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0900000023

第23章 父子合力击溃对手

当你在浪费时间的时候,大多数人已跑到前面去了。

——亨利·福特

(一)

“和平之船”虽然失败了,但铩羽而归的福特再次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人物。讽刺者有之,同情者有之,赞扬者亦有之。讽刺者在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一身堂吉诃德式打扮的亨利·福特站在“和平之船”上,向标有“战争”字样的风车巨人发起攻击。中下阶层对福特的失败则持赞扬和同情态度。他们认为,福特的行为虽然很幼稚,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但远远强过那些只说不做、花言巧语的政客。

在媒体的喧嚣吵嚷之中,福特很快了解到自己在公众中无可比拟的影响和地位。这一发现进一步强化了潜藏在他心中的表现欲和权力欲。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埃德塞,福特产生了完全控制福特公司的念头。他认为,用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公司应该完全属于他和他的家人。早在“和平之船”出发之前,福特就在这方面迈出了引人注目的一步。

1915年11月,福特成立了专门开发生产农用拖拉机的“福特父子公司”。在庆祝仪式上,福特对来宾和新闻界发表演讲时强调,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完全属于他和他的家族,与原来的公司毫无关系。他甚至洋洋得意地说:

“我们新成立的这家公司没有股东,没有董事,也没有无所事事的工厂主。一句话,这里没有寄生虫,有的只是生产者。”

福特的这段话矛头所向,尽人皆知。“和平之船”行动结束后,福特便开始默默策划对付道奇兄弟的办法。1916年10月,福特突然宣布,福特公司要扩大生产规模,建立超大型的新生产基地。为此,公司必须将1915年高达6000万美元的红利限制在120万美元之内,以筹措建设新项目的资金。

道奇兄弟被福特的突然袭击弄得不知所措。但这对精明的兄弟很快便镇定下来,拉拢了几个股东,对福特展开反击。一时间,福特公司的董事简直成了超级市场,吵吵嚷嚷,好不热闹。道奇兄弟声称,如果福特一定要将红利限制120万美元之内的话,他们便要求福特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他们的股份。

福特愣了一下,继而大笑道:

“开玩笑!3500万美元,简直是打劫!你们当初不过向公司投了1万美元,现在居然想要3500万!”

道奇兄弟似乎根本没有听到福特在说什么,一个劲地坚持他们的意见。福特不屑一顾地说:

“恐怕我要提醒道奇先生,我在公司已经有了51%的股权,再多几股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根本不会购买你的股份。”

道奇兄弟气坏了,立即宣布要以法律途径解决与福特的纠纷。11月2日,底特律各大报纸均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道奇兄弟准备起诉亨利·福特。

正当法院受理这件诉讼案之时,国际环境又发生了惊人的变化。1917年2月3日,美国正式断绝了同德国的外交关系,准备加入协约国,派远征军赴欧洲大陆对德作战。

(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极力反对战争的福特于1917年2月中旬来到美国海军部,求见助理海军部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坐在轮椅上的助理部长当时只有35岁,看上去英姿勃发,干劲十足。

双方寒暄过后,福特便开门见山地道明了来意。他郑重地说:

“为了尽早实现和平,我愿意让我所有的工厂为战争服务,我愿意为我们的战士制造坦克、飞机和一切可能制造的武器。”

罗斯福惊讶地看了看曾经宣称“宁愿把工厂化为灰烬也不为战争服务”的福特,半天没说出一句话。福特见状,忙道:

“在我们的国家被迫卷入战争的时候,我首先是一个爱国者。”

罗斯福会意地笑了起来。随即,两人便开始就如何生产更多、更好的武器展开了讨论。福特滔滔不绝地向罗斯福介绍着他在制造武器方面的设想。这位出身机械工程师的企业家似乎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思如泉涌,妙招连连。罗斯福显然被福特的设想和表现出来的热情所感染了,兴趣十足地与福特谈起了合作事宜。

1917年4月,美国正式向德国等同盟国宣战。随着战争的爆发,美国本土的绝大部分工厂都被纳入战时生产轨道。作为美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也自然而然地接到了包括数以千计的卡车、救护车等各种军用汽车、发动机,乃至弹药和钢盔的订货。差不多每接受一笔生意或生产出一批产品,福特就会向媒体宣布,他绝不会从战争中赚一分钱,要在战后把所有军事订货带来的利润还给政府。

