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95900000032

第32章 在章太炎的影子里

孙郁

早期的鲁迅看重章太炎,其实是相信英雄人物的济世能量的。即觉得救民于苦海的,大抵是有学识、见解深的人,是可以冲向火海的斗士。那时候他崇尚拜伦、海涅,对摩罗诗人有感情,都是这样。他将此喻为知识阶级的战士。而那时候在中国能担起这个称号的,只有章太炎等少数人。

《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都是斗士的宣言体。这固然受到尼采的影响,但从东方人思维上来说,内含着章太炎《訄书》里的激情。连一些词语也和老师接近。太炎在思想上和文体上,都对其有感化作用。

太炎的文章有气象,是朗照的,周身光泽。与明清文人的萎顿文体一笔,立见高下。在学问与人格都有迷人的色彩时,文字也非同寻常的美。现代史上,他是个文体家,不过这样的文体不太被一般读者所接受,遂渐渐沉寂,被他的弟子如周氏兄弟所取代了。

如果没有太炎先生一代对文体的探索,鲁迅那代人可能不会马上找到自己的新门径。不过章太炎的路是奇险之旅,要有很深的国学根底才行。太炎在自定年谱上说:

初为文辞,刻意追蹑秦汉,然正得唐文意度。虽精治《通典》,以所录议礼之文为至,然未能学也。及是,知东京文学不可薄,而崔寔、仲长统尤善。既复综核名礼,乃悟三国两晋间文诚有秦汉所未逮者,于是文理渐变。

章太炎对文章的敏感,有多重用意,因为是文字学大家,对词语的变化有自己的看法。另外受到了日本武岛又次郎《修辞学》影响,“见在语”、“国民语”、“著名语”之外,对“外来语”、“新造语”、“废弃语”亦多关注。太炎认为,中国古代“废弃语”很多,其实可以重新采用。它们也能够转化为新式语言。

那些恢宏的雄文,采用“废弃语”为多,一面有古风,一面又多是高远的气象。这对鲁迅兄弟,是很大的影响。他们初期文章其实就是在“废弃语”中转化新句式的努力。章太炎这个思路,颠覆了旧文人的俗套,鲁迅从中有所心得也是自然的。不过,后来周氏兄弟放弃这些文体,可能与他们翻译的实践有关。从外来句式和传统中寻找新的表达,使他们走出了章太炎的路径,有了自己的家法。

但在看似不同之中,还是有相近之处。比如都自然酣畅,精神是奔放的时候居多。语言的问题,表面是表达的问题,实则是一种思想的辐射。晚清的思想革命,从哪里开始?孔子的资源似乎有点问题,外来的精神有隔阂,那么只有从衔接六朝精神开始。鲁迅早期翻译外国小说,就已经从文体上告别了晚清体,自寻其路。这是太炎先生的启示。因为属于工具层面的选择,鲁迅自己不愿深谈其间的话题,好像被思想革命遮掩了。现在我们还原起来,则可以看到更深层的问题的。

章太炎在晚清,于文章上是独树一帜的。他的许多弟子,从学理上可以继承老师的传统,但在文章学的层面,却不能继续前行,是未得真传的。但周氏兄弟不是这样,他们在白话文上,拓出新路,将文章变得好看好玩,实则太炎遗风的流转。从另一个层面沿着老师的路走,可谓现代文章的变法。真得师传的,也惟有鲁迅等人。至于黄侃、钱玄同则是学理层面的延伸,深明文章流变的奥秘者,不是很多。

能够看出这一点的,是许寿裳。他晚年赞扬章太炎的时候,也真诚地推荐鲁迅。在他眼里,师徒之间,有衔接的地方,都对中国文学有推动之功。从章太炎到鲁迅,文章的气象大变,中国文化的郎然之气,已经把历史的浊气驱走了。

由文章而及人,再由人到文章,人与文的统一是没有问题的。太炎先生的英雄气,在鲁迅看来是一种新道德的化身。这位老师的许多东西为鲁迅所接受,其中之一就有对知识阶层的态度。恰是和旧式文人斗,才有了新的道德标尺。也就与各类文人隔开,自己另行一路。鲁迅自己后来,也是有几分这样的气象的。

在章太炎看来,读书人问题多多,“朴学之士多贪,理学之士多诈,文学之士多淫,至外学则并包而有之”。(《革命之道德》)而儒家的“哗众取宠”则去人性的本真深远。《答铁铮》一文对知识界的众多学说提出己见,以为旧儒的思想不合实际,唯佛学可用。在儒家与墨家之间,后者亦可参照而行。所以,驱除“伪饰”之学,对知识界十分重要。鲁迅早期的思想起飞,也有些是受到老师的启示开始的。

鲁迅的《破恶声论》没有写完,但旨归明显,就是“迷信可存,伪士当去”。他看到了那时候知识界对技术的崇洋,认为走了错路。他对那些读书人的伪学问的批判,几乎也夹杂着自己的老师的声音。人不可以没有民间信仰,百姓间的纯粹的信念,是民族精神的支柱之一。如果看不到此点,则大有疑问的。

这是鲁迅批判知识界的开始,他后来与陈源战,与梁实秋战,与左联内部的文人战,都本乎诚信这一点。那些自称掌握了真理的人,多为可笑者,那原因他们的“信”,是大可疑问的。

