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26800000007

第7章 河北梆子的艺术(1)

河北梆子形成后,曾出现过三大艺术流派:一支为直隶老派,一支为山陕派,一支为直隶新派。前两派统称京梆子;直隶新派因产于天津,又称卫派,天津旧称天津卫。这三种流派都对河北梆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直隶老派成长于农村,细分起来还有南北之别:以上海为中心的河北梆子称南派;以京、津为中心,流行于河北、山东以及东北三省的河北梆子称北派。两派比较起来,南派略弱,北派较强。南派形成于清光绪朝中期,是由北派派生出来的。直隶老派的特点是文武兼备,唱做并重,唱文戏的也会演武戏,文武不分,只是不同演员各有侧重而已。北派在剧目方面重视革新,河北梆子时装戏就是直隶老派率先搞起来的。北派的唱念基本上以直隶语言为基础,但还留有一些山陕味;演唱上讲究平稳、舒展、刚劲、质朴、简练,不尚花哨。而南派的唱念特点,虽然也以直隶语言为基础,但在唱腔上较多地保留了山陕梆子的花腔,婉转柔美,为南方群众所喜爱;在念白中比北派更加直隶化,很少有山陕味。

山陕派主要是由来自山西和陕西两省的艺人形成的。光绪年间,有较多的山陕梆子艺人拥入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这些艺人为了与直隶老派梆子演员合作演出,同时也为了博得当地观众的欢迎,在登台献艺之前,必先经过短期的改造。但是,无论怎样改造,却总是与地道的直隶老派梆子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念白方面仍不免带有浓重的山陕味。尽管有些山陕派演员在念白中糅进了直隶语音,但仍是不地道。也有少数山陕演员仍念蒲白,即以山西蒲州语音为基础的念白,坚持不改,并以此为正宗。这些都是山陕派在念白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唱腔方面,与直隶老派比较起来,板式结构与使用规范全都相同,只是情趣、韵味有差别,山陕派具有悲壮、凄凉、哀怨、酸楚的特点。此外,在表演方面,山陕派崇尚特技,如翎子功、发缕功、翅子功、髯口功、椅子功、跻功等,都是山陕派演员所擅长的。山陕派与直隶老派的合作,酿成了光绪年间河北梆子与京剧竞争的局面,扩大了河北梆子的影响,推动了剧种的发展。

直隶新派是在直隶老派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河北梆子新军,使气势正盛的京剧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而一举成为河北梆子的主流。梆簧争衡的形势自此转为新派梆子与京剧之争。

直隶新派以女演员为中心,以唱功著称。唱腔上较老派繁难,具有高亢、曲折、跳跃的特点,极富震撼力,听了使人感到痛快淋漓,回肠荡气。在唱念上一扫老派梆子所保留的某些山陕味,彻底地河北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流行的河北梆子就是直隶新派的延续。新派演员一般以文戏为主,不尚武功,绝少有山陕派那样的特技表演,上演的剧目多是唱功戏。新派继承了直隶老派编演时装戏的传统,在艺术上善于革新,不为旧习所拘束,打破了以山陕为正宗的传统观念。新派不仅彻底改造了老派直隶梆子中的山陕余音,完全由直隶语音取代,而且还创出了许多新的唱腔板式,如大慢板、反调二六、单导板、长搭调等。

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

慢板有大、小慢板之分。大慢板是河北梆子唱腔中曲调性最强、演唱速度最慢的一板三眼,即四分之四板式,多用于青衣、须生行当,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抑郁、愁闷、沉思、缅怀等情绪。大慢板不能自行结束,唱完后必须转入小慢板。小慢板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板式,生、旦、净、丑各行均可运用。这种板式既可用来抒情,也可用来叙事,是介于大慢板与二六板之间的板式,也是大慢板通向二六板的桥梁,但也常常独自起板,自成唱段。

二六板基本分为两大类,即正调二六和反调二六,均为一板一眼,即四分之二板式。

正调二六又有不同速度的板名:紧接在小慢板之后的称“慢二六”,曲调性较强,唱腔伸展而从容,偏于抒情。用在流水板之前的称“快二六”,工于叙事。介于以上二者之间是中速二六,是二六板的主体,唱腔平易流畅,兼有快、慢二六板的功能,运用最为广泛。二六板极为灵活,可塑性很大,既可用来抒发人物的多种感情,也可以用它沟通除大慢板以外的任何板式,是河北梆子唱腔的核心。

