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300000010

第10章 《亚威农少女》

你觉得行就行,你觉得不行就不行——这是条不可改变的定律,无可置疑的法则。

——毕加索

(一)

1906年的春天,毕加索带着奥利维亚回到了巴塞罗那。

奥利维亚的到来,既没有让霍塞一家感到惊讶,也没有使他们不高兴,他们都很喜欢奥利维亚,并奇怪她为什么不嫁给毕加索。

奥利维亚拒绝了毕加索的求婚,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坎坷经历,还因为她了解毕加索的多变性格。相对于结婚来说,她更愿意这样宁静地、浪漫地生活下去,不受任何约束。因为,毕加索是约束不住的。

毕加索把奥利维亚带回家后,希望父母能做通奥利维亚的思想工作,让她同意嫁给他。但霍塞夫妇俩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未能让奥利维亚改变主意。霍塞只好叮嘱儿子,一定要坚持到底。

在巴塞罗那,毕加索带着奥利维亚参观了他以前的画室,以及昔日经常光顾的酒吧和经常散步的街道,并拜访了过去的亲戚和朋友们。大家都对毕加索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并赞美奥利维亚的美丽、大方。

在巴塞罗那住了几天之后,毕加索就和奥利维亚就出发去了高索——一个位于比利牛斯山高处的美丽的小村落。

这里山路崎岖,骑着骡子才能抵达。村里的房屋都是用石头砌成的,这些石屋经过风雨的洗礼和阳光的照耀之后,呈现出一片金色的光泽。在远处,卡迪峰上的白雪在天空的映衬之下,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美丽的风景画。

刚开始在这里作画时,毕加索还是延续了以往的古典作风,画一些柔和的形体,而且大多都采用粉红色调,有些作品则只使用这一种颜色。其中,有一幅奥利维亚的裸体人像。画中的女子手举到头上,正对着镜子整理头发。镜子则由另一个女子拿着。

但不久之后,毕加索的画风忽然又变硬了,粉红色不再那么艳丽,人的形象也开始变得像雕刻,脸部毫无表情、犹如面具一般。

在一幅名叫《送面包的人》的油画上,就显示出了这个画风的变化。画中是一个戴着头巾的女子和两大块黑面包,面包下面垫着白色的垫子。而在毕加索返回巴黎后,这种变化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高索的这几个月是十分美妙的,毕加索不仅创作了很多作品,身心健康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样惬意的日子本来可以持续到秋天的,可是他们居住的客栈中有个小孩忽然得了伤寒病。毕加索一向害怕疾病,因为他觉得这是死亡的前兆。为此,他马上决定赶回法国。

两个人回到巴黎后,毕加索就用他从高索带回来的画作重新填满了他的画室。在离开巴黎之前,唯一留在画室里的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赫特路德·斯坦因的肖像,面孔的部分还是一片空白。

由于一时没有机会见到她,毕加索就凭着记忆完成了这幅肖像。在这幅画中,美丽的脸蛋被一个面具所取代,凝固而专注,并有着一双严肃的、高低不平、大小不等的眼睛。

后来毕加索的朋友们看到这幅画后,简直都被吓坏了,但斯坦因本人却十分高兴。至于是否相似的问题,正如毕加索所说的那样,随着年岁的增加,她的面孔会越来越像这幅肖像画的。

在斯坦因的所有肖像画中,她只将这一幅终生带在身边,逝世前献给了纽约市立艺术博物馆。这时,所有熟悉斯坦因的人都说肖像和她本人已经神形合一。今天,我们还能够欣赏到这幅精彩的肖像,它有一个绰号:

“毕加索的蒙娜丽莎。”

这时的毕加索已经有了充分的经济能力,但这种富裕的生活却让他感到自己的想象力受到了限制。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毕加索又只身一人来到了美丽的“风车王国”——荷兰。

在郁金香和异国风情的熏陶之下,毕加索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他把荷兰看到的风土人情全部用画笔描绘出来。

在荷兰,毕加索惊讶地发现,那些在田里劳作的农妇和挤牛奶的姑娘们,身材都高大而丰满,几乎人人都要比他高出一头来。

根据自己的见闻,毕加索创作了《三个荷兰农妇》、《戴帽子的荷兰姑娘》等画作。

从荷兰带回来的作品,与毕加索前期的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画中的人物都从以前的瘦小变得粗大、笨重。

