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96400000051

第51章 光影之眼(1)

张元

中西电影的“巴别塔”

一九九九年,我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上举办了我的纪录片《疯狂英语》

的国际首映礼,全场观众几乎是在笑声中看完了这部片子。李阳如传教士、人生导师般的教学方式在西方人看来夸张滑稽。在影片最后,李阳中英文混杂讲了一段预言式的话:Nextcentury,alltheworldspeakChinese.(下个世纪,全世界的人说中文),引得全场观众哄堂大笑。

后来我又参加了几次《疯狂英语》的海外放映,观众的反响始终都是特别强烈的。直到二○○九年,在葡萄牙纪录片电影节上,《疯狂英语》再次放映,与在多伦多放映时一样,场内座无虚席,但在这一次的放映过程中,现场鸦雀无声。我坐在现场,几乎感觉到一种压抑的恐怖的气氛。

一次圣诞节前后,我与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席马尔科一起去意大利拿波里,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当地院线的老板。这个老板讲到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当时意大利影院放映的几乎都是西方每年最为重要的贺岁喜剧片,但一个意大利人走错影厅,误入正在放映王家卫《06》的影厅里。在厅里坐了二十分钟以后,这个意大利人突然哐当跳起来,狂叫着:怎么全是中国人!

从一开始的嘲笑到现在的恐惧,东西方的关系正处于变化之中。我从一九九○年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在那些年里,我们还有机会与张艺谋、黄建新、田壮壮、杨德昌这些师长辈的导演在西方电影节中相会。一九九三年鹿特丹电影节,同时放映了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我们当时正在剪接的《北京杂种》的四十分钟片段。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同时出现在一个电影节上,反映出那时候中西方文化正如海绵与水一般,互相充满了强烈的吸引力。

但回过头去看那段特别热闹的历史,这种吸引力更多是建构在双方互不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我最早对于西方电影的理解都来自于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苏联的电影。直到我一九八五年进入电影学院学习之后,看的第一部西方电影就是施伦多夫的《铁皮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被这部电影震撼了。

而过去西方对于中国电影的认识,就是中国只有一种类型片:功夫电影。

在以往的好莱坞电影中,中国人也多以小丑的形象被嘲弄,但随着这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的衰退,又有奥运会开幕式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好莱坞的价值观也在不断调整。可以说,近二十年,是中西方文化语言的“巴别塔”不断建造的过程,也是中西方文化真正开始对话、交流的过程。最近我参加意大利乌迪内电影节,欧盟在电影节上组织了一次东西方对话的讨论会,我们很快达成一个共识:不管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基础上,还是伊斯兰教文化基础上,人类的几大文明归根结底都指向同一样东西——共通的人性。

电影,归根结底还是表达人性的艺术。当关注点落在这个基础之上,过去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好奇便也消退了,中国电影面临的挑战也更为严峻。以猎奇为诉求的中国影片无法再满足西方观众的需求。在意大利远东电影节的这次讨论会上,一位曾发行过《花样年华》、《看上去很美》、《悲情城市》的意大利发行商说,近几年发行亚洲电影越来越困难,因为在经过最初的一段好奇之后,欧洲观众最终发现,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在人性方面与西方人并无根本区别。

想通了这一点,便不难发现如今中国电影所遭遇的真正问题。观众需要的是中国电影提供更新的、对人类社会有建设意义的价值观,建立更新的美学范式,例如中国的哲学之道,在所谓“儒家思想”背后,实质到底是什么东西?

恐怕有很多人与我有相似的疑惑,为什么在中国社会环境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很多旅居国外的导演都回到国内,大量的港台导演进军内地,仅仅是中国市场大这个简单的解释恐怕不足以说明问题。实际上,这背后是否还因为中国依旧有它独特的魅力,现在的中国还是拥有一种沸腾的生活?

