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94300000022

第22章 创业要不怕折腾,成功是折腾出来的(2)

当初李书福发现装潢材料利润惊人,而国内却无生产市场尚是空白状态,便有意做这个行业。当时有人笑他:“中国人哪搞得了高档东西。”他却拍案而起,倾囊2000万元成立了装潢材料厂,集中当时手下所有技术人员全力攻关,在1990年搞出了国产第一张美铝曲板,各项质量指标均可与进口同类产品媲美,而价格仅是其三分之一,该产品迅速畅销全国。至今装潢材料已是李氏家族企业吉利集团的支柱产业,年产值5个亿,而台州也在李书福的带动下成为国内最大的装潢材料生产基地。

1993年,李书福去一家大型国营摩托车企业参观,羡慕不已,向该企业提出代做车轮钢圈的配套。对方表现得很轻狂:“这东西不是你们民营厂能做的,该干啥干啥去吧。”李书福这一气非同小可,他下决心不仅生产摩托配件,还要生产摩托整车。好心人也劝他:搞摩托车,弄不好是会把企业做死的。李书福偏不信邪,仅用了7个月时间,就攻克了曾取笑过他的那个国营大厂没有攻克的难关,率先开发出了国内同行一直没有解决的摩托车覆盖件模具,成功研制出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生产出国内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

但进入摩托车行业,还是要经过一番波折的,最严重的障碍就是体制的“红灯”。汽车摩托车行业从前一直是国家垄断性生产,是民营企业不能涉足的禁区。李书福想到了绕道而行,于是,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厂就这么建立了起来,而这个厂要走向市场靠的是“借船出海”的策略。回到浙江后,李书福找到了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浙江临海邮政摩托车厂,借他们的招牌生产吉利摩托车。当时这家厂已经停产,李书福便花钱购买他们的许可证,每生产一台吉利摩托车给该厂几百块钱,就这么一转弯,绕过了政策障碍。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五六年,直到1998年,原机械部才在李书福兼并台州一家负债国企后,正式批准了吉利摩托车的生产权。

李书福搞装饰板和摩托车开发成功后,并没有坐下来歇口气,而是做出了更惊人的决策:生产小汽车。造轿车是李书福自小即有的最大的梦想,多年来他一直在琢磨: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中国汽车业应该有更大的文章可做,而老百姓买得起的轿车在市场上还没有。国有汽车制造业一直忽视低端市场的开发,使汽车成为普通百姓不敢奢求的产品。中国人渴望拥有自己的小轿车却买不起,潜在的需求巨大得惊人。所以,早在吉利摩托车产业仍在“地下”运营之时,李书福就决定要着手研制汽车。

早在1998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严格限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明确规定:除长春、十堰、上海、天津、广州外,全国范围内不再安排新的轿车生产点。这一规定令想要进入轿车生产领域的李书福一筹莫展,眼瞅着跨国汽车巨头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市场,李书福心急如焚,他的眼里闪着焦灼的光芒,他的语言开始变得急促。

“我们要做的事很多,也很有意义,但国家的一些行业政策还没有对民营企业开放,所以我就想请国家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允许我尝试。”“我最大的梦想就是造小轿车,尽管这条路很艰难。”李书福到省里找到相关部门,要求生产汽车。主管官员立刻瞪大了眼睛,看着这名台州人好像在看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疯子。尽管得不到主管部门的许可,固执的李书福还是在临海征地850亩,打着摩托车的牌子,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次次到北京奔走呼号,辗转于各管理部门,李书福学会了委婉,语气也柔了许多,情真意切地恳求:“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元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也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

从1997年到2001年,李书福一直在为许可证奔跑,忧心如焚,头发掉了不少。迫不得已,李书福只好再次实施自己的“绕路”计划:司法部下属一家生产小客车的四川企业濒临倒闭,经过多方努力,李书福与该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对方以目录、产权、部分设备等折价入股,吉利集团方面投入1400万元,以“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冠名的企业由此成立。李书福再一次借船出海,拿到了小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迈出了渐进式生产的第一步。

1998年年底,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家用轿车也从临海工业生产线下线,李书福搞了个“下线仪式”,将“吉利豪情”的市场定在449万元,成为当时国内最便宜的“电喷车”,其优越的性能价格得到了众多家庭购车者的关注,市场需求逐渐上升。国产家用轿车市场被李书福唤醒了,跃跃欲动。在这一方面,李书福不但走在了国产轿车企业前面,也走在了上海通用、天津丰田等技术合作企业之前。

现在李书福正将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地变为现实,生产的吉利车系因价格低、质量好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吉利集团也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无论时空如何转换、环境如何变迁,这位中国民营汽车业的先驱人物,都像大多数中国富豪一样,在创富历程中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在浙商的梦想上面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李书福所代表的创业成功者的精神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创业不容易。万事开头难,开创事业,举步维艰,如果没有敢于折腾的精神和坚忍的毅力,恐怕会半途而废。只要经受得住折腾,意志不变,一定能够把事做成功。

