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7400000014

第14章 六年级,孩子人际关系的紧张期(3)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需要一个可以预料的世界,尤其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不确定性会使他们产生恐惧和焦虑。所以,在面临正义和友谊的选择题时,如果选择正义,那么孩子往往不确定自己将要迎接的结果是“众叛亲离”还是“友谊万岁”;但如果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结果是可以确定的——不会众叛亲离。孩子的这种状态是可怕的,一些小事情可以不计较,但一些大是大非(比如吸烟、喝酒、早恋、网瘾等等)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心中有责任感,让孩子明白“不告诉老师、家长是对自己、对朋友不负责任”,最终只会害了那些朋友。

改掉孩子不爱打招呼坏习惯

见人打招呼是一种礼貌的表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前表现得优秀些,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懂得礼仪和人际交往的规矩。但是,很多六年级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往往“沉默是金”,这就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并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来改变孩子的习惯。

李东见到街坊邻居,从来不主动打招呼,见到熟人时只会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父母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回事。

这天,父母带着李东去姑姑家给姑姑拜寿,大人们见了面忙着互相寒暄,李东却不知闪到哪去了,非得拽着他要他问好才行。

“这是表姑妈!”母亲为李东介绍说。

表姑妈是某重点小学的校长,这次父母带着李东来姑妈家拜寿,就是为的见见表姑妈,熟悉熟悉,以后说不定要人家帮忙呢!

李东抬起低垂的头,冲着表姑妈笑了一笑,算是打了招呼,母亲看气氛尴尬,忙对表姑妈歉意地说:“这孩子,越大越不爱打招呼了,小时候以为长大了会好,没成想反倒变本加厉了!”

表姑妈表示理解地说:“没关系,很多孩子在这个年纪是不爱说话的,我儿子那会儿也这样。”

表姑妈离去后,母亲有点生气,平时李东对人不打招呼也就算了,可是将来升学可能要找表姑妈帮忙,怎么李东这么没眼力介儿呢,母亲气呼呼地问李东:“为什么不和表姑妈打招呼,叫一声又没什么!”

“我不好意思和表姑妈说话……”李东低着头,反复揉搓着衣角,轻声说。

母亲看着“不成器”的儿子,叹着气摇了摇头。

面对不爱打招呼,总是沉默寡言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找到孩子不爱打招呼的原因

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沉默寡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孩子见到人家不知道说什么,尤其是长辈或者父母的朋友,孩子跟他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所以就尽量躲避。

第二,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尤其是第一次见面,孩子会怕万一叫错了,那多难为情,于是就三缄其口。

有一次,陆路跟妈妈到她朋友家玩,有个头顶有点秃的人来开门,陆路一见面就很有礼貌地叫“爷爷好!”那位“爷爷”马上脸色变了。回家后,妈妈把陆路教训了一顿,说陆路乱叫,应该叫“叔叔”才对。后来陆路遇见大人就不敢打招呼了,就怕叫错了。

第三,父母没有树立好榜样,平时也不爱跟人打招呼,这会让孩子觉得不与他人打招呼也不是一件什么不对的事情,养成了不礼貌的习惯。

第四,有的孩子很敏感,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孩子认为打招呼的人会有“戳他痛处”的可能时,就会避开。

扬扬见到同学的父母会不打招呼赶紧躲开,因为每次见到同学家长,他们总要问扬扬这次考了多少分,他的孩子考了多少分。扬扬的成绩本来就不好,他不想在外人面前丢脸,于是见到同学家长就躲。

帮孩子找到突破口

在某些场合,孩子也想打招呼,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这就需要父母慢慢引导、帮他们寻找方法,找到突破口。比如,遇到孩子第一次见面的同事,引导孩子“叫阿姨”,那么孩子就不会因为不知道怎么称呼而不打招呼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在于每一次生活小细节的锻炼,家长要帮助孩子找找交谈的话题,让孩子融入大人的生活,慢慢的,孩子就会变的善于交谈起来。

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鼓励

当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主动与人打招呼之后,家长要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鼓励。比如“刚刚你主动打招呼,非常好,相信你下一次的时候声音会大一些的”,家长在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同时,还要指出孩子有待进步的地方。