从鲁迅的杂文和书信里可以看出,他对旧式文人是不喜欢的,对新文人中的西崽相也很反感。后来,他的文章一部分是社会批判,一部份是文人批判。与各类文人都有对话,是有锐气的。笔锋也含着章太炎的峻急,毫不留情,甚至苛刻。他对读书人的积习,多不欣赏。比如像钱玄同的唠叨、表现欲强,就很反感。至于刘半农的教授腔,就更为滑稽,落入士大夫的途径了。他一生和留学欧美的学生,关系多不好,有的甚至交恶甚深。比如对胡适的批评,就很激烈,那原因是其与政府关系暧昧,有深的问题。胡适也是新式文人,思想也不迂腐,自由和科学的精神高举着,非常人可以比肩。鲁迅刺其观点,乃觉离生民甚远,跑到庙堂里去了。以鲁迅对知识分子的看法,是放逐自己到荒原里的,不必顾及利害。1927年,在上海的一次讲演里,他给知识阶级下的定义是:

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如想到种种利害,就是假的,冒充的知识阶级;只是假知识阶级的寿命倒比较长一点。像今天发表这个主张,明天发表那个意见的人,思想似乎天天在进步,只是真的知识阶级的进步,决不能如此快的。

许多读书人今天一个看法,明天一个观点。鲁迅后来诟病其文章,大概觉得与流行的东西太近,遂不见鲜活的力量。他加入左联,其实就希望出现一个新的知识阶级,译介俄苏的作品,也是有自己的寻梦的渴望的。

鲁迅一生也错看过很多人,评价同时代的人也有失察的时候。比如对张定璜、高长虹的前后不一的感受都是。这都不影响他的个性的魅力。从晚清开始,知识界一直在斗,保皇派与革命派斗,三民主义者与共产主义者斗,左翼作家与自由文人斗,从未消失过。这里,鲁迅是个个案,他几乎与所有的文人团体都有摩擦,有时候不得不横战,与周围的世界周旋。这种紧张,在晚年越来越严峻,以致对许多问题的判断,不是从学理上思之,而是以战士的姿态为之,看人看事就有了不同的视角。他晚年悼念自己的老师章太炎,不去评价其学问,置其遗产的大部而不顾,仅说其革命的意义,乃自己也是斗士的缘故吧。

选自《文艺报》2011年9月16日

同类推荐
  • 月光光

    月光光

    门对青山,月亮总是从对面的山顶上升起来。山如墨画,天清月朗。虽说山形的轮廓依旧,却辨不清山上的树。人家的房屋也是这样,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且屋后多有修竹绿树,阴影还要重一些。月光下的小村一片平和宁静,但村人并未早早地沉入睡梦中去。
  • 金瓶梅语典

    金瓶梅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有事生非

    有事生非

    本书收录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先生近年对学者汪晖、刘禾、蔡翔等人的学术批评,这些评论与探讨虽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时的争议,但毫无疑问,讨论这类问题对于纯洁中国学风有好处与必要性。
  • 江南词典

    江南词典

    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
  •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为深沉严肃所管辖着的深夜的西子湖边,一切眠在星光的微笑底下;从冷风的战栗里熟睡去了。
热门推荐
  • 神瀑下的祷告

    神瀑下的祷告

    故事是一段在高原神瀑下几个来自高度发达城市的男孩子男孩和一个土生土长的藏族女孩相识,又在大学校园中相遇,同样在F1定向越野协会斗智斗勇相爱相杀,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友情的那些美好岁月。
  • 南词

    南词

    我叫长祁,是成靖年间的三皇子。成靖年间,成靖帝身患顽疾,久病不愈。朝政由左丞袁恪与太子长翎所持。皇后暴毙,太子失踪,皇子们接二连三身患怪病。一年间,皇室年轻子弟本不盛,因顽疾只因,只留三皇子长祁,也就是我,与九公主茉云独活。独裁大政的左丞,与后宫赵贵妃也就是我母妃,私下勾结。原来这就是皇室!
  • 悔殇

    悔殇

    主人公:尚凌风、米凉、次要人物:米涵、何浅、米爸爸(米慕齐)、米妈妈(米心如)
  • 渺尘倩梦醉

    渺尘倩梦醉

    时空之神洛渺渺———因调皮捣蛋被骗落入凡尘。今为宰相之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闭月羞花。及笄时,满门被屠,只剩兄妹二人。踏上了寻仇之路,却发现自己非比寻常。且看渺渺如何玩转乾坤,回归神路。冰骨之肌羞花貌,顽劣之性洛渺渺。风云突变唤波涛,睥睨应对飞鸿俏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新潮涌动(1910-1919)

    新潮涌动(1910-1919)

    本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晚清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面。
  • 总裁霸宠小青梅

    总裁霸宠小青梅

    在十一岁的时候,离开了自己的小竹马,二十一岁了,遵守约定来到落晨集团,开始了与小竹马的爱情之旅..............
  • 神奇宝贝之小冰

    神奇宝贝之小冰

    一个即将渡劫的女修真者,同时还是一个玩神奇宝贝的高手,在渡劫时被雷劈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穿越成了小茂的哥哥。你们见过这么悲催的穿越者吗?居然成了一个男的。好吧,我认命,看着吧,我一定会带着我所有的神奇宝贝,纵横神奇宝贝世界!
  • 石湖词

    石湖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作者通过对阿尔卑斯山美丽风光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