福特此举不但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给福特公司带来了更大的订单。1918年3月,福特汽车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合同。美国政府授权福特汽车为美国海军生产一种海军部工程师设计的最新型的反潜驱逐舰——“鹰”。作为回报,美国政府出资3500万美元资助福特在迪尔本的鲁日河畔建设新的厂房和舰艇生产线。

福特在鲁日河畔建立福特家族经济帝国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不久,新的厂房和生产线就建成了。福特公司的工人们高喊着“一天一只鹰,打败德皇兵”的口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但令人诧异的是,到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时,海军部向福特定购的112艘舰艇只有一艘在部队里服役。最后,这笔交易以福特向军方交付60艘舰艇而宣告结束。更令人诧异的是,福特并没有向政府返还军事订货的利润。

与此同时,福特公司却在大造舆论,宣传福特并没有在战争中大发其财,福特是一个不赚血腥钱的爱国商人。当时,甚至有人捏造事实,说福特向政府返还了2900万美元军事订货的利润。此事一经媒体曝光,美国财政部立即乱作一团,从部长到普通职员到处查这笔巨款的下落。到最后,财政部长不得不在媒体上宣布,他们一分钱也没查到。

一经媒体报道,舆论一片哗然,而福特却保持了沉默。直到1923年,迫于舆论界的压力,福特才出面解释说:

“要准确地估算出这笔钱的数额难度太大,正在进行审计,一旦清算完毕,马上归还。”

最后,福特的承诺并没有兑现,美国政府始终没有收到福特退回来的一分钱。至于福特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究竟赚人多少钱,则众说纷纭。福特公司宣称纯利润“不到100万元”;而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在美国参加战争的18个月中,福特公司所生产的军用和民用产品的总利润约为7800万美元,其中军用品的利润应该在3000万美元左右。

福特的这一行为让人很难理解。然而,这只不过是他在晚年时期把金钱看得越来越重,而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专制的表现之一罢了。

(三)

战争结束后,福特又开始集中精力对付道奇兄弟了。其实,福特在战争时期并没有放松对道奇兄弟等股东的排挤。为了向道奇兄弟施加压力,他拒绝收购股东们手中的股票,并且以限制分配红利的方式向其他胆敢购买福特公司股份的“胆大妄为”者提出了警告。

然而,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里,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少财富都无法做到为所欲为。1919年2月7日,最高法院对福特与公司股东之间的纠纷作出了最终裁决:福特限制分配红利的做法是违法的,在法律面前站不住脚。最高法院还根据公司向法庭提供的1916年财务报表判定福特应付清股东1900多万美元的红利和150万美元的利息。

最高法院作出裁定之后,福特公司的股东们一片欢腾,甚至有些洋洋得意。然而,福特却在此时突然宣布辞去公司总裁的职务,而且还准备另起炉灶。这下股东们又慌乱起来。如果福特再创办一家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势必会遭到强有力的挑战。因此在召开的董事会上,股东们拼命挽留福特,希望他慎重考虑辞职一事。但福特已经打定主意,想用辞职的方式迫使股东们卖出手中的股份。

最终,福特如愿以偿地辞去了公司总裁的职务,但同时保留在公司董事会的位置。随后,股东们一致选举福特的儿子埃德塞为新的总裁。

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在福特的预料之中。早在1913年20岁的埃德塞中学毕业之时,福特便为他选定了职业发展之路。当时,年轻的埃德塞想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但福特却希望儿子在合适的时候继承福特家族的经济帝国。

会议刚刚结束,56岁的福特便带着妻子克拉拉前往美丽的加利福尼亚海岸度假去了。他似乎想制造这样一种假象:他真的准备把权力交给儿子,从此寄情于山水之间了。新闻界也被福特公司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不知所措,汽车行业的大亨们也没有弄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当众人陷入一片恐慌之时,福特又在加利福尼亚宣布,他准备组建一家新公司,专门生产新一代的大众汽车,价格仅为“T”型车的一半,但性能却更加优越。

