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700000020

第20章 悦读一得(3)

秦可卿与贾宝玉的关系,小说的描写扑朔迷离。当宝玉不肯留在挂有劝人读书的《燃藜图》的房间,秦氏就说:“往我屋里去吧。”宝玉当即“点头微笑”。到了秦氏的卧室,看到上述种种摆设,宝玉的反应也是“含笑连说:‘这里好!’”这种描写已经耐人寻味。宝玉在梦中,警幻仙子把她的乳名兼美字可卿的妹妹,许配给他,当夜即成姻。“兼美”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也。在宝玉的心目中,林黛玉这位“神仙似的妹妹”固然是他的至爱,而宝钗的美丽,他也不无动心,所以他潜意识中的梦中情人,就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了。也许生活中秦可卿真的“兼美”,所以才会让宝玉动心。作者故意把实境和梦境连在一起,让人感到似实似幻,非实非幻,实即是幻,幻即是实。梦境其实就是幻化了的实境。所以脂评说“此梦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清代评点家护花主人则评曰:“想巫山之路早已发轫于秦,其与袭人定情不过借以明示耳。”

假如秦可卿真乃刘心武先生所说,是位尊贵的公主,其身份比贾府上下所有的人都高贵,那不言而喻,贾府上下对她定是十分尊重,不敢稍有亵渎的了。这里可是有君臣大义的啊!(请看后文元妃省亲,贾母和贾政接待元妃的情形,就可知这君臣之义在贾府是多么讲究。至于生活中的曹家,更是世代包衣,即帝室家奴。)曹雪芹又怎么能选择这样的人在小说中充当淫孽的代表,不但嫁给了贾蓉,还跟公公扒灰,又“偷小叔子”,最终“淫丧”天香楼!这一点,刘先生也想到了,为了自圆其说,他又制作出诸如秦可卿与贾珍、贾宝玉辈分相同,不算乱伦;秦可卿与贾蓉只是名分夫妻,以及“关上宁国府大门,在那高高的围墙里”干什么事谁也管不着等等理由。像这样随心所欲地篡改作品的情节,还把一盆污水泼到曹雪芹一家的头上,实在是太过分了!

秦可卿出殡和元妃省亲,是小说中着意渲染的烈烈轰轰的大场面,显示那时的曹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盛极一时。这不免使人想到,如果秦可卿真是被偷偷送进曹府避难的废太子的女儿,而且据刘先生说她的死,是因为被告发了才不得已而自杀的(如此说来不是“淫丧”而是“政丧”了!)她的丧礼敢如此张扬吗?会有那么多的王公勋戚来为她送行吗?他们都活得不耐烦了!刘心武先生说这位公主死时该是在雍正时期,那就更不可思议了。雍正一上台,先治李煦(曹寅的妻舅,与曹府“一荣俱荣,一枯俱枯”),仅仅是因为李煦曾给雍正的政敌允禩买过五个苏州女子(实际上还是允禩命他买,他不敢不买,并非有意巴结),就被治重罪,全家被抄没,妻儿老小被充为奴,李煦本人也发配到黑龙江边远地区做苦役,最终死于流所。雍正接着又治曹家。曹家的命运之所以比李煦稍好一些,在全家被押送北京后,雍正居然格外开恩,同意给曹家留几间老房和几对奴仆,以养二代孤寡(曹寅和曹颙之妻),年幼的曹雪芹也得以幸免于难。这不但是因为曹家被抄没时,景况之凄惨出乎雍正的意料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没有发现曹家与雍正的政敌有任何牵连。如果雍正知道曹家竟敢偷偷收养废太子的女儿,以雍正之忌刻严酷,曹家的下场肯定比李煦家更惨,说不定就是灭门之祸!对此,刘心武先生又发挥他的无所不能的想象力,说因为告发秦可卿的,不是别人,而是贾元春!(贾元春为什么要甘冒灭门之祸告发秦可卿呀?)又据说是因为皇上喜欢贾妃,既然你说了实话,就算了。不但如此,这位皇上还居然同意丧礼办得风光一些,甚至还派大太监去祭奠!这是童话,是神话,还是鬼话?!刘先生说秦可卿的时期相当于曹頫时期(他总这样把小说和生活混在一起),他大概忘了,曹家在曹頫时期,特别是雍正上台以后,早已风雨飘摇,陷于极度艰难困苦之中!曹頫在雍正二年正月初七日给雍正的奏折中,已有“家口妻孥,虽至饥寒迫切”的话,他敢这样说,说明绝非假话。所以曹家被抄没时,只发现“桌椅、床杌,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余张”。试问这样凄惨的景况,还能那样风光地为一个废太子的女儿办丧礼吗?这岂非天方夜谭!

