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300000019

第19章 怀念集(2)

先生更关心的是国内高校的人文学科建设,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业以及他们的学术成就。他是“文革”后中国大陆最早大力倡导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老一辈学者之一,与北京大学的季羡林、李赋宁先生等南北呼应,有力地推动了比较文学在中国大陆的重新崛起。孙景尧、卢康华两人相互本不认识,是在先生的热心牵线撮合下,才分别从哈尔滨和南宁来到上海先生的书房,携手合作,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专着《比较文学导论》。同样,也是在先生的积极联系、推荐下,加上先生的老友、时任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的夏钦翰先生的支持,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中国比较文学》于一九八四年在浙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先生对这本杂志非常重视,多次对我说,看一门学科是否确立,有三个标志:第一是是否有本学科的理论专着,第二是有没有走进大学的课堂,第三是有没有一本自己的专门杂志,关照我一定要认真把这本杂志办好。他不仅自己为杂志撰稿,还写信约胡风这样的着名作家为我们这本新创刊的杂志写稿。与此同时,他还经常为杂志荐稿。

其实,在先生家里吃饭并不是单纯的吃饭聚会,更多时候它更像一场小型的学术聚会。一起吃饭的也不限于我们几个常客,经常还有报社、杂志的记者,出版社的编辑,以及外地来上海出差专门来看望先生的专家学者,等等。因此,饭前,饭后,甚至在吃饭过程中,谈话的内容也大多离不开学术研究。我们或是听先生讲文坛往事以及先生自己的传奇经历(我曾把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提篮桥监狱里邂逅邵洵美的故事转述给乐黛云、饶芃子教授听,她们听了也非常感慨,唏嘘不已),或是彼此交换学术信息,畅谈各自的研究计划。我和思和给台北业强出版社主编的几套丛书,如“外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和“中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等,就都是在先生的书房和饭桌上酝酿成熟的,这些丛书给我们的青年教师、博士生们提供了练笔的机会,也给他们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先生尽管年事已高,但他的思维却仍然非常活跃,学术视野开阔,经常会给我们出一些好的点子。正是在他的建议下,我翻译出版了《普希金散文选》,任一鸣翻译出版了《勃留索夫日记钞》、宋炳辉翻译出版了《伍尔芙日记选》,等等。朱静教授也是接受了先生的建议,把纪德的《访苏归来》重新翻译出版,赢得了读书界的注目。我本人关于翻译文学、翻译文学史的思考,更是得益于先生的许多教诲,包括具体指点我去阅读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和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从而使我对中国的翻译文学史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先生晚年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他的学生们、晚辈们有新的科研成果出版、发表。每次当我把新出的某本书给他送去时,他的兴奋之情简直比他自己出了一本新书还高兴。他对学生、对晚辈的这种关爱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为此他在晚年不遗余力地为他的学生、为晚辈们的科研成果写序,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让晚辈们能早日在学术界脱颖而出。而让我感动的是,先生在为我们这些晚辈和学生的着作写序时,从不居高临下,而是持一种非常谦和的心态。正如他在为拙着《译介学》写序时所言:“写序虽然花掉了我不少时间,我却是乐此不疲,因为我觉得为中青年朋友的着作写序,实际上也是一个与中青年学者交流思想的很好的机会。

在写序的过程中,我也从他们的着作中掌握了不少当代学术界的新信息,看到了不少新思想,也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不难发现,平等待人的思想实际上体现在先生行为的所有方面。

先生走了,不过我觉得先生没有走远,他仍然在我们身边。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崇高品格,他对我们的无私关爱,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写于2009年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二第9章文坛掠影

我是一个“愤怒的作家”,我写的是“苦难文学”——杨显惠和他的“命运三部曲”

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曾被《出版人》杂志、《中华读书报》、《新京报》评为“年度图书”。又因杨显惠“直指人心痛处与历史伤疤,显示了讲真话的勇气和魅力”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魅力人物”之一。最近他的《夹边沟记事》被修订重版。

继《定西孤儿院纪事》(2007年3月)之后,花城出版社又修订重版了《夹边沟记事》(2008年9月)①,使杨显惠的“命运三部曲”有了一个整齐的阵容,待到酝酿中的第三部最终完工,中国文学界的一件“大功”就将告成。

在当今文坛上,杨显惠并不是一位很着名的作家,但在未来的文学史上,却很可能是一位令同时期人感到骄傲或羞愧的作家。他一九四六年出生于兰州,一九六五年上山下乡赴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当过农工、售货员、会计、教员、盐场秘书,有着大量的底层生活经验。一九八○年开始发表作品,短篇小说《这一片大海滩》

