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500000044

第44章 一辈子的愧疚

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7岁,母亲拉着他的手去学校报名。虽然之前母亲每天都很认真地教他数数算题。可是到了学校,当老师让他数数时,他不是丢了三就是拉掉四;老师问1+3等于几,他扳着手指头想了半天,才怯怯地说等于5。老师便挥挥手对母亲说,明年再来吧。母亲赔着笑,说已经晚了两年了,再晚可就把孩子给耽误了,这孩子真的很乖,您就收下他吧……母亲说着泪就涌了出来。老师动了恻隐之心,迟疑着说,让他来吧,能不能学得好,可全在他自己。后来,他听奶奶讲,他小时候其实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八个月就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多时就能摇头晃脑地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是在他两岁那年的秋天,是个丰收年,家里收了很多的玉米,母亲在平房顶上晒玉米,他爬在玉米堆上玩,结果母亲一眼没看到,他就踩着玉米粒,从房顶上滑了下来。母亲当时吓傻了,父亲抱着已经翻了白眼的他疯了一样往医院跑,母亲跟在后面,哭得声嘶力竭。好在,他的身体没摔出什么毛病,只是脑子有些问题。

也不是完全傻,但是他的反应总比别人慢半拍,人变得木讷,背过的诗忘得一干二净,口齿笨拙,8岁了还得妹妹帮忙扣扣子系鞋带。当然并没有出现老师说的奇迹,他在一年级读了三年,仍然考不及格。最后老师实在无奈,索性把他推上了二年级。再后来所有的老师都不再管他,当他混日子,就那样一级一级把他往上推。母亲其实是个特别泼辣的女人,嗓门粗大,在家里训妹妹,隔两条街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却从来没有训过他,哪怕他踢球把窗玻璃砸得粉碎,哪怕他期期拿回的都是少得可怜的分数,母亲也只是叹息一声,吃饭时,仍然会把最香的煎蛋挟到他的碗里。有一次妹妹也闹着要吃鸡蛋,母亲啪地敲掉妹妹伸过来的筷子,说,那鸡蛋是给你哥补脑的。妹妹哭着嚷,他再补,还不是那个傻样……话没说完,母亲的巴掌已经结结实实地抽在妹妹的脸上,母亲像只全副武装的老母鸡,涨红了脸喊:不许欺负你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母亲特殊的照顾和补养,长大后,他的思维渐渐恢复了一些。而当他知道自己变傻的原因后,他对母亲就有了怨恨。

他想,都是因为她没有看护好自己,才有了那样的意外。他简单的头脑,一旦认定一个道理,就格外固执。而他表达怨恨的方式,是一次次在外面闯祸。不是把张家的二小子鼻子打破,就是用砖头砸死了王老太太下蛋的鸡。每次他闹完了,母亲便跟在他后面低三下四地跟人赔礼道歉,帮他收拾残局。泼辣骄傲的母亲,因了他,对谁都是一副谦恭卑微的脸。读书对他而言简直是受罪,勉强读到初二,他就再也不肯去学校了。那时因为父亲的工作,他们全家都迁到了城里。母亲没有工作,她买了一辆旧三轮车,每天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收旧报纸。收回来的报纸堆在他的房间里,晚上,母亲把报纸一张一张摊开,撂齐,扎好,再送到废品收购站。他辍学后成了无业游民,整天四处闲逛,很快就和一帮街头混混打得火热。他们欺负他脑子不好使,危险的事儿便怂恿他去做。那次他们和另一帮人打架,下手太重,结果把对方一个人打得头破血流。别人看情况不妙,忽拉一下全散了,只有他还傻傻地呆在原地。母亲收报纸回来,蹬着三百多斤的三轮车,还没来得及进门擦把汗,便听邻居说:你儿子和人打架,出事了。