哪有你这样你——木心诗歌评议之一

李春阳

篇幅短小确是抒情诗的一个内在的要求,历史上一些成熟的格律诗都比较短,唐人五七律绝,多则八句,少则四句,宋词长歌慢词也少有超过二十句的,更惶论小令。波斯哈雅姆的四行诗,商籁体的十四行,更有日本的俳句。帕斯由此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诗,其复杂性并不亚于《神曲》或《失乐园》。”

木心先生的诗集已经在大陆出版了两册,《西班牙三棵树》和《我纷纷的情欲》,两册诗集先期收录了木心先生的一些短章,面对这些精致的文字,我先择取一首试做评述。

JJ

十五年前

阴凉的晨

恍恍惚惚

清晰的诀别

每夜,梦中的你

梦中是你

与枕俱醒

觉得不是你

另一些人

扮演你入我梦中

哪有你,你这样好

哪有你这样你

这首诗读毕,让人说不出话来,停留一段时间,才又轻吟于心,然而每一遍之后,都要停下来,在美好、真实的面容出现的时刻,在乐音的间隙,我需要足够的静默。

诗的题目是两个大写英文字母JJ,并排放的时候,中间有空隙,汉语中的两个笔画,像残缺的汉字,又是完整的符号,代表我和你毫无问题,能胜任。怎么读,汉语里没有这音。汉语诗歌表达思念的经验和积累非常丰厚,作者借用题目似乎想跟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全诗十二行,字句轻捷,六个小节,六十字,写离别、思念、爱,写我与你。其中四字一句的共六行,占全诗行数的一半。第一节的两行都是四字一句,最后一节都不是四字一句,其余的四节,每节的两句中各有一句是四个字。第三和第六节各用了一个逗号,将其第一句断开。前三节都分别用了一个现代汉语特有的“的”,大体整齐,很有规律。四字句比较稳定,汉语的成语以四字为主,它的来源更深一些,《诗经》中的大多数诗篇是四字一句,四言诗的发达远在五言和七言之前。

十五年前

阴凉的晨

记忆的枝杪,流落生机,以现在为结点上溯,距今十五年,在一个阴凉的晨,晨与“沉”同音,音节短促,分量轻击时光,截留停息,停在那时。

恍恍惚惚

清晰的诀别

生离死别,未必少见,生而“诀别”,寒光锋利的一个词语,死亡,尊居生命的两端,而我与你的“诀别”,十五年前,切入我生命之河,“恍惚”的是波澜起伏的情绪,清晰是对诀别的镌刻,即便刻入时光之水,犹以存在。诀在别前,恍恍惚惚,别在诀后,刻骨铭心。

每夜,梦中的你

梦中是你

你与我的关系,由晨入夜,我们没有白昼,晨之拘谨犹疑直入夜之深挚浓烈。“每夜”,是十五年以来的每一个夜晚,是五千余个夜中的任意一个,“梦中的你”,因为其他人皆为配角,所以直言梦中的你;还因为你不在别处,只在梦中,所以“梦中的你”。“你”,在诀别中未曾露面在梦中现身,“梦中的你”恍惚么?不!非常清晰,故说“梦中是你”!这是轻轻的判断,却毫无疑问,因为梦中只能是你,永远是你,但这层意思说出来就直显、乏味了,从“梦中的你”到“梦中是你”,“你”在第三节诗中连续现身,是诀别后的“到来”,是不在场的在场。

与枕俱醒

觉得不是你

另一些人

扮演你入我梦中

梦的出发是枕,梦醒来,即回枕上,枕是现实生活与梦的联接,但枕何尝入梦?将枕认出,枕之为枕;“与枕俱醒”,触目惊心。回到现实中的“我”,“觉得不是你”,现实是理性的,刻骨的诀别,提示的恰是你的不在场,“觉得”是暗自对的,怎么会“是你”呢?怎么会“觉得是你”呢?这不是判断,而是推理,“不可能”、“不应该”,集中于“觉得不是你”中,多年之后我还是继续犹疑于判断、推理,在你与我分离时光的距离、思念的深浅之间,我是否至今还不能躲避你使我产生的羞怯?

