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2700000178

第178章

袁谭一听郭图之言,心中却是高兴,连忙快步上前,拉住郭图衣襟,笑道:“先生我刚才戏言耳,还望先生莫要怪罪。”

郭图表情失望的说道:“我好心好意为你着想,想不到竟然成了残害河北数十万士兵的残败之人,哎……”说完只是不理袁谭,独自走去,不过却走得很慢。

袁谭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走,又复上前,紧紧捉住郭图胳膊,赔罪道:“我刚才头昏脑胀,不知道胡言乱语些什么话语,惹怒的先生,我这向先生赔罪了。”说完深深地向郭图鞠躬。

郭图感觉事情差不多了,便上前将袁谭扶起,笑道:“公子,莫要如此大礼,郭图受不住埃”袁谭见郭图的样子,已经算是既往不咎,唯恐在这里被别人听去什么,便邀了郭图往自己营寨而去。

袁谭和郭图回到自己营寨,连忙走回大帐,并且按照郭图的意思,吩咐守卫等人在大帐三丈之外把守,任何人等不得靠近,若是有人违反,则立刻捉拿问斩。

一切吩咐完毕之后,袁谭和郭图在帐中相对而坐,袁谭给郭图盛酒一杯,笑说道:“先生有何助我之言,现在便可说来?”

郭图笑道:“我且问你,你兄弟三人,主公最为喜爱者,是何人也?”

袁谭叹了口气,道:“三弟长相俊美,父亲将其留在身边培养,自然是最为喜爱三弟。”

郭图道:“公子为长,袁尚为幼,将来继承这四州之地的人,按照常理道德,本为公子,可是我们所有的人都知,将来继承大统者必是袁尚。”

袁谭本来就因为这件事,心中气愤,今日听的郭图当面说起,尤为愤怒,道:“先生欲辱我而赞袁尚乎?”

郭图哈哈大笑道:“我向来与公子亲近,公子何出此言?”

袁谭道:“若非辱我,那是为何?”

郭图笑道:“公子既然知道,将来继承大统者必然是袁尚,可公子却还力劝主公将李腾,颜良,高览等人接回,这不是让袁尚又机会亲近李腾等人吗?袁尚怎能不会珍惜这个拉拢的机会,这不是强袁尚而弱公子乎?”

郭图一句话语顿时将袁谭心中不明之处点开,袁谭当下明白过来连忙站起身来,朝郭图拱手道:“听得先生一席话语,我倍受启发,以后定然对先生言听计从,还望先生莫要抛弃才是。”

郭图笑着将袁谭扶起,说道:“公子不必如此,常理道德亦是长在前,幼再后,主公费长立幼,乃违背常理的逆天之举,我不过乃是顺天罢了。”

袁谭此时亦是被利益所蒙蔽,丝毫不管该如何处理眼前困境,曹操大军若是前来攻击,又该如何抵挡?

再说曹操不断截取了袁绍存粮的乌巢,而且在官渡大胜袁绍,便想趁机出兵,一举将袁绍灭除,连忙招来手下郭嘉,荀攸等人前来商议。曹操道:“袁绍此时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正是攻击的好时机,我准备趁此机会,一举将袁绍击溃,然后挥军北上,彻底消灭袁绍,收收复河北之地,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荀攸忙出来阻止道:“丞相,不可?”

曹操一愣,问道:“为何不可?”

荀攸解释道:“我听得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文丑,张合,高览等人尽皆聚集于李腾营寨,由此看的出来,李腾并非实心投靠袁绍,而是被被丞相所追,不得已而行之,现在看到袁绍兵败,其心必反,虽然李腾人马不过三人,但其手下狄蟾,高顺等具有万夫不当之勇,何况又有颜良,高览等人相助,想要从袁绍背后强夺城池,却也是简单之极。”

曹操插口问道:“既然李腾亦能强夺,那么我手下兵多将广,打败袁绍,那不更是十分简单。”

荀攸笑道:“李腾能抢,而城乡却不能夺,李腾能抢,全是因为丞相再次牵制袁绍,李腾才有可乘之机,倘若丞相起重兵攻打袁绍,袁绍必然撇开李腾而奋力反抗,况且李腾现在还并未反袁,丞相若是冒然攻打,李腾必然相助袁绍而攻丞相,到时候便无法估测。依我之见,丞相不如坐山观虎斗,坚守官渡,等到李腾反袁,再行封官进爵而拉拢,使其成为盟友,在两面攻打袁绍,袁绍败后,丞相可趁李腾不备之际,突然发病攻打,则李腾可擒,袁绍可灭矣。”

