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95900000063

第63章 事物的种种可能性与道德无关

张鸿

听了好一阵子有关我身边的一对男女的故事,那细节有鼻子有眼的,说者津津有味,听者心里窃喜。我对这一对男女之事不感兴趣,我关心的是,两情相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与道德无关,与情感和欲望有关。

与道德无关的还有《洛丽塔》。

我轻松地读完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的中文版,很辛苦地读了英文版的一大半,看过了两个电影版本的《洛丽塔》,相比62年电影怪才库布里克那与原著情节相差甚远的版本,我还是喜欢97年亚得里安林恩的版本,它无疑更加“狂野”,更加忠实于原著。尤其是对男女主人公性关系的描绘,可谓“赤裸裸”。但我还是没有充分的理由来给作者、文本、导演和演员予任何定义,我想说的是,老男人亨伯特与小女人洛丽塔的爱也是爱,这与道德无关。

1962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拍摄此片的,这险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之约束。在这部电影里他以一种含蓄而优美,黑白片的形式试图探讨一个关于性欲的混乱与迷惑的主题,也使这个当年耸人听闻的故事朴实了许多。片中女主角过于成熟,体形过于丰韵,也无过分的激情场景,所以有评论认为该片有些“儿童化”。总格调与当时的社会状态相契合,保守沉闷。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这是97版《洛丽塔》开头的一句著名独白,而这正是纳博科夫《洛丽塔》的主旨所在。

97版电影名称香港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典出苏轼对好友张先的调侃。张先年逾80,娶一18岁美貌少女为妾,苏轼遂作诗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也就是民间戏称的“老牛吃嫩草”吧。仔细想来,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国人的习惯性思维和讨好市场的行为,与原片的主旨是相悖离的。我还是喜欢《洛丽塔》这名称,“洛——丽——塔(Lolita):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97版全片画面构图亦优美而流畅,色调更是意料之外的清新淡雅,但整部片拍的略嫌中规中矩,大概是由于题材过于敏感,放不开手脚。影片的开头,“1947年,亨伯特来到美国,任教于比利亚斯大学。他准备利用暑假的空闲时间写成一部教科书,于是他来到兰之蒂镇的寡妇夏洛特·黑兹太太家寄居,在那里他遇上了让他一生魂牵梦萦的女孩:洛丽塔。亨伯特从餐厅里出来的时候看到了她,在太阳沐浴的一块草垫上,半裸着,跪着,以膝盖为轴转过身,蜂蜜样的肩膀和绸子一样柔嫩的脊背让人目眩神迷。”

她对着来租房子的亨伯特回眸一笑,露出了矫正牙齿的牙箍,一派灿烂纯真。

就这一眼,亨伯特就决定住下来,很快就成为她的继父。有一种女孩是纯洁天使和诱惑小魔鬼的化身。而那种骨子里自带的诱惑性感,甚至连那女孩自己都未必知道。

“你必须是一个艺术家,一个狂人,一个无限忧郁的造物,你的欲望是冒着热毒的气泡,你诡谲的坚毅里有一股超肉欲的火焰永远通红,为了立刻辩认出,通过难以形容的特征——轮廓像猫一样的脸颊,柔软的四肢,还有其他一些使温柔的眼泪感到失望和羞愧的标志,我不能罗列下去——在所有孩子中辨认出那个销魂夺魄的小鬼人精;她未被他们发现,自己对自己神奇的力量也一无所知。”

中年男人亨伯特,具有欧洲知识分子式的绅士、内敛的良好修养,长相英俊、极赋魅力。他的爱情之心并没有随着年龄同步成长。自从少年时代的初恋,那个青春明媚的少女阿娜贝尔因病死去后,他的爱情就被阻隔在那个时候,直到他遇到洛丽塔。那个一样透着清纯和明媚的少女,爱情的心才开始复苏。而另一面,亨伯特是一个化了装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禀性敏感,想象力丰富,但近于偏执。

在这种情境下,单从情爱的角度,我们很难确定成年男人亨伯特和青春少女洛丽塔,谁比谁更成熟。她嚣张的表情,年轻、漂亮、诱惑、野性、桀骜不羁……每看一次,内心隐秘的欲望都被拾起一次,这也许不只对男人而言。他们的第一次交欢,竟是她主动“教导”他的。而他,甚至不是她的第一个。当然,这样的交欢亦是亨伯特想象了多个夜晚的。他爱她,爱她的身体并灵魂。少年般纯粹,热切,痴迷。