不要触及敏感问题

六年级的孩子比较敏感,家长在带着孩子与其他朋友交谈的时候,不要触及敏感问题,比如学习成绩,排名,择校等等。因为往往家长认为无关痛痒的一些话,会引起孩子心里极大的波澜。如果交谈的朋友提到这方面的话题,应该适当的聊两句,然后赶紧结束。

正确应对孩子不打招呼的尴尬

上面故事中李东的母亲在他不打招呼之后对表姑吗这样解释:“这孩子,越大越不爱打招呼了,小时候以为长大了会好,没成想反倒变本加厉了”,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家长的评价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不要认为孩子不与人打招呼是件很丢人的事情,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是完美的,家长要耐心、细心地慢慢引导孩子,逐渐帮助他克服打招呼的困难。

让孩子学会站在“对面”看问题

汽车大王福特曾这样说过:“成功假如有什么秘密的话,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不仅能得到你与对方的沟通和理解,而且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维轨迹,从而有的放矢,击中要害,成为成功者。”孩子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吗?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

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

孩子六年级的时候,正值10~12岁,因此,他完全具备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的能力,家长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让孩子秉持“你是对的”的态度

禅宗里面有这样一则脍炙人口的小故事,便蕴藏着这样的道理:

有两个小和尚平常就爱抬扛,有一天,两人又为了一点小事争论起来,愈说愈大声,最后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

第一个小和尚气冲冲地跑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很有耐心听完小和尚的诉说,淡淡地说:“你是对的。”

有师父这句话,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回房去了。

不久,第二个小和尚也气冲冲地跑去找师父评理。师父也很有耐心听完他的说明,照样淡淡地说:“你是对的。”

第二个小和尚也高兴地回房去。

这时,一直在旁服侍老和尚的第三个小和尚忍不住开口说:“师父,您平常教导我们待人要诚实,万万不可做违心之论,可是我刚才亲耳听见您跟两位师弟都说对,恕我冒犯,您这样岂非在做违心之论呢?”

师父对第三个小和尚的质疑,非但不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说:“你是对的。”

第三个和尚入门较久,也比较有慧根,听师父这么说,立刻开悟,跪谢师父的棒喝。

由此可见,当每一个小和尚都固执己见,毫不相让时,就会争论不休。倘若能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秉持“你是对的”的态度,争执心定减少,彼此的摩擦也较易获得解决,这样才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不能有反对他人的时候,一些问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只是如果能够在辩驳之前想一想“你是对的”,就更容易与对方沟通。

教孩子“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换位思考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

一天,一个年轻的犹太妈妈带着儿子去拜访朋友。

在公共汽车上,一位背着大包的青年挤进了车厢,妈妈被大包撞到了一边。

儿子关切地问:“妈妈,你没事吧?”同时,他恼怒地看了那位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可恨了!”

年轻的妈妈看着儿子,说道:“可不能这么说,这位叔叔不是故意的。”这时,那位青年也连连向她道歉。儿子听到这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几天以后,妈妈早早下了班,她骑着车子来到学校,准备接儿子回家,结果发现儿子的手破了皮,血一滴滴往下流。妈妈心疼极了,赶快找来一些纱布,将他的伤口包好。然后就去问老师是怎么回事,老师也很纳闷,因为这位老师既没有看到孩子来报告,也没有听到孩子哭过。

妈妈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

他笑着说道:“妈妈,小朋友不是有意弄伤我的呀!为这事,他已经深感不安了,如果我再去告诉老师,他会更加自责的。”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他摸着儿子的头说:“好孩子,你已经学会了谅解别人。”

这位妈妈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做父母的要让孩子知道,谁都会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能深入体察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或许能达成谅解。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反之,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

与孩子互换角色

同类推荐
  •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本书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的重大意义、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与职业融合、农民工的收入与消费、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热门推荐
  • 卡贝拉风云

    卡贝拉风云

    这讲述的是一个刚毕业的苦逼大学生在非洲小国卡贝拉的故事……卡贝拉?非洲没有这号国家?有的!这一切还得从刘阳在饲料公司搬饲料说起,还得从他在水中碰见一白色的光球说起……
  • The Collection of Antiquities