这次在上海电影节上也组织了一场讨论,其中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中国导演如何应对好莱坞影片。在去参加讨论会的路上,我和同行的贾樟柯、娄烨聊天,他们都说,咱们这次不要变成祥林嫂和怨妇,但最终讨论会的基调依旧不可避免地滑向这样的气氛。而陆川的哭泣,再一次证明新闻记者关注的并不是大家真正讨论的思想道理,而是一个愤怒、哭泣的表情,聪明的陆川当然掌握了这种心态。但“好莱虎”实际上并非华语电影面临的唯一的对手,好莱坞正在占领全世界。面对好莱坞,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抗拒,还要客观地接受。也正是有了好莱坞,中国的电影院增多、银幕数量增多、票房增长,并且完成了整个院线的建设。也许电影审查等现实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但归根结底我们要关注的还是电影艺术的核心——我们究竟要表达怎样的人性。

“老实”的第六代

用今天的话来说,王小帅是个很“纠结”的人。原本我在做第一部电影《妈妈》的时候,计划找王小帅一起来拍,他帮我做了很多筹备工作,也参与了剧本的修改。但就在开拍前,田壮壮也盯上了他,打算拉他和娄烨一起加入自己正在筹备的一部电影。因为我这部电影投资比较少,资金不是那么充分,王小帅犹豫半天,最后怕好果子都被娄烨一个人给摘了,所以还是去了田壮壮那边。结果他们电影还没拍,几个人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楼里打牌呢,警察突然来了。后来他们知道这部电影的投资人是个逃犯,片子自然告吹,而我的《妈妈》也已经开机,王小帅扭捏一下,不好意思再回来。好果子没捞着,连我这颗“烂果子”也没吃上,当时估计够他郁闷一段时间的。

其实小帅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和娄烨、路学长都是和我在北影同一届的同学,我们俩关系也特别亲近。那时候我一边上学一边给人打工挣钱,小帅经常同画家刘小东一起过来蹭饭。小帅那时候有个女朋友,后来,又有个女朋友。同样的,他们也看着我换女朋友,我们就是这样一起成长起来的。王小帅虽然走路特别慢,但模仿能力强,比如有段时间他喜欢戈达尔的电影,脸上就故意挂着戈达尔的表情。有一次我们拍个短片,去了趟香港,回来之后就觉得他走路的姿势有点变了,一年之后,我发现香港有个导演就是用这种姿势走路。

除了小帅以外,所谓的“第六代”导演里,娄烨、路学长都和我一起拍过片子。小帅第一个短片是我帮他拍的;娄烨那时候自己想拍一个好玩的东西,也是找我帮他拍;路学长的毕业作业也找到我做摄影。一起玩儿久了,拍片自然也会互相影响。在我拍完《妈妈》以后,他们觉得黑白片这个路子挺对,小帅就开始拍《冬春的日子》,还有何建军,也拍了一个黑白片《悬念》。当时娄烨已经在上海拍出了一部电影,主演是马晓晴,小帅也参与了演出。当然,我觉得娄烨真正形成自己视觉美感和风格的作品,还是他后来用十六毫米拍的《苏州河》。拍摄《苏州河》的时候苏州河还没有改造,娄烨所采用的移动摄影的方式,让观众能够闻到当时的一种气味。比较遗憾的是路学长,他因为生病,片子拍得少一点。有时候,我挺喜欢看同年龄或者处于同种状态的导演的作品,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能得到一些非常亲切的感受。

我们刚进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给我们震动最大的电影应该是陈凯歌的《黄土地》和张艺谋的《红高粱》。因为从整个视觉风格来说,这两部电影是对过去中国电影史的一种割裂。它们用视觉的方式淡化了叙事,或是所谓的“用视觉来讲故事”。某种程度上,这是他们的优点,但同样也是一种破坏。

在我自己开始拍电影的时候,我就想有没有可能用摄影机更加贴近生活,让电影带着一种强烈的纪实性。这可能也是许多“第六代”导演的一个创作倾向。

拿宁浩举例,他最广为人知的《疯狂的石头》,虽然有很多人说他在叙事和影像结构上模仿了《两杆大烟枪》,但这部片子最了不起的一点在于,它用一种幽默化的方式抓住了今天中国的一些现实。这种功底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没注意过他以前的影片,他以前拍过一部《蒙古乒乓》,还有《香火》,包括一些小惊心小动魄的MTV,这个时候他实际上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功底。再比如说张扬,他拍得最好的片子是《洗澡》,《洗澡》以前,《爱情麻辣烫》这几个小故事也非常扎实。事实上,我们这拨人还是挺老实的,宁愿不声不响,真正地拍点好故事给观众。我能够和这样一批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同样也是对他们心存敬意。

