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1000000003

第3章 养心——人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心态(1)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他们的身上散发着不同的美,每一种美好的品质都是诱人的。任何时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你周围的人,你便会坦然地面对一切。

——叶舟(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

嫉妒是心灵的陷阱

越是没有任何成就的人,他就越是嫉妒那些有成就的人,而越是嫉妒,他们就越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刘师培

你的一位同学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即将出国,你是禁不住赞道:“真棒!”还是心里酸酸的说:“咳,傻小子有傻福呗……”

你的一位同科室的女孩,嫁给了一位老外,就要随夫到国外定居。你是衷心祝福她,还是在背后撇嘴说:“就她那长相,也就傻老外能看上……”

某天,你听人谈起某位过去在单位不得志的同事下海几年发了,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你的第一反应是高兴,还是来一句:“没准儿发的是不义之财呢……”

和你同时参加工作的某君,现在已是处长了。每次他见了你,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你是同样大方自然呢,还是在心里暗自说:“不就是当了个破官儿嘛,看那假惺惺的样子……”

如果你的表现是后者,那你就是嫉妒了。而嫉妒,以着名诗人艾青的话说就是“心灵上的肿瘤”。你如果不警惕,不痛下决心把它“割掉”,它就会“像锈蚀铁那样,以自身的气质腐蚀自己”。

嫉妒,作为人性的弱点,几乎谁都会有那么一点儿。这是人性中残存的动物性的一面。据研究者说,许多动物都有嫉妒的本性,一只狼会把比它多抢了猎物的同类咬死。据中国杂技团驯兽员夏世华讲,一只叫“红红”的小狗看到驯兽员接触一只叫“丽丽”的小狗较多,它竟然嫉妒地把“丽丽”咬死了。我们虽早已进化成了人,但这个“动物性”却似乎与生俱来。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就会对父母表现出对其他弟妹的“偏心”而心生不快,我们会因他们比自己多吃了一口蛋糕或新穿了一件衣服而生气甚至哭闹。

虽然嫉妒是人普遍也可以说是天生的缺点,但我们决不可因此而忽视它的危害性。趁着它还只是我们心灵里的小小“肿瘤”,我们就要赶快诊治它,以免它发展下去,成恶性“癌变”。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嫉妒者承受的痛苦比其他人遭受的痛苦更大,因为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会使他痛苦万分。”“嫉”至极点就是病态,“妒”到极端就是心死,嫉妒是一种敌视或破坏别人优越的心理倾向。

据说,哥伦布历尽艰险发现美洲大陆回到西班牙后,女王为了奖赏他,特地为他大摆庆功宴席。

因为哥伦布出身不好,所以,在酒席上,哥伦布遭到了一些王公大臣、名流绅士的歧视,而且由于嫉妒他作出的贡献而纷纷出言相讥讽。有的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换成我出去航海,一样也可以发现新大陆。”有的说:“驾着船,只要朝一个方向航行,不转弯,就一定有新发现。”有的说:“这么容易的事情,女王还给他如此高的奖赏,真是不服。”

这时候,哥伦布从桌上随手拿起一个鸡蛋,笑着问那些讥讽自己的人说:“各位令人尊敬的先生们,你们谁有能力让这个鸡蛋立起来呢?”

于是,那些内心充满嫉妒而又自以为能力超群的王公大臣,开始纷纷尝试着将那个鸡蛋立起来,但左立右立,想尽了办法,无论如何也立不住一个椭圆形的鸡蛋。

“哼!我们立不起来,你也别想将它立起来!”大家又纷纷把目光盯向了哥伦布。

只见哥伦布不慌不忙地用手拿起鸡蛋,“砰”的一声往桌子上磕了一下,蛋头破了,鸡蛋便牢牢地立在了桌子上面。

众人一看,便纷纷骚动了起来,都嚷道:“这谁不会呀!简直太简单了!”哥伦布微笑着对众人说道:“是的,这当然很简单,但是,在这之前,你们为什么想不到这样去做呢?”

哥伦布一语便道破了这些王公大臣们嫉妒的心情。他其实是在变相地告诉他们:与其浪费时间去嫉妒别人,还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能够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嫉妒会使人的心中充满恶意、伤害。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产生了嫉妒心理,那么他就会从此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不能在阳光下光明磊落地说和做,面对别人的成功或优势也是咬牙切齿、恨得心痛。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忌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嫉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别人年轻他嫉妒,别人长相好他嫉妒,别人身材高他嫉妒,别人风度潇洒他嫉妒,别人有才学他嫉妒,别人富有他嫉妒……结果嫉妒来嫉妒去,伤害的却是自己。

那么,当我们出现嫉妒心理时应如何克服或调整这一人性上的弱点呢?

要放宽眼界,心胸开阔一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这个世界上,比你强的人有很多,光嫉妒身边的一两个人是自寻烦恼,关键是你的嫉妒心理还会阻碍你向前发展。所以与其嫉妒别人,不如发愤努力,迎头赶上。

学会尊重别人。人们常说,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应正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别人的超越要心悦诚服,然后向其学习,使自己更加完善。

正确对待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并不全都是消极的、不利的。相反积极的嫉妒心理会让我们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竞争的行动和意识。所以,当别人比我们更加优秀时,不妨换种态度,用嫉妒心理促使自己去发愤努力。

总之,对别人的成功,要以一种正面的心态去看待,不要以一种消极的心态去嫉妒。这就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别人的好事多祝福,消除恶魔般的醋意,这样,你的人生自会有一种别样的精彩。

