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1000000019

第19章 道德——德不孤,必有邻(1)

“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吴志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任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作为精神层面而言,不是指具体的行为而言。如果将这种与人相处的原则套用到具体行为上,就容易用错。比如,我不喜欢喝酒,也不许别人喝酒;我不喜欢谈论什么,以为别人也如此。这样就会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生误解,甚至会导致有相反的行为,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行为应该是我知道自己不喜欢喝酒,由此推知别人也有不喜欢的;我不希望别人用酒来招待我,同时也不用别人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方式招待别人。

——雷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孔子:“有一句话可以用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大概只有‘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切勿强加给别人。”

类似的话,孔子在其他地方还多次说过。比如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弓问他怎样实行仁德,孔子回答说:“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做到了这一点,在国内无人怨恨,在家里也无人怨恨”。又有一次,孔子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不会强加给别人。”在《中庸》中,类似的话也出现了不止一次。

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孟子也持同样的观点。

有一次,一个叫白圭的大商人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的故事,夸口说:“如果让我治水,一定能比大禹做得更好。只要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还用得着一直疏导到东海?”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让洪水流到邻国,邻国难道不会让洪水再流回来吗?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这么做只会造成更大的灾害。”

也就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孔子和孟子所倡导的“仁”的要求。我们知道,“仁者爱人”,因此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应该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要懂得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而且也是对别人一种厚爱的表现。自己不喜欢虚伪、讲假话,就不能希望、更不能要求别人虚伪、讲假话。自己不想犯错误,也不能希望别人犯错误。自己不愿意贫穷,也不能希望别人贫穷。自己所厌恶的事,强求别人去做,实质上是害人的一种表现。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人与人交往也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情感,而在此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个很好的处事原则。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好友急切地回答。“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说,自己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假设对方如此要求我,我愿意不愿意。如果我也会不愿意,那么就不去要求对方。“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强调的是,在与别人交往时,首先从自我的角度来考虑对方的要求,如果我不愿意的,就坚决不同意。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对瓜事很少过问,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人死要面子,在一个无月之夜,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听了以后,对梁亭的人说:“楚亭的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非常惭愧又非常敬佩,于是把这事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邻。

宋就显然比那些亭卒更懂得人情世故,正是因为他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才使两国化敌为友。

一个人没有权利把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强加于他人,但一个人也不应该把一般人都不要的东西强加给自己。而当人己双方都面临着人类所不要的东西而又必须由其中一方承受下来的时候,就让每个人自己拥有的客观条件来决定,而不作人为干预。

这种把问题的解答同初始的物质条件相挂钩,不作人为干预的方法,从形式上看,是暂时地给道德原则“加括号”,把它“悬置”起来,借以回避问题。但从实质上看,不就是借道德之名,将不道德的要求强加给信守道德之人吗?

不可否认,任何道德体系都内在地具有抬高整体,包括作为整体之具体化的他人,而贬抑自我的要求这一根本倾向。

然而,在道德有可能越出“道德”的范围,而成为某种不道德时,梁亭的人却极为合理、极为道德地紧急制动,借悬置道德来给出了最为道德的准则。这种以物的合理性,即物的归属,来规定人的合理性(伦理或道德标准)的做法,正典型地体现了梁亭人智慧的一个极为意义重大、极具现代特征:主观合理性与客观合理性吻合,主观合理性受客观合理性决定,或者更确切地说,人的合理性与物的合理性的同一与融合。

把中国人的智慧改变一下,看起来是矛盾的,实际上却更深刻地体现了生存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人所不欲,勿施于己。”

如果把这种智慧运用到人际交往之中,你就能够得到真正的友谊,就能够在人际关系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的就是心灵的相通,我们只要能正确理解自己的心理需要,理解他人,这样也就能够尊重他人,获得他人的友谊。

诚信,需终生经营的“事业”

信义为立业之本。一个人诚信待人,他的事业不成功也难。如果没有诚信,即使现在事业做得很大,但最后还是会必败无疑。小人行险以侥幸,弄权一时、逃税找空档等快速致富,是他不了解欲速则不达。

——蔡礼旭

诚信,顾名思义:诚实、诚恳,讲信用、守信义。一个人只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才会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只有讲信用、守信义,才会赢得身前身后的荣誉。人生的旅途中,诚信犹如人的灵魂,有了诚信,才会有绝处逢生时的援助之手;有了诚信才会有真诚友谊的心慰;有了诚信,才会有爬出深渊,走向光明的机会。

诚信是立身之本,无信则不立。作为精神、道德层面的东西,讲诚信,要靠自觉;要树立诚信的为人形象,关键在于修身自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古人不仅把自省作为修身的重要方法,而且把诚信作为修身的根本。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要树立和维护自身形象都要讲诚信,我们要从自我做起,把讲诚信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是人性最高的境界。诚以养德,信以修身。生活中的一个承诺或身边的一件小事,就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显现出其人格魅力。人性的光荣与尊严不在于一个人的精明而在于他是否诚信,人性的丑恶中没有比虚伪和背信弃义更可耻的了。诚信比一切计谋都好用,而计谋离开了诚信的支撑,也会变成无用武之地的废品。诚信是考察一个人为人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准。

2004年夏天,刚从广州外经贸大学毕业的刘国被广州亚光亚装饰公司录用。年底的一次经历让他懂得了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诚信的力量真的是很伟大!