曾于一九八八年获第八届全国短篇小说奖,成为“新时期”涌现出的颇有潜力的作家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文学界“新潮迭起”,兴起“形式变革”,并继而向“纯文学”方向转型以后,杨显惠开始远离主流文坛,继续沿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脉络,直面现实,挖掘历史,孤独地走着自己的道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杨显惠致力于“命运三部曲”的采访和写作。十余年来,他多次孤身深入边地采访,取得大量一手材料。“命运三部曲”以纪实性小说的方式揭开了许多人不敢触摸的“特殊领域”:“夹边沟”是一批“右派分子”的流放地,三千多名被押右派仅数百人生还;“定西专区”是一九六○年左右的“大饥荒”在甘肃省内的一个“重灾区”,五千多名孤儿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的见证者;酝酿中的第三部则涉及“文革”题材。杨显惠的写作不仅打开了历史的“禁区”,更以个人叙述、细节描写的方式,将一幕幕惨烈情境撕裂在人们眼前。这些以血肉铭刻的历史,使群体的灾难不再是数字的累加,逼迫已“自然遗忘”或闻所未闻的当代人感同身受地体味,心怀怵惕地反思。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以纪实的态度、文学的形式直面书写这些苦难历史的,这是第一次。《夹边沟记事》和《定西孤儿院纪事》

先后于二○○○年和二○○四年在《上海文学》连载,引起强烈震动。集结出版后,更引起巨大反响。《夹边沟记事》被称为“中国的《古拉格群岛》”,《定西孤儿院纪事》被《出版人》杂志、《中华读书报》、《新京报》评为二○○七年“年度图书”。同年十二月杨显惠因“直指人心痛处与历史伤疤,显示了讲真话的勇气和魅力”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魅力人物”之一。

读过杨显惠作品的人大都会被其中所描写的惨烈情景所震撼,也会被作家秉笔直书的勇气和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但未必察觉到作家的艺术匠心。事实上,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形成如此巨大的冲击力,不仅由于题材的震撼性,也得力于作家高超的艺术功力。作家在忠实史料事实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个个具有高度典型性和原创性的作品。每个故事都经过精心的剪裁和艺术处理,一些篇目白描的功夫已达炉火纯青。在大量“一地鸡毛式”的写作中,这样既直捣人心又讲究技巧的现实主义力作直如凤毛麟角。

杨显惠写作的艺术功力首先表现在选材的精准上。《夹边沟记事》和《定西孤儿院纪事》都是由系列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相对独立,叙述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在老老实实地讲故事。以极端的题材书写极端的体验以达到极端的震撼效果,这样的作品创作一个或许还不是太难,完成一个系列则是对读者阅读心理的挑战,更是对作家写作能力的极高挑战。一个专业的阅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时甚至会和作家“较劲”:看你这次还能如何打动我?

而读完整个系列,你会发现,这些作品的震撼力居然有着如此惊人的可重复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特点在《定西孤儿院纪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定西孤儿院》集中写饥饿,所有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情节模式:从忍饥挨饿到家破人亡。读者反复体验的也是同一种阅读感受:从震惊刺痛到痛定思痛。小说的叙述语气沉抑而低缓,气氛一开始也并不浓烈,但实际上是一种情节和情绪上的铺垫,它像一条路径引导读者从当下阅读的现实空间走向故事空间,也就是从人间走向地狱。通常是在故事进入到三分之一以后,绳索才慢慢地抽紧,惨烈的情景一幕幕地出现,读者的心在惊愕中一点点地下沉,直到受到那重重的一击——那就是这个故事的“核儿”——杨显惠的作品之所以每篇都能震动人心,不管你已经有了多高的心理预期,就是因为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核儿”,它们不但质地坚硬,而且绝不雷同。比如,第一个故事《黑石头》

的“核儿”,是两个母亲的骇人之举,一个为了孩子有资格进孤儿院,在政府己经开始发放少量救济粮有望活命的时候,活活勒死自己;一个为了自己活命,将亲生孩子的尸体煮了吃,最后活到九十多岁。《老大难》的“核儿”是一个中国的母亲面临“苏菲式的抉择”:在饿死人的日子,母亲“狠心”地撇下儿子,带着女儿改嫁,最后母子见面时那种羞辱交加爱恨相缠的情景,令人肝肠寸断。《姐姐》的“核儿”也是一场可怕的抉择,一对冻饿交加的姐弟,在趁人之危的牧羊人家借宿,姐姐为了保住弟弟这棵“家里独苗苗”的命,被迫献出了自己的贞操。……这些故事的“核儿”构成了一个个作品的高潮,一次次冲破读者的心理疆界,它们的作用不仅在于揭露“历史的真相”,也从不同角度开掘出“人性的真相”。

同类推荐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 “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 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市场化管理机制和集群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下的企业信息服务的协同组织,基于企业信息需求和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集成化信息服务流程重组及其集成服务模式的实现等。
热门推荐
  • 佳人录

