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96600000041

第41章 落日前的凭吊(3)

袁世凯的圆滑和回答的掷地有声,不能不使人佩服,袁世凯何等的江湖历练,他对付书生气的谭嗣同是股掌之间,他知道这是一次以卵击石的买卖,胜算和成本是他首先考虑的,他心里不能不掂量,同样的一件事,而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则是如此记载的:

初三日早,暾谷(即林旭)持密诏来,跪诵痛哭激昂,草密折谢恩并誓死救皇上,令暾谷持还缴命,并奏报于初四起程出京……筹划求上之策,袁幕府徐菊人(徐世昌)亦来,吾乃相与痛哭以感动之,徐菊人亦哭,于是大众痛哭不成声,乃嘱谭复生(谭嗣同)入袁世凯所寓,说袁勤王,率死士数百扶上登午门而杀荣禄,除旧党。袁曰:“杀荣禄乃一狗耳!然吾营官皆旧人,枪弹火药皆在荣禄处,且小站去京二百余里,隔于铁路,虑不达事泄。若天津阅兵时,上驰入吾营,则可以上命诛贼臣也。”

康、梁的的文字都写到袁世凯当时的态度慷慨激昂,“杀荣禄如杀一只狗一样”。但袁世凯提出杀荣禄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皇上必须到自己的营中来亲自下令。

袁世凯《戊戌纪略》中是如此写他和谭嗣同会面:

(初三日晚)正在内室秉烛拟疏稿,忽闻外室有人声,阍人持名片来,称有谭军机大人有要公来见,不候传请,已下车至客堂。急索片视,用谭嗣同也。

余知其为新贵近臣,突如夜访,或有应商事件,停笔出迎。……

袁世凯随后写道:一段寒暄过后,谭嗣同先说了一通他与康有为曾怎样向皇上力荐袁世凯,但都因荣禄阻碍,使得袁世凯的晋升缓慢。之后,谭嗣同话锋一转,出示了在袁世凯看来非常可疑的光绪手谕:让袁世凯在荣禄前宣读皇上的命令后,诛杀荣禄,然后,“即封禁电局、铁路,迅速载袁某部兵入京,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营,大事可定。”

予(袁自称)闻之魂飞于天外,因诘之:围颐和园欲何为?

谭云:不除此老朽(慈禧),国不能保!此事在我,公不必问。

予谓:皇太后听政三十年,迭平大难,深得人心。我之部下,常以忠义为训诫,如令以作乱,必不可行。

谭云:我雇有好汉数十人,并电湖南招集好将多人,不日可到,去此老朽,在我而已,无须用公。但要公以二事—诛荣禄,围颐和园耳!如不许我,即死在公前。公之性命在我手,我之性命也在公手,今晚必须定议,我即诣宫请旨办理!

予谓:此事关系太重,断非草率所能定。今晚即杀我,亦决不能定,且你今夜请旨,上亦未必允准也。……

予见其气焰凶狠,类似疯狂,然伊为天子近臣,又未知有何来历,如明拒变脸,恐激生他变,所损必多,只好设词推宕。

对袁世凯这久经沙场和官场的人来说,在没有看到上谕之前,他绝对不会贸然出手的。袁世凯自述道:当时他强调了两点:一是杀荣禄容易,但要奉旨行事;二是立即举事不易,因为营中枪弹均为荣禄控制,必须先设法预贮弹药,然后方能依策行事。并且,在自己的新军周围,董、聂各军四五万人,淮、泗各军又有七十多营,京城内也有旗兵数万人,自己的军队只有六七千人,怎么能办成此事?对于袁世凯提出的第一条,谭嗣同回答说:20日早晨袁世凯请训时,光绪帝自然会亲自下达命令。而对袁世凯所说的第二条,谭只好表示同意,并且,认为袁世凯是“奇男子”。

9月20日这一天早晨,光绪在宫中第三次召见袁世凯。袁世凯后来在《戊戌纪略》中表明,那一次召见,袁世凯并没有得到谭嗣同所称的密谕,光绪帝也绝口不提兵变的事情。袁世凯利用了这次请训机会,大胆向光绪帝进言道:

古今各国,变法非易,非有内忧,即有外患,请忍耐待时,步步经理,如操之过急,必生流弊。且变法尤在得人,必须有真正明达时务老成持重如张之洞者,赞襄主持,方可仰答圣意。至新进诸臣,固不乏明达勇猛之士,但阅历太浅,办事不能缜密,倘有疏误,累及皇上,关系极重,总求十分留意,天下幸甚!臣受恩深重,不敢不冒死直谏。

