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7800000003

第3章 低碳养生让你健康又高尚(1)

“今天你低碳了吗?”,“今天你减了多少碳?”,“低碳你都没听说过?你OUT了!”。上下班途中,工作闲聊之余,电视广播新闻,网络热门话题……“低碳”一词频频出现在我们视线与耳畔:低碳经济、低碳消费、低碳城市、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住宅、低碳食品、低碳服装,甚至还有低碳婚姻、低碳扫墓,等等等等。国内国外,城市乡村、公司学校、大街小巷,“低碳”一词正被被越来越多的人挂在嘴边。短短时间内,“低碳”一词迅速蹿红,几乎一切与“低碳”沾边的名词都成了时尚的代名词。那么,同样备受人们关注的“养生”也能“低碳”吗?答案是:当然能。而且,低碳养生会让你更加健康、时尚,甚至高尚。

(第一节)《2012》也许就在《后天》,玛雅预言真的会实现吗?

2009年电影票房冠军《2012》想必还让很多人意犹未尽。电影中宏大的灾难场面,一幕幕惊险的特技镜头,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令很多观众赞叹不已。娱乐之余,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地球真的会毁灭吗?世界末日真的会到来吗?

记得前几年还有一部与《2012》类似的美国灾难片《后天》,描述的是由于气候变化无常,暴风雷雨交加,美国沿海地区城市被海水淹没。之后又出现极度的低温严寒,令涌进城市的海水全部结冰。民众死的死,逃的逃,被困的被困……

《2012》和《后天》都由同一个导演执导,《2012》也被称之为《后天》的升级版。《后天》中灾难主要发生在美国地区,而《2012》是全世界。两部影片不管哪部范围更大或场面更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片中的一幕幕灾难场面是那么的逼真,与近些年我们周围发生的自然灾害有着那么多的类似之处。莫非这一天真的会到来?答案是: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身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2012》中所说的玛雅预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应验。

低碳是怎么被“烧红”的

低碳也是一种炭?也能被烧红?大家别误会,首先,低碳的“碳”不是煤炭的“炭”,而是二氧化碳的“碳”。一个有“石”字旁,一个没有。煤炭可以烧着,而二氧化碳烧不着,相反,它还能用来灭火。不过我们今天不是来讨论二氧化碳好处的,反而是要控诉它的罪行。

电影《后天》中美国的海平面为何会上升?《2012》中地面为何会迸裂喷火?其实都和二氧化碳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今天的生活越来越好,电视、电脑、冰箱、空调、汽车等应有尽有,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以及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地球上的人口也在与日剧增。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开始不断地索取、毁坏,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不加节制。于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高,地球臭氧层遭受的危机也就越来越大,世界气候面临的问题也,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于是,“低碳”一词应运而生了。

既然空气中的“碳”太多了,我们就要减碳,就要降低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其实就是低碳的基本含义。

那么,低碳又是怎么被“烧红“的呢?我们之所以用了这个“烧”字眼,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过多使得全球变暖升温,使地球“发了烧”,烧得各国气候反常,多灾多难,烧得各国不得不开始共同协商如何才能减碳低碳。从1997年一直烧到了现在。在不久前举行的“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各国政府纷纷拿出各项低碳减排举措,各国人民也积极响应,将低碳发扬光大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先前出现的那些被冠以“低碳”的名词纷纷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低碳”就是这么被“烧红”的。

不得不提的全球环境

这些年气候有些不正常:一会儿持续高温,一会儿持续低温,要么就是忽冷忽热。都立秋、立冬了,有些天还热得跟夏天一样;春天马上过了,又突然来几场大雪,连我国南方某些地方这几年也突降大雪。国外飓风、龙卷风、海啸等灾害也时常发生。当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时,很多声音在问,以上的这些问题是不是都跟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系?

回答是肯定的,当然有关系。因为二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让太阳光的辐射通过,二氧化碳浓度越高,透过的太阳辐射就越多;二氧化碳又比氧气更容易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而且像面镜子一样,把部分辐射再反射回地面。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反射回来的就越多。简单说就是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罩在整个地球上,使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越来越热。这便把地球变成了一座温室大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其实地球这座温室的“薄膜”由六种气体构成,二氧化碳只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它是最多的,其他五种气体加在一起,也没它的温室效应强,所以我们就把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的总代表。

全球变暖的后果,就是产生气候异常,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另外,温室效应不但会滋生更多的细菌、虫害,还有可能让冰封在两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

所以,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基本都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惹的祸。

l杨力答疑

问:我只知道工厂和汽车排出大量废气,这些主要是政府来管的,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吧?