母亲一下就懵了,车子扔在门口,一路踉踉跄跄地赶到派出所,看到他木木地坐在椅子上,母亲冲过去一把抱住他,又放开,上上下下打量一遍,确定没有伤着,长出了一口气,没有说话,人已经瘫倒在地上。那家人有权有势,不依不饶非要告他,扬言不让那傻小子进去住几天绝不罢休。母亲去求,人家冷着脸不理她。母亲每天熬了鸡汤排骨汤往医院里跑,在病房里给人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甚至为那个孩子接屎倒尿。几天的时间,母亲已经瘦脱了形。那个孩子的父母终于不忍,答应不再追究,但要母亲赔五千块的医疗费。母亲收一斤报纸,能挣8分钱,五千块,得收多少报纸才够?他笨拙的大脑算了好久,都没有算出来。事情过去后,母亲给街口修自行车的李师傅买了一条好烟。母亲说,让孩子跟着你,好歹学门手艺,将来有碗饭吃。李师傅拍拍他的肩说,你个傻小子,以后老老实实跟着我,可别再让你妈为你操心了。他果然老老实实地跟着学修车,他手笨,补个车胎得半小时,补完忘了放水里试,装上才发现仍然跑气。于是重新扒下来再粘。每天晚上回来,脸上手上衣服上,全是黑乎乎的油污。

街上那帮混混,隔三差五地来捣乱,勾引他。开始的时候他不理,后来他便忍不住又和他们混到一起了。他每天按时去车铺,到那儿晃一下,然后趁着师傅不注意,就逃出来,和那帮人去工厂里偷铁,卖了钱一起海吃海喝。有一天下午母亲回来得早,打开家门吃了一惊,屋子里被翻得乱七八糟,柜子打开着,衣服扔了一地。听见声音,他走出来,母亲问,你找什么呢把房间翻成这样?他闷声说:不用你管。几个人从他身后闪出来,慌不择路,推开母亲便往外跑。母亲被推倒在地上,她认出来,那些人还是他从前的那帮哥们。母亲的心一时间变得冰凉,颤抖着去床下找那个盛钱的木盒,盒子还在,里面的钱一分不剩。他转回来去扶母亲,母亲甩开他的手,脸色苍白,眼中含泪,扬起手,一个嘴巴打在他的脸上。母亲哭了,她说:我怎么生出这么个败家子啊……那是母亲第一次打他,从小到大,不管他多笨多傻,母亲都没舍得动他的一指头。母亲那个巴掌使了全身的力气,他的脸火辣辣地痛,心终于也被刺痛了。那天晚上他主动在搓衣板上跪了一夜,母亲没有拉他,只说,明天你跟我去收报纸。

第二天,他跟着母亲去收报纸,他看着母亲一副谦卑的笑脸,一家一家单位一个一个小区挨着进。他没想到瘦弱的母亲竟有那么大的力气,百十斤重的报纸,母亲一把扛在肩上,从七楼上下来。是盛夏,母亲身上廉价的棉布汗衫湿了干,干了又湿,竟渗出一层白盐。在一个小区门口,他们被门卫挡在门外,母亲低眉顺眼,说了一堆的好话,门卫坚决不让进,说前两天有户人家刚丢了东西,谁知道是不是你们偷的。母亲涨红了脸,正要辩解,门卫忽然看见他,鄙夷指着他的鼻子说,这是你儿子吧?前几天就是他和一帮混小子把门口一辆自行车给偷走了。门卫说着就过来揪他,母亲慌忙把他挡在身后,说师傅你认错人了,我儿子他刚从外地回来……母亲带着他飞快往前蹬,一直跑出很远才停下。母亲为他擦去脸上的汗,长长地出了口气说,好险啊。他看着惊惶失措的母亲,心突然很痛很痛。母亲托人送礼找了门路,18岁那年秋天,他被送到广西桂林当了兵。部队就像个大熔炉,他被丢进去又锻烧了一次,如同重获新生。他给母亲写信,说自己能把被子叠成豆腐块,说部队里也有文化课,他每天都要学习。

他寄回来的照片,漓江的水碧绿碧绿地在他身后漾着,他穿着绿军装,竟然十分威武。母亲欢天喜地地把照片给所有的亲戚邻居看,母亲说,看啊,我们家小峰终于有出息了。母亲每个月按时给他寄钱,给他寄家乡的烟,每年秋天,天还未冷,母亲已经把厚厚的棉衣寄了过来。他没有告诉母亲,他那个城市冬天一点都不冷,根本穿不着棉衣。他把那些棉衣放在床头,晚上睡觉时,他把头埋进松软的棉衣里,那么暖那么软,还有淡淡的香,那都是母亲的味道吧。当兵第二年他探亲回家,怕母亲等得心急,所以没有告诉她车次。下了火车已是午夜,小城正下着雪,夜寒气逼人。走出车站广场,一抬头,就看见昏黄的路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不停地走来走去。他还没反应过来,那个人已经急急地扑了过来。是母亲,她紧紧地抱着他,泪流了一脸。他抱着母亲,第一次发现,原来母亲比他矮那么多,瘦那么多。他后悔没有告诉母亲准确的车次,他不知道母亲等了他多久,三小时?五小时?一天?两天?退伍后他被分到一家国营企业做工人,别人给他介绍了几个女朋友,都是见过几次面便没了下文--人家嫌他老实缺心眼。