    The Collection of Antiquit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在增长知识,正是积累知识的绝佳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只有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赢的实力才会越大。
  • 天命妖孽

    天命妖孽

    这是一个以木器称雄的世界。穷小子林栎,身负元木命格,无意中承接天命,被神木选为灵纹意识种子的寄体。从此,探纹、训灵、铸器、武木等常人视为千难万难的神木道修练法门,在他手里信手拈来,学得不费吹灰之力。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当一片神奇的魔木“薪芯”也融入他的身体之后。他便一飞冲天,成为世人眼里,绝世无双的妖孽,谱写了大陆古往今来最强的传说。
  • 女追男:弃妇倾城路

    女追男:弃妇倾城路

    穿越?夜琉璃认了。弃妇?废材?才不是!我下的休书怎么能说我是弃妇呢?我的天赋是你们没见过的最好天赋,怎么能说我是废材呢?欺负我的人、冤枉我的人,管你是王爷还是皇上通通都得付出代价。就算我是弃妇,弃妇怎么了?弃妇就不能倾城一世了?弃妇就不能得到真爱了?哎,前面的那个美男等等我,奴家的名字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家的户口本上滴,哦不是户籍。
  • 随身空间香满园

    随身空间香满园

    刚毕业却被告知父亲出事,等她回到家才发现祸不单行,母亲又拿着积蓄跑了。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突然发现收藏了将近十年的镯子有个随身空间。从此,她每天种种菜、养养花,生活的惬意自在,唯一遗憾的是她的“竹马”早已另娶她人。然而世事无常,当她事业好转的时候,消失八年的“哥哥”回来了,她的生活进入水生火热中。好不容易解决“哥哥”的事情,母亲又想回来分一杯羹。呵呵,真当她还是小时候那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软弱人呢,可惜,她早已不在是她。退去怯懦,强势上阵,她势必要保护好她建立起来的家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宅府恩怨:嫡妻归来爷当心

    宅府恩怨:嫡妻归来爷当心

    相濡以沫,比不得妖艳颜色。贤惠良妻成下堂,狐媚娥子踩房梁。惊鸿不曾预想过,从小长大的情谊,竟也是这般凉薄。燕尔之期刚过,夫君就有了纳妾的心思。大宋之制,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友不可忘。她以为本分过这一生,也便就是了,怨不得,求不得。可是世事不如意,她守着一方宅院,也得不到一寸净土。争宠、陷害、夺爱、谋杀。大家宅之中的腥风血雨,背后又是谁的阴谋?夫妻情谊尽了之后,又是谁朝她伸出了手?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心门一闭难再开,请君且带真心来。
  • 网王之有一个女孩

    网王之有一个女孩

    “龙马。”“嗯?”“我不顾将来以后,我只顾当下——现在,你是我的。”她微微踮起脚,贴上他的唇。我不知道我们能在一起多久,我不知道以后我们是否会分离,我不知道我这个异世之魂未来是否依旧如此安然,我不知道所谓的女主角龙崎樱乃会不会再次走近你,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现在,你喜欢的是我,你是我的。夕阳无限好。【平淡温馨,不是NP,不会虐】
  • 假面(上)

    假面(上)

    孩子帮著的《假面(上)》讲述的事情发生得突然而安静。随着黑暗期降临的,还有一段徘徊在底线的危险爱情和一场抽丝剥茧的精密迷局。
  • 九葉传

    九葉传

    她为爱,他为恨,爱恨情仇万事难免;她为善良,他为残忍,不阿中却柔中济刚;她为正义,他为邪恶,正邪相交天崩地裂;她为救赎,他为罪恶,他与她注定有一段三世无法磨灭的距离。醉一次,梦一场,浮生半梦,付浊酒。她为他愿负天下人,负自己,负心;他为她愿付寸肝肠,付尊严,付泪。四海隽州,沧海桑田,问世间情为何物?敢问又要付出多少血与泪的代价;群山崩裂,炼狱血海,问情亦深亦浅?她温婉一笑,说,纵天下覆灭,奈何,她愿为他倾尽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