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职位和权利如下:
领主:全面负责秦地境内的一切行政、军事工作,是秦地最高长官,可对境内所有政务进行参与、指示、指导,有权调动境内所有军队,可对各级官员做出任命、撤换决定。下辖郡守府和秦王府两大行政、军事部门。此职由吕云瑞担任。
郡守府:领主辖下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秦地全境的行政工作及各级工作安排,负责境内各级行政官员的任免、政绩考核,负责境内经济发展规划及实施落实,负责与军方搞好相互间的协调。下辖郡守府衙和监察司两大机关及下属五县。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由闻逸羽担任。
郡守府衙:负责处理郡守府日常行政工作及秦城的日常管理。由闻逸羽亲自负责,俞建平任长史协助。
监察司:负责秦地全境所有官员的监察、考评,可对包括领主在内的所有官员提出批评意见或建议,监察司所立官员政绩案卷,可做官员升降的凭据,但监察司无权对官员做主任免。监察司也是唯一一个跨行政、军事的部门,虽归郡守府管辖,但工作独立,不受郡守府限制。监察司最高长官为御史,由楚怀远暂时担任,待再有合适人选之后再另行任命。
辖区各县:秦地下辖五个县区,每个县区都有固定的区域划分。每县只负责本县境内的一切行政事务,负责本县的经济发展和民众安定,负责处理本县的民事纠纷及刑事案件,做好战时的支前工作。各县县令仍由当前的五位县令继任。
秦王府:领主辖下最高军事机构,负责秦地军队的建设、各级军官的任免以及军队训练的检查,负责境内治安,负责对外作战。下辖参谋部、情报部、后勤部和军械部四大部门和五大军团。最高军事长官为督军,由吕云瑞兼任,秦王秦朗协助。
参谋部:负责军队的建设、训练安排,负责军队的调动,负责向督军推荐各级军官人选,负责战事的策划和筹谋。参谋部最高长官为参谋总长,由秦王秦朗兼任。
情报部:负责筹建秘密情报部队,负责汇总情报人员传来的各种情报,并加以划分、分析,将收集到的情报及时上传秦王府。下辖的情报部队和人员名单除情报部负责人及领主之外,任何人都无权调动和知晓。情报部最高长官为谍报长,由左明堂担任。
后勤部:负责全部军队的军需供应、分配及军饷的贮备、发放,负责核查下属各军团的装备情况并登记造册,负责督察各军团军饷的及时发放。后勤部最高长官为军需总长,由秦朗举荐的张靖昱担任。
军械部:负责各种军事装备、器械的研制、生产,肩负着全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重任。军械部除部门负责人和领主之外,其他外部人员除非得到二人许可,否则一律不得进入,;即使是内部人员,除了自身负责的部分,对其他的事情也一律不得打听。军械部最高长官为神工令,暂由左明堂兼任。待有合适人选再行交接。
情报部、军械部为秦地最高机密之处,其他任何部门人员均不得打探和私自进入,违者以通敌罪论处。
秦地原有五大军团驻守,名义上归国家调度,其粮草辎重、武器装备、军饷一直由国家调拨。因其长久以来一直是归秦王节制,大部分官兵家属已落根秦地,吕云瑞也就毫不客气地将他们全都一齐纳入了秦地军制改革的范围之内。而五个军团的军官也同意按新法试行改革,双方一拍即合,自是皆大欢喜。
按照夏****制,小队为最小的军队编制,人数在百人左右,有小队长一名,属低级军官;其上为中队,满员为十个小队,人数在千人左右,此外每个中队还有编制之外的一小队斥候部队,负责侦查任务,各中队有中队长一名,属中级军官;再上就是军团,军团的大小规模不等,最小也要由十个中队组成,大的可由二十或三十个中队个中队组成,军团同样有编制之外的斥候部队,规模比中队略大。同时,每个军团在作战中队的编制之外,都有一或两个中队的辎重兵,专门负责全军团的粮饷辎重。在秦地的五个军团,都属于那种二十个中队编制的军团。它们分别是白虎骑士团和疾风骑士团两支骑兵军团,赤血军团、猛龙军团和虎威军团三支步兵军团。军团一般有军团长一名,负责整个军团的军务,负责军团指挥和带兵打仗;另外还有一名副官作为军团长的助手,负责处理军团杂务,战时则负责协助军团长指挥和作战。军团长和副官各有一小队亲随护卫。每个军团各有两万五千人。