“另一些人”,现实中自然充满了“另一些人”,他们的枝叶遮蔽我的面容,他们多样的青春填满了我单一的萧瑟,甚至还入侵了我的梦,他们通过“扮演你”而进入我的梦,若不扮演成苍翠的你,“另一些人”又怎能入得了我梦中?即使扮演成你,梦中依然被我轻易辨识,我,只是未做结语。

哪有你,你这样好

哪有你这样你

做结语的是最后一节诗,共计六字,钻石一样闪烁着简洁的光芒,璀璨逼人,我们以往所阅文字,见所未见。“你”在这一节诗中四次出现,这最后一节充满了“你”,“我”已隐退,只剩下了我的“你”叠依着你。“哪有”“这样”,平凡的口语,读者分开日常丛林生活的枝条,是否看清楚了美怎样美?原来,完美即是完美本身,不需要描摹,而“你这样你”!

“我”的爱,是否渴望辨析之力?答案是否定的,情感乃自然者,无声息最有作为,它来宣布:“哪有你”、没有你不是你、“哪有你这样好”!你的好“这样”,另一些人那样,所以他们最终也无法“扮演”,只能徒然使我看清你的缺席,你的不能被代替,因为说到底,他们“哪有你这样你”!

在我对你的辨认识别中,你的“这样好”,上升成为你的“这样你”。“这样好”是我对你的感觉,但“这样你”是你的本质属性,第二人称代词被活用作形容词,意为你之为你的核心品质!

“我们居住在闪电里,闪电处于永恒的心脏”(勒内·夏尔),这一刻,心脏在思念中跳动,“你”到底去了哪里?时光在增加,你把美的道路越走越远;诗,是情人品质的收藏者,最后收藏的,是你、是我对你的爱,是经得住时光而圣洁;诗人,往往因其高尚,而成为最有才能的人。

我们从未在任何汉语的诗句中,阅读过如此性状的表达——“你这样你”。爱,是两个相爱的人的全部关系,诗中,是“我和你”的关系,木心的诗,善于将极度的抽象和极度的具象不做分离,既有意义也无意义。

“你”,作为第二人称的称谓,马丁·布伯称之“原初词”,“原初词一旦流溢而出,便玉成一种存在。”假如我们视上帝为“永恒之你”,那么,将这首诗是否可以理解成对信仰的确认?诗是人类试图跳出“我——它”关系而步入“我——你”关系的永恒的努力。诗乃存在的证言,一切存在者都是指向永恒的“你”而存在着。与你的诀别,是“我”在世的命运,这首诗发出灵魂的自我言说。

“诗在话语的空间相互追逐”(让·贝罗尔),诗是语言中的语言,一首诗常被认为永远没有完成,在木心的诗中,我感到什么存活了下来,诞生了出来。诗成功的瞬间,是美好、真实的面容显现的时刻,从这个意义上,诗,乃灵魂本身,好的诗,乃“灵魂出壳”。我们过去所阅读的汉语新诗,它们依然有品质地活在我们心里么?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它的存活,那么,我能否怀疑它们的作者是否写对了,诗人的能力要看通过运用词汇唤醒情感、恢复事物的魅力,在木心先生这两册诗集短章中,我处处看到这种轻而易举的能力。

“为了体验一首诗,我们必须理解它;为了理解它,我们必须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它——把它变成一种回声、一片阴影,把它变成无。”(帕斯)

由此我们停顿下来,时间必须在此停止。我们再一次阅读这首简短排列的小诗,一条清澈的瀑布,在最后一节之前流淌下来,跌在青石之上,散开飞溅“你这样你”的生动性,十五年流泻而去,“我”的生命如此度过,除了爱爱,我到底还爱什么?这个时候读者已经成为另一位诗人参与“这份”情感,虽然我已经不能看到“你”,但是——

多亏有你,否则我怎么能有这样的诗?

多亏有诗,否则我怎么能有这样的你!