此后,毕加索又画了一幅自由像和两个裸体人像,画中的人物都显得巨大、粗壮,如同雕像一般,像古铜色一般淡红。如果用传统的标准来看,这幅画中的人物可谓丑陋,而且不带丝毫的情感,整体感觉与“玫瑰时期”的风格完全不同。

(二)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树立了一座划时代的丰碑——《狭义相对论》的发表使长期以来被视为天经地义的规律、定理、公式等等,都成为昨日黄花。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内,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一股变革的洪流之中。

这年在巴黎的“秋季沙龙”上,马蒂斯、迪菲、马尔克、德兰、弗拉蒙克和费里兹的作品都集中在一间展室内。评论家路易·沃克赛勒看到在一片色彩狂野的绘画中间,有一件模仿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刻家唐纳泰罗的雕塑,便喊道:

“唐纳泰罗被野兽包围了!”

于是,这个画家群体就被冠以“野兽派”的称号。

1906年的春天,马蒂斯又在“独立沙龙”上展出了自己的新作《生活的欢乐》。这幅画五彩斑斓,浓淡不分,舆论界对此不知所措。但是,这幅画马上就被斯坦因兄妹认购了。

这时,毕加索刚从高索回到巴黎,在斯坦因兄妹那里看到了这幅画,他的胸中便隐隐产生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在这个时期,毕加索也注意到了野兽派的画作,但是,此时毕加索知道,“野兽派”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不是自己想要寻找的答案。

不久,画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塞尚逝世。

毕加索一直很欣赏塞尚,他越是看塞尚的作品,就越是发现塞尚与自己一样受着同一个问题的困扰。塞尚曾经说过:

“要用柱体、圆形和角锥去处理自然,并把它们都纳入配景……”

这句话即刻引起了毕加索的同感,两个相似的心渐渐产生了共鸣。

1906年秋天到第二年的春天,毕加索一直都在酝酿。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和许多草图的尝试之后,毕加索要创出一幅极具野心的作品。

在这幅作品当中,毕加索要将他的绘画、雕刻的概念和许多其他的东西结合起来,这是关于空间、体积、质量、颜色、平面和线条的所有概念。

1907年春天,毕加索完成了这部作品。作品中是五个女人,她们所有的人性和感觉都被抽象化了:她们那粉红色的身体几乎没有任何修饰,在画面上排列成从左下方到右上方的对角线,其中的一个则蹲踞在右下方。左边的三个女人有着“高索”式的面具脸孔,其中一个头部的轮廓上可以看到一只占据全部面孔的眼睛,另外两个脸上可以看到鼻子的轮廓,就像楔子一样尖利,身体的部分大多都是由直线和有角的平面构成。

她们站在蓝色的背景前面,而右半边扭曲的力量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蹲着的女人脸部转向右方,形状被野蛮地打乱了;而上方站立的女人脸孔上是一个长脊、突出的鼻状物,十分像刚果的某种面具。

这幅作品,就是毕加索十分著名的《亚威农少女》。这是一张很难看懂,或者说不需要看懂的画作。它的外在形象和深层含义既模糊又复杂,也由此产生了许多见仁见智的解释。

就通常的解释来说,《亚威农少女》所表现的是在一个想象中的、烟雾弥漫的妓院内,五个妓女坐立着等待客人的情景。

然而,在画中,人们根本看不到表现这种情节的明显特征,因为毕加索已经将作品中那种叙事性成分的描绘抛得一干二净,而是专注于纯造型意味的表现和追求。

为了创作这幅作品,毕加索曾经做了许多的习作。他充满信心,极其细心地为这次战役做各种准备。而且为了完成这幅画,毕加索不分昼夜地创作,从构思到草图完成,整整用了四个月的时间,画了17张草图和上百张相关的素描。

尽管后来许多研究者对这些草图之间的变化关系,对这幅画的原型和意图都作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毕竟是画面上那种强烈而奇异的形式,和它所表现出的令人震惊的意味和力量,掀起了一个世纪的艺坛波澜。

毕加索创造了立体派的第一件成品。一幅革命性的可怕画作,连带着它的全部潜力和全部审美观,如同一颗巨大的炸弹,投入到了西欧的绘画界。

为了让这幅作品得到人们的认可,毕加索邀请一些朋友来他的画室,希望能够传达这个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信息。但很遗憾,他们完全没有办法弄懂它、掌握它,唯一的反应就是震惊、慌乱,甚至是一些神经质的笑声。即便是最富有鉴赏力的画家,也摇着头叹息这是“法国艺术的一大沦落”。