反调二六俗称“反梆子”或“反调”,既无起板,也无收板,不能自起自落,它的上承或下转均须经由正调二六带入和接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板式,但善于表现人物的凄楚、怨恨之情。

流水板是河北梆子中有板无眼的唱腔,有整板流水与散板流水之分。整板流水节奏急促,字多腔少,一字一板甚至一板二字,称为“紧打紧唱”。散板流水比较自由,行腔长短随需要而定,可长可短,但在唱腔的进行中要匀称地快击梆子,称为“紧打慢唱”。两种流水板主要用来表现人物的愤怒、焦急等情绪。

尖板是无板无眼的散板唱腔。哭板也是一种无板无眼的散板唱腔,除开头有过门,末尾用乐器伴奏外,在唱腔进行中不用任何乐器。

男性和女性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起来较为吃力。正调唱腔是微调式,反调唱腔为宫调式。唱腔中的主要特点是四至五度的大跳进,为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演唱上讲究“腭嗽”“喷口”“咂夯”等特殊技法,听起来慷慨激越,痛快淋漓。

河北梆子唱词以“三三四”十字句和“二二三”七字句占多数,偶尔也有五字句、六字句及多字句。唱词上下句的尾字通常同辙不同声,多是上仄下平。在一大段唱词里,中间变换辙韵的情形偶然也有,但并不多见。

河北梆子的传统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为主,笛子为辅,其他乐器有笙、唢呐、三弦等。20世纪50年代后,乐队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场乐器有板胡、梆子、笛子、三弦、扬琴、二胡、筝、阮等;武场乐器有板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小钹、碰钟、牛皮鼓、花盆鼓、唢呐等。

河北梆子常用词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词牌五十余首,管乐词牌百余首。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大多词牌(尤其是弦乐词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为人物的舞蹈动作伴奏。

河北梆子的表演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自剧种诞生以来就比较齐全。早期的行当分类与山陕梆子基本相同,到清光绪中叶,特别是梆簧“两下锅”后,它的基本行当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生行分须生、小生、武生。

须生又分重唱功的文须生、重做功的脆须生、重工架的武须生三种。

小生又分文小生、武小生、穷生、娃娃生。

武生又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梆子、皮黄合演以前,河北梆子的武生行还没有独立。梆子、皮黄合演之后,在京剧影响下,武生逐渐从各行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当。

属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须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

须生戏有《金沙滩》,是河北梆子传统剧目,又名《闯幽州》《双龙会》,其剧情介绍如下:奸臣潘仁美私通辽主,诓宋太宗赵光义至幽州五台山进香。辽军乘机围困宋太宗,继而辽主又设双龙会邀宋太宗赴会,企图擒获他。杨继业为破辽主阴谋,命大郎杨延平假扮宋太宗,其余诸子随行保护。席间,杨延平先用袖箭射死辽主,辽兵四起,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安战死,四郎杨延辉、八郎杨延顺被擒,仅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突围而出。

《李陵碑》又名《两狼山》,是文武须生、二花脸唱做并重戏。其剧情介绍如下:北宋时,太师潘洪之子潘豹无恶不作,被杨继业之子杨七郎打死。潘洪怀恨在心,暗使辽犯境,又自讨为帅,欲借北征之机陷害杨家父子。辽军兵至雁门关,杨继业率兵奋力抗敌,厮杀数日,潘洪却关闭城门,不许杨继业进城,致使杨家父子被困两狼山。杨继业令杨七郎回朝搬兵,七郎行经雁门时被潘洪害死。杨继业又差杨六郎回朝,杨继业孤军死守,久等救兵不至,含恨头撞李陵碑而死。

旦行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五类。

青衣又称正旦,在剧中多穿黑色服装,但在少数传统剧目中也有穿白衫的青衣,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等。

花旦由于表现人物性格类型比较多样,又有闺门旦、耍笑旦、摔打旦、泼辣旦、小旦之分。

武旦又分两种,具有靠架武生特点的称刀马旦,具有短打武生特点的称为夜叉旦。

彩旦当初均由丑行兼演,属丑行。有了女演员后,改由女性扮演。

属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均用青衣唱腔,但很少唱大慢板。

《大破天门阵》系以武旦为主的唱做武打并重戏,其剧情介绍如下:北宋时,辽主萧银宗侵犯中原,杨延昭奉旨挂帅出征,遇萧天佐摆天门阵,久不能破,乃命杨八姐乔扮番使刺探军情。八姐与流落北番之宋将焦光普相遇,探知天门阵势和破阵要诀,杨延昭遂命焦、孟二将前往穆柯寨盗取破寨必用之降龙木。二将到了穆柯寨,败给了穆桂英,遂诱杨宗保前去穆柯寨。穆桂英擒获杨宗保,与之缔结婚约。杨延昭责怪杨宗保临阵招亲,破坏军纪,拟处斩刑。穆桂英持降龙木下山相救,杨延昭遂释放杨宗保,让他与穆桂英一同去破天门阵。