此消息一出,“T”型车的销量急剧下降。那些准备购买汽车的人纷纷取消了购车计划,等着购买福特即将推出的新一代大众汽车。

道奇兄弟等股东们开始着急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福特会在关键时刻使出这样一个杀手锏。他们不禁开始为福特汽车公司的前景担忧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些神秘的经纪人开始出现在这些股东周围,问他们是否愿意出售手中持有的股份。在福特公司前景一片黯淡之时,道奇兄弟等股东自然巴不得立即将他们手中的股份的早点出手,以便卖个好价钱。就这样,他们甚至没想躲在那些经纪人背后的大亨到底是谁,就与他们达成了交易。

道奇兄弟的股份售价2500万美元;约翰·安德森持有的股份为道奇兄弟的一半,卖了1250万美元;约翰·格雷的后人持有的股份较多,得到了2625万;霍勒斯·拉克姆也得到了1250万美元;库兹恩斯出售股份的价格较高,得到了2930.9万美元。在公司成立之初,库兹恩斯的儿子罗西塔将自己的100美元零花钱也投入进来。几年之间,他不但分到了9.5万美元的红利,出售的股份还使他获利26.2万美元。

(四)

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福特根本无意另外组建一家新公司。他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要拉低公司的股价,以便与埃德塞相互配合,以较低的价格将非福特家族成员持有的股份全部买下。那个站在经纪人背后的大亨就是亨利·福特和他的儿子埃德塞·福特。

收购完成之后,福特在加利福尼亚的一家豪华酒店里给埃德塞打了一个电话。他穿着浅灰色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洋洋得意地说:

“埃德塞,这次你干得棒极了!”

说着,福特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着埃德塞向他汇报收购的具体细节。过了一会儿,福特突然说:

“就属库兹恩斯这个家伙滑头,给他的股价在所有的股东当中是最高的。”

放下电话之后,福特从沙发上站起来,顺手打开留声机,拉着正在研究编制技术的克拉拉跳起欢快的舞蹈。他一边跳,一边洋洋得意地对妻子说:

“如果麦肯森知道这次收购股权的结果,一定会懊悔死了!”

13年前,麦肯森以17.5万美元将自己持有的股份全部卖给了福特。如果等到今天的话,麦肯森的股份将价值6400万美元。

为了奖励埃德塞“掌舵”公司之后的初次胜利,福特宣布将公司42%的股权给他,3%的股权分给妻子克拉拉,其余的55%则留给自己。就这样,福特一家三口完全控制了如日中天的福特汽车公司。紧接着,福特又向新闻界宣布:

“在目前的情况下,另起炉灶设立新的公司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

福特和儿子埃德塞导演了一出骗局,不但欺骗了道奇兄弟等股东,也欺骗了数以万计善良的公众。一家报纸曾发表署名文章,指责福特是“美国最大的暴君”。当时,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不过只拥有自己公司28%的股权。但即便如此,美国公众依然指责他专制、垄断……与福特相比,洛克菲勒的事情简直不值一提。

完全掌握公司之后,福特的权利欲和表现欲更加膨胀。公司的宣传部门得到一份指示:今后公司向外发布的新闻稿只能提到亨利·福特,除此之外,不能再出现其他任何人的名字。如果确实需要出现包括埃德塞在内的高层管理者的名字,必须经特别批准方可实施。这份指示没有说应该得到谁的批准,但批准人是谁简直不言而喻。

渐渐地,福特公司对外宣传时,稿子的开头必须冠上“在福特先生的天才指引下”这句令人生厌的恭维。有时甚至连福特公司设在密歇根州的农场生产大豆获得了好收成,设在巴西的橡胶园质量提高了,或福特的医院用丹宁酸为烧伤病人治疗等,前面都会冠上“在福特先生的天才指引下”的字样。

福特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有一次,一位来自外地分公司的销售经理在向他汇报工作时,就产品的一些缺陷提出了意见,并认为如果不改进会影响产品的销路,福特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大声斥责道:

“出去!我不想跟悲观主义者谈话,我想另外找一个乐观的人进来听听他的意见。”

福特的这种变化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令公司中敢于直言相谏的人越来越少,而以花言巧语骗得高位的人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福特公司也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下坡路。

同类推荐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被公认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为了拯救雅典城邦,他终身致力于美德、正义、真理、民主的批判和辩论,最终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他放弃了逃亡的机会,以死亡维护了雅典法律的权威。本书讲述了苏格拉底的一生,阅读该书可以加深读者对这位思想巨人的了解,并从中受益。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热门推荐
  • 夜半红棺