这枚炸弹没有马上爆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亚威农少女》最终被证明是这个时代最具力量、最具冲击性的一幅作品。

(三)

对于《亚威农少女》所遭受的非议,毕加索虽然提前有些预料,但没想到会遭到众口一辞的责难。这简直让他惊呆了,他发现,自己将再一次面临挨饿的威胁,因为现在又没有人肯来买他的作品了。

这一回,毕加索才是真正站到了十字路口上。当然,他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恢复到原来的画风上去,那种画风和他目前的创作水平,也足以让他成名,进入优秀画家的行列。相反,如果继续往前走的话,那无疑将是一条孤独的冒险之路。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鄙视《亚威农的少女》,有两个人就是例外。一个是德国评论家兼收藏家威廉·伍德,另一位是与他持同样看法的朋友亨利·肯惠拉。肯惠拉也是德国人,28岁,十分喜爱塞尚和高更。他本来能有一个飞黄腾达的财政家的前程,但他爱画成癖,不顾一切来到巴黎做画商。

刚到巴黎时,肯惠拉并不认识什么法国画家,后来就拜老画商保罗和富拉尔为师,并在玛得连附近的威农街开设画廊。

当肯惠拉得知毕加索创作了一幅叫《亚威农少女》的新作品时,便在一天凌晨找到了毕加索。刚好富拉尔也在那里,他们昨天刚刚见过面。肯惠拉后来叙述了这次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会见:

毕加索所过的日子,贫困得令人吃惊。他以难以置信的勇气生活在那种贫穷和孤独的环境之下,他的身边只有奥利维亚这位美丽的女人和他们俩养的狗弗里卡。

我并没有发现我想要的亚述特色的绘画,但我却发现了我无法加以称呼的奇特作品,这种近乎疯狂的风格让我深深地感动了。我立即预感到,这将会成为一幅很重要的画作,它就是《亚威农的少女》。

由于对《亚威农的少女》的真知灼见,肯惠拉与毕加索成了好朋友。64年后,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毕加索的90岁大寿宴会上,还盛赞了肯惠拉,因为是他第一个发现了《亚威农的少女》的真正价值。而后来肯惠拉之所以成为西方艺术市场的大腕,也是毕加索为他奠定了基础。

后来有人问肯惠拉:

“究竟是什么令你感到那是一幅很重要的作品?”

肯惠拉回答说:

“我也不知道,但我当时就强烈地感受到了这幅作品其中的戏剧性和故事性。”

后来,肯惠拉从毕加索那里买下了《亚威农的少女》的全部草图。可惜的是,当时的画作还没有完成。

此后,这幅画就一直放在毕加索的画室里,毕加索再也没有动过这幅画,也没有把画卖给肯惠拉,不知是因为肯惠拉出的价格太低,还是因为毕加索在一片嘲笑的声音中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如果从一般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应该是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从毕加索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也能看出他作为世俗之人的一面。而且对一个年轻的画家来说,这也是很自然的。

直到1920年,这幅画被雅克·杜凯买去,并将它挂在陈列馆的显要位置。

1925年,布列顿将它刊登在《超现实主义的革命》杂志上,使它第一次向公众展示出来。

同类推荐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热门推荐
  • 汽车保险的创新和发展

    汽车保险的创新和发展

    全书共三篇14章,包括第一篇汽车保险基本理论与实务:第1章汽车保险的发展及现状、第2章汽车保险概述、第3章汽车保险费率、第4章承保、第5章汽车理赔实务,第二篇我国汽车保险市场实证研究:第6章我国车险经营状况、第7章车险费率市场化的反思与评估、第8章当前我国汽车保险消费问题研究、第9章我国汽车保险费率厘定因素和免赔额分析、第10章目前我国车辆保险产品比较研究、第11章车贷险的风险控制与发展问题思考、第12章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问题研究、第13章车险产品与经营创新、第14章我国汽车保险实践中的纠纷和法律争议分析,第三篇机动车辆保险典型案例评析(60个案例)。
  • 《穿越:北方国度》

    《穿越:北方国度》

    玫水莹是女子贵族学校的校花,偶尔一次穿越让她穿越回了紫烟王度,并获得了无人能有的巨大能量,接着她又被紫烟王度的王子紫郁‘追杀’,她会怎样做呢?。。。。。。。。。
  • 快乐在左 痛苦在右