一直到26岁,还没有结婚。后来,母亲托了亲戚,帮他找了一个农村姑娘。姑娘不嫌他老实,但是要求有一套新房才能结婚。他的城市里,最便宜的经济适用房,也得十多万一套。可是母亲却爽快地答应了。那天晚上,母亲当着他的面,打开当年他偷钱的那个小木盒。木盒里有几沓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剩下的,便都是一些零碎的票子。母亲说,我早为你准备着呢,这是这么多年来所有的积蓄,你都拿去吧,先交了首付,剩下的用你爸的名办个贷款,以后我们按月还上,你不要和你媳妇说……他的婚礼办得很隆重,结婚仪式上,司仪让夫妻俩给父母鞠躬。他看着母亲,灿烂的阳光打在母亲的脸上,那张脸又黑又瘦沟壑纵横,他想,那每一条小沟里都藏着母亲对他的担忧和牵挂啊。这样想着,他禁不住双膝一软,跪了下去。他只说了句,妈,我欠你的太多了……就喉头哽咽,再说不下去。司仪转过头问母亲,今天这么幸福的时刻,你最想说什么?母亲对着所有的宾客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25年前,因为我没有守护好小峰,把他从房顶上掉下来。这是我一辈子的愧疚,这些年来他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委屈,我对不起这孩子……母亲老泪纵横。

同类推荐
  • 风中的祈诉

    风中的祈诉

    本书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描写中国西部农村社会的9篇作品。其中《风中的祈诉》和《悠悠岁月情》是作者初步踏上文学创作殿堂的代表作,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中篇小说《风中的祈诉》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环境为背景,以孤儿石柱和农村女子妮子及城市记者杨海红的情感和生活为线索,在淡淡的乡村风味后植入浓浓的传奇色彩,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别具匠心的安排了妮子、石柱、张二栓、二蛋等人及黑子(狗)的不同生活际遇,描写了他们与命运、与环境、与社会抗争的不屈精神,作品在彰显着男主人公坎坷多舛的命运的同时,更多的张扬着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作品以喜剧的形式终结,令人深思。
  • 诡案罪(全集)

    诡案罪(全集)

    致命的罪案,完美的推理;亲临犯罪现场,破解离奇悬案!染血的利刃,灼热的子弹,永远无法逃离的死亡噩梦。罪案连环,杀机重重,隐藏在背后的真凶究竟是谁?罪恶的双手尚未洗净,监牢的大门已经缓缓开启……
  • 侠女奇缘(上)

    侠女奇缘(上)

    侠义公案小说之所以在我国长期流传不衰,深受各界阶层人士欢迎,主要是因为侠义公案小说中塑造的名臣官吏多以正直廉洁的形象出现,他们刚正不阿,不畏权豪,体恤百姓,不少人还被作者予以神化,成了“超人”;而侠客义士形象贴近民众,他们劫富济贫,铲除贪官污吏,成了正义的化身,是广大民众心目中的救星,是社会安定太平的希望所在。作为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通俗文学样式,侠义公案小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余绪。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为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力量心理的烙印,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一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识。
  • 天体悬浮

    天体悬浮

    符启明和丁一腾是洛井派出所的辅警。符启明聪明伶俐、个性张扬、做人左右逢源,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混得风生水起。丁一腾却踏实、谨慎,循规蹈矩。他们一起抓嫖、抓赌、千方百计搞罚款,还帮助所里侦破命案,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成了生死之交。他们一同和大学生妹子小末、沈颂芬谈恋爱,租住农家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日子过得快乐充实。文艺青年安志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快乐的生活,大学生妹子先后弃他们而去,两人又因一个编制之争而离开派出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符启明利用以前聚集的人脉经营色情场所并进入房地产业,成为风云人物。他成立“杞人”观星俱乐部,实际上是扩大色情生意。
  • 中环线

