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300000007

第7章 思想大解放(2)

《标准》一文不是一般的理论文章,而是一篇现实性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文章。虽然文章引用和阐述的只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常识,但在“两个凡是”占主导地位与“左”的思想和观念还很盛行的环境下,它的发表无异于在平静的水面投掷下一块巨石。

事实上,写作和修改这篇文章时即曾有明显针对“两个凡是”的意图。在修改稿中曾增加这样的话: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并不认为凡是自己讲过的话都是真理,也不认为凡是自己的结论都要维护”。后来,考虑到这样对“两个凡是”的针对性过于明显,于是采用了比较含蓄的说法: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讲过的一切定论都是真理,也不认为自己作出的结论都不能改变”。

这篇文章击中了“两个凡是”的要害,触犯了“两个凡是”的提出者和坚持者。一场规模空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由此引发,这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和胡耀邦本人都没有料到的。

汪东兴责问:“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

《标准》一文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干部群众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都赞成文章的观点,并要求按“实践标准”去处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但也有一些人不赞成或不接受文章的观点,而坚持“两个凡是”错误观点的人更是立即出来加以反对,并施加很大压力。

在《人民日报》转载《标准》一文的当天(5月12日),当时毛泽东着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的一位成员就打电话给《人民日报》负责人,指责《标准》一文“犯了方向性错误。理论上是错误的,政治上问题更大,很坏很坏”。次日,《红旗》杂志的总编打电话给新华社社长,说新华社转发此文是错误的,尔后还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犯了错误”。

5月17日,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汪东兴在一次小范围的会议上,点名批评《标准》和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两篇文章,说这篇文章他们都没有看过,党内外议论纷纷,“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主席思想,我们的党报不能这样干”。他责问“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表示“要查一查,接受教训,统一认识,下不为例”,并指出《人民日报》“要有党性”,要求中央宣传部“把好关”。

5月18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刚开始,当时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就被汪东兴找去。回来后,这位部长邀请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团团长到钓鱼台,就《标准》一文说,这篇文章,听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摸透。大家可以看看,小范围可以议论议论,发表不同意见。不要因为《人民日报》转载了,新华社发了,就定论了,要提高鉴别能力。他还要求大家回去向省委常委汇报。

显而易见,坚持“两个凡是”的一些同志的指责已不仅仅是针对一篇文章了。形势变得紧张起来,胡耀邦等人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真理标准大讨论面临夭折的危险。《标准》一文刚刚发表时,邓小平没有注意。后来他听说有人对《标准》这篇文章反得很厉害,才找来看了看。

5月30日,邓小平同几位负责人谈话时说,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莫名其妙。他有针对性地指出:只要你讲话和毛主席的不一样,和华主席的不一样,就不行。这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这是当前一种思潮的反映。

就在这个时候,在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的直接领导下,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正在加紧筹备。对于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罗瑞卿明确指出:《标准》是一篇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好文章,它提出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就是要宣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宣传一切从实际出发,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一步也前进不了。

在筹备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当邓小平得知有的人不同意会议文件中某些符合实际的新提法这个情况后,当即指出,这是一种思潮,我一定要讲话。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再次批驳了“两个凡是”。他在阐述怎样正确地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时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涉及到怎么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邓小平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在讲话中号召:“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邓小平的讲话,对当时面临困境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个有力的支持。

邓小平讲话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在第一版以“邓副主席精神阐述毛主席实事求是光辉思想”的通栏标题,对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作了报道。

6月6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又在第一版全文发表了邓小平的这篇讲话。

邓小平的讲话使坚持实践标准的同志们受到巨大的鼓舞,增加了勇气。但斗争并没有就此结束。

6月15日,汪东兴召集中央宣传部和中央直属新闻单位负责人开会,对《标准》一文和其它几篇文章再次进行指责,并点名批评胡耀邦,要他在报上写文章要注意。他还说到,评论员文章可要注意,有几篇不是那么恰当。不要图一时好过。他指出,宣传上不足之处.国内外敌人会利用,苏美两霸和反动派都要利用、挑拨。他们挑拨政治局常委之间的关系,挑拨中央委员之间的关系,挑拨毛主席和华主席之间的关系,挑拨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宣传的关把得不紧,被敌人利用是不得了的事。

罗瑞卿说:“这篇文章如果要挨打,我愿先挨50大板”面对高压政策和对《标准》一文的种种责难,中央党校的吴江写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以下简称《原则》)一文。在当时的形势下,文章已不适宜再先由《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发表,当然登载是可以的,但要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恰当的方式。于是,《原则》一文送到了《解放军报》,《解放军报》表示完全赞同,并愿意马上发表。该文的发表得到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当时在《解放军报》工作的一位同志后来回忆说:

