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8400000029

第29章 在素质教育的动力结构中把握审美教育的独特本质(9)

那么,文艺主体是如何把自身当成对象,并形成自身这种内向关系结构的呢?这就要对文艺活动的内在运行机制做具体的考察。文艺活动的内在运行机制,具体表现为主体自身的分化运动,即如前所述的主体自身把自己分为自身主体和自身客体的二重化过程。这种主体的分化或二重化,是外向关系中的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在内向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是由外向关系所决定的。如前所述,外向关系中的客体主体化,是主体的感性活动把作为审美对象的客观规律性变为主体的理智认识,对象善的本性变为主体的意志目的,这构成了审美意识理智与意志相统一的本质内容。因此,人的审美意识本质上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它永远离不开对理性和意志目的的追求。正是审美意识的这种本质特点,决定了审美主体的自身分化运动形态,即主体自身二重化的运动形态。这种形态,从主体自身内在的主客体关系看,主体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即主体自身分化成作为能动主体的自身主体和作为被动或受动主体的自身客体这两个方面。这里的自身主体受制于自身客体,要从受动性走向主动性;这里的自身客体作用于自身主体,要从主动性走向受动性,这样就形成了主体内在的主体与客体、受动性和主动性和谐统一的关系结构。这是对主体自身的分化形态所做的静态分析。如果进一步对文艺主体的审美活动过程加以考察,就会看到主体的这一分化过程,也是自身主体与自身客体、主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是主体自身关系结构的具体展开。不过,这时的自身主体和自身客体都是作为统一的主体自身活动的主体而出现的,只是各自承担的角色,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在文艺活动内在运行过程中的文艺主体,是双重自我甚至是“多个自我”的协调统一,或者可以说是一个“一心二用”的主体,这时的主体一方面在不自觉地感受、不自觉地想像,而一方面又知道自己在感受、在想像。作为不自觉的想像者,面对外部审美对象他发挥着纵情造型的情感想像功能;而作为一个知道自己在想像的主体,他通过对自身心理活动的协调,清醒地监控着自身想像活动的轨迹。文艺主体同时扮演着的这种双重角色,使他的活动内在地分为无意识的忘我活动和有意识的自觉活动这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无目的的、几乎自身失控的状态,作者的想像自由驰骋,情感的抒发充沛自然,常常能创造出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这时的主体,似乎是一个自由的、忘我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主体自身结构中作为自我主体的那个主体,在主体自身分化的文艺活动过程中,可以把它称作表现主体。我们说主体这时所处的状态,只是一种似乎“忘我”、几乎“失控”的状态,并非真的忘我和失控,而是始终被另一个清醒的我在暗中调节控制着,这时的主体,在文艺活动中同时做着两件事:想像并知道他在想像。这个知道自己在想像、感知和情感体验的主体,就是主体自身结构中作为自我客体的那个主体,在具体的文艺活动过程中,可以把它称作理性主体。理性主体不但赋予表现主体一种自由的本性,使它可以纵情忘我地想像,同时又要使这种想像向主体自身回归,使主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种制约作用,虽然是通过对自身心理结构整体调节来实现的,但却始终以清醒的理智为基础和主导,这便使理性主体对表现主体的表现始终有体察入微的了解和把握。我们说理性在创作中具有对那深刻的神秘意义充满着战栗的预感的能力,讲的就是理性主体的这种作用。表现主体正是在理性主体的调节和控制下,使情感想像趋向于符合客观生活的逻辑和人类主体的情感逻辑,创造出具象化的艺术意象并组合成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文艺主体就是这样地既是一个无意识的自我,又是一个有意识的自我,这二者的协调活动,即是钱学森所说的“多个自我”的协调活动。文艺正是在这双重主体的交感效应中,获得了自己的本质规定,并以其有意识与无意识、有目的与无目的和谐统一的独特本质与科学意识和伦理实践意识区别了开来,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意识结构和艺术意识领域。