当然,用简单的“老实”这个词肯定不能涵盖这些电影的品质。我在拍《北京杂种》的时候,尝试丢掉剧本,希望能够有非常真实的东西出现在我的面前,闻到胡同里的那种味道,像小帅早期的《冬春的日子》,对刘小东和喻红之间关系非常真实的描绘,包括《苏州河》里面的气味。在今天来讲,这些东西在电影史里是占有一定位置的,它们应该会作为优秀电影的品质最终保存下来。

电影最后拍的实际上就是真正的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技巧。西方许多老导演,即使年龄很大了,他们拍的片子依然非常好。越是老了,把整个世界、人生看得越准,价值观越来越正确。这让我有点震动,也对未来充满希望。今天咱们的“第六代”,也就是四十岁左右,在导演这个行当里,还算是年轻人。

我是怎样挑选演员的

我曾听杜可风讲过一个笑话,说香港一个导演不喜欢戏里的某个演员,却迫于压力不得不使用,于是只要这个演员出现在镜头里,坐在监视器前的导演就立马把眼睛闭上,嘴里嘟嘟囔囔就骂开了。

为一部戏挑选演员是一件复杂的事儿,但说白了也挺简单,首先导演要欣赏和喜欢这个演员,才会乐于和他一起完成特别有意思的工作。但更重要的,则是演员一定要适合他(她)所演的角色。

在《过年回家》的选角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当时初做演员经纪的王金花将李冰冰和李涓推荐给我们,其中李涓很快定下来饰演片中的于小琴,李冰冰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一些。她希望能出演陶兰这个角色,但我认为她并不适合。而她最终扮演的女警一角,在原来的剧本中是一个年纪稍大的警察,因此定下来由徐守莉来扮演,李冰冰实际上已经被我们放弃了。

一切筹备完毕,我们按照原计划在天津开拍,但就在拍摄第一天,当徐守莉饰演的女警在画面中向我走过来的时候,我当场绝望了。因为她走过来的样子跟我想象中电影应该呈现的感觉相差太大。我立刻让剧组停下来,徐守莉自然也非常不开心,实际上她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名好演员,她的演技无可挑剔,但我也知道,这部电影要是继续这样拍下去就完蛋了。我意识到,这个女警应该与陶兰年纪相差不多,甚至俩人之间应该能够产生姐妹之情。

我立刻想到了李冰冰,但一联系才知道,她已经计划好去国外,机票订了,行程也已定好,再加上这个角色并不是她最想要的,因此她表现得十分犹豫。就在陷入僵局的情势下,王金花当场对李冰冰骂道:“如果你放弃这个机会的话,我觉得你这个人太傻了,我以后也不会再跟你合作。”听了这席话,李冰冰才最终接受了这个角色。

李冰冰演的第一场戏便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场戏是她与刘琳饰演的陶兰在路边吃饺子,我让她扔掉剧本,讲她自己在家里是怎么过年吃饭的。

几句台词下来,她一下子就进入到电影的情境中,电影的情感与味道便都出来了。这时候我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无比的选择。

有的时候,一个特别契合角色的演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比如《东宫西宫》中阿兰的选角。这部戏筹备了很长时间,一来当时还没有直接反映同性恋题材的华语电影,因此在剧本和故事的把握上必须仔细推敲;二来演员的选择是个难题。关锦鹏当时看完剧本就提醒我说,你这部戏很难拍。在阿兰这个角色上,我试过许多人,包括已逝的贾宏声,甚至导演孟京辉也参与了很长时间的排练,但始终找不到这个角色的感觉。最终选定出演阿兰的司汗,他原本是剧组里干财务的,有一天我正好看到司汗站在我身边,便让他来试试。没想到司汗是个有心人,已经偷偷将剧本很多段落背了下来,在看完他跟胡军演过的一场对手戏之后,我立刻拍板,阿兰这个角色的的确确只能是他。

拍摄《东宫西宫》的另一个收获是赵薇,那时候她还没上电影学院,还是个好奇的来片场玩儿的小孩儿。我一回头看到她,当时她给我的感觉就是两只巨大的眼睛挂在脸上,带有几分漫画人物的感觉,非常有灵气,让人过目不忘。正好戏里有个“公共汽车”中学生的角色,让赵薇来演非常适合。而等到我们再合作《绿茶》的时候,赵薇已经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了。