袁世凯这一番话可以说确切表明了态度。在骨子里,袁世凯是看不上康有为等自命不凡的书生的,也觉察到年轻的光绪皇帝在性格、经验以及能力上的致命弱点,所以就劝光绪稳妥行事。这不能不说是袁世凯的肺腑之言和真实想法。

宫闱政变向来是一成败难料的冒险,当时的袁世凯只是一混迹官场几十年普通的汉族官员,只是仕途奔竞,并没有资格也没有资本进入高层的权力角逐。

袁世凯虽倾向维新,但当时光绪的维新诏令仅仅得到浙江巡抚陈宝箴的响应,维新派势力尚弱,还不足于图大事。

如果设身处地为袁设想,无论他是帮助“帝党”杀戮“后党”,还是帮助“后党”剿灭“帝党”,都要承担着道德与良知的折磨。毕竟他只是听到谭嗣同慷慨激昂的一面之词,而光绪帝对维新派布置的政变计划知不知情?也没有证据表明光绪帝在面见袁世凯时对他提出过参加政变的要求;脑袋如果没进水,谁都知道当时国内掌管实际最高统治权的是太后慈禧,即便光绪帝有胆量向袁世凯提出捕杀太后的请求,但任何头脑清醒的大臣都绝不会随口允诺,帮助皇帝杀戮或者囚禁母后。

这里牵扯的不仅仅是个人安危的事,而是面对的江山社稷,万一失手,那对社稷和国家神器伤害更大,那民族的伤痛更大,世事如棋,鹿死谁手?变数未知,后果孰定,更何况是谭嗣同的一次夜间的陡然造访,就能让一个人豁出身家性命以卵击石吗?

所谓的捕杀太后的密诏,本是康有为伪造的,康有为说他携有光绪皇帝9月16日通过杨锐带给他的密诏:“今朕位几不保,汝可与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等开妥速密筹,设法相救。”直至宣统元年八月十二日,杨锐的儿子杨应昶将密诏原文呈交都察院,人们才发现,原来密诏不是写给康有为的,而是写给杨锐等四章京的。其原文称:

朕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末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密诏反映的是光绪的激进改革理念和行动受太后掣肘时的焦虑。并非告急的密诏,“朕位不保”的前提是“将旧法尽变,尽黜昏庸之人”这一假设,皇帝是虚前席询问良策,而非授权救援行动,况光绪皇帝还要“熟思”,方案要“不致有拂圣意”,且光绪帝指名“妥速筹商”的,是四位军机章京。康有为充其量也只能列入“诸同志”之中,康有在当时的光绪皇帝心中,决非可依靠的股肱,康有为伪称密诏内容是:

朕唯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且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虑,不胜企盼之至。特谕。

这就面目全非了。康有为并将自己的名字加入所谓“密诏”,到处招摇和集资,更显示其行事的不择手段。

据康有为《自订年谱》中的说法,18日早上,林旭向康和谭嗣同出示了光绪的密诏,旋召梁启超、康广仁、徐致靖、徐仁铸、徐世昌同读。众人“痛哭不成声”,“经画救上之策”,“乃属谭复生入袁世凯寓所,说袁勤王,率死士数百扶上登午门而杀荣禄,除旧党。”又说袁答“杀荣禄乃一狗耳”,建议“天津阅兵时,上驰入吾营,则可以上名诛贼臣也”。这是整个戊戌变法那个时期使形势骤变的最为关键的历史谎言。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戊戌政变并非因袁世凯主动告密而发生,但袁世凯后来的被动汇报大大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事实上,袁世凯在得到政变消息后,为了保全自己,慌忙向荣禄和盘托出了谭嗣同的密谋。慈禧太后在得知维新派想谋杀她之后,恼怒至极,于是使得原本和平的训政转变成为一场流血的政变。光绪皇帝和珍妃身边的太监也倒了大霉,被杖毙四人,另枷号十人,就连光绪也被软禁在灜台。

其实,如果划分政变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康有为的伪造密诏要负主要的责任,而非袁世凯一人被动汇报而独担告密者的责任,康有为被人追捧而袁世凯被千夫所指。

同类推荐
  •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本书立意陶渊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并结合其对人生独特而超越的思考、其诗文创作的高妙意趣以及中外大量相关例证来论析这一境界的意义与价值。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暖暖的幸福