2006-12-14于北京西山玉皇顶下

同类推荐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自20世纪80年代,梁晓声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整体思考,这也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外另一个重要写作路径——具有作家个性化特征的梁晓声式的政论文和杂文的写作。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平民的立场,以作家、思想者、学者等多维视角谈论和分析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状况和社会生态。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听任志强怎么说

    听任志强怎么说

    任志强说,收了大量出让金的商品房从来都不是给穷人的。任志强说,自然与经济规律都不会因权力者的偏好而改变。任志强说,公益不是求生的工作而要靠用心去自愿地付出。任志强说,唯有读书并学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会走得更长远……有时他的话锋利刺耳,让人茅塞顿开;有时他的话诚恳透彻,观点慧眼独具。地产、财税、市场、公益、阅读、人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听听任志强到底怎么说。
热门推荐
  •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 MC之流浪之神

    MC之流浪之神

    2016年新年开始,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已经成为人人都知,人人都会的神级游戏,然而,就在新年那天,一颗陨石降了下来,正好一块核心碎片掉到了疯狂博士him的实验室里,当时him正在制作mc的虚拟游戏,结果,异变了,世界生成中——地形生成中——
  • 锦瑟沫年

    锦瑟沫年

    他是万人喜欢的高冷学长、校草,家族势力不可小觑,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家族里最小的,一次在医院里的偶遇,让她对他一见钟情,他们做了朋友,她在默默中暗恋了他三年……他却浑然不知,他却在他的毕业典礼上向她表白,她又是否同意?家族、爱人…二选一?她会如何选呢?敬请观看《锦瑟沫年》
  • 虚空幻神

    虚空幻神

    这是一只天空妹在各个世界中吞噬灵魂,灭杀主角,残害穿越者和毁灭世界的故事。
  • 才女的烦恼

    才女的烦恼

    这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它不拘泥于传统,而是以一种风格独 特、感情丰富的文字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它用清丽、知性的笔调,描绘出一幕幕唯美、动人的画卷,引人入胜。作品中凸现 作者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
  • 虐杀原型之涅槃

    虐杀原型之涅槃

    死去的ALEX重获新生,是自己一意孤行,还是努力改变错误,生或死,新的虐杀之路由此开始
  • 迷离人生

    迷离人生

    这是一篇贯穿了灵异线索的小说,女主角雯的表姐箐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女孩,在中学时代暗恋上了自己的同班同学罗毅,由于第一次高考失利,错过了和罗毅一起上大学的机会。当箐复读再考入大学时,发现自己的好友沈洁已经和罗毅走到了一起。箐因抑郁生病退学,又遭遇意外而身亡,因此无法接受自己的命运而游离于世间,想通过依附和控制雯续写自己的命运,无奈命运无法掌控,最终只能令她所爱的人也遭遇意外。箐因此醒悟,释放了雯,雯终于可以开始拥有自己的人生。小说既描绘了美好的中学时代和少女情怀,也讲述了在大都市的白领们的工作和生活,展示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 黎离何和

    黎离何和

    “苏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我啊。”“苏何,这个契机,你得给我。”这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戏剧,或重逢或别离,或应允或逃避,或贪恋或伤害。上帝是整出闹剧的导演,顽劣而恶俗,把一帧帧原本唯美的画面撕碎又胡乱地拼凑起来给人看,所以即使你上一秒才下过决定要把手交给他,下一秒还是不记得了自己构想的未来里他是什么模样。
  • 灵珑传奇

    灵珑传奇

    在很久以前,灵珑王统治世间,天下万物生灵都能和平共处,直到元魔神出现。元魔神乃是星界和人族之后,有上天入地、操控万物生灵之能,却又生性跋扈恣睢,它培植出了邪恶的亡灵,并发动亡灵作乱。灵珑王结合正义力量消灭了亡灵,并打败了元魔神。但是灵珑王也死了,他的躯体化作了十八颗珠子。传说千年之后,元魔神会再度复活,而只要将这十八颗珠子聚齐,灵珑王也将重现。
  • 江湖之东方不败

    江湖之东方不败

    江湖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游戏吗?当一代枭雄:东方不败,转世而来,在江湖之中,会掀起什么样的腥风血雨?逝去的王权,将忘却,取而代之的是无穷尽的武道。新的挑战,新的人生。江山备有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日出东方,唯我不败,又有谁能超越?这天地虽大,但却无一人可配做我真正的对手。——《东方不败语录》身在江湖,你的剑就不能不拔,因为你是江湖人。——《东方不败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