答:关系很大。

二氧化碳主要从哪里来?烧煤、烧石油、烧天然气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人类和大多数动物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呼吸时也要排出二氧化碳。

的确,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排放主要自工厂的生产。工厂为什么要生产,因为人们生活需要。人们需要什么?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玩的等等。这里面有多少是必须用的?有没有可以不用或少用的?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可以自己选择的。如果不用或少用工厂就不必生产那么多了,也就不会使用那么多资源排出那么多二氧化碳了。另外,各类产品在运输、使用、回收过程中也会消耗资源,排出二氧化碳。如果不必要产品需求量减少,这部分二氧化碳排放也会减少。

除了工厂,我们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要做饭、烧菜、洗澡、取暖、开车等,这些都会直接消耗能源,直接排出二氧化碳。

人口越多,耗费的资源也就越多,排出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控制人口增长我们人人都有一份责任。

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而人们处于种种目的时常在破坏森林等绿色植物。能否少破坏绿色,多建设绿色,我们也可以选择。

其实任何该由政府管的事,最终都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也就是说和大家都有关系。更别说“低碳”这样一个涉及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大事了。

(第二节)想健康,你需要告别高碳生活

思琪是一位喜欢紧跟时代潮流的时尚女性。虽然已经工作结婚三年了,她不但没有像其他已婚女性一样逐步回归实用主义,相反还将很多时尚流行的元素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连她相对保守的丈夫也深受她的影响。比如,吃饭经常吃西餐类菜肴;喝酒必须喝洋酒;每周和丈夫去一次西餐厅享受烛光晚餐;每周定期去健身房;时不时采购一堆当下最时髦的服装、首饰、化妆品……可是,最近她仿佛突然变了,很多生活细节都与以往不同,渐渐变得节简起来。他丈夫也觉得非常奇怪,心想自己这位是不是最近受什么刺激打击了?我们先来看看思琪都有了哪些变化。

再没有提过去西餐厅就餐的建议,而且开始做中餐,以素食为主;上班不让老公开车送,自己走路去地铁站;家里再没有买过一次性杯子;空调很少开;对老公玩电脑严格限制;常用洗脸、刷牙剩下的水冲马桶;很少出去买衣服首饰;化妆品越来越少;自己带饭去单位;突然喜欢养花起来……

丈夫终于忍不住了,笑着问思琪是不是思想突然转变了,准备勤俭持家,作一名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了。没想到思琪说:“你懂什么?这叫低碳生活,现在最流行的!环保又健康!”

高碳生活损环境也损健康

与低碳生活相对应的就是高碳生活,也就是生活中只想着利己,而不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高的生活方式。

高碳生活的人只是目光短浅地注意到了眼前的利益。孰不知,如果整个地球都毁灭了,你所拥有的一切利益不都全没了吗?高碳生活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直接污染环境

如果我们无节制地烧油、烧煤、烧气,空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必然增多,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尾气、废气等有害气体,我们怎么可能健康。高碳生活是由于利己思想比较重造成的,所以高碳生活者们对环境的污染也就不止局限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上,在其它方面固然也会无所顾忌,比如垃圾污染、污水污染等,这同样不利于我们的健康。

2.间接污染环境

如果我们在生活其它方面不注意节制和节约,同样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工厂为什么生产,就是因为人类需要各种产品,但是,这些产品中,有多少是我们必须用的,有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在我们必须用的产品中,真的用得了那么多吗?全世界有60多亿人口,每个人不必要的产品及服务加起来,就会使工厂消耗大量的能源去生产、运输、销售、回收、处理等等,这样,又会给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3.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除了高碳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外,很多高碳生活方式本身就与我们的健康紧密相连,比如过度饮食、大量吃肉、到哪都开着车缺乏运动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哦我们的身体健康。

4.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很显然,高碳的行为来自人们不加节制、自私自利的心理,这种心理本身就是不健康的,而且它还会引发其它的不良心理产生,比如欲望膨胀、爱慕虚荣、嫉妒、报复、多疑、焦躁等等。