同类推荐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尘封日记

    尘封日记

    这是一本尘封了八十年的日记,原作者乃是一位民国时期的大学生,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有意无意地将那个年代里的大学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大学生本该是一个朝气磅礴、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群体,而日记中所记录的那个动乱的年代里的那群大学生却生活颓废,毫无进取心可言。他们上课不为多学活用,却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生活中充满了抱怨,他们比拼的不是谁的成绩更好,而是谁的衣着更时髦,谁的打扮更摩登。学生是这样的一群学生,而他们的老师又是一群什么样的角色呢?要么是封建的卫道者,要么是文化的强盗,尽是一群学校里的关系户。他们道貌岸然,与学校联合起来一起剥削学生。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心灵底片

    心灵底片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分为“乡土乡情”“仁山智水”“生活随感”“情人咏史”四部分。文字干净纯朴,语言清新自然。
  • 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诗歌,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夙生缘之玄黄宝鉴

    夙生缘之玄黄宝鉴

    传说海上有三仙岛,曰蓬莱,方丈,瀛洲,钟灵毓秀,人人为之神迷,千百年来无一人访得其踪迹。然而,世间依然有一些执着于求仙问道的人仍时时刻刻牵挂着那个遥远的梦……
  • 医手遮天:蛮妃太嚣张

    医手遮天:蛮妃太嚣张

    异能少女平生两大爱好,玩和美男,穿在个软弱的将军小姐身上。斗姨娘,惩渣姐,废伪兄,花花草草做武器,某女玩的是风生火起,一道圣旨指婚给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好吧,看你还算有点财势又那么秀色可餐的份上,姐就勉为其难跟你混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解密职业操盘手的盈利策略

    解密职业操盘手的盈利策略

    本书详细阐述了职业操盘手选买卖点的技巧,结合实例和图表讲解了买卖股票的好时机,介绍了职业操盘手买卖时点的各种实战策略,并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如何买卖股票,帮助投资者在股市中成功地实现盈利。
  • 肇论新疏游刃

    肇论新疏游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狼王的惹妃(全本)

    狼王的惹妃(全本)

    我叫惹惹,一天要是不惹事儿就不叫惹惹的惹惹,一不小心穿越惹进了狼界!欺负我人生地不熟,没门儿!头狼怎么了?惹——狼界第一武士有什么了不起的,惹——那么这个呢,堂堂的狼王还敢惹吗?当然,惹——这次没惹好,一不小心在肚子里惹出一个人不人狼不狼的小球球,带个球球还怎么惹?告诉你,带个球球才刺激——那叫惹火——介绍本人另外文文《玩转花心总裁(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136781/《非笨蛋不嫁》http://novel.hongxiu.com/a/202218/
  • 会走路的植物(趣味生物卷)

    会走路的植物(趣味生物卷)

    看过成龙主演的电影《我是谁》吗?成龙饰演的杰克因剧烈的碰撞而丧失了所有记忆,对自己的名字、来历都一无所知,他逢人只会问“我是谁”。其实,我们何尝不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我是谁?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一个“我”?生物科学将为我们解答这些困惑。
  • 洛镜之殇

    洛镜之殇

    ‘’呜呜,洛儿,你好残忍!“”咦,对呀,你怎么知道我小名叫残忍?““嗷嗷嗷嗷,主银我饿了!!”“滚一边儿去!还有,刚才谁说我家洛儿残忍?”“~(>_<)~你俩表打起来啊!!”他,桀骜不驯,玩世不恭;她,冷酷无情,古灵精怪;在这异世,掀起滔天波澜!
  • 太古密录

    太古密录

    佛家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洪荒古迹,千古大能,通天彻地,昔日混沌未开,天地一体,千古圣王盘古氏挥斧力劈混沌,创造天地,道法仙术修行一途,于此同时也创造了永远的道法天地规则,束缚着后世无数修仙之人。天地初开规则未成,一个变数被混乱的规则卷入了这个奥妙神圣的上古时代,就此揭开了浩瀚缥缈的太古洪荒世界·····
  • 所天录

    所天录

    十七年蓄能,天才废柴,从零开始,尔等老头静候万俟族长回归!
  • 《好想回到那一年》

    《好想回到那一年》

    青春,成长,友情,爱情,爱恨交织,夜色朦胧,梦,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