    中环线

    那一年我大学终于毕业。开最后一次班会的时候,几年来忙着生孩子带孩子的辅导员似乎也松了一口气,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时候对我们保持着笑容。同学们的脸上似乎都没什么生离死别的痛苦表情,可见感情之淡薄。没办法,这一阵子大家都想着下面这件事情。毕业了该干嘛?找工作。那一阵在华师大后门经常有很多年轻人成群结队,坐上赶往招聘会的大巴。他们衣着朴素,还没有更多的资本去装扮自己,前路渺茫,希望能尽快找到下一站。
热门推荐
  • 锦秀天下

    锦秀天下

    当天下由一女子做主,当所有人的男人都围着一人转之时,又该如何收场。后宫佳丽,以及微服出巡四处游厉的故事。
  • 诡谈集录

    诡谈集录

    这是几段独立故事组成的小说,没有没有精灵鬼怪,没有迷信传说,有的只是等待被揭开的真相...
  • 冷人的热妃

    冷人的热妃

    一个漂亮,善良的大家小姐,偶然间穿越到了奇幻的世界,继而又莫名其妙的当上了王妃。当顽皮的王妃遇上腹黑的王爷,他们会迸出怎样的火花?
  • 爷来三国杀啦

    爷来三国杀啦

    擦,吕子乔吕小布居然穿越到了三国里变成了吕布,又色又不靠谱还爱得瑟的他会怎样玩抓三国呢?接下来你就知道了...........
  • 苍夜天

    苍夜天

    正太遇萝莉。魔王遇吸血鬼。从此,这个魔王开始麻烦不断。
  • 学霸系统

    学霸系统

    有了系统就想称霸天下?气运逆天就能考上清华?系统天降辅助屌丝学渣,步步高升书写璀璨年华。无论你想要985,还是211,学霸系统为你指明方法。勤学苦练,渣渣也能逆袭学霸。翻云覆雨,摘得桂冠回家!
  • 网络相亲记:闲聊勿扰

    网络相亲记:闲聊勿扰

    亦然=冰可人,我是冰可人,亦是亦然。苏蓝,女,26岁,自由职业,一米六三,45KG,宅女睡神一个,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打扫,胸无大志,没有女强人的潜质,也没有小女人的姿态,现寻找老公一枚,要求是男人,能养得活我就成了,闲聊勿扰。一条征婚启事放到网上,对于苏蓝来说,有些期盼,又有些无聊,不过因为她身边也确实有很多姐妹是靠一根网线找到老公,让她多多少少也有了很多的期盼……而网络上各种男人的嘴脸,让苏蓝几乎失去了信心,只是随之而来的刘辰走到现实闯进进了她的生活,让她渐渐有些信心,与此同时,她大学的初恋男友许飞也出现了,只是面对一直默默的守在她身边的陈诚,她又该如何自处……
  • 误惹腹黑陆少

    误惹腹黑陆少

    她有个曾经的爱人,至今念念不忘。他亲眼目睹父亲被母亲害死,从此断情绝爱。所以,他们的婚姻只是契约,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感情会朝着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等她死心塌地的爱上,却看到他和别的女人........
  • 圣魂三国杀

    圣魂三国杀

    每个人自出生后,便会有一只圣魂陪伴,圣魂分为战斗型和非战斗型两种。越强的战斗型圣魂,代表着越强大的武力。那些拥有巅峰武力的强者们,能够移山填海,只手覆灭一国。相传已知的战斗型圣魂共有一百三十六种,为天上的星辰所幻化。民间也有一些人将这些战斗型圣魂,制造成了一张张卡片,供人们娱乐。(注:无论是否玩过这款游戏,本书都可观看。)
  • 读寓言悟管理

    读寓言悟管理

    为了让广大业内人士和读者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学习到世界著名企业的管理精髓,《读寓言悟管理》采用了讲寓言故事学管理知识的形式,对大量的管理材料进行了精心筛选,反复推敲。每一个故事都力求精炼概括,每一个著名企业的事典都做到视角独到。《读寓言悟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书籍,在于避免了枯燥空洞的理论说教,以全新的形式——活泼生动的寓言为引导,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典事例,用精炼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