同类推荐
  • 读《论语》悟养生

    读《论语》悟养生

    《论语》中蕴含的养生思想至今仍然散发着不朽的光辉。本书即是对《论语》中提出的养生思想进行摘录、解读、剖析,并和现代养生思想结合。本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原文、译文、阐述、养生之道、养生典范,循序渐进,让读者在了解古人养生思想的同时,知道流传至今的养生方法,掌握其思想精髓,边看边学,运用在平时的生活健身锻炼中。为了增加其可读性和趣味性,在书中添加绘画、书法等。
  • 糖尿病食疗菜谱

    糖尿病食疗菜谱

    《糖尿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糖尿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中医土单验方500首

    中医土单验方500首

    本书收录了古今名医及民间医生秘验良方500余首,治疗病症130余种。验方依内科、儿科、妇科、外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分纲,每方按组成、用法、主治、出处、备注五项编写。
  • 心脑血管疾病调养食谱

    心脑血管疾病调养食谱

    《美食天下(第1辑):心脑血管疾病调养食谱》讲述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食物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高盐饮食则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饮食因素。其内容包括葛根粉粥、南瓜大枣粥、锁阳羊肉粥、花生壳粥、三七粥、豆浆粥、仙人粥、玉米粉粥、白果核桃粥、百合粥、大麦糯米粥、大蒜粥、丹参大米粥、丹参山楂粥、长寿粥等。
  •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真的很难被发现吗?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糖尿病可以自查吗?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养?基于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陌生,本书将用最通俗的语言和直观有趣的插画,试图把糖尿病彻底说清楚。在书中,我们将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糖尿病常识,以及一大套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糖尿病的方法,让你真正轻松达到“无病先防,既病防变,小病自疗”的目的。
热门推荐
  • 末世俘获你

    末世俘获你

    苏沅重生在末世来临之前,还好,一切都还来得及。这一次,我要好好看清你们,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怎么回事?这次换你不理我?我说这位大叔,你不要这么高冷好不好。
  • Merton of the Movies

    Merton of the Mov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废材小姐逆袭:重生归来

    废材小姐逆袭:重生归来

    真的很抱歉,《废材小姐逆袭:重生归来》我重新改内容了,希望你们还能支持我,么么哒。还有就是希望友友们,攒出你们的爱心。有很多错别字,希望大家能凉解,么么哒。
  • 查理九世之骷髅女孩

    查理九世之骷髅女孩

    一个想复仇的女孩,从阴间回到阳间,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 最新潮的爱

    最新潮的爱

    没有一种爱可以简简单单,但有一种爱可以绝对包容;没有一种人天生就很完美,但有一种人可以为你改变。在爱情的旅途中,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只能,最后一次说:我爱你!
  • 夫妻幸福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夫妻幸福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人们总希望把当年的幸福留住,但繁杂的家庭生活却在消磨、改变夫妻二人的心态和处世方式。也许昔日的关爱从此不再,也许婚姻生活谈而无味,也许恩恩爱爱,情浓日久,这都是为什么呢?有没有办法把夫妻生活牢固和理想化呢?好的夫妻生活是精心料理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幸福乐园。所以,每一对夫妻都必须有家庭生活的知识,才能保证生活稳固幸福。相信本书能为您的生活助一臂之力。
  • 重生温馨人生

    重生温馨人生

    人生如棋局。人说都说落子无悔。棋路上,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人生路上,一脚踏错,终生悔恨。落下的棋子有否悔棋的可能。扭曲的人生有否重来的希望。莫愁重生了.这一世,她知晓了自己和家人全盘的命运,知道了未来发展的大势。现在,她又有了悔棋重下的可能。这一次,她能否把握住机会,将拦路的棋子杀个片甲不留!每天保底3000+,不定时爆发。新人新作,请多支持。票票收藏,快到碗里来。
  • 尹雅之暗夜深巷

    尹雅之暗夜深巷

    十三年前,他还是名男婴,不过,他已成为了一名火行法师。十三年后,尹雅虽不承认自己是名法师,但是,命运已为他选好了未来的路。这名火行法师,遇到了自己的朋友,也来到了......五行大陆。尹雅将接受并学习法师的课程,遇见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但是,尹雅在五行大陆将面临着空前的痛苦,幸好,他遇见了一位黑衣人......
  • 毒鸩

    毒鸩

    爱情是一杯醇馥幽郁的毒酒..........醉人,醉心,醉情........浅尝一口,蚀骨难忘............................(本文有萌宝的戏份噢,双胞胎宝宝)
  • 上清黄书过度仪

    上清黄书过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