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300000107

第107章 角色的冲突消解于自我关爱

〇夏宏●黄斌

〇我最急于问你的是角色问题。你在这么一个新闻机构上班,除了朋友和圈内的一些人知道你在写诗,你的写作和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字上的联系。这样的角色里有没有什么分裂性?

●有啊,相当于就是一种精神分裂呗。一方面作为常人在社会之中,要过属己的日常生活。你看我们就是这样,成长啊,读书啊,然后工作,娶妻生子,就是这样一个流程。在日常里我还是按部就班,大家怎么样我也怎么样,有份职业,有份工资,把生活打理得还算过得去,就行了。一方面还有个人的部分,它就分裂了,这也和个人经历有关。比如说我完全可以不写诗,但是小时候接触到这东西,然后慢慢就像一种习得。通过我的父亲,然后叶文福、饶庆年这样一些在蒲圻生活的诗人,八十年代初,思想大解放,突然间好像生活的边界扩大了……〇原来你在大学校园里写诗,开始工作的时候也是在大学里,人的个性空间可以拓展,可以表露,到了现在的报社后,这个环境是不会给你多大个人空间的,我的理解是,它不是一个诗意的空间,一个写诗的人会在这里遭遇角色问题。

●以前报纸画版,用版样尺,版样尺常有点翘,一位老编辑说,你有个性这样翘着,到报社来后肯定要把你压平了。这是体制内的空间,会把个性压制得很小,有一种紧张,很多人抗不住,完全融入了。但同时,传媒人大都是本科生,很多人接触过诗歌、艺术。我在单位算是有个性的一类,总能从一个地方“逃掉”。

〇现在单位里有多少人知道你在写诗?

●不少同事知道我在写,包括以前我刚进单位时的部门领导。

〇到现在的单位上班以后,写作上有没有感觉到难受的地方?

●还好。一直在写诗,写笔记,还曾写过一篇八万字的小说。日常除了上班,还写写毛笔字。我把写诗当作很平常的事情来做。

〇现在的时代环境中,人们几乎都认为写诗是疯子干的事。我反过来想,这个时代是一个没有多大诗意空间的时代。

●这是一个小时代。大众觉得诗人的角色太滑稽了,诗人也在不断地自我亵渎,比如去做行为艺术,脱一下。是啊,没有办法,在社会环境的压力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只能用本能来反应了,比如像巴勒斯坦那些女孩去当“人体炸弹”,而诗人被逼去做行为艺术的时候,说明在很多诗人那里压力已经到了相当大的程度。一个民族的仇恨可以让这个民族最无助、最没有力量的女人用身体去做杀人的武器,而在当代把诗人这样妖魔化或者漫画化的时候,一些诗人只有用行为艺术去抵抗。

〇问题是,如果在单位体制挤压得很厉害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不写诗?

●但是我觉得我学了这门技术,就像入了行会,有师傅教过我。像踢足球啊,也有人带过我,练过那本事;写毛笔字,我从七岁开始,每一笔每一画都认真练过的。如果你把它当作平常事来做的话,也就不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反而会有一定的空间。你的反作用力大,别人给的压力就更大,这样你的承受能力就有限了。

〇抛开写作的社会功利这一块,一个诗人的精神生活和日常工作之间,对于你来说……●我前天也想过这问题。孔夫子说“君子不器”,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你要去做什么,总会成为一个“器”,玉不琢不成器,但是在孔夫子的理想里边,君子是不器的。还想到萨特有句话:人总是是其不是而不是其所是。在我看来,萨特和孔夫子讲的是同一个意思,首先还是关注人的自身,这就像后来福柯所说的:人的自我关爱。

角色就是命名,一个命名一定是道义性的或者束缚性的,如果你从一个个体本然的生去关怀、去爱护的话,比如对自己、家人、朋友的爱护,在这样一种爱护里头,对个体的生的重视程度就大于命名的程度了。所以我觉得,“君子不器”,孔子这样的通达态度很好。儒学后来成了那个样子,而在孔子这里一直是很活泼的,不是很容易被限定的,因为他一下子就可以把命名甩掉。

〇可以用这样的想法来维护个人空间,不和体制性的东西发生直接冲突。但是,它对你的写作是没有一点影响?

●怎么可能一点没有影响?你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没有一件事情你不是用身体去经历它。

〇就是说,不可能绝然划一条界线:这是我的单位、我的工作,这是我看书写作的房间、时间。

●只是相对有一些分裂特征,像精神分裂似的。所谓分裂,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和而不同。确实有差异,但是不冲突,不至于那么紧张。我也不会因为和环境紧张就决然而去。我一直这样欠着点,和而不同,包裹在里边,对体制、工作没有明显的冲突和对抗。

我看到很多诗歌中,总是把政治当作敌人,然后抬高诗美,世界上很多诗人就是这么成功的。把政治看作一个要否定的对象,再来写出自己的“名诗”,这样对于诗人来说他个人是成功的,但对于整个文化来说可能是失败的,因为我觉得文化应该是一种共同的事业,不是个人的事业,比如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认同。在这种背景下,过多地强调某一种艺术形态的成就而过多地去辨认敌人,通过打击敌人来树立自己,这很像原始社会那种英雄模式,我觉得这样的模式不太适合现在。

〇在你的作品里面,我几乎没有发现你表露出与工作发生冲突的。

●我自己也不把这个角色当回事。

〇哪个角色?社会角色?