全军政工会议刚刚结束,中央党校的吴江等同志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的重要文章,我们准备作为军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从理论上参与并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6月18日,文章清样送罗瑞卿同志审阅修改。他连夜打电话说,文章他初看了一遍,印象很好。并指示我们,不要匆匆忙忙地发表,要再充实提高一步。他还说:“现在不是有人搞‘两个凡是’吗?这种做法,表面上好像在维护毛泽东思想,实际上是违背和损害毛泽东思想。马恩列斯从没有讲过‘凡是’,毛泽东也没有讲过‘凡是’;如果用‘两个凡是’的态度对待列宁的话,就不会有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和以后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如果用‘两个凡是’的态度对待毛主席的话,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在新条件下继续发展。”此后,他又两次来电话,再三对文章的修改提出意见,要我们把毛泽东同志批评本本主义的思想和邓小乎同志讲话的主要精神反映到文章里去,使讨论进一步深化。

几经修改,文章基本定稿。尚未发表,罗瑞卿同志就去联邦德国做治腿手术。临上飞机前,他还惦记着评论员文章,对我说:“那篇文章,你们放胆地发表。可能有人要反对,我负责,打板子找我。”没想到,这竟是罗瑞卿同志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为了《原则》一文,罗瑞卿直接跟胡耀邦至少通了6次电话,并在去联邦德国治病之前,特地给当时《人民日报》负责人打电话,说:“这篇文章如果要挨打,我愿先挨50大板。”

6月24日,《原则》一文以《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解放军报》上发表。次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转载,新华社播发了全文。《原则》一文分三个部分:1.林彪、“四人帮”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根本颠倒;2.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实践检验理论,而使理论得到补充、纠正、丰富和发展的过程;3.对不可知论、怀疑论及其他哲学怪论的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原则》一文从理论上回答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种种责难和疑问,被称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文的姊妹篇。

如果说《标准》一文还只是在中央高层内部不大范围内引起争执的话,那么《原则》一文则把对《标准》一文的分歧和争论公开化了。

继《标准》和《原则》后,胡耀邦又组织了一篇文章:《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经受实践检验》,于1978年9月10日刊登在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上,9月26日又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从而把讨论进一步推向深入。

纷纷表态

在《原则》一文发表后,汪东兴对讨论继续施加压力。7月,他在同山东省委负责人的谈话中提出:“一不要砍旗,二不要丢刀子,三不要来一百八十度转变。”他说,现在报纸上只宣传17年,宣传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不宣传“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成绩是主要的嘛!三七开嘛!

作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的《红旗》杂志,遵照汪东兴的意见,对这场讨论长时间保持沉默。这本身就表明《红旗》杂志是采取的消极抵制态度。当该刊负责人反映《红旗》因为不表态而受到群众责难的为难处境时,汪东兴说,你不要怕孤立,怕什么!不要怕。《红旗》不参加这场讨论。

7月21日,邓小平同当时的中央宣传部部长谈话,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经过跟他讲了,然后向这位部长指出,你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不要再把“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拉向后退”。但是,这位部长没有听邓小平的告诫。他于1978年8月到东北,在大庆、吉林、辽宁等地,地方同志请他讲真理标准问题,但他却说,学《实践论》吧!这是最好的教材,要完整的、准确地理解它。只讲一条语录,不全面贯彻《实践论》不行,要融会贯通。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是一条语录,不全面。他还暗示大家,有人要“砍旗”。

9月9日,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表示了支持。他说,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把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内的许多理论问题搞乱了,造成思想混乱,必须予以澄清。他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证明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事,就坚决地办,坚持到底,我们的一切政策计划、措施是否正确,都要以能否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标准来检验。

1978年9月邓小平访问朝鲜回国后,即在东北视察,沿途讲思想路线问题。9月16日,邓小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再次批评了“两个凡是”的观点,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他说,“现在党内外,国内外很多人都赞成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什么叫高举?怎么样高举?大家知道,有一种议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吗?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他强调,“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对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根本问题还是我前边讲的那个问题,违反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

同类推荐
  • 忽悠北宋

    忽悠北宋

    哈哈,大宋,爷来了!赵佶,给爷捶捶腿,赵恒,给也揉揉肩,你说你们俩是咋混的啊?GDP这么高也能亡国,把爷伺候好,看爷咋给你忽悠回来;单挑?吾乃完颜阿骨打是也,完颜宗弼快快前来受死,啥?没听清?我是你爹,明白了没!卧槽!这娃疯了,快跑!群殴?能跑多快跑多快!就不信老子一身布衣,拖不垮你们那一身的铁皮。岳飞,会不会说话啊你,不会说话赶紧闭嘴,爷把话撂在着,再砍不够人头,你那岳家军就喝西北风去吧!秦桧,好同志啊!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穿上龙袍,引开追兵,陛下和百姓会记住你的!赵构?都让人吓的生不出儿子来了,还当个屁皇帝啊!啥!你们有德,让让让,爷告诉你啥叫报应!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明朝四有新人

