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700000002

第2章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道德经》批判之一

《道德经》之开篇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好了堂主人今译之曰:

可以说出来的道理,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可以叫出来的名称,不是永恒不变的名称。无,可以用来称呼天地的开始;有,可以用来称呼万物的本源。所以通过永恒不变的虚无,我要探索造物的精深;通过永恒不变的实有,我要研究自然的博大。这两个东西,来源一样却名称不同,但又都可以视之为神秘。那个非常神秘的所在,就是我进入博大精深那至高境界的门。

人之口原本也只是用来吃饭的,但后来用之说了话,这自然是一种进步,甚至还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但一开口说话就遇到了“名”的问题,将什么名为什么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勉强,正所谓“吾不知其名而强名之”。所以将“天地之始”名之为“无”和将“万物之母”名之为“有”也是作者的无奈之举,因此出问题也很正常。现在的我们看来,宇宙之中是没有绝对的“无”和绝对的“有”的,因为所有的“无”中都包含着“有”,所有的“有”中也都包含着“无”;而所谓绝对的“无”即“常无”和所谓绝对的“有”即“常有”都只是一种“似”的状态,如果“强名之”的话,应该名之为“似无”和“似有”而不是“常无”和“常有”。

宇宙中生命的产生和动物中产生人与大米中生出虫来都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米粒是一个“有”,但也只是一个“似有”,因为其内部必然还包含着一个“似无”,那虫子则是这“似无”中的又一个“似有”,而那虫子的最初状态很可能是隐性的,即便是用再高倍的放大镜也还是看不到的。但当一旦所需的条件被满足,这隐性就会变成显性,而且得以发展最终成为生命。一只猴子的大脑是一个“有”,但也只是一个“似有”,因为其内部也还包含着一个“似无”,人的智慧,正是从这“似无”中产生的“似有”,而这“似有”中也同样还有一“似无”要产生出来,这就是所谓人的灵魂。

如果万物都有灵,人之灵就是灵之灵,即所谓“万物之灵”。人之灵魂产生的条件是文化,文化的可传承性使人之灵魂可以附着于其上而得以长久,文化随文明之发展而提升,不断地淘汰一般而推举特别,使之代表人类成为永恒。就如同这《道德经》,正是因为其特别而至今还仍旧被提升着一样,但是否有一天会被淘汰是谁也说不好的。

如果要举出严肃一些的例子也很容易。从宏观来说,宇宙就是一个“似无”,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就是一级一级产生出来的“似有”。从微观来看,分子中有原子,原子中有粒子,有时甚至连哪个是“似无”哪个是“似有”也不明白了。因此“无”与“有”实在是一个不尽的连环,说二者“同出而异名”是对的,将“常”冠于二者之前以说明其永恒性就有了问题;将二者“同谓之玄”是对的,因为通过“无”去观察“有”和去“有”中发现“无”都是没有止境的,但称从“无”可以观“妙”、从“有”可以观“徼”却有了问题,尤其是与“众妙之门”之妙发生了矛盾。如果说从“无”观察“有”是“妙”,从“有”中发现“无”就不是“妙”,那“此二者”怎么又会“同谓之玄”,而在“玄之又玄”之后,又怎么能同入“众妙之门”呢?

更合理的说法或许应该是:从“似无”中去观察“似有”。即从微观中去发现宏观;从“似有”中去观察“似无”,即从宏观中去发现微观。而所谓的“妙”正是一种似无却有和似有还无的境界,正是曹雪芹之所谓“假到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也正是齐白石之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小说和书画虽为小技,却是有大道包含于其中的。

《道德经》一开篇就出了问题,道家也因此而保守且狭隘,从“小国寡民”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从“回归自然”去做自然的奴隶到“天人合一”去做老天的累赘,最终走入了一个黑暗的死胡同。

同类推荐
  • 孔子智慧讲堂

    孔子智慧讲堂

    本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和掌握传统文化,更能理解和感受孔子思想的魅力,对如何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 心态即命运

    心态即命运

    本书是一本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建设的图书。全书分成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纠正心理失衡、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化解压力、实现幸福人生等几大主题,是作者多年演讲的精华结晶,非常适宜年轻人阅读。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热门推荐
  • 生存者的求生之路

    生存者的求生之路

    傅珺如的记忆深处有一个很痛很痛的回忆。那是发生在她的奶奶去世的那年。原本成绩优秀的她也在那一年变得颓废沮丧。她绕进了一个死胡同里,直到某天她突然再次振作起来。振作后的她觉得人的一生碌碌无为就好,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先存钱买房然后找个咽得下饭的男人把自己卖了,相濡以沫最好,或者相敬如冰也凑合的过下半辈子。或许她还会生个小宝宝,延续生命。可是,突然有一天。世界变了。已经在扭曲的人生观中计划好的完美人生,不可抗拒的转向了另一端。
  • 一诺倾城:初恋那件小事

    一诺倾城:初恋那件小事

    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顾念安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不管我随着风飞翔到云间我都希望你能看见,就算我偶尔会贪玩了迷了路也知道你在等我。—慕初晨该给的我都给了,我都舍得,除了让你知道我心如刀割。——洛熙我也不想掉死在你这棵树下,因为会给你带来顾虑,可我自己也无可奈何,喜欢一个人有错吗?——孟乐怡
  • 至尊毒女:倾城帝妃戏诸侯

    至尊毒女:倾城帝妃戏诸侯

    生性残忍冷漠的她由狐妖修炼成人。无意打开时空之门,给时空带到古代……倾城容貌却带着戾气,神鬼皆惊,却见他第一眼,无情戾气化为爱慕。他谈吐优雅,却能叱咤风云,喋血战场,身为一国之君,只为她回首。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失落的世代

    失落的世代

    地球,神秘而悠久的一颗星球,没有人清楚在它的历史洪流之中,到底诞生过多少个文明.但是,其中却有一个至今在我们之中广泛流传---魔法文明.在那个文明里,有着方便的魔法,神奇的魔导器,恢弘的天空要塞....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离我们现在的一亿年前,它的神奇至今让我们有着无数的遐想...可惜的是,它.已经失落了.而关于它的故事,它的历史,它的神秘.却是在三个年轻人进入一座神秘的宫殿之后揭开...
  • 迈过心理那些坎儿

    迈过心理那些坎儿

    本书从职场实际情况出发,主要介绍了七部分内容,即职场人士自我心理诊断、职场人士人际关系心理诊断、职场人士压力心理诊断、职场人士跳槽心理诊断、职场人士非常时期心理诊断、职场人士常见心理障碍诊断、职场职业病心理诊断。
  • 与尔同行末世

    与尔同行末世

    雪灾、台风、海啸、洪涝、干旱、冰雹……变异的同类。天灾人祸,生灵涂炭,汰弱留强,适者生存。你不能改变现状,只能改变自己适应现状。改变的过程中……有的人选择不择手段的活下去,哪怕放弃道德放弃尊严;有些人守着心中最后的一点火,苟延残喘;也有些人却必须逼着自己狠下心肠!末世中的挣扎与爱情。
  • 眷念你的温柔

    眷念你的温柔

    大学,是肆意青春的开始。夏浅幽,夏家的千金,被家人保护的很好,但并不代表她就单蠢。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她的任务就是吃喝拉撒睡,外加学习。偶然遇到一段恋情,她被他的温柔所俘获,只是附带的麻烦也接踵而来。他秒杀性的微笑,她被诱惑了。好吧,那些麻烦她来解决。她眷念他的温柔...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九符破天录

    九符破天录

    陈越意外获得九枚符箓,转世重生。一步步从底层迈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