    暖暖的幸福

    《暖暖的幸福》主要分为5辑,行善是栽一棵无花果、不辜负每一颗纯洁的心灵、有一种爱是那么怯弱、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把爱画在岁月的脸上。爱,是一种需要不断被人证明的虚妄,就像烟花,需要被点燃才绚烂到极致。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年轻岁月,如火的季节。可是却感受不到火的灸热。所有的华美和绚丽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又何必在乎太多,太阳依旧东升西落。让它成为关于那个火一样的季节的一份记忆吧。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热门推荐
  • 一本书读懂商业常识

    一本书读懂商业常识

    商场如战场,不论何种创业项目,但只要你准备投身于商业大潮之中,一些商业知识与经营之道都是必须要提前具备的。否则,很多时候为失败所支付的“学费”会让你承担不起。那么,为什么我们不从成功中得到教益,让“教育成本”更低一些呢?
  • 大道赋

    大道赋

    风云动,妖魔兴,少年仗剑修长生;历劫难,习神通,一鸣惊人鸾飞凤;大道赋,六合功,上体天心悟神通;斩邪徒,斗恶灵,修成绝世不老功;红尘滚滚渡,仙云袅袅来,天地易逝我常在,八荒内外长留名!少年叶子轩性恬淡,好长生,独游世间,秋风原上开启修道之途,由此一飞冲天,悟道法,斗妖魔,闯天下,证道果,傲视群雄,睥睨乾坤,人神共尊!
  • 李公案奇闻

    李公案奇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医鬼王

    神医鬼王

    她,是穿越鬼医,穿越而来,居然悲催的在生孩子。他,是叱咤风云的王爷。遇到她,他原本的计划全部都被大乱。盛世风云,红颜天下,二选其一,奈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侠世界的小配角

    武侠世界的小配角

    这是一个屌丝男稀里糊涂穿越到武侠世界,然后和附送的系统斗智斗勇,顺手解决几个大反派的故事。真的只是顺手,而已。
  • 血色玫瑰之两个灵魂

    血色玫瑰之两个灵魂

    他是校园里的校草,她也长得十分漂亮,原本不相干的两人,却因为某些事情走在一起,当爱情即将到来时,她却变了,因为复仇,她在残忍的伤害默默在她身边守护着的他。。。。。【这本书是月更】
  • 欢欢喜喜闹古代

    欢欢喜喜闹古代

    一觉醒来穿到了不知名的朝代穿也无所谓啦,可是为什么是婴儿?悲催呀,上学第一天“我们以后就是好朋友了哦!”上官灵儿高兴的说着“随便你,没事别来烦我就好!”嘻嘻酷酷的说着十几年后“嘻嘻学姐,真是越来越光彩照人了呀!”众爱慕者说着“我说你们够了吧,是你们自己滚还是我帮你们”嘻嘻冷冷的说着“呵呵,学姐不劳驾,我们自己来,自己来!”见嘻嘻要发彪竟真的身子一蜷滚了出了父母眼中的乖乖女陌生人眼中的冰山美人爱慕者眼中的罂粟花,竞争对手眼中的老练,仇人眼中的魔鬼,多重身份与性格且看女主如何欢欢喜喜开始她的古代生活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经商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经商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凌霄:魔法灰姑娘

    凌霄:魔法灰姑娘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魔法世界,有金系的圣金术,木系的御行术,水系的召唤术,火系的御炎术,土系的灭妖术。法利尔大陆上有金木水火土五大魔法行会,分别管理这些法术,被五行行会所包围的是至尊国,五行行会与至尊国皆并行天下。绚丽幻彩的魔法,看俊朗飘逸的众男子和瑰丽傲踞的众女子,他们如何掀起新一轮的魔法盛会。凌霄,至尊国皇宫里最没有地位的残废小公主,懦弱无能。然而,当她沉睡的金眸一睁,万丈光芒如蛟龙腾云,冲入云霄,看她如何成就魔法之大乘,横行世界,笑傲天下。群雄并起的法利尔大陆,魔兽争霸的远依大陆!
  • 追妻行动:高冷王爷腹黑王妃

    追妻行动:高冷王爷腹黑王妃

    一朝穿越摇身一变夏家七小姐受尽姐妹欺辱然而现在的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任人宰割的七小姐了又遇当朝王爷苏易好吧,后面的写不下去了,直接看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