●不,任何角色,包括诗人角色。其实我一直没有怎么把自己当作一个诗人,没有自我承担什么角色的冲动。

个我,你是一个生命体在这里生活,这应该是第一位的。只要身体在,你就在。职业也在场,但它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人可以不完全被逼死,被包围。经常是什么都可以包围你,但它只能是局限。你只有在有了一种自我的洞见,有了生活下去的基本的、牢固的想法之后,对那些角色自然就不太在乎了。当然,说把什么都不在乎又让人觉得无聊。在乎的是,还是用福柯的话来说,自我的关爱。说精神分裂的是他,临终的时候说自我关爱的也是他,我认为值得借鉴。

〇我以为一般来看,精神分裂是过度关注自我的一个表象,他不交出自我。如果交出了自己,是不可能分裂的。

●那是你的理解,和我的有差异。

〇我发现你基本没写和工作、和社会角色相关的诗歌。

●散文中写到一点,诗歌是写我工作之外的。工作经验对诗歌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我觉得工作这东西就是为了吃饭吧,没有把它当敌人来抵抗,也没有把它当很美的事情来写。单位里就那么些事,说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说多坏也没必要,大多数人都在体制之中,个体户无处讨皇粮,可也无处逃税吧。

〇老追问这个,因为现在诗人的身份、角色成了很大的问题。九二年以后,社会越来越功利化、实用化了,人的心态是越来越要实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的,越来越排斥虚的、当作无用的东西……●消费兴起以后,社会物质丰富以后,快感的文化,大众的文化,各种媒体,都兴起了,传播样式多了,娱乐节目多了,就把诗歌这种比较古典的形式划开到大众生活圈之外了。

〇感觉到近年来你的诗人角色这一面却越来越鲜明了。

●后来好像接上了气,看了陶渊明、屈原、杜甫、白居易、韦庄的一些诗歌,看到他们可以一直写到死,就觉得很安慰。中国古代诗人会了这门手艺后,哪怕像白居易、陆游后来越写越差,他们还是在写,并且产量还不少。反正我会这样尽力吧。

〇在别的事情上找不到安慰?

●那不一定,写毛笔字,还有哲学。我还是最看重“老拍的言说”,诗歌文本相对还差点。“老拍的言说”已经写了五百多节,学的是古人的笔记体,在形态上是中国文化的东西。

〇在你的整个写作中,思考是否起了更基本的作用?

●对。我对玄学一直有种爱好。

〇能否这样说,不是诗歌消解掉了你的不同角色之间的分裂,而是思考让你消解掉了一些冲突性的东西?

●按照你的这种句式去说也可以,其实按我的表达方式,还是用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和而不同、君子不器这些来解释。还有维特根斯坦的自我的疗救,哲学是种疗救法,写毛笔字、诗歌啊也可以是。

〇角色总是长期担当的,不可能今天是这个角色,明天是那个角色。写某一首诗是短暂的行为,人不可能长久地在诗意情感里面,但是人的思考可以长久,可以在日常里,包括在你工作当中也可以进行自己的思考。

●思想有一个倾向,就是把一个东西不断固化、概念化,就是命名,就可以作为你的支撑。

为什么我老说“君子不器”呢?不要在一开始就成为小器的东西,不要成为器物,成了器就没有自由了。当你完全投入,成为一个工匠以后,想做别的就不大可能了,这以后所有的都是束缚。

〇在和其他一些写诗的朋友谈话中,他们谈到自己具体的生存环境,会有一些很情绪化的话语,而发觉你很少谈工作环境和工作情绪。

●说这是体制规训的结果,我可以接受,但这也是个人自身训练的结果,我把它叫作工作伦理。自我关爱,你必须形成个性化的个人知识,思考就是建构这种个人知识的过程,我用这知识来应对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同类推荐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本书收录作者及其亲友诗词、散文一百六十余篇。运用了古诗、律诗、词曲等表现形式,有记录山水名胜的,有咏环境优雅的,有歌颂政策变化好的,有抒情状物言志的……通过赋诗填词,减字偷声,诗词往来,缘情遣兴,体现了作者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
  •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其关键词无外乎城市、乡村、游历、亲情、感怀、读书、情趣等等,将它们连缀起来,不难发现,这是一本叙述作者多年生活亲历的心情与心灵简史。作者注重内心体验的倾诉,善于发现包涵于平凡生活中美的趣味,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化为个人真实的感悟,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转化成自己的心灵世界。
  • 红楼钟声燕园柳