秦地这次的军制改革,基本上沿用了夏国原有的军队框架,小队、中队、军团的建制未变,但又有了细致划分。军队的基本单位不再是小队,而是由五人组成的小组,被称为“伍”,其中由一名士兵担任伍长,由此构成军队的最基础作战单位;两伍为一“什”,由什长统领;五什为一“卒”,设一卒长指挥,卒长可在五什之外另设一什为亲兵,负责传达卒长指令或支援其他各什作战;两卒为一小队,仍以小队长为指挥官,小队长可加设两什士兵为亲兵,用以传达小队长命令及支援下属各卒、什作战;中队原建制不变,仍为十个小队,指挥官仍称中队长,可设一卒士兵为亲兵,另外,各中队保留一小队斥候的建制,同时加设一名副官,负责协助中队长工作,并负责做好全中队士兵的思想工作;军团保留两个中队的辎重编制,斥候队扩充为一个中队,护卫队扩充为两个中队,军团长仍为军团主帅,副官改称为副军团长,同时增加一名参谋长参与军团指挥、决策,并重点负责全军团的思想工作。军团作为独立的作战单位,军团长拥有军团的独立指挥权,在不违背参谋部制定的整场作战方针的前提下,可以依据战场形式,对本军团的作战部署做随机调整。但如有重大军事改变,必须要经副军团长和参谋长同意方可执行。副军团长和参谋长对军团长有监督之责,军团长的决定如遭二人一致反对,则不得执行。若军团长执意独断专行,二人有权解除军团长职务,由副军团长接替指挥权。如有一人反对一人赞成,则军团长仍可按照自己的主见执行,功过由三人共同承担。
驻守秦地的五大军团,番号不变,军团长不变,原则上各级军官的职务也不变。各军团内部的各级指挥官,由军团长向秦王府提交任命名单,由秦王府统一下达任命指令。同时报请夏国皇帝批准、备案。
另外,每个军团的编制虽然仍是二十个中队,但人员却从二万五千增加到四万人,所缺名额由现有的秦城守卫部队补充。秦城守城部队就地解散,全部编入五大军团之中。由两支骑兵部队先行挑选,余下的进入步兵部队。如果两支骑兵团实在编整不齐二十个中队,就压减中队数量。
由于秦城城守部队解散,秦地五大军团的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
赤血军团以后留守秦城,负责秦城今后的防务;猛龙军团驻守华临关,负责监视兽族动向;虎威军团驻守永济县境内,负责监视洛邦国的动向,抵御来自西面的威胁;两支骑士团分别驻守乾安、关口两县境内,随时做好支援准备。此外,如遇战事,步兵军团主防御,骑士军团主进攻,三个步兵团负责保境安民,两个骑士团负责外线作战。
确定了秦地的政府体制及军队的改制方案,各级部门筹建具体运作,自由各级长官负责执行。
然而,多少年来,秦地一直重武轻文,官员中武多文少,治理型人才匮乏的弊端此时突显出来。加上秦地一直属贫困地区,长期靠国家补贴度日,资金问题和人才引进也就成了众人商议讨论的焦点。
对此两点,吕云瑞只将自己的腹稿提出,让大家讨论之后就引导大家进入了别的议题。
先后又对新法的其他内容及实施方案进行了商讨研究,确立了一整套军功奖罚制度和百业奖励制度。尤其是吕云瑞提出的凌云阁、紫宵阁、忠烈堂三大建筑的建立,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振奋。
凌云阁是专为秦地所有官员设立,凡是秦地官员,无论官职大小、文臣武将,只要能对秦地做出特殊贡献,被秦地之民全体认可,其画像和所做丰功伟绩就能进入凌云阁中,受秦地所有民众、百官瞻仰。
紫宵阁是为秦地万民所设,凡是秦地百姓,无论是世居还是后来者,只要能对秦地农、工、商、学等百业做出特殊贡献,其功绩能得到秦地万民认可,其画像及功绩就可进入紫宵阁中,受众百姓、官员瞻仰。
忠烈堂是专为军人设立,所有为保护秦地而牺牲的军人,无论是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还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军人,不管是士兵还是将军,其牌位全都进入忠烈堂中,牌位上将记载其生平及表现,永受万民香火。
此三大建筑一被吕云瑞提出,立刻在众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商讨完政事,吕云瑞将各部门的负责人留了下来。
吕云瑞先向五个军团长说道:“几位将军要抓紧时间,把各级军官名册尽快报上来,尤其是参谋长、副官人选,一定要越早越好。我们还要对这些人进行培训,教他们怎样去做士兵们的思想工作。”
五位军团长齐声答应。
疾风骑士团军团长林维钰问道:“我们也能来听听吗?”
吕云瑞笑道:“几位将军如果有时间来听,我当然不会反对!”
白虎骑士团军团长齐杰马上说道:“那我也来听听!”
赤血、猛龙、虎威三大军团的军团长马玉铭、刁洁玮、胡兴豪也都纷纷表示愿意前来。
吕云瑞急忙说道:“几位将军愿意前来听讲我自是非常愿意,但你们切记安排好军团的工作,不要因为你们不在,而使军团的工作受到影响。”
几位军团长急忙连声应诺。
吕云瑞又对闻逸羽说道:“你对秦地各方面的情况比较熟悉,各部门前期的选址、建造及人员配置等工作就有劳你多费些心思。”
闻逸羽忙道:“这都是应该的!不过,我们资金短缺,真做起来会有不少困难,您看可有办法解决?”
吕云瑞也不多话,直接从戒指里取出几只钱袋放到桌上。
“你看这些够不够?不够我再去想办法!”吕云瑞说道。
闻逸羽上前打开几个钱袋一看,竟然是一袋银币、两袋金币和三袋紫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