说,办重点校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高考入榜率,百分之百收考大学有基础的学生,这就是重点中学录取学生的唯一好办法,目标是百分之百升大学!”

“你小子一干什么就过激,就绝对。”黄夫子忽地坐起来说,“这么提肯定遭反对,但又是这么回事儿!”

“大方向没问题。”郑风华说,“你们想啊,我们尊崇孔子的一些教育思想,应该尊崇学用他的精华。现在的考试制度照比‘八股文’科举考试制度进步了很多,但是,理科没离开死套公式,文科没离开死记硬背,教育发展的育人方法必须创新。”

“对!”黄夫子高兴地说,“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必须符合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调动学生内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才是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为‘四化’培养合格有用的高等人才。”

“真是哥仨穿一条裤子。”韩小冬高兴地伸手同时拍一下黄夫子和郑风华的肩膀头说,“我就没想出好词儿来,重点中学的创新就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能动素质教育进行。”

一个词语激荡了三兄弟的激情,他们兴奋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黄夫子说:“万事开头难。学校让我们三兄弟担任高一、高二、高三的语文课,新学期,每个人的第一堂课都是毛主席著作。这文革‘十年’,学了十年毛主席著作,背了十年毛主席语录,很枯燥,我担心第一堂课就打不开局面。”

“不,毛泽东著作里不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有很多经典,只是过去流于政治形势,没讲深,没讲透。我觉得,我们三兄弟要在讲的三篇毛主席著作里抓灵魂的东西。”郑风华说,“来,咱们哥仨就好好研究一下这第一堂课,还非讲出点特色来不可,否则,那闲话就多了。”

韩小冬问:“你说怎么讲吧?”

郑风华说:“肯定不能是他们那种老古板的讲法,读诗文、分段、段落大意、让学生抄中心思想……”

三兄弟从韩小冬要上的高一语文课第一堂课开始研究起来。“哎!”讨论正热烈,韩小冬突然叹口气说,“要是王燕分到咱们学校来,这里一些人就不会阴阳怪气儿了。”

“噢,”黄夫子说,“那你是想借助钟馗打鬼,不是我们自己的真本事服人。”

韩小冬说:“打不打鬼,我觉得她要在这里,我们就会顺利多了!”

“那倒是,社会就这么个现实嘛。王燕和我说了,”郑风华说,“她爸爸不让,究竟怎么想的,我就搞不明白了。教育局给她分到了三中,三中离她家近。这样也好。她说了,有事我们可以随时找她。”

黄夫子问:“和你爱人在一个学校?”

“是。”郑风华看看窗外,天已蒙蒙亮,忙说,“快书归正传吧,还有我的课没研究呢!”

三人又呛呛起来。

同类推荐
  • 绿玉皇冠案

    绿玉皇冠案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绿玉皇冠案》《斑点带子案》《五个橘核》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缜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心理分析,给读者呈现一个冷静、智慧与勇气并存的神探福尔摩斯。
  • 艾小图都市治愈经典

    艾小图都市治愈经典

    艾小图,她的文字能冻结时间,教会我们为爱的勇气,让无数女孩流泪及欢笑与感动!
  • 心被雨淋过

    心被雨淋过

    本书收录作者短篇作品近50篇,内容以歌颂枸杞之乡人情风貌、讴歌时代精神为主。
  • 白丝巾

    白丝巾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

    董海川去世后,他的大弟子“铁镯子”尹福接任掌门人。有史可查,尹福又任清宫护卫总管兼光绪皇帝的武术教师。时值康梁“戊戌变法”时期,珍妃的翡翠如意珠丢失,朝廷震动,尹福会同八卦掌门人破案。一连串谜案发生,此起彼伏,尹福的师弟“煤马”马维祺被毒砂掌击杀,肃王府的宠妾金桔一反常态……尹福夜探肃王府,发现金桔的替身是其妹妹银狐公主;在颐和园又发现董海川的旧日仇敌、“塞北飞狐”沙弥。此时与尹福同往的银狐不幸中了慈禧太后的保镖文冠的天女散花针。为救银狐,尹福孤身闯千山寻解药。
热门推荐
  • 四季养花一本通

