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43700000015

第15章 文本探微(2)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婚姻观

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顺治、康熙年间,当时,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还不太稳固的政权,乃重新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强化思想统治。稍有一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程朱理学”是以”存天理,去人欲”作为哲学思想的核心,并且还用这种思想修饰了整个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婚姻制度当然是扭曲的,其结果自然也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并使爱情与婚姻走向相互背离的道路。一个一直处于贫困状况的读书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力改变什么的。从前文所述我们也已经知道,他甚至连自己的一个小妾都无法保住,所以也只能在自己虚构的世界中实现理想。那些在作品中一再出现的花妖鬼狐故事,就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婚姻尝试,或者称之为婚姻试验。

在《聊斋志异》中,反复出现的故事多是有关于婚姻的。可以这么说,在《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小说中,除去寓言、笑话、速写外,真正称得上小说的大约有二百篇,其中最耐人寻味、同时又令人思绪遐飞的花妖、狐魅与书生的情爱故事,就占了其中一半以上,从而使得人鬼相恋、人神相恋、人狐相恋成为《聊斋志异》最基本的特征,甚至不乏人、狐或者人、鬼成婚的例子。从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心目中的理想婚姻观是怎样的:男女双方需要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两性结合的前提是两情相悦,走进婚姻的两个人是必须有感情的,也就是说,他们彼此必须是相互爱慕的,如果没有感情,那就没有理由走在一起,生活在一起。

在《聊斋志异》中,关于两情相悦的故事层出不穷:酷爱牡丹的书生,因为留恋异乡绝妙的牡丹而钱财用尽,无法返乡。这份痴情居然可以感动漂亮异常的牡丹仙子;牡丹仙子不仅为其提供返乡的盘缠,而且以身相许,带着堂妹和那位痴情的公子一起回到家乡,还为这痴情的公子生下儿子。

一个人因为被官府追逼而逃亡在外,远离亲人,就在盘缠即将花完,自己也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忽然出现了一位美丽异常地的狐仙。从那以后,他不仅不再衣食无着,而且还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到最后,那位漂亮异常的狐仙还主动上门,与其成就一段佳缘。

因为妻子死亡而备感孤独寂寞的失意书生,忽然发现从墙上飘落下来一个女鬼,对书生诉说自己的冤屈。书生难耐寂寞,正想和她共享鱼水之欢时,女鬼竟然为了保住自己的处子之身,为他召来了鬼妓。直到大仇得报之后,女鬼才和公子一起回乡,两人终于结合,还生下了儿子……

仔细审视这些故事可以发现,这些故事中的女性大都非常贤惠,而且心地善良,不仅饱含恻隐之心,而且还能做到助人为乐,毫无缘由地选择去做好人,真正体现了”性本善”这句话的精髓。

在这些小说中,因为女性角色大都是花妖、狐魅,所以她们能够来去自由。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些故事里的主角们,缺少了从前才子佳人小说中的那种刻骨思念、缠绵悱恻,爱情和婚姻在这里都只是平平常常的生活遭遇,只不过在这种种遭遇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得到了自然升华而已。从这些小说中的女性来看,蒲松龄已经意识到女性在族权、夫权的束缚和压迫下,毫无自由可言的悲苦状态。为了让她们能够从这种境况摆脱出来,蒲松龄特别借用具有异术的花妖、狐魅们,将自由重新还给了女性:不仅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而来去自由,而且在如何择偶以及性关系上,都具有绝对的自由。当然,这其中还有女性爱与不爱的自由。在蒲松龄的小说中,有的女性刚开始是和自己所选定的男性真心相爱的,但是随着她们对男性了解的深入,一旦发现男性对自己不够尊重,她们往往会像传统男性的休妻那样,选择休夫,而且都是很决绝地离开,以后也不会再有复合的可能。

在《聊斋志异》中,一夫二妻,或女子下嫁后又邀来女伴共事一夫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有的女性在和丈夫结婚后,还主动为丈夫找小妾。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一夫多妻制,蒲松龄是认可的,事实上,他自己就曾经有过小妾。所不同的是,蒲松龄希望这种一夫多妻制能够给在婚姻中的男女都带来快乐、幸福,而不是像自己的经历一样,给双方带来更多的痛苦和无奈。

同类推荐
  • 飘逝的歌谣

    飘逝的歌谣

    现在,我站在城市的中心,身边刮过的是更加呼啸的飓风,内心经受的是更多深不可测的夜晚。我所置身的周围是更多的泥泞和险滩……但我已经不再恐惧和畏缩,我已学会了挑战和跨越。作品注重细节描述,用细节反证和彰显了事物的特性,内容广博,叙述满含深情,语言表述精炼。
  •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许多人,信步去看一场花事,渡船去赏一湖春水,从一座城到一个镇。一路风尘,有人将闲云装进行囊,有人将故事背负肩上,他们都在寻找那个属于心灵的原乡,可匆忙之间又忘了来路,不知归程。隐世才女白落梅,以禅意写红尘,以佛法道人生,化云水禅心,入人间烟火。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 它需要良好的方式。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
热门推荐
  • 魔法谱

