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5800000004

第4章 生命的瓶中物——自我(3)

柏拉图曾经写过一段有关“命运”的文字。他借一个人死后下了地狱所经历的东西来说明“命运”这个东西——过路的众魂,他们将进入一个新的肉体中,他们的命运,并不由神明来选择,而是由他们自己选择。一经选择,命运即为决定,不可更改了。使者在众魂面前掷下许多包裹,每包之中藏有一个命运,每个灵魂可在其中捡取他所希冀的一个。在这些命运中,贫富贵贱,健康疾病,都混合在一起。一个有选择权利的人,热衷地上前,端详着一堆可观的暴力样式的包裹,他贪心地拿走了。随后,当他把那只袋子搜罗到底时,发现他的命运注定要杀死自己的孩子,并要犯其他的大罪。他又哭又怨,指责神明对他的不公。但是,这样的哭闹是没用的。命运是打包的。他选择了想要的东西,就选择了活法,既定的命运就已跟定了他。

柏拉图这个神话其实是说给我们活着的人的。命运其实是一只包裹,当我们选择自己活法的时候,命运的答案都已经放置在包裹里面。当你为了野心或金钱而选中一桩婚姻,庸俗与苦难早就打包放在了选择者命运的包裹里面,在这个包裹里面不可能放着安稳和深情的幸福。哲学家莫罗阿也曾说,一味追求财富或荣誉,差不多老是要使人变得不幸。为什么?因为这一类生活,使人依赖身外之物。过分重视财富的人最易受着伤害。野心家亦如此,因了他自己也不明白的事故,因了一句传讹的话,使他遭到强有力者的厌恶以致失败了,或被民众仇视甚至凌虐。是的,凡是追逐不靠自身而依赖外界方能获得幸福的人,命运总是和他作对的,这也是在包裹之内的。这是神明的逻辑。

前两天一个同学和我诉苦。她在一所高校工作,已届中年,苦学了外语和计算机,一切都通过了,已有了冀升高级职称的年龄和条件。而且她又和有关人员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升级眼看就要成功。她的上司却另选了一位条件不如她的人。她欲哭无泪,绝望得不行。听了这样的事情,我一点也不奇怪。她选择了与人竞争这么一种活法,就是选择了人与人之间角斗的命运。她命运的那个包裹里已经放置了角逐失败这么一个极大的可能性。动物界的角逐我们早就见识到了,如果两个动物只有一个能留存,那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职场同样是一个角逐场,只要把私欲参与其中,败北的命运一点也不让人惊奇。更何况,人与人欲望的角逐场内有多少杀人不见血的规则与潜规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生命的瓶子晃动得乌烟瘴气。

每个人长到一定年岁,都开始了对于自己生活的选择。年轻的时候我曾经也欲望横飞,试图参与到人与人的角逐之中。我已经尝试过了这种角逐的滋味,野心和贪心不仅让我和别人冲突,还有更坏的灾祸,就是它们导致了我与自己的冲突。冲突与不快乐早就放置在了我一开始选择的命运包裹中。毫无例外。幸亏我在书本之中读到了这样一种神明般的启示,较快地校正了自己生活的选择。

看到太多的人,花费大力气选择了与外部欲望过分密切的行为方式;我还看到太多的人,他们不知道让他们哭泣不已的命运早就存在于他选择的打包了的包裹之中。

大千世界风云变幻,惟一不变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各人的选择由各人自己负责。打包的命运更得自己承担。这是神明的公正和大义。

打包的命运里面,生命瓶子的形态早就内定,那是神明的逻辑。

6.不晃动瓶子:作一个反熵的人

最早听到“反熵”这个词是从王小波的书里面。在《沉默的大多数》这本杂文集里,王小波在《我为什么要写作》这篇文章中说了自己要做一个“反熵”的人。

熵在我们的生命中,代表的是我们生命的混沌与无序程度。现在想来,如果我们顺着时间走,从众地活在人群既定的法则中,活在自我的欲望与身份的确定之中,生命的瓶子必然由清明变混沌。活着,晃动生命瓶子这件事,简直是个轻而易举的事情,代表了生命这个事物的熵增。肉体生命是熵增的,我们从活到死,从年轻到衰老,这是肉体生命熵增的必然。但是,生命的活法,却可以决定精神生命的熵增或者熵减。

王小波活着的时候,越来越要求自己去做一种反熵的人。大家都在使用的活法是熵增的活法,那么,不和大家那样去过的日子,才是反熵的活法。而不晃动生命的瓶子,一定得指望是反熵的活法。王小波说的“反熵”的人,我以为,就是按“熵减”去活的人。

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登山,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既危险又没什么实际好处,他回答说,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王小波喜欢登山家这个回答和他所从事的营生,没来由地往悬崖上爬,它会导致肌肉疼痛,还要冒摔出脑子的危险,所以一般人尽量避免爬这样的高山。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反熵的现象。这是因为人总是趋利避害。热力学上把自发现象叫作熵增现象,所以趋害避利肯定反熵。