    佳人录

    是诗飞诗、是文非文、是记非记、是说非说、不过,不是四不像。
  •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228班是衡中历史上第一个实验班。2005年高考,8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创造了衡中历史上的一个传奇,66名同学,37人考入北京名牌高校,河北省前2000名,228班占46人,全班同学都考入重点大学。进入大学后,228学子继续秉承衡中“追求卓越”的校训,热心学校各种活动,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取得了很多优异成绩。现在228学子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已经参加了工作,有的还在学校深造;有的组成了家庭,有的还在一个人打拼。不管身在何处,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228。留给学弟学妹的不仅仅是一个骄人的高考成绩,更是一种“永争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228,也是所有衡中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 禁欲Boss,先坏后爱!

    禁欲Boss,先坏后爱!

    素念再次回国,随身携带帅哥一枚,而某男身边也粘着美女一个。什么?!这个女人竟然还是她的姐姐!柏文瑾面带诱惑,“女人,我允许你重新回到我身边!”素念猛翻白眼,“还有别的选项吗?”“有,每晚几次,每次多久,”男人双眸微眯,唇角勾起邪恶的弧度,“当然姿势随你挑!”他对她百般容忍,只为让她重新爱上自己,但这该死的小女人居然对他视而不见!于是某男“转守为攻”,一个倾身将她困在办公桌上,左手游走在她腰间,右手握着她的小白兔,带着邪魅的嗓音在她耳边道:“女人既然不愿叫老公,那就叫声姐夫来听听。”
  • 神道原毁

    神道原毁

    莽荒异世,天才横出。各种原道修炼之法,不尽相同。一代少年,踏神魂之路,于破灭中寻求永生,于原毁中寻求原道......
  • 远世

    远世

    想象不到的人和事,虚幻与真实的糅合,在偌大都市之中,上演整个世界的命运。
  • 女巫季节:女巫养成记

    女巫季节:女巫养成记

    靠,这到底是他妈的什麽学校啊?进校门要精神力;毕业资格是孵出小女巫;
  • 天际轮回

    天际轮回

    简介就是把几十上百万字都浓缩成百十个字,这百十个字不光承担着上百万字的含义,还要把作者的感触也背上,它们太累了!不用担心它们会失业,说不定就在我打这些字的时候,还有千百个人正在让它们走上岗位,所以我就不写了,让它们休息一会吧。这个故事讲得就是人类离开太阳系之后,在另一个陌生星系里的生活的缩影,它到底写得对不对?还有没有其它的内容?这些只能让你们这些可爱的读者去自行脑补了,我就当是开个头!
  • 妃常搞笑夫君哩别闹

    妃常搞笑夫君哩别闹

    叶瑾,资深主持人一枚。经过多年打拼成为节目一姐,本以为从此钱不愁花,美男大把抓。坑爹的是:相依为命的哥哥被亡命之徒绑票了,她却在拿钱赎人途中被人打晕了,于是兄妹俩齐齐穿越。好吧她认了!她决定与哥哥携手重新走向人生巅峰,然后找个男票,生俩儿砸。可是还没走上人生巅峰。男票向她求婚了,肚里也有了。嗷嗷!说好的奋斗呢?这也就算了。接着这个男票天天赖着她不说,天天还给她暖床?还要替她更衣?好吧,这个她还可以接受。嘤嘤~说好男票是高冷属性的,怎么突然变成逗比了?这时慕时卿眼泪汪汪凑了过来:娘子,你是在嫌弃我吗?叶瑾一脸花痴样急忙摇头:哪有?夫君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了!
  • 苏醒之夜

    苏醒之夜

    穿越到异界的佣兵,被拉去当了仆人,习惯听人使唤的他也无所谓。在失去主人后的那天晚上,被和自己一样穿越过来的人移植了足以破坏世界平衡的力量在体内。没被力量控制的高洛游荡在异界寻找复仇的方法,而在旅途中不知不觉的与几个跟随者组成了一个恐怖的公会。
  • 闲庭花事了

    闲庭花事了

    他是天下女子,皆趋之若鹜的皇帝——陆南城。一双桃花眼,染尽倾城琉璃色,开尽盛世桃花颜。偏偏遇见她!她是右丞沈廷之妹沈媛,为了替兄长巩固朝堂势力而被送进宫。多年相随,患难与共,出谋划策,她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就是为了铺就他的大业。众叛亲离。他曾许诺,会将这江山捧到她的面前。可是最后等来的不是三千宠爱,而是一纸废后诏书。“于贞和三年入宫侍驾,不想其妇德损失,恃宠骄矜,不配伺帝近身,实属有罪,着即赐死。”“你此生休得妄想与怜宜相比!”字字诛心将她逼到了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