    魔法谱

    魔导族并融狂战体血脉的双重异化,空想具现的恶魔传承,四大魔兽辅佐,令诸神恐惧的本相精神体,超绝的武技,绚丽的魔法,震撼登场!
  • 战国之千面书生

    战国之千面书生

    一场血与泪的阴谋,一场权与义的争斗。战火激荡的战国,纷争之后竟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旧恨已了,又添新仇。这乱世之中,有义才能存,无情才能立。面对着不同的人,戴上不同的脸。到最后,你都不知道哪一张脸,才是真正的自己。
  • 迷糊才女的古风穿越

    迷糊才女的古风穿越

    现如今任谁都穿了,姐姐不穿似乎太不厚道了吧?但是...只不过在上课小憩一下也会穿?好吧,我穿我穿我穿穿穿。可是,我的神啊,能不能让姐有点面子地穿?下次我不要被撂在屋顶上挂着啦~~~好歹人家在现代是个有头有脸的才女诶。什么什么,刚来不久就让我赶上诗赋盛宴?武林大会?这可是个结交美男的好机会啊!!美男,姐来了!谁要这个沉默是金的木头啊!就算我救了他,他也用不着以身相许呀!他不是姐的那盘菜...但是为什么当我以为遇到真爱后,我看这木头男越来越顺眼了呢?--------------------------------------------------本文纯属虚构~冷笑话居多~额外附赠侦探情节~喜爱者请收下,谢谢~某罹飘过小罹新文新坑《首席医师的咖啡女仆》:http://novel.hongxiu.com/a/262408/
  • 邪魅殿下请深爱

    邪魅殿下请深爱

    我,乔筱蓝,一个上会爬树,下会拆墙的乖乖花痴女。竟在父母的凑合下与圣凌NO1校草成为“合法”夫妻!他桃花泛滥与美女们暧昧不断,全然不把我这个老婆放在眼里。“老公,我想你了。”他坏坏的笑了笑,一只手捧着我的脸,暧昧的气息氤氲在两人之间。“我也想你……”说完便俯上我的唇,辗转啃噬,我连忙推开他“可是你可不可以先去刷牙,脏……”他不怒反笑,好看的桃花眼里满是邪佞的笑意“竟敢嫌我脏,待会让你比我更脏……”
  • 只手破天机

    只手破天机

    皇帝算什么?只要我袁家愿意,随时可以让一个乞丐变成皇帝,也随时能让一个皇帝变成乞丐!普天之下,阴阳两道,有谁不看我家的脸色行事?看到了没?就凭自己看不顺眼,或者见鬼的怒气填庸,便不分青红皂白的前去架梁,那不叫仗义,那叫傻B!记着,冲动是魔鬼啊。。。摸清了对方底细,估摸着自己能够架得住,那就不叫傻B,而是称做仗义!如果比咱们厉害的,咱们回家再练几年,或者搬高手来再欺负。纵横阴阳两界,上下五千年,有谁听说过咱家中人在外吃过亏啊。。。风子的QQ号码是:122075435,各位有什么建议或者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 苹野纂闻

    苹野纂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群居解颐

    群居解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探灵师传说

    探灵师传说

    天朝上国,万物有灵。寻捕灵物,谓之探灵。每次朝代更迭,每次年岁动荡,都有探灵师的幽影在幕后悄悄舞动。他们是被历史帷幕包裹的丑角儿,悄悄登场,从不被记忆。他们,为帝王将相捕猎奇物,或辅佐草莽英雄为之攻打江山。他们各自为主,互相杀戮。或以身止战血染沙场,或除暴安良伸张正义,或逍遥法外为所欲为。灵气缠身,帷幕渐起,一次次美好丑陋动荡安宁的时代里参见英雄!
  • 幻星剑主

    幻星剑主

    人生无处不是道场,时间万物皆是修行。大浪淘沙,始见真金璀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是一名腹黑宅男兼修行废材的无声呐喊;这是一个自强不息、折腾不止的励志故事;这是一段勿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心路历程;这是一个威武不屈、战天斗地的铁血传说。当所有一切都归于平静,让我们坐下来,一杯淡茶,一本好书,如此而已!
  • 从蛮荒到帝国:美国文明的兴起

    从蛮荒到帝国:美国文明的兴起

    查尔斯·比尔德和玛丽·比尔德夫妇合著的本书,系统描写了美国这个新兴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作者用多元论的“文化史观”概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历史发展的主体,认为美国历史不等于政治史,决定历史发展的还有经济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而这些因素又互相影响、互为因果。通过这本书,相信读者能够对美国有一个全方位的立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