对于人主体自身的分化与统一,现代生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予以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这为我们科学地阐释文艺主体自身表现主体与理性主体、无意识与有意识的分化与统一,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美国脑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和加扎尼加在关于“隔裂脑”的研究中,提出了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是两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意识区域。右脑半球主要掌管情感、想像、图形和空间方面的观念,具有定形、整合的机能;左脑半球则主管语言、思维、逻辑和时间方面的观念,具有分析运算的机能。而左右脑两个意识区域的不同活动方式和机制,又是通过作为“联络脑”的胼胝体的整合机能协调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人脑的一体化机能并完成人正常的思维活动。与这种观点相接近的,是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关于两种心理活动划分的理论。鲁利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无意识和有意识这两个方面,主体对外来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储存和创造,组成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方面,而积极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诸如理性思维、意志目的则组成它的另一个方面,这二者的协调统一是在人脑的基本机能联合区内实现的。这个联合区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对它们各自功能的发挥统一加以规划和控制,从而形成人正常的心理活动。由此观之,我们对文艺主体自身分化运动的把握,是与对人主体自身分化的本质规律的把握相一致的。文艺活动,从文艺主体自身的结构看,它是发生在主体心理结构的意识和无意识这两大心理层面上的双重主体的交感活动。这里的表现主体作为情感、想像、造型的主体,主要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而这里的理性主体作为以社会理性对表现主体加以规范和控制的主体,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了作为统一整体的主体自身的活动。文艺的本质,就体现在这表现主体与理性主体之间看似神秘却又可以理解和把握的微妙关系之中。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是人造自然,也是神秘的东西,同时又很好理解,因为它本产生于理智。所谓文艺双重主体的交感活动,即指处于无意识层面的表现主体与处于有意识层面的理性主体相互之间的融合和渗透。这种融合和渗透,使文艺成为处于有意识与无意识、有目的与无目的之间的一个特殊意识领域,并因此而表现出既神秘又可理解的本质特性。无数的文艺活动实践证明,进入创作情境的主体往往会出现一种被激情和想像所主宰不由自主、如醉如痴的忘我状态,亦即人们常说的创作灵感的降临。司空图讲“神而难知,知而难状”,陆机讲“夫不知开塞之所由”,就是对这种创作状态的描绘。在这种状态下的文艺主体,似乎在从事着一种非自觉的近乎无意识的活动,但却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这恰恰是文艺的神秘而又可理解可把握的本性之所在,是文艺双重主体交感活动规律的体现。在文艺活动中,意识往往以直觉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的理智内容往往通过直觉渗透于情感想像之中。这里的“直觉”,作为意识的无意识和无意识的意识的双重表现形式,是与大脑两半球相联系的表现主体和理性主体协调活动的产物,是意识与无意识两大心理层面相互渗透的结果。一般所说的创作灵感的迸发,就是这种艺术直觉活动的集中体现。艺术直觉一方面可以激活运行于无意识心理层面的创造性想像,使它突发于意识层而得以喷涌;另一方面又可以唤起意识层面的感知和意志力的警觉,以对奔涌而至的情感潮流予以调节和规范,让它按照一定的轨道流向意识所指向的目标。正因为理性渗透于情感想像之中,意识以无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才能既给人以情绪的激发、审美的愉悦,又给人以情操的陶冶、理性的满足。也正由于有意识的理性、逻辑的因素与无意识的非理性、非逻辑的因素的互补融合,才使得艺术虽显得扑朔迷离或荒诞不经,但却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在文艺双重主体的交感活动中,理性主体作为清醒、理智的主体,一般习惯于按照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与心理情感定势进行活动,因而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的特点。而表现主体作为纵情想像造型的主体,总是要随心所欲地去幻想,去创造,总希求到更神秘的世界去探索和漫游,所以,随意性、无节制性是它的基本特点。

那么,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品格,又是怎样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并形成文艺主体自身正常的运行机制的呢?这乃是由理性主体与表现主体之间的交感效应所致。交感效应指的是文艺主体通过自身内在的调节功能使自身从不平衡趋于平衡,从分化走向统一的效应。这种平衡和统一,并不是靠一方吃掉另一方,也不是让一方就范于另一方,而是双方各自都在与对方的交感活动中,获得新的本质属性,即由这种交感关系所规定的关系属性,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结构和功能。表现主体之所以在不自觉中暗含着自觉性,在随心所欲的活动中暗含着对必然规律的把握,并非是理性主体对其外在干预和规范的结果,而是在与理性主体的交感活动中,自身内在地具有了理性主体所赋予它的本质。同样,理性主体的自觉意识之所以通过不自觉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对必然规律的把握之所以是在朦胧和不确定中导向一种明晰和确定的思想,也不是它对表现主体屈从的结果,而是自身也具有了表现主体所赋予它的本质。文艺主体自身内在的运行机制,就是从分化走向统一,从二重化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就是表现主体走向理性主体和理性主体走向表现主体的双向逆反运动的过程。