    红楼钟声燕园柳

    本书是谢冕先生关于北大的一本散文集。谢冕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他工作和生活了将近50年的北大。那湖,那塔,那园,那月,只要是北大的一草一木都让他笔尖充满情感。北大在他的叙述中充满迷人而纯粹的美……
热门推荐
  • 轮回终始

    轮回终始

    陆远桥面无表情地扫净了自己的墓碑上的泥尘,拔掉了杂草,露出了墓碑的全貌。上面是一段墓志铭:“终吾一生,未逢敌手。憾然收剑,四顾茫然。另:读到这行字的时候,你踩着我了。”陆远桥丢下铲子,跪了下来,双手搭在墓碑上,那双死鱼眼一副热泪盈眶的样子。“好诗……好诗啊……”(伪都市伪超能给你们一个轻松又不失热血鬼畜又不失感动的故事)
  • 轮回转世:情人别闹

    轮回转世:情人别闹

    奇了,见过用用桃木剑,道符,黑狗血等等的驱魔除灵的工具捉鬼的,却从来没有见过用嘴巴去劝说鬼去转世轮回的,如果真的可以的话,还要用那些工具做什么?是了,也没错拉,的确要用到嘴的啦,虽然也并不是只有念经才能帮鬼超度轮回,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而且这也是要先抓到鬼才能这么做的吧。可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见到他拿出什么道具来着,一见到鬼就乱七八糟不知道说些什么,怎么?他就不怕鬼上身啊?啊拉拉,他没事吧,只不过一个小小的问候,却涨红了自己那张清秀的脸,而且是红到了脖子上。对了,还有那些个可爱的服装,他真的已经二十五岁了吗?还是只有五六岁吃药丸长大的啊?
  • 黑白间的天使--薄荷女孩

    黑白间的天使--薄荷女孩

    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他(她)们有着说不出的缘分。他是学校骄傲的公子,在他看来,她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女子,清新脱俗。他是隐藏在黑暗中的天使,只有她才能让那颗冰冷的心温暖。她最后究竟选择谁,是怦然心动的他还是看似青梅竹马的他……三个人的故事,爱究竟何去何从?
  • 人生三步:信念·意志·行动

    人生三步:信念·意志·行动

    《人生三步:信念·意志·行动》本书每节都用一到两个小故事,探讨那些中外闻名成功者异于常人的独到之处,以及他们获得成功的方法和经验总结。让您在文字之中学习到人生舞台的真谛。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是却往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站在成功的峰顶。想知道成功者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吗?想知道成功者都具有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吗?想知道每一个成功者都有着怎样的成功方法和路径吗?
  • 念力掌控者

    念力掌控者

    未来回到过去,带来的是进化,还是毁灭?怪物横行,然而却都只是因为一束光而已
  • 男友是妖狐

    男友是妖狐

    某天晚自习下课,我捡到一只受伤的狐狸!狐狸长着一身美丽得令人眩目的毛皮。而且突然变成了超级帅哥!然后我开始考虑,怎样把帅哥卖个好价钱……
  • 六十种曲鸾鎞记

    六十种曲鸾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冠豪门继承者:千亿女王

    皇冠豪门继承者:千亿女王

    【已完结!名门Bossvs商界女王!男强女强!】季恩琳职场不顺,又遭男友劈腿,偷喝了‘穷’Boss吕熙琅的酒,借酒消愁。酒醒,发现她的手指上,居然戴着一枚戒指。活见鬼!明明是‘穷’Boss吕熙琅,占了她的便宜,却还要她负责,真是没天理!吕熙琅伸手轻抚着季恩琳的脸:“为夫希望你工作时是精英,和我在一起时是妖精。”“好......累。”季恩琳等吕熙琅熟睡时,扶着酸痛的小腰,躲到国外去。吕熙琅发誓,无论天涯海角,都要把季恩琳追回家!----【故事虚构,不喜勿喷!】----新书《高冷影帝来袭:宠婚晚成》已发。
  •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本书是一本教育随笔。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师生学习与成长等内容。全书分为爱心花圃、草根教育、等待花开、守望麦田、烛光摇曳、我思我在六辑。
  • 魔都隐匿者

    魔都隐匿者

    “神?如果有神的话,这个世界不至于如此腐烂不堪。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弱肉强食的游戏,无论是谁,只有踩着尸骨前进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不知何时开始同为高级物种的人类之间出现分歧,圈画出来一批被冠上“魔物之称”的人。因为他们拥有普通人类没有的力量,在那个拥有明确分类的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引起恐慌驱逐。于是在日益加剧的关系恶化下,终于引火索被第一个死在人类手中的“魔人”点燃了。“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我们也是人类啊!”声嘶力竭的哭喊,毫无价值可言的存在。屠杀与逼迫最终孕育的仇恨扭曲着所有人的未来,行动的尽头无一列外都有结果这个答案在等候,人类口中的不平等正义,真的是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