王小波把自己的写作也当成反熵。不是所有的写作都是反熵的,一些写作热、诗歌热、文化热,一大群写字的人蜂拥上去,这是个增熵作为。王小波写的是那种连出版都困难的思想杂文,不热门,不挣钱,只能凑合过日子,他死的时候连名声都没有。王小波死后名声浩大,他的文字感染了太多的人,他的文字再畅销,也不是因为他写的是畅销书,而是因为他写得太好了,直抵我们活人生命的真实处。太难出现他这么一个清明的人了。他的文字命令我们觉悟。他把智慧袒露给我们看,直看到让我们喜欢到崩溃。他让我们变好,懂得反熵,并且愉快地反熵。他让我们活出生命的喜悦来,而活出生命喜悦,和钱多钱少一点关系也没有。他让我们不疯癫,不疯癫才能不晃动生命的瓶子。

挺长一个时段,王小波在美国留学。他用一句英语来描述美国,那句话的意思是,那个国家永远是在经商热中,而且永远是一千度的白热。美国有强大的力量促使人去挣钱,有各种规格的漂亮房子和名贵车子等你一辈子去挣回它们。写书在美国也是个不挣钱的行当。美国有不少不错的地方,尤其是把权力像野猴子一样关进笼子里的很多有效实施。他们互相之间比较的现象也不如我们这里这么强烈,对彼此的尊重更多一些。可我也知道,美国绝大多数人也是熵增的活法,很多美国人自杀或者抑郁,我也一点都不奇怪了。但我还得说,合理的制度设定比不合理的制度设定要好得多,即使同样是熵增的活法,就如脏水比屎尿泼身上少让人恶心。在美国,王小波也见过一个处于反熵过程中的人。他遇见过一个支起摊来卖托洛斯基、格瓦拉等人的书的家伙。别的反熵例子王小波也碰到过。在这些人身上,他看不到那种“水往低处流、苹果掉下地、狼把兔子吃掉”这样的物景。他看到的现象相当于“水往山上流、苹果飞上天、兔子吃掉狼”这样的奇观。王小波认为,光有熵增现象不成,举例来说,大家都顺着一个自然的方向往下溜,最后准会在个低洼的地方汇齐,挤在一起像粪缸里的蛆。王小波的比喻太形象了,我太缺少他的才华和智慧,不过也能找到一个比喻用来表达这种意思:当大船要沉沦的时候,站在众人一边的那些人就是抢先去送死。但是,这是一个熵增的隐喻,倒是一点都没有走样。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也是一个反熵的性学家。我非常喜欢她,最喜欢她的不装。有智慧再加上不装,使得这个女性学家很有力。李银河最近也在博客上写了一篇反熵的文章。她认为,所有的秩序、结构、思想、话语和美都是反熵现象,或者说,所有的人造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属于反熵现象。它们逆潮流而动,像突兀地挺立在滔滔江河中的中流砥柱,因处境危殆,更显其壮美。她还认为,比起地球上那些不说话的物质,会说话的人类的话语所表达的东西意义非常有限。多数人终生处于话语的熵增状态之中,能够有幸使自己的话语进入反熵过程的人只是凤毛麟角。她认为,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就是说出一些前人没有说过的话语。比如萨特的存在主义,福柯的社会建构论还有罗素的精准哲学。她对文学创造的特殊性有相对乐观的看法,当然,这得是一个艺术家凭着自己的心灵构筑出来一种秩序,秩序就是反熵嘛。李银河的要求其实也是严格的,她所说的艺术家,创造出心灵秩序的艺术家,得是怎样了得的少数人呐。只有这样的少数人,生命的瓶子才有可能是清明的,不晃动的。

哲学家艺术家毕竟是少数的,一般人怎么办?他们只能混混沌沌地度过一生吗?李银河给出了一个有趣的活法,那就是当一个反熵的生活家。一个没有才能的人至少可以经营自己的生活,可以生孩子,这相当于艺术家做出一个美好的雕塑;可以养育孩子,可以去爱一个人,可以建立各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婚姻关系,朋友关系。福柯早就说过,每个人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塑造成一件艺术品。李银河倡导大众做一个雕塑自己生命之像的艺术家,把自己的人生雕塑得美仑美奂,其生命就是一件反熵的杰作了。李银河在文章的末尾给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尾巴,我却没有感到那么乐观,我知道那些能把自己的人生打制成艺术品的人,一定是个有超强智慧的人了,没有超强的智慧的人,都稀里糊涂地加入到浩浩荡荡的熵增队伍之列去了。生命的瓶子晃动了一辈子,还不知道自己在晃动,还不知道这个瓶子暗无天日的缘由。

同类推荐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五:魅商升华智慧(下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五:魅商升华智慧(下册)

    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 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 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本书将多面的人性集成为24条处世经典法则,揭示人性的弱点与优点,善意与劣根,规则与潜规则,内容包括:“识相法则:准确地揣摩他人心理”;“应变法则:适应人情关系的突然变化”;“借力法则:借人声望,成己之事”;“收买法则: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等。
  • 擦去心灵的尘土