    四季养花一本通

    本丛书作为综合性的现代时尚家庭生活必备读物,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新颖,详细地介绍了现代家庭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小知识、小经验、小技巧和小窍门,具有知识广博、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现用现查等特点。翻阅本丛书,您会从中找到良方,轻而易举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您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简单而轻松,您将成为一个“家庭生活万事通”。
  • 王源你真的不爱我了吗

    王源你真的不爱我了吗

    故事女主林汐和男主王源是喜欢着对方,可就在一次车祸中男主王源失去记忆,后来林汐曾经最好的闺蜜因为爱执迷不悟,最后自杀身亡,不久之后来了一个和诺诺很像的人,姐妹三人便纷纷离开了,这一切是因为什么?是和诺诺长的很像的人的缘故?最后姐妹三人还会和三小只在一起吗?
  • 鹧鸪

    鹧鸪

    白琼上飞旋,鹧鸪人间天,却道鹊桥仙:当梦葬下,肃穆的白画上,又搁落了一笔。仙从何处来,佛欲何处归?大国聚往时,却道是国仙、国士,争论不休。暴政褚訶(hè),安宁瞿(qǔ)黎,还有已经湮灭的大梁。三千里故国路上,该如何活下?鹧鸪天、鹊桥仙,若能一睹真容,便不负今生梦。“你还记得来时的路,因为你不知该如何向前。”小松鼠说:“梦是果子,摘了吃掉!”
  • 王爷求不闹

    王爷求不闹

    迷糊宅女一朝穿越,成了嫁入王府的相门庶女妾,不过这个妾身份好像有些玄乎,看似平静的周围实际却是暗流涌动,江湖恩怨,朝堂纷争,四国纷争,兵不血刃间风云变幻……这是个多事之秋,一心想回去的她急了,振臂高呼:我要回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心心相印的爱恋

    心心相印的爱恋

    一男一女不经意的邂逅,便从此注定了彼此的命运,两人相遇、相识、相爱、相离,之后再次相逢并相恋,从读书到工作,尽管两人在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的挫折,但最后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邪仙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邪仙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修仙之术就是逆天之术!一个穿越到修真世界的人,只走自己的道路。恩人,十倍还之;仇人,百倍报知!爱恨分明!在修真界活出一个痛快!
  • 化魔传说

    化魔传说

    遗孤少年身负魔丹,修仙路漫漫;少年终会炼化魔丹,还是会被魔丹吞噬……
  •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事例、写实的笔法,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现今镇江辖区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镇江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和斗争风貌;表现了镇江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异常艰难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以及依靠群众、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1919~1949)的出版,填补了中共镇江地方组织自身历史教科书的空白
  • 不死战神

    不死战神

    穿越到天隆大陆,误食绝世灵果,巧获神秘宝镜,沈辰从此斩强敌,屠荒兽,戮九州,成就无上杀神。逆天的根骨,独特的修炼,让他不断超越极限!
  • 新妻不受宠:总裁,我要离婚

    新妻不受宠:总裁,我要离婚

    “你每晚躲书房,究竟要躲到什么时候?”终于,总裁大人实在忍受不了枕边凉凉的感觉,眼看着小女人今晚又要躲,便一下子将她逼墙角落里去了。小女人扶着腰酸背痛的小身板,立马瞪眼,气呼呼地责问。“你还好意思问?”他二话不说,直接用他最惯用的动作,熟练地扛人上肩,朝房间走去了,哄着。“小乖别闹,走,回房,我好好宠你。”于是,某女泪奔十条街,孟姜女也没她哭得厉害!当死去的青梅竹马归来,强势总裁pk温情初恋,上演年度最激烈的对战,她站在中间,一时竟悲伤地不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