4.欲望强烈,忍辱负重

大凡成功的人,都缺少不了一份执着和一份韧劲,成功的路是弯弯曲曲的,只有不怕艰险才能达到成功的终点站。

她就是一个凭着执着与韧劲获得了成功的坚强女人。她柔弱的外表下埋藏的是一颗不服输的心与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生命有限,追求无限”理念的支持下,她一步一个脚印,稳妥而又扎实地向着成功不断前进。

1983年,小萍高中毕业,经过熟人介绍,她进了一家企业幼儿园做老师。但这家企业经营状况并不好,到1996年时,幼儿园就被解散了。小萍也因此而失业。

过惯了平稳生活的小萍当时一下子“蒙”了,失业了怎么办呢?自己又没有很高的文化,又没有得力的社会关系,这以后的生活怎么安排呢?“屋漏偏遭连夜雨”,小萍失业不久,丈夫也下岗了。家里丧失了经济来源,孩子又在上学,双方父母年事已高,压在小萍夫妇身上的重担更沉重了!

小萍没有灰心,她在家附近的日本料理店找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

虽然工资低,但小萍没有抱怨,也没有不满,为了生活,她放下架子,做了一名洗碗工。上班第一天,厨师长——日本人金田三郎用日语给她分配工作:“把洗完的盘子都拿过来!”小萍对日语一窍不通,所以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当然也就没有把盘子送过去。金田三郎见她没反应,又用日文说了几次。小萍看了他几眼,也不知道他是在跟自己说话,就继续洗自己的。厨师长见她无动于衷,非常生气,把炒菜的勺子往池子里一扔就走了。

后来,在厨房里工作的同事告诉他,厨师长只是让她把盘子拿过来。

小萍十分难堪,她意识到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不懂日语是行不通的。她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日语学会!”当天下午下班时,她就用刚学会的日语向厨师长告别:“下班了,您慢走!”厨师长十分惊讶,随后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语对她说:“你是一个很努力的中国人,一定会有发展的!”

此后,她便做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日本料理店来往的基本都是日本人,为小萍学习日语提供了便利的语言环境。不论是工作,还是休息,她都很用心地听他们说话,从中学习发音和吐词。没多久,她的日语大有起色。

厨师长知道后,就开始提拔她,并向她传授一些日本料理的烹饪技术。

一个月后,她被调入了后厨,开始真正接触日本料理的做法。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她凭着自己的细心与敏感,基本掌握了日本料理的烹饪。她的勤奋与努力也被日本老板看在眼里,没过多久,她被提拔为前厅经理。

一直到2001年,这家日本料理店生意越做越红火,而小萍的工作能力与表现也渐渐得到了同行的认可。有好几家料理店都开出特别优厚的条件请她过去工作,但小萍丝毫不为所动。她除了是一个工作认真努力的人,还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是这里培养了我,我不能走!”

2001年年底,小萍所在的日本料理店的老板出国劳务,便结束了在中国的料理店生意。小萍又失业了。

此一时,彼一时。这个时候的小萍面对失业,跟5年前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经验就是财富,而她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丰富日本料理店的经营管理经验的业内高手了。这时她想是改变自己随从大流还是自己干呢?

静下心来,小萍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冒了出来,自己干就自己干!“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决定自己干后,小萍理清思绪,做了一些简单的准备,向银行贷款20万元,又从亲戚朋友处借来一些钱,开了一家规模约160平方米的日本料理店。

因为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工作经验,不到一个月,小萍和她的日本料理店在长春就小有名气了。小萍信心满满:“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一定能把银行贷款还清!”

命运捉弄人,2003年4月,小萍和她的日本料理店遭遇了一次巨大的打击——“非典”爆发了!

“非典”期间,光顾料理店的客人寥寥无几,即使是周末,店里的顾客也很少。小萍每个月至少要赔3万元。不仅小萍和她的料理店如此惨淡经营,别的饭店情况也差不多,甚至还有些饭店因为承受不起亏损而倒闭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小萍伤透了脑筋,她开始计划为各个学校和医院送日本盒饭。有个老教授在她的店里订了一份盒饭,为了让老教授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小萍亲自打车将盒饭送到了老教授家里。

老教授十分感动,就将小萍和她的料理店向学生推荐,而小萍打车送饭的事也成了业内美谈。

凭着自己的信誉和真诚,小萍终于挺过了那段困难时期。

“非典”后,小萍更务实了。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料理店上。

一天,小萍像往常一样工作着,这时店里来了一位日本老人,他进门就叫服务生喊来了经理。小萍来到老人面前,问老人有什么需要。老人看了她一眼,慢慢地说:“我给你出一道题,如果你能答上,我就在你这里用餐。如果答不上,我就再找别家。我问你,日本的清酒温度多少最为适宜?”

小萍不假思索,很快地回答:“37摄氏度。”

老人听到这个回答时非常兴奋,因为日本是以清酒来衡量料理店是否正宗的。而老人在长春其他几家日本料理店也提出过这个问题,其负责人均没有正确回答出这个问题。只有小萍连这么简单的细节也注意到了,这让日本老人非常满意。在品尝过小萍做的料理后,老人亲切地说:“这是我们家乡的味道!”