    擦去心灵的尘土

    本书教育人们怎么在各种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情况时,应该拥有怎样的正确心态,并且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本书是一部教你如何驾驭财富的经典。作者以劳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勤劳的美德和节俭的意义,教导人们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积累财富,为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
  • 忙要忙到点子上

    忙要忙到点子上

    本书是金牌员工智慧点拨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立意于“聪明地工作”这一主题,指出在工作中要注重思考,寻找适当的办法,创造性地决绝问题等,旨在树立“用大脑工作”这一理念,并探寻高效能工作的方法,为苦于“工作劳役”的职场人士提供了实用的智慧工作方案。本书不仅讲述了我们应当怎样忙于要事,还讲了我们怎样才能将要事做好。书中除了阐述要事第一等的工作理念之外,还有很多时间管理、平衡生活和提升个人工作效能的实际方法。帮你改变错误的工作观念和习惯,提高工作效能。本套丛书立意新颖,选材精彩,实用性强,板块灵活,文笔简练,通俗易懂,适合企事业单位团购,也是职场人士改变工作理念,实现靠智慧高效完成工作的意愿。
热门推荐
  • 小城细雨

    小城细雨

    成兰和身边的人的故事,一群平淡而真实的人故事。他们也有并不伟大的理想和追求,也有刻骨铭心的爱或者恨,也有笑和泪,挨打也会痛喝酒也会醉。成兰和父母以及成兰某些成长中不得不提的故事。比方成兰尿床挨打以后痛不欲生的悔恨和死不悔改,比方成兰在涂改考卷分数后被用发现并被父母混合双打用后,用泪眼朦胧且仇恨的有着双眼皮的眼睛看着舔着奶油冰棍幸灾乐祸的弟弟和妹妹。第一个是因为作为老大在手下面前的羞愤,第二个因为作为老大被手下出卖的愤怒。总之,成兰就这样和他的家人一起幸福地生活着。成兰和他的老婆以及历任女友的情感戏剧。这些女人里不包括成兰小学扯过头发的学习委员和暗恋过的中学音乐老师,也不包括让成兰让梦遗的成兰母亲的朋友。以及,成兰的朋友们和同事们之间的某些故事。
  • 清明祭事

    清明祭事

    这是一篇系列文。主角陆涯是某公司小职员,这篇文写的是因为天天见鬼而与鬼与阴阳师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形态各异的鬼怪呈现出的新世界的大门,向陆涯敞开。当然分线有,主线也会有。(封面底图来源于网络)
  • 混沌大荒界

    混沌大荒界

    洪荒时代,仙魔之战,仙魔举族之力最终一战,仙族轩帝突破世界之境,魔族败北,被流放到第二大陆。轩帝突破之后便消失了,于此同时天地元力衰竭,步入大荒时代,大荒9万年,天地出异象,荒天树从万丈荒井破界而出,并且带来了天地灵气潮流,潮流过后修行之路再次大开,然而天地灵气也带给第二大陆那个贫瘠之地,仙魔之战在所难免。(没有波荡起伏的情节,没有凄美的爱情故事,有的只是新人努力在更新。忘各位大大多多关照。)
  • 都市修仙高手

    都市修仙高手

    昔日徐家商业天才,从修仙世界重返前世,立志复仇。于是,各路女神,再无宁日……
  • 有梓依辰-星落暖阳

    有梓依辰-星落暖阳

    初次见面,小小的十字路口,开启了他们缘分的大门。一个学校,莫名成为同班同学,他曾说过“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他待她一如既往的好,她莞尔一笑,尽数留在心里。她说:“我知道他的好。”四年后,毕业。他继承家业,她带着母亲去世的噩耗远赴法国,却编了个谎。他的母亲说:“离开他,是你唯一的出路。”她回国,本以为不会遇见,却在他的公司相遇。他说:“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他被迫订婚,却还用温暖包围着她。她依旧幸福如初。婚礼,遇害......她说:“林晓辰,下辈子,我们还会再见吧!”
  • 末日之杀伐进化

    末日之杀伐进化

    末日降临,丧尸到处可见,处处皆是危机。林斌不仅要亲手杀掉自己的好朋友,还要杀掉自己已成为丧尸的家人。一切,都必须自己坚强面对。没人可以让他依靠。那么就不断的杀伐吧。在杀伐中进化!
  • 杀出个新红楼

    杀出个新红楼

    林黛玉改天换地,逆天改命,不服?59从山上下来了!
  • 差生赌神

    差生赌神

    周宇,是一名杀手,在得到师傅的杀人绝招下传授。好学的周宇,发现了在师傅的橱柜里有一本魔工秘籍,可是在练习这个武功的过程中走火入魔,杀人无数。在一个人的出现后,周宇便死在了他的手下……
  • 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完全是现代的,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 龙妹校园传

    龙妹校园传

    曾今的龙族为了生存,回到地球,可为什么要派一个性格如此凶残的龙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