以感恩心面对世事

我一生经历过许多挫折,甚至遇到过许多坏人,但在我的记忆中,更多的却是对那些曾经帮助我的人,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困难岁月里在物质或精神上支持过我的恩师、同窗、挚友的感激之情,这让我时常能体会到感动与幸运。

——季羡林

很多人都认为,感恩和沙发、芭蕾、香槟、咖啡、巧克力等“洋词语”一样,也是一个舶来品。美国不是有个世人皆知的感恩节吗?肯定是从那儿来的。其实不然,“感恩”一词,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了。比如西晋时期成书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中,就有“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蜜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的句子,唐代诗人陈润也曾写下过“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的诗篇。而民间关于“感恩珠”的神话传说,至少可以上溯至汉朝。所以说“感恩”和“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礼貌谦让、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行为一样,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感恩戴德、知恩图报,是一种最起码的良知,而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则是毋庸置疑的小人行径。但时至今日,“感恩”也不应再简单地理解为“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它既是一种品德修养,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更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人类自古就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也一直把“知恩图报”作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原则之一。

但是,随着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思想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人只注重个人利益,在他们心中金钱就是上帝,“占便宜”是最基本的生活原则,而“情”和“义”根本不值一提,完全被他们抛置脑后,就算体验到了别人恩典所带来的实惠,对恩人也毫无感激之情。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通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虽能出色地完成某项任务,但在整个人生历程中,接受来自别人的帮助仍是很重要的。受助和施助看起来有些矛盾,但适当依赖别人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优秀而谦虚的人往往乐于承认和接受别人的帮助,并心存感激。只有对别人感激,你才会珍惜,才有前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感恩之心,那么他的情感就是残缺的。

回头想想往事,你曾经多少次受过别人的帮助。你如果是名职员,那么就是老板为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你如果是个学生,那么你所得到的知识和所引用的信息都是老师传授的;父母的孩子所掌握的那些为人处世之道,有哪一点儿不是他们教给的……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

同类推荐
  •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他认为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他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 老子说人生

    老子说人生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本书采撷老子思想精华,畅说人生哲理。每章先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生哲理。再链接《老子》相关原文进行解读,将老子的思想通俗化、具体化,把玄之又玄变为实实在在。本书说理就说透,绝不绕来绕去,故作高深。有网友评本书:一天就可以读完,但一年后还可以再读。
  •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本书从哲学(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观点(时间能证明对与错的博弈)、智慧(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八个方面探讨哲学本身、哲学对人性的影响、哲学对人的帮助。书中以精彩有趣的哲学故事为基础,辅以理论知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精神的盛宴。相信您阅读本书后,心灵不再贫瘠、视野不再狭窄、信念不再飘摇、理想不再模糊,像智者一样,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热门推荐
  • 仙龟

    仙龟

    一只有着人魂的乌龟,在修仙界里慢慢的爬着,步履蹒跚,风雨飘摇,回首望时,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那一个个倒下的身影在无时无刻的提醒着这只乌龟:只要龟壳够硬,龟心如墨,它就可以东倒西歪,横冲直撞,闲暇时回头一声龟叫龟啸天下!
  • 皇上小弟来亲亲:“衰”后

    皇上小弟来亲亲:“衰”后

    姐弟恋?红杏出墙?有没有搞错啊!一穿越居然成了大龄年老色衰的皇后,嫁的小皇帝不仅貌美如花,且足足比她小四岁!老牛啃嫩草?原来她盈脉语,中宇国一名小财主世家的女儿,外表美丽,但不算最上乘,个性怯懦脆弱,逆来顺受。十六岁时,在自己深爱的男人的阴谋安排下,嫁给当时年仅四岁的小皇帝做皇后。十二年的默默忍耐与死忠苦恋换不来在他心中的一席之位,却因一时沉默不语而激怒了他,被其一巴掌甩死。再次睁开眸,慧黠淡定,成熟世故,她已然不是原来的她。年老可不等于色衰!借他死,一起遁,闯江湖,寻解药,解误会,情爱皆浮云否?生死爱恨一线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 天生剑魔

    天生剑魔

    我刚刚开始想赚点小钱,到后来发现可以赚大钱,再后来发现我其实可以当上一个地方的土豪,最后我是天下最最那啥的男人,你懂得。这是一个游戏代练到游戏王者的励志故事。
  • 海贼王之圣骑士系统

    海贼王之圣骑士系统

    绝对的正义?‘谦卑、诚实、怜悯、英勇、公正、牺牲、荣誉、精神’9世好人杨啊斌意外带着圣骑士系统穿越到海贼王的世界,重生为一个体弱多病的天龙人,还是多弗朗明哥的表哥!且看他如何玩转海军,从底层做起,带领着海军打破原著中尴尬的地位,改变天龙人在世人中的形象,用名为忏悔的铁锤征服新世界,让正义之光普照!
  •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穿越之野蛮王妃

    穿越之野蛮王妃

    梁筱韵身不由己穿越到古代后,巧遇薛玉住进薛府。恰在这时,朝中宝物“凤眼”丢失,“凤眼”乃神灵之物,不仅象征着皇上的权威和职位,而且具有穿越的神力和功能。于是,皇上令薛贵打理朝政,与梁筱韵、薛玉、薛蒉等人出宫寻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冥王的女人

    冥王的女人

    在一个类似于原始的时代,一个残暴的王与一个现实的女生会摩擦出怎样的花火,在现代时雨琪因父母的争吵,意外来到这个架空的时代,未免不是一种解脱。“谁允许其他人碰你的?”她痞痞一笑“那又怎样?”他把她抱到床上,在她的身上印下啦他的专属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