    夜半红棺

    黑暗里微微打开的老宅,没有尽头的走廊,张贴着一个个颤栗故事!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巨大、工作竞争激烈的人们愈来愈喜欢闯进各式各样惊险、刺激的异度空间,在那里释放烦恼与苦闷,在那里寻找诡谲的传说,也在那里解开令人心寒胆战的噩梦。夜深了,办公室的神秘脚印、楼道里若隐若现的怪影、荒郊公路的红衣女孩、旅馆地下室的腐烂尸体……毛骨悚然的事情正在发生着,惊悚的氛围、扑朔迷离的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
  • 独二无一

    独二无一

    ——灵界初见,你高高在上,狂妄无比,已无人界那是的柔弱,你永远略胜我一筹,你能否弱我一分,让我伸手抱着你,保护你。你的每次出现,对我的误会就会多加一分,你离开那么多年,我学会了更多。我知道,你虽表现的那么狂妄,但在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柔弱的心,柔弱的一触即碎。取出你送我之笛,我还你一曲《长相思》——不知悠悠笛声能否唤起你遗忘记忆......
  • 魔亡哀伤

    魔亡哀伤

    为了守护自己一切的少年、被迫的开启了他的大陆之旅。而想要超越父亲的他,却只是在不停地见证着、他父亲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如此以为的他、却不知道一段属于他的传奇已经开始谱写。。。人生就是一场场的邂逅。邂逅不同的人、邂逅不同的事。当你在抱怨命运将一切都安排好了的同时,也应该庆幸它将一切的选择权都交给了你!---叶枫
  • 道情解命

    道情解命

    晴出山间我惘然,兄弟情怀记心间。世道坎坷多变故,天下争雄往如烟。
  • 温玉王爷妻呆萌

    温玉王爷妻呆萌

    没有势力的倾城王爷,温柔深情,是平民女孩子向往的归宿。而她却大大咧咧的来了一个华丽丽的穿越,竟然不打算穿回去了。那就让她在这里多赖一会儿,享受一下和心爱王爷的美好时光吧!“喂!你要照顾好我们的孩子和自己等我回来。”某女“我一定会的,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某王爷几年后。“爹爹,为什么别的小孩子都有娘亲,我的娘亲在哪里?”某孩子“等逍儿长大了,娘亲就会回来看你了。”某王爷
  • 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

    纽约博物馆名宝石“蓝魔之泪”被盗。嚣张跋扈的盗贼邀请来4位天才推理家,来到被盗现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盗贼的狂妄行径还不止如此。他在博物馆留下一个危险的讯息:如果一个月之内,没有人能将他找出来,所有涉及到这个案情的人都会得到“惩罚”!盗贼坦言:“我就在你们这些调查案件的人之中!”现在开始,你就侦探,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找出真正的凶手。
  • 白派先生

    白派先生

    午夜百鬼行,行人自点灯,灯若灭一盏,劝君莫再行……白派弟子易子阳,破邪煞,斩恶鬼,他到底为了什么?云南军区少校杨昭和,请子阳进秦皇陵到底发生了什么?竟令子阳折寿十年,长出满头白发……
  • 幸福味道

    幸福味道

    【两岸文学PK大赛】大学男女恋爱,让我们在诙谐爆笑中慢慢体会暖暖的情意,为爱人不惜牺牲自己的情节,虽有些老套,依旧能让我们感动,感动之余,最多的则是惊喜。细细品来,或许有些情节正是您所经历的。我是茶,你是水,泡我吧……只有茶和水真正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拥有真正的味道儿
  • 滴水藏海:做事向前看,做人向后看

    滴水藏海:做事向前看,做人向后看

    做事向前看,强调的是一份坚守的理想和执着的决心;做人向后看,则提醒我们一定要常怀谦卑之念,夯实诸事基础,从而使理想更加接近现实。向前看是动力,向后看是保障。如果说失败曾经伤害过我们,又何尝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适时地向前向后转转头?追梦的路上,如果不能得到什么,就一定应该学到什么!本书告诉你如何掌握成功的人生!
  • 离婚硝烟

    离婚硝烟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一面镜子,照清楚在里面的两个人。有人想逃,而有人则拼命挽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