综上所述,一个理想的文化心理结构应该是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就极力推崇古希腊时的科学,因为在那时,“不但直觉和抽象是完全和谐地处于相互平衡中的,而且也不存在科学远离哲学、文学和艺术的那种事情。所以这些文化活动都是和人心很靠近的。一个人可以像欣赏几何学那样欣赏诗”。

他认为,虽然说人类的抽象能力对于创立像物理学这样一种严密科学是有决定意义的,但问题的另一方面却是,抽象由于其自身的性质而不可能单独发挥作用,人们必须从更加丰富的事物中抽象出某些东西。

从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角度看,直觉与理性两种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共同提高。当直觉发生时,实际上就是突破“意识阀”(consciousthreshold),而意识阀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时间而变迁的,人类的理性知识增加,意识阀限上的观念可以转入阀限下而成为无意识。所谓的“意识阀”,是近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提出的。他以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界线便是“意识阀”。一方面,直觉在促进理性思维上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理性思维水平的提高对直觉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任何富有成果的科学思维中,直觉和抽象理性思维总是交相作用的,不但某种本质性的东西必须从我们丰富的却又是有些模糊的直觉图像中抽象出来,而且更为明显的是,作为人类抽象理性思维能力成果而建立起来的某一概念,也常常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成为我们直觉图像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从这种新建立起来的直觉中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抽象理性思维。当代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通过对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过程中抽象化的倾向变得越来越明显,当抽象的数学概念与逻辑一致,而且由此得出的结论又被实验结果所验证时,即使与我们日常的直观世界图像相矛盾,物理学家也不得不接受它们。当然,科学抽象化的发展特征并不排斥直觉思维的存在,相反,如果科学的发展仅仅依靠抽象的理性思维是难以实现的,科学思维总是以直觉能力的存在为其前提的,是两者平衡与协作的结晶。科学的发展,又能提高人的直觉思维能力,因为科学的发展能够扩展人的直觉范围、提高人的直觉水平,以前全然不知道或者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物与现象伴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成为可能,甚至成为众所周知的、天经地义的公理。例如,按照我们的直觉,空间与时间是两个完全彼此不同的和相互独立的概念,因此,就比较容易地接受牛顿的绝对空间、绝对时间和绝对运动的概念,但要想接受爱因斯坦的关于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相对性理论,则必须通过放弃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还在依靠着的直觉才能成为可能。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前看来似乎是抽象的东西对于许多人来讲已经逐步变成某种具体的东西了,而且,一种新的直觉也由此开始建立、形成。所以,对于现在的一名物理学家来说,直觉地把握四维时空世界几乎就如同过去那些物理学家把握牛顿的空间和时间概念一样了。作为抽象科学发展产物的新的直觉,又成为下一阶段进一步抽象的新的起点。再如,物理学家们当初为光的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而苦苦思索,按照以往的直觉思维,波是某种在空间中连续扩展开来的东西,而颗粒则是占据着有限小区的某种东西,以此判断,光或者是波或者是粒子,但不能同时既是波又是颗粒,这时,人们又发现作为物质组分的电子也具有这种二象性,这使人们的思索进一步加深。这个两难问题的解决,与量子力学的建立,也与我们再一次抛弃旧直觉密不可分。相对论的数学表示,起初看起来似乎是相当抽象的,但是新的时空世界的直觉图形最终逐步在物理学家的头脑中确定下来。正是由于新的直觉的确立,抽象的科学研究才得以进一步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抽象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两者之间就是这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相应地向前发展,从而推动人的思维水平不断提升。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本书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示作用》、《更好地用党史国史教育全党和人民》、《二十年风雨写春秋》、《从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教训看国史研究》等文章。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您也可以尽览全书,在闲暇之余,您可从《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中觅到华丽词章,让您在休闲时光里与美词相伴、满口生香。中国人历来爱热闹,婚丧嫁娶、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众宾客齐聚一堂之时,怎能没有司仪、主持以妙词新语为气氛添砖加瓦?更有各种酒席、宴会,也少不了祝酒致辞。如果您还在为“理屈词穷”而愁上加愁,就一定不能错过《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多种喜事庆典主持辞及经典致辞,《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您尽可取己所需,在四方来客面前风头尽显。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热门推荐
  • 裁决星河