他们的爱情(如果是爱情)介乎父女与情人之间。这样的爱情像是火焰,越是美丽,就越是危险。因此直接导致洛丽塔的妈妈的死亡。

经历了长久的旅行后他们在他任教的小镇住下来。她要有她正常的生活,一个十四岁少女的生活:上学,交朋友,演戏。他紧张担心,阻止她和别的男性交往。她知道他爱她,害怕失去她,所以她尽可操纵掌握他们之间的一切。性已不再是新鲜好奇的刺激,而成了她索取金钱和满足要求的威胁。

亨伯特很清楚,“对她来说,我不是她的情人,不是个有魅力的人,不是知己,甚至根本不是人,而只是两只眼睛或是一只肌肉发达的脚。”她不爱他,或许从来都没有爱过,而最初的挑逗和诱惑,都只是出于一种新鲜好奇而已。

洛丽塔不告而别,他到处找她,但得到的只是失望,三年后的一天,他突然收到了她的信,落款是李察太太,她怀了孕,生活困难,只有写信求他寄钱。

他带上所有的钱立刻出发去找她,开门迎接他的洛丽塔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女人,双颊凹陷,脸色苍白,脚上是一双脏兮兮的拖鞋。可是他仍然知道自己和以前一样发疯地爱着她。他感觉:“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这样柔软热烈痴迷又无奈的情感,与道德无关啊。这是亨伯特的精神病灶,是一种过于强烈的充满占有的偏执欲望,让他走上了不归之路。从任何方面讲,这都是一种无法效仿的生活。

让我沉浸其中的,还有杰里米·艾恩斯,亨伯特的扮演者,一个西方电影里著名的“情色老男人”。他最擅长演绎的正是这种带点神经质、有些变态的角色,如与尊龙合演《蝴蝶君》中同性恋,《爱情重伤》中和儿媳的爱情,《偷香》中的忘年恋等,他凭借《豪门孽债》得到奥斯卡奖,还得到欧洲电影奖终身成就奖。

此片中,他苍白,神经质,手指修长,脸上有两道明显的法令纹,常常因为内心的痛苦而扭曲。几乎所有有关欲望的镜头都是从他的眼睛出发,同时表现出故事前半段的欲求不满和后半段那种惴惴不安。他自如且圆满地演绎出了充满情欲的迷恋但不止于色情,不可自控的占有欲但也生出好心呵护的复杂状态。他将全部的激情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养女,最后当她背叛他的时候,崩溃的悲情让观看的人窒息。他的表演并不激情、狂暴,他的眼中只有沉静的暧昧,有如孤独沉默的大海。

电影史上,“洛丽塔”被定义为“恋童”或者“乱伦”的性变态题材。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在看完影片或者小说之后,感受到的是一种深刻真诚,又纠缠在爱情和罪恶感里不能自拔的痛苦之爱,是一个依托在成年人的外表下的少年之爱。父亲——情人——乱伦,都不足以构成一部伟大作品的叙述张力,只有这些因素以某种魔法般的形式,控制和分裂着一个男人的意识行为的时候,小说的叙述张力才升华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是随大众意见还是坚定自己的观点?在内容情节是否“恋童”有违道德这一点上,纳博科夫本人也是矛盾的。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在与人们探讨该如何面对内心深处的欲望,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却又在行文中暧昧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他承认这种欲望是伤风败俗的,但他始终没有责备过亨伯特,而是包容他,同情他,甚至鼓励他。但在小说中他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也许,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有艺术华丽的诗意,也充满了他赋予堕落者的罪恶感吧。纳博科夫扮演了一个姿态,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人性?我只知道,道德冷硬简单,而人性柔软复杂。有些情感在道德规范下未必是道德的,但既然存在就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就像萨德描写的虐恋和劳伦斯关于婚外恋的创作一样,曾一度被禁止掩藏,但他们所描述的这一切终究是客观世界的客观存在,惟有正视,思索,才能客观的认知。

洛丽塔拒绝回到亨伯特的生活中,她甚至说出她从来就没有爱过他。即使爱过人,她爱的也是曾经与之偷欢,因她拒绝拍摄裸照而把她赶走的奎尔第,那个同样是中年的男人。

他痛恨那个曾获取了洛丽塔爱情的男人。痛恨那个获得了她的爱,却伤害了她的男人。他枪杀了奎尔第。

汽车在公路上歪歪扭扭的奔驰着。身后是警笛的鸣叫声。他的手上在滴着血,心里亦是。

车子在高高的斜坡顶上停下来。远处的村庄里传来儿童的欢笑声。刺痛他心肺的、令人绝望的东西并不是洛丽塔不在他的身边,而是她的声音再不在那和声里了。

于亨伯特而言,谁会在今夜为他哭泣,当他丧失了一切?