    明朝四有新人

    穿越新新人,温吞的日子也有波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首先得有钱!购得大屋无数间。其次要有地!良田万顷无间隙。再次需有家!娇妻爱子团几圈。最后有产业!财源滚滚无昼夜。有钱有地有家有业,从无到有的明朝模范地主.-----------------推荐好友好书:《重生之民以食为天》
  • 黑椒炒三国

    黑椒炒三国

    三国写了很多了,也看了很多。主角无敌,始终无敌!泡妞无敌,打架无敌,智慧无敌!一个十几岁的学生,能把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名人玩的团团转。看多了,就有些失落从内心升起。想找本自己喜欢的,却始终没有发现能满足自己胃口的书。无奈,兄弟自己下厨,小炒一盘三国,希望诸位能捧个场!
  • 秦汉帝国

    秦汉帝国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秦始皇创帝制、筑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开疆拓土,创立了不世伟业,也为后世留了诸多历史盲点。汉朝是继秦之后的又一个强大帝国,它处于中华帝国形成期的历史关口。汉武帝对外北击匈奴,开通西域,对内更化革新,创设制度,气魄宏恢,睥睨天下,创造了辉煌的帝国文明,与唐朝并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所确立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延续了近两千年。中国人现在仍称自己为“汉人”、“汉族”,其文字亦称为“汉字”。
热门推荐
  • 九国华梦:锦华十里待君归

    九国华梦:锦华十里待君归

    初次见他,他穷愁潦倒穷叫花。再见他,他红娘在怀灿桃花。“苏子墨,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样?”君凛看着那眉眼依然如画般的男子,一双眼睛清澈而深邃,只是脸上的笑意却让人冰冷地如同进了寒雪地狱。“凛儿,原谅我……”“好啊,我原谅你了苏子墨,我那么爱你……怎么可能不原谅你。”她悲凉的语气夹杂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哀,以一种傲然的姿态仰望着他。初时,她为他点燃一盏琉璃盏,照亮了他回家的路,终时,她在万丈城楼之上为他写下琉璃盏篇章。因为他大名琉璃,她从此对琉璃爱不释手。都说俗尘姻缘远,而她的姻缘在手边。轻轻一碰就碎的琉璃盏。一如那人名字:苏琉璃。字,子墨。国恨家仇,无从拾掇。
  •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立志要当商界女强人,一毕业却被老爸忙不迭地打包相亲送人,安雅欣不能忍。相亲的对象还是个冷心冷肺还情商低的面瘫男,她爸这是打算让两个工作机器人在家里两两相望?抵死不从还是被算计联姻,她本以为自己能冷漠对待这段婚姻,但还是落得一身伤痕。江逸辰,娶了我你还敢招惹别的女人,那就不要怪我狠。
  • 无敌未来佛

    无敌未来佛

    举头三尺有神明,人间早失德,仙佛何在?叶知秋,偶得造化青鼎,开创盛世天堂,立无上功德尊未来佛!世尊曰:“三千众生相,三千未来佛!”
  • 红尘来去梦一场

    红尘来去梦一场

    毕业那年,我做了错误的选择,这个选择让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多年以后,依然让我难以回首!
  • 逆袭的宿命

    逆袭的宿命

    发生在主人公家庭的一次莫名惨案,让其过早地走上了历练的道路。王者之路就此铺开,这不仅是力量的对决,还是智慧的比拼......
  • 鬼灵精探

    鬼灵精探

    他有着一双令罪犯闻风丧胆的眼睛。他的眼睛能看见鬼。
  • 花心王爷:专宠水嫩王妃

    花心王爷:专宠水嫩王妃

    天了噜,穿越到陌生朝代,还被王爷当街打劫!王爷欺人太甚,不仅劫色,还说她只配做玩物,直到他玩腻了为止。去他大爷的吧,本妃要逃跑,此时不跑,更待何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就是不说爱

    就是不说爱

    这就是爱情吧?经得起风波,经得起平静,经得起千难万险的磨难,不管多少年过去,我依然爱你如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琳的中学》

    《琳的中学》

    程琳,一位学习极差,语文出奇好,但并不缺乏创造力的问题女学生,她与亲人的分离,孤独,与22号咖啡馆的经历,无不说明了她是一个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的学生,也许在他的年龄里她已成熟,对的,他的父亲也这样认为。自己的旅程,仿佛才刚刚开始。殊不知,她的中学,有可能就是22号咖啡馆。
  • 时光逆转,你在何方

    时光逆转,你在何方

    她不是很完美却有一个完美的他...她说:我愿意赌上所有时光只爱你一人...她说:下次见面的时候抱我好吗?一秒也可以...她说:趁我还是嘴硬豆腐心,还没看清你这个渣人烂人你就使劲伤。她说:你知不知道因为你我再也不敢爱上别人。不管我到哪你,一定要跟紧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