    裁决星河

    漫天的火光中,年仅十岁的姜离星,亲眼目睹母亲倒在血泊中,而杀人者,却是被他敬重有加的父亲。那夜后,他便从云端零落至尘埃里,从帝国的太子,沦落成逃犯。行走于帝国和联邦的夹缝中,像只见不得光的老鼠,挣扎求生。由云端跌落,自卑微崛起,于血海求生,集王权之力——裁决星河!(新书是幼苗,需要大家的呵护,求收藏求票票,感激不尽!)
  • 儒道传承

    儒道传承

    这是一个文科毕业生在仙佛妖蛮世界靠中华博大精深的儒学成圣的故事,在这个世界儒家教化万民,道家替天行道,此时佛教大兴、道教赢弱、百家艰难、十国相争,巫妖虎视眈眈,蛮族屠城作乱。看一个仙道无望,寄人篱下的寒门子弟,病重还被算计又错过科举面临退婚后,文科高才生借体还魂!他携传世之诗词、他有中华之儒道佛三教典籍,他在另一世界让华夏诸多大家的惊世之文章绽放光芒,踏上成圣之路。在这个修仙、修佛盛行于世,儒家没落,靠国运、龙脉修行,靠教化功德传承延续,且文曲之星蒙尘的世界里看儒道二教如何崛起!
  • 武魂绝学

    武魂绝学

    时空天王被九大最强天帝围攻而陨落,转世为都江郡王庶长子——江城。从此,修炼武魂,逆转宿命,杀上九重天!揭开武魂本源之谜,追溯诸天大道奥义......
  • 柠檬之恋:懵懂的青春

    柠檬之恋:懵懂的青春

    她是我生命中的天使,每天的一切都是我对她最好的证明,可她却慢慢隐匿了,我的初恋。直到我遇见一样可爱的哆啦A梦,我心中的某些阴影好像逐渐被一只哆啦A梦给取代了,但你的出现却像恶魔一样,怂恿我去背叛她,但时间慢慢证明,你就是那位隐匿的天使,如果人真有下辈子,我一定要做一个冷血一点的人不为爱情所动,可是,这辈子我只能认栽。——宫少轩。他曾爱我爱到连自尊都可以不顾,可是我却还是强忍着泪意,一步一步踩着他的自尊走出了他的世界,我的初恋。我一定是在前世修行打了瞌睡,每每到手的幸福总是接不住,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摔落在地上,碎裂成无数块细小的碎片。——欧阳冰彤。关注我的另一部《封魂师:所有爱的执念》哦!
  • 用我十载寒暑换他君临天下

    用我十载寒暑换他君临天下

    前世忠臣今生见,轮回只愿孤君临。王佐之才谋天下,乱世谁沉谁又浮。帝王后宫三千佳,孤之后宫三千谋。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暮年九州同。隐居凌虚观天下,待君可汗定江山。(出自江山永幕《待那天下归朕心》)
  • 夜半回声

    夜半回声

    半夜,陈锋总会被惊醒,一头冷汗,做恶梦吗?但是总是没有半点关于梦的记忆。许久后再躺下,滴答滴答……
  • 亲爱的你好吗

    亲爱的你好吗

    改变自己从新开始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没有停止和结束但愿真心亦在真爱永恒
  • 如何挑暖男(财蜜eMook)

    如何挑暖男(财蜜eMook)

    本期七夕特辑,将引进高端大气的商学院教学形式,手把手教你如何挑绩优蓝筹男。女合伙人都是这么挑暖男的:价值观要高度一致,说俗点就是怎么看待钱和消费。人生目标是否一致,就是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啦!兴趣爱好是否接近,毕竟一过上柴米油盐的日子,多少都会觉得无聊啊、没意思之类的!脾气性格要合得来,因为脾气不合可是相当痛苦的事情啊!生存技能互补,这个大家应该都懂的,就是他不会的你会,你不会的他会。生活习惯要相近,比如你习惯11点前就睡觉,结果对方是个夜猫子,你想碎觉觉时,人家还正亢奋呢!
  • 续词余丛话

    续词余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鼠皇战帝

    鼠皇战帝

    “你穿越啦?”“嗯”“那你为毛不开心?”“别人穿越不是天赋异秉,就是王室富家公子哥,再不济的,起码还能混个人样,我他玛一穿越,竟然变成了一只老鼠,我高兴的起来吗我?”异界重生,看我平统鼠域,勇斗苍猫,得逆天修炼秘籍,展我辈鼠之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