每年的12月是亚光亚装饰公司的诚信月。亚光亚以“诚信家装,服务万户”为口号,全面开展诚信活动,为此公司领导在职工大会上一再强调,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必须以诚信为本。公司全体员工应该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与习惯,以“诚信”来服务于每一位客户。

同类推荐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是著名作家、评论家徐绍林先生几十年来所有的所思所感文集集合。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 道德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

    在本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热门推荐
  • 无底洞的底

    无底洞的底

    本书的8篇中篇小说,既囊括了“混沌的前青春期和情爱的酸涩与美好”,也讲述了“哀乐中年”的日常与世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个苏北小城的世态人情风貌在社会转型、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中所发生的多元变化,在一个个故事里丰满立体起来。作者用其传神的笔触,展示了在图像时代的今天,文字仍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表现力。
  • 我是异形

    我是异形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变身成了一个长相丑陋的怪物,你会怎么办?完全陌生的世界,身边所见的全是与自己相同的怪物,无法交流,只有嗜血的本能,为了生存下去,你只能杀掉你的同类,然后吃掉它们...许非,一个平凡的职业玩家,以上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实实在在的在他身上,发生了...————————————————————————————————书友群公布:——————书友①群:38010574{将满}——————书友②群:49131950{将满}——————书友③群:61112835{将满}——————书友④群:64045986{新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候。
  • 原来很爱

    原来很爱

    他是众所周知的大明星拥有着至高无上的身份。作词作曲无所不会,更是站在时尚的顶端。而她,为了见他一面疯狂筹钱去看他演唱会。“你说我是你的梦中情人?”“对,为了你我可以付出一切”“sorry我们不可能”带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感觉无处可去。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解脱。上天给她机会,靠竟然重生了。这一世我一定不会再爱你。
  • 冲出末日

    冲出末日

    一伙儿科学家为首的研究所,发生粒子大爆炸,从而感染并改变了无数人体内的DNA,也造就出无数的“变异人”跟“变种人”。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也是英雄的时代!做为变种人的白羽,又会混出怎样个未来?男孩儿到男人的蜕变,菜鸟到高手的蜕变,这是一个很热血的故事!
  • 头可断,CP不可乱

    头可断,CP不可乱

    当爱上的人是个宅基腐,该怎么办?当爱上的人是个耐心值负无穷的的宅基腐,又该怎么办?当爱上的人是个武力值破表、耐心值负无穷的宅基腐……这个时候,自然就轮到卖萌腹黑星大魔王上场了!人生苦短,必须挑战!爱上你,是我今生最甜蜜的挑战;被你爱上,是我今生最值得的回报。
  • 桃源山神

    桃源山神

    重点大学研究生李玉龙得到山神传承后,毅然辞掉了公务员的工作,回到山村过起了桃源生活。穷小子一跃变成玄门真修,法术神通,信手拈来。百姓祈福,有求必应,玄门信仰,重绽光芒。“玉龙,我家山田太贫瘠,今年收成不够孩子学费啊!”“别急,看我“肥地术”。““阿龙,今年大旱,已经两个月没下雨……”“莫慌,待我“灵雨术””“龙哥,我家母猪没赶上配种。”“滚……”
  • 杀破穹

    杀破穹

    梁成被断一臂,偶获铁锈短剑及独眼猎鹰,掌握独秘剑法......杀吧,杀吧,杀破那苍穹,为她,翻天覆雨!
  • 后宫晨露未晞

    后宫晨露未晞

    她曾以为能够陪她一辈子的人,在时间的变迁中离开了她。一入皇宫深似海,她不得不改变自己。当她决定好好的在皇宫生存时,曾经的那个人回来了,身上多重身份,他变了......我又如何不去改变自己“身后空无一人,我怎敢倒下。”"顾晨晞,你能不能相信我。““皇上,臣妾哪敢不信你。”他们之间是情深还是缘浅。。。。。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 宿舍谈话

    宿舍谈话

    短短几个故事却引出一个惊天惨案,他的第四个故事
  • 苏倩的故事

    苏倩的故事

    苏倩的故事苏倩是一个正处青春年华的少女,家庭也挺好的,是当地是有名的富绅之家。苏倩从小便在家乡因为美貌而扬名,刚刚到了十六岁家门槛就被提亲的人差点踏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