    快乐在左 痛苦在右

    这不是小说,没有虚构的情节与人物,也不是把听来的故事再加工成为所谓的传奇。只想说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准确地说,是一段经历,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为赚眼球,只求给与我有相同经历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尚未走出抑郁症阴影的朋友,一个参考,一个成功的希望。
  • 连战都城

    连战都城

    世界与未来的勾连,折射出以后万般波折的现实。世界各地的格斗家与异能者,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连刑,身为连家天才的一代,却在十八岁之际被一名神秘的男子封印了力量,这个男子的目的又是什么?
  • 问君归期

    问君归期

    《琅琊榜》电视剧的现言版同人文,涉及豪门世家权谋斗争,但冰雪消融后,洒向人间都是爱……想给江左梅郎一个除了沙场英魂以外的结局,想给霓凰郡主一份除了孤单守候以外的感情。为了满足个人恶趣味,完全改了海大的时代和背景,万分抱歉。我是一辈子要守着一个人的心的。从我情窦初开,到今时今日,那颗心,从来都和我的心共生在一起,如一莲托生,至死方休。
  • 柏天传

    柏天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世间没有绝对的命数,凡事都会留下一丝生机。人只要还活着,就总有出头之日。人只要还活着,一切就还存在希望,就算万毒噬体,就算丹田破碎,朕也要逆天改命,抢夺那属于朕的一线生机、重新君临天下。当朕再次君临天下之时,必让这世界因朕而颤抖。当朕再次君临天下之时,必让那些曾经,抢朕,伤朕之人后悔来到这人世间。当朕再次君临天下之时,必让这天再也遮不住朕之眼,让这地在也埋不住朕之心。帝王之路,尸骨遍及处处。帝王之路,冤魂诅咒无数。帝王之路,因有诸君陪伴,才能精彩处处啊!
  • 黑道冷公主遇上冰山王子殿下

    黑道冷公主遇上冰山王子殿下

    世界六大家族之首--南宫家族的小公主:南宫颖柠空降世界第一贵族学院,与两个好友隐藏生份就读于樱琪伦皇家贵族学院。在开学的第一天就与三位王子‘不打不相识’,在这之后他们之间又该擦出怎样的爱的火花呢?他们经历了重重爱的考验还能否在一起呢?
  • 谁动了朕的皇后?(完结)

    谁动了朕的皇后?(完结)

    简介:穿越便被毒打,这是什么情况?皇上每每见她都是一脸的不屑,更在她身受重伤的情况了结了她的‘第一次’明明是皇上身边的统领侍卫,却冒着天大的胆子一次次的调戏她,甚至拥着光光的她睡觉!浑身黑得跟煤炭似的鬼王不是很讨厌她吗?不是想杀了她吗?为何会在她失足跌落悬崖的那一刻分身相救?还有就是那个……据说是前世苦命鸳鸯的绝美男人,明明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为何每次看到她都是一副小受的可怜模样?还有那个整天一袭白衫,弄得自己跟一尘不染的仙人一样的妖媚男人,眼角眉梢无不是带着邪邪的笑意,那神情宛如一只千年的狐狸!天啊,她到底穿越到了哪里?为何身边全是这些极品的腹黑男?!她喜欢美男,更喜欢和美男滚床单,但是……一个个来好吗?不要一下子来这么多了,她吃不消的!
  • 美女之全能霸主

    美女之全能霸主

    当王鸣落魄到走上人生尽头,本以为该结束的时候,不料却被“挑衅系统”给绑定重生。想活着,就必须去挑衅各种老板大佬,校长总裁,惹到任务规定的怒气等级才算完成任务。极品重生,他立誓无所畏惧,重写一世传奇!战人渣,斗二代,挑衅各路人上人。护校花,保女神,各色美女绕身边。“请问你成为第一个连总统都敢惹的人,有什么感想?”(新书正式发布,精品都市,敬请收藏!)(友情提醒:本书每天四更保底!更新太快,根本不用养肥!看了就停不下来!)(书友群:450566470进群有惊喜)
  • 属于我们的那个地方

    属于我们的那个地方

    女人似海,海看似深和宽广,但终究会有尽头,;男人似天,他的无知深度和无边无际的宽广让女人难以触及。陈恬恬就是那片海,任家傅就是那片天,大海终究触及不到蓝天。然而在他们各自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地方,在你们心中会不会有属于你们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