日本老人和小萍结成了朋友,他不仅自己常常来这里用餐,还不断地把她的料理店介绍给自己的朋友。

注重细节是小萍的一贯作风。她的料理店内,墙壁窗棂一尘不染,连牙签盒里的牙签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每天料理店开门前,小萍都要戴上白手套对每个窗棂进行检查。

细节决定成败,对服务和食物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的小萍和她的料理店在长春越做越红火,很多顾客都慕名而来,而小萍无论多忙,都是笑脸相迎,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

磨难是人生的一把剑,越磨越锋利,越磨人生越熠熠生辉。

同类推荐
  •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一书共分10个部分,内容涵盖店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如职业素养、销售沟通技巧、服务顾客技巧、日常工作点拨等。本书汇聚了店员日常工作中最容易疏忽、最容易出错的问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店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避免店员重蹈覆辙,从而改善店员的个人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个人业绩,使店员能成功地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零售管理

    零售管理

    扛起中国零售业的大旗的必备书。“超市不超”,“便利店不便”,“专业店不专”……我国零售业正处于这样一种业态特征不突出,竞争能力不强的混乱局面。只有学习先进的东西,对整个零售系统管理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才能在这场零售阻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壮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投资技巧已经成为致富的基本功。但西方投资大师的著作繁多,且晦涩难懂,让广大中国投资者望而生畏,《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深入浅出,让大家只读一本书就掌握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詹姆斯·P·奥肖内西、范·K·撒普、罗伯特·希勒、阿瑟·莱维特八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经验,轻轻松松掌握投资精髓。中国投资者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制度不完善,运用西方投资大师的理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者在这方面也给出了操作建议。衷心希望《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能成为您运用大师投资智慧的起点。
  • 从不竞争

    从不竞争

    本书是一本讲述经济型连锁酒店7天的书,也是一本讲如何做一家快公司的书。7天是一家与速度赛跑的企业:自2005年3月开出第一家直营店以来,每年保持400%的增长,即便是遭遇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这家公司的增长速度也超过100%,并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短短4年,7天已成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第一阵营品牌。所有这些,标榜自己“从不竞争”的7天是如何做到的?它有着什么样的独特管理方式?它的“从不竞争”理念到底是什么?它有着一支什么样的团队?一切的答案本书为您揭晓!
  •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企业的用人问题最重要的是对职员做出公正、合理的考核,并通过薪酬来激励职员的工作热情。本书系统介绍了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对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各个环节都做了具体的介绍,并在各章都附了一定的案例。理论介绍的同时,注重从实际操作角度讲各种常用的考核与激励技术。
热门推荐
  • 七道玄宗

    七道玄宗

    世间沧桑,七道权分,是谁主宰了大陆运势?是谁控制了人生命数?是谁掌控者人命似草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天机还是魔咒,道家的万古长存带一切追寻长生的人去寻找答案……谁在背后操纵,谁在制定游戏规则?七道玄宗,玄术巅峰。
  • 舍利弗阿毗昙论

    舍利弗阿毗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墨侠

    墨侠

    我想了很久才决定把这个故事说出来,不然我的经历一切都没人见证怎么可以。
  • 泡沫之夜

    泡沫之夜

    一边是遥远的明星之路,一边是儿时的承诺,他们究竟会如何抉择呢?
  • 一梦似十年

    一梦似十年

    我只是想改变一些命数,但是我错了,命运是不可以更改的......其实我也没有很爱,至少再我看来,他的爱更多。
  • 温柔陷阱:傲娇冷少易推倒

    温柔陷阱:傲娇冷少易推倒

    他,是灭门中侥幸生存下来的王者;她,是阴谋中被圈养而利用的棋子。一个任务,她接近他,布下温柔陷阱,然而到最后她才发现,掉下陷阱是她不是他。认清这一切,她收拾包袱离开,他却早已拦在了她前:“女人,推倒以后不用负责吗?”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带领的微软公司在二十多年里一直在飞速地发展,微软公司的软件大军像当年的蒙古军队一样横扫世界。那么比尔·盖茨是如何领导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勇往直前的呢?这大概是最值得管理学家们反思的地方。
  • 梦三国之战无止境

    梦三国之战无止境

    梦三国第一届点奖杯赛,未满十六岁的易凡,率领一支默默无闻的战队夺得冠军。一片哗然之下,他却销声匿迹。五年后,当人们渐渐忘记那个少年时,易凡再次以黑马之姿跃入人们眼线。
  • 暗裔箭魔

    暗裔箭魔

    血脉之力觉醒,却被家族无情剥夺。理由仅仅是他太过平庸,不如献出真血,令族中的那个天才更进一步!苏文恨欲狂,母亲遗传给他的禁忌之血,却在此刻觉醒,铸就绝世天资!与天才争锋、与圣地争雄、与诸神夺永生神位!且看苏文一步一步,登临绝巅、证道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