净行又分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零碎花脸四类。

同类推荐
  • 古琴清英

    古琴清英

    本书共分七部分:古琴传承与保护、川派古琴艺术、琴乐美学琴曲打谱、琴学琴史琴家、琴曲、琴谱辨析、琴律与古琴斫制、艺文。收录文章62篇。
  •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国际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 华语电影跨越地域局限、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呼应了两岸三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层面的多元互动。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本书立足当代华语文化政治与工业的“活实践”,以跨地产业合作、美学流变、独立影像与都市电影为研究切入点,以期推动华语电影的学术范式更新,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为读者奉上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创见。
  •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驰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并能融会古今,博采众长,破旧立新,各具面目,成为我国近代艺术史上开创一代新风的典范。这四者中,人们公认他篆刻艺术成就最高,只不过印为小道,到晚年反被他的书画名所掩,他自己也曾说过“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分析了吴昌硕经典印作的技法和创作思想,旨在启发和帮助篆刻爱好者正确认识吴氏印风的演变过程及其艺术精华之所在,把握吴氏印风的本质特征,从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
  •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热门推荐
  • 三嫁公主

    三嫁公主

    女子长成有烦恼,不知谁做夫君好?不可一世、智慧无比的龙承皇?骁勇善战、战绩累累的大将军?温文尔雅,走路似仙的弦王?体恤温存,学富五车的残疾神医?皇兄?门主?护卫?奔溃……小女子分手无术……
  • 魔尊圣皇

    魔尊圣皇

    当魔域攻入人族大陆……当神皇转世人族……星辰大陆风云再起
  • 繁花纪之云倾柔

    繁花纪之云倾柔

    关于沈云珠的故事,一个温婉坚毅的女子,从来都有自己的思考。
  • 天宇霸王

    天宇霸王

    圣人三境:源,道,劫。造化三境,法身,法相,洞天。武道三境,蕴藏,明神,蜕凡大千世界可以供养出圣人,小千世界也又能能供养出造化大能,但还有无数被封印住,断绝了原力供应的小世界。那里的人该何去何从,其间还有许多被一起封印的造化大能,他们该怎么办,圣人寿命无穷无尽。造化大能最多只有八九寿元。挣扎了近亿年的身影,忘川河中的残魂,花开叶落,叶生花谢的彼岸花。近亿年过去了,又有谁能支持到那一刻。
  • 挚爱触手可及
  •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也许,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拆掉思维里的那些墙,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快乐、自信和幸福。从“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须一点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就此大不相同。
  • 撞煞先生

    撞煞先生

    常言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人这辈子止不住的就是个“贪心”二字,说的也是,要是我当时不贪心,非跟着夯货信什么风水养人、借阴聚财之术,弄的孽债缠身,又怎会弄出现在这么多邪门儿事情出来呢?这都是命,我叫白夕,不是皮肤白皙的那个白皙,排行老四。事情,还得从那次借阴聚财说起…………
  • 总裁大人是醋坛

    总裁大人是醋坛

    她在执行一次任务时,不幸遭到背叛惨死。她临死之前发誓,如若有机会她要让他们生不如死……再次睁眼,她已不是她,她重生在另一个女孩的身体。但不妨碍她复仇。当然在复仇的同时撩撩帅哥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时间很长,她能慢慢玩
  • 病从口中入

    病从口中入

    食物营养是人类生命的能量,是人类健康的保证。膳食结构是否合理,摄取营养是否平衡,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人的一生中,平均每人每年摄取食物量达一吨多重。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坚持工作,最不可或缺的是来自食物中的营养供应。如果饮食不合理,那么,营养就会失衡,健康就会受到损害,这样日久天长,就会导致百疾丛生。
  • 落天传奇

    落天传奇

    一个孤儿修炼,经历的仇杀,感情波折与失败,最终我行我素,神挡杀神,天阻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