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64500000019

第19章 6月9日 世界最高城——岗巴

今天我们将到达“边疆万里行”的一个重要地点,世界最高城——海拔4700米的岗巴县。去岗巴的路不远,但都是碎石路,不太好走,所以早上我们7点钟便出发了。从亚东出来,我们看到这里的每家每户都挂着国旗和哈达,象征着这里的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崇敬。

“岗巴”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雪山附近之村庄”,因南面有确姆约钦和康钦甲布雪山,岗巴故而得名。公路是修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山脊上的,车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公路上行驶,周围是一片荒漠,眼前的山峦如波涛一般扑面而来。天空蓝得透明,几朵云块悬浮在那里,被阳光照得发亮,天空似乎就在前面一米远的地方,仿佛伸手就能抓住。

中午一点我们才到达岗巴县城,“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这便是岗巴精神。进入县城,一座古铜色的古城堡出现在眼前。

上个世纪初,在这座城堡下有过一场惨烈而悲壮的战斗。1903年6月,大英帝国远征军少校荣赫鹏率兵200人,以谈判为名进入岗巴。西藏地方政府派兵700人赶赴岗巴设防。岗巴军民凭借火铳、弓矢、大刀、长矛和石头等简陋武器,与手持洋枪、洋炮的英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日不落帝国”的远征军一路杀来,满以为这次征服也像他们已经熟悉了的印度洋暖湿空气一样温润轻松,不曾想刚刚翻过山来,就遇到了刚烈的抵抗。岗巴军民的鲜血,染红了城堡,染红了城堡下的土地。我们今天到这里的目的,主要便是要拍下岗巴古堡。

而今的岗巴古堡下驻守着一个边防部队,部队领导非常精干,午饭时他说:“驻守边防,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骄傲。”我们都被他充满豪情的话语所感染。

岗巴是一个“春秋相连,常冬无夏”的地方,一年12个月,每个月都有下雪的可能,去年7月份这里便有过一夜积雪15厘米的情况。而今天却是一个拍摄的好天气。为了等待最好的拍摄光线,我们下午6点才出发去岗巴古堡。

到古堡只需要10分钟车程。一下车,我们便立刻感受到岗巴独特的风。风,从喜马拉雅山北坡下巨大的谷地吹来,充满粗犷,雄性十足,干燥得抓一把仿佛沙沙作响,尖利得如同一柄柄刀子般恐怖。为了拍到完美的画面。我们冒风爬上一个理想拍摄点,陪同的部队干部告诉我们这条路以前没有人走过,4800米的海拔,近70%坡度的陡坡,路上全是黄沙,走一步滑半步,大家走走停停,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鞋子里全灌满了沙,仅四五百米的路我们走了近20分钟。好不容易到了拍摄点,光线却不够理想,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被风吹得差点冻僵。8点30分,夕阳的余晖终于照在古堡上,相机中的画面仿佛又将我们带到了那个心潮澎湃的年代,身体很疲乏,但我的心是满足的。

晚饭后,岗巴县的县委书记和我们一起开了座谈会,给我们介绍了岗巴的情况,特别介绍了这几年党和政府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也介绍了我去年在甘孜州藏区维稳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在做藏区工作中一定要学习和坚持胡主席在抗震救灾中命令人民解放军“进村入户”的做法。明确规定各级干部每年深入群众的时间和任务,用制度来推动干部深入实际,密切与群众的感情,把工作做到每个角落,消除藏区工作的“政治孤岛”,进一步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他们听后都深有感触,县委书记告诉我:你这么了解藏区,算是个专家!

接着我们利用晚上的时间走访了一些当地居民,这里的老乡淳朴而热情,一杯暖暖的酥油茶,一句朴实的问候,温暖着我们的心。老村长米玛是位党员,他一直拉着我的手说:“共产党让我们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让我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人民子弟兵。”

从老乡家回到宿地已经快11点了,因为岗巴县正在修建电站,这一个月县城只有晚上7点到11点有电,为了让我能够用电脑写日记,部队给我们发上了电,我完成今天的任务后,已经是凌晨了。

2009年6月10日凌晨写于岗巴

同类推荐
  • 二弟的碉堡

    二弟的碉堡

    杨遥写底层写可怜写卑微,写小人物的“小”,常常避开艰辛或苦难,喜欢在他的“小制作”中变换不同的角度。他的叙述比较放松,并不制造复杂的情节,也不介入人物的纠葛,把自己当成一个故事现场外面的旁观者。无论什么题材,无论笔下人物多么普通,杨遥总是努力使他们鲜活起来。他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在寻常群体中挖掘不同寻常的异类,让他们进行非同寻常的表演,并把表演的“现场”推至虚幻的情境当中,在这方面,他的想象力和才华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 夜光水母

    夜光水母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编为五辑:辑一:逆光辑二:金粒子辑三:深海辑四:迷路的水母辑五:黑光。
  • 丹霞初映