爱着洛丽塔,与她永远厮守在一起,这是他的美好愿望。但,北岛诗曰:这普普通通的愿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 郭沫若散文

    郭沫若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00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喜欢看现代散文的读者可以选择《寄居在贝壳里的海》一阅。它收录了现代杂志《青年文摘》中的超人气作家们的精华散文作品。这些作家不仅是《青年文摘》的常客,也是其他当红杂志,如《读者》、《意林》、《格言》、《青年博览》、《视野》、《知音》等的经常投稿作家。
热门推荐
  • 佛说大乘智印经

    佛说大乘智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傻妃不承欢

    傻妃不承欢

    传说中的傻公主慕容仙落,竟然变聪明了!“楚云慎,你竟然敢吃干抹净后不认账!”身为穿越人士,怎么能这么没有骨气咧!慕容仙落咬着牙,瞪着自己的丫鬟说道:“翘家!逃婚!妞不伺候您了!”且看一代娇蛮公主,如何勇斗腹黑王爷,不承欢!
  • 星盟纪元

    星盟纪元

    浩渺的星海中,每一个璀璨的瞬间,都是一部壮丽的史诗。
  • 三界野史之魔兽物语

    三界野史之魔兽物语

    一段未来王朝的历史,喜欢月亮的月亮王终于丢失了自己的江山,之后的平家也成了短命王朝,历史的重任开始垂临曾经的小小种植园主,一个以低级神仙为奴的地主阶级,开启了一段轰动三界的政治旅程……
  • 失宠千金不平凡

    失宠千金不平凡

    因为善良,她主动要求当他的妻子,让他不必因为姐姐任性的逃婚而被众人耻笑。因为善良,她毫不犹豫地为他怀上孩子,只因为他目前需要一个继承人。因为善良,不知觉喜欢他的她竭力隐藏爱意,只为了不让他为难。因为善良,可笑的善良,让她失尽一切。遗产,爱情,还有,还没出生的孩子......
  • 错嫁太子妃

    错嫁太子妃

    一朝穿越,竟发现自己已经与人拜堂成亲,那人竟然还是当朝太子!不对不对!虽然陌生的记忆里,她绝对不会记错,自己的夫君应该是吴王才对!同父异母的姐姐竟然上演了一出上错花轿!最可恶的是,竟然给她与太子下了春药!太子容貌虽美,却是个病的奄奄一息的身体!难道她真要做一个寡妇?做寡妇好啊!但是,如果太子是装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来自风中

    来自风中

    “我们自风中相遇,又归于风中去,这一世我只能陪你走到这里,期待我们下一世的相遇”我总是在梦里听到这句话,我是一个卖早点的,可我们这早点卖的老不好,因为我们这没有一个正常人。
  • 洛砬大陆之神之召唤

    洛砬大陆之神之召唤

    洛砬大陆神历984年,在崇尚古品武德的远古的洛砬大陆上,同时生存着,人,魔,兽三族。由一部极品功法所引发的斗争导致洛砬大陆的异变。同时放出了困在时空乱流中数亿年的远古恶魔。从时空乱流中出逃的恶魔却在复仇之心的作用下,悄声无息之中改造着这片大陆,混乱的气息即将充斥整片大陆。机智腹黑的元天侯遗子和他的小伙伴们又能在这片即将混乱的大陆上掀起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和机智爆笑的风浪呢?!让我们敬请期待。
  • 老爸像魔鬼

    老爸像魔鬼

    韩梅迎春来自偏僻小镇,父亲对她寄预厚望,盼着她有一天能一鸣惊人。因此,还在读四年级的韩梅迎春遵从父亲的意愿,提前参加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在初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这成为部分同学妒忌她的理由。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韩梅迎春决意放弃参加复赛,于是,恼怒的父亲对她大打出手……
  • 宅男笑笑拔刀

    宅男笑笑拔刀

    这是一个真正的资深宅男穿越的故事。若穿越的是一位医生,他必会使用医学的手段改变命运!若穿越的是一位科学家,他必使用科技的手段改变命运!若穿越的是一位文学家,他必使用美妙的诗文改变命运!若穿越的是一位大商人,他必使用利益的力量改变命运!若穿越的是一位宅男,他如何?又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且看这diaosi宅男穿越到异界后,如何从无到有,修炼宅男专属最强功法:中华古拔刀术......就算宅男穿越到了异界---他还是一个死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