    丹霞初映

    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新闻工作的回顾,有游走四方的见闻,有读人观影的笔录,有散文随笔的实践。体裁也是五花八门,有散记、随感、评论、语录等。我也想清一色,这样别人就好对你有个正规评价,包括人和作品。可我做不到这点。我说过,我一辈子常年奔波在新闻一文学这两座山峰之间,存在决定技能,所以,我写的东西就是这两种体裁杂交的作品。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在写新闻特写时,文中会跳出几句文学语言;在写散文作品时,文中又会夹杂几句新闻评述。这是职业化带来的后果,没药可救。好在自己写的东西大多是写给自己看的,公开发表的不多。现代社会又是多样化的趋势,我这样的文章就是读者也是可以宽容的吧。
  • 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这是著名作家刘墉在台湾“921”大地震之后,特别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在这本书里,刘墉用23个简短的小故事,娓娓而谈人生中的诸多境遇和情感:谈忧郁、谈悔恨、谈心情、谈逼迫、谈残破、谈我们的苦难;也谈自信、谈理想、谈胆识、谈超越、谈忍耐、谈快乐的人生。如同这本书的书名《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愿每个经历苦难的朋友,都能从哀愁中走出来,把大悲化为大爱;愿每位遭遇灾变的朋友,都能由废墟中站起来,且种出更美丽的花。
  •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有一种爱,默默无声,只是在我们跌倒时,在我们哭泣时,在我们孤单无助时,握住我们的手,拭去我们的眼泪,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有一个人,他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注视,每一个牵手,都饱含着深深的爱意。即使全世界与我们为敌,他也是我们最后的温暖。所以我们要变得更好,配得上所得到的爱。本书是一本关于亲情、爱情的情感美文合集。亲情和爱情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占据我们前半生,一个占据我们后半生。面对这两种感情,我们都会生出不同的感悟,也会走不少弯路。本书用一个个情感小故事讲述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意以及青春年少时蒙眬的爱情,给读者一些启示。
热门推荐
  •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阅卷第一现场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阅卷第一现场

    收录2010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精选近200篇考场佳作,一网打尽高考作文的方方面面。力邀全国近百位阅卷专家精心打造,提供最专业的高考作文优化方案。揭秘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对不同层次的作文进行零距离解读,是考生冲刺2011年高考作文的第一武器。
  • 白无常

    白无常

    这是一个三界中最帅的帅哥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千奇百怪的事物,奇怪的生物、独特的性格、巨大阴谋、美丽的梦想、交错的时空、现实和梦幻的交错,一切能够你能够想到和想不到的也许都会在其中出现……
  • 英雄联盟之诸神之战

    英雄联盟之诸神之战

    在瓦罗兰大陆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然而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强者妄图支配弱者命运,弱者为尊严而奋斗,若你有一天成为英雄,是否愿意为了身边的人而战斗。去聆听心的召唤,英雄去超越。
  • 十二条

    十二条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妃要自由:王妃很抢手

    妃要自由:王妃很抢手

    王妃要自由同王爷约法三章:我不管你,你不管我王妃时尔搞笑,时尔腹黑,时尔装傻,时尔呆萌。。。。。那就要看王妃遇上什么人啦但她最重要的是,我需要自由,自由路上,人不惹我,我不惹人,人若惹急了我,嘿嘿。。。。。我也是心狠手辣的,要不,试试这是本妃第一次写作,希望大家我多支持啦,多给意见,多收藏。。。那都是动力啦。开始在文章里见吧。
  • 光明裂缝

    光明裂缝

    少年,为拯救自己踏上乱世征途...续命改天兄弟,携手同战...王者降临悲痛,征途开始...敌于天下为她,不惜天下为敌...百炼鬼师重生,再战天地...逆天改命...
  • 残疾老公宠妻

    残疾老公宠妻

    一场车祸,他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一个一无用处的废人,令他痛苦不堪。而现在,那个最疼爱他的爷爷,为了要一个继承人,竟然随便找一个女人跟他生孩子?女人,你小心了,他可不会怜香惜玉。
  • 诗概

    诗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方阁之收魂师

    十方阁之收魂师

    一个刚刚学习抓鬼技术的两个人,在抓鬼这件事上越走越远,抓了一个有一个游魂,失去越来越多,痛苦越来越深,到最后在也挥不起手中的兵器。故事的结局不是大团圆,而是无与伦比的孤独。
  • 我从穿越来从穿越去

    我从穿越来从穿越去

    爆笑奇缘,腹黑导师,靠,这世界不公平,明明是一个乖乖女,最后竟变得如此强悍,Σ(°△°|||)︴汗颜,看懵懂少女如何变成女汉纸……“小棱,我把我珍藏了23年的清白都给你了。”某男可怜的说。“靠就你清白值钱,老娘还不稀罕。”还珍藏。站在门口的侍卫说:“王妃和王爷,木得救了!”久病又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