曹操听后,大笑道:“若非公达之言我几乎坏了大事。”曹操说完,又向郭嘉等人看过去,想听听郭嘉还有什么话说。

果然,待得曹操话音落地,郭嘉进言说道:“李腾虽然猛将极多,奈何缺少兵力,虽能牵制,却不能气候,依我之见,我军此时士气正旺,袁军此时士气低落,我军此时军心稳定,袁军此时军心涣散,我军此时以一当百,袁军此时闻风便逃,此等良好消灭袁绍的机会,丞相为何要将精力浪费在一个不成气候的李腾身上,况且丞相若是要攻打袁绍,只须派出一军牵制李腾即刻,灭掉袁绍之后,可对李腾成为包围之势,则李腾必备李腾所擒。”

荀攸连忙说道:“万万不可,李腾勇猛,非许褚,张辽,夏侯惇等一人可以阻挡的,我看丞相还是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再行出兵。”

曹操点了点头,看向坐在旁边的许攸一语不发,许攸在袁绍身边多年,定然知道袁绍许多事情,遂打定主意问道:“子远为何一语不发啊?有何高见,说出来供大家参详参详。”

许攸见曹操点了名,便开口说道:“既然荀攸,郭嘉二位谋士已有良策献给孟德,孟德何故再来问我?”

众人听得许攸竟然如此大胆,敢直呼曹操名讳,顿时各个心中大怒,虽然在坐之人都是文官,但是各个也都恨不得将许攸碎尸万段,以泄心中之气。但是都是在曹操面前,却也是不好发作,自得咬牙切齿的强忍着。

同类推荐
  • 南宋之新大陆

    南宋之新大陆

    在第三空间里襄阳守将吕文焕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献城投降。蒙古军包围了所有城池此时,魔法使赵碧风凭空带着一个大陆穿越过来,但其实一切只是神秘事件开始一位少年大臣甘愿为他承受所有
  • 主宰战国

    主宰战国

    战国末期,曾经极盛一时的周王朝已经气数已尽,王室的权威日渐衰微;随之而来的诸侯并起,征伐兼并;智谋权术,无所不用其极;胸怀远志的君王、运筹帷幄的谋士、战无不胜的将领纷纷涌现;这注定是一个属于强者的舞台,乱世争雄,谁主沉浮?究竟是谁能够实现最终的一统?不一样的战国!不同的主宰!让我们一起来主宰战国!
  • 大儒生

    大儒生

    写的是一个现代有才宅男回到明朝谋生活的个人奋斗史。怀着对传统儒文化的向往和想改写历史的追求,他尝试了各种能破解东方文明可能转轨的假设,种过玉米,抄过兵书,炼过钢铁,研究过火药,但答案好像只和"他自己"有关,那就是,从现在起,要把这个“儒”字写成什么样?用什么写?怎样写?有明一朝,大儒辈出。但,仍需要有位更有才的精神领袖带他们走向更好的前途。
  • 郑成功

    郑成功

    《郑成功》全书共五部一百五十回,每部三十回。郑成功一生曲折,亦官亦商亦侠:在政治上,他是明朝的延平郡王,享受驸马待遇,割据东南数省,与清廷对抗数十年,成就帝王霸业。在经济上,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商人,垄断了东亚和东南亚商品贸易。在文化上,他一手创立的秘密组织天地会,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帮会文化的基础。他重视商业文化,极力倡导海洋文明,引领了下南洋的时代潮流,成为海外华人华侨共同敬仰的圣祖。《郑成功》全书涉及数十个重大历史事件和数百个重要历史人物,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内容涵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等方方面面。
  • 活在天朝

    活在天朝

    一个老师重生至另一个世界的古代做老师的故事。真不知道简介怎么写,那就这样吧。
热门推荐
  • 山上有位剑客

    山上有位剑客

    当废柴流泛滥在众多玄幻界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抽出背后那杆锈迹斑斑的黑色长剑,插进地下,取出腰处别着的酒壶,仰头畅饮,吟出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高亢诗词。世间再有多么不如意又如何?前面没路?非也,一杆锈剑,斩出一条登天之路~
  •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本书渗透了作家们朴实、真诚的情感,散发着对真善美的智性思索和追求。
  • 开天三界

    开天三界

    深山之中的小山村的背后隐藏着些什么?初到军营的十二岁少年将会面对怎样的对手?小山村血案的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着这一切?战火纷飞的人间,血腥阴暗的地狱,还有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天界,真相究竟在哪里?丝丝缕缕的线索似乎毫无关联,但是却都隐隐指向那个清明的世界,然而真相真的在那里么?澄文中文网一组签约作品!
  •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本书以张大千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网恋那点事

    网恋那点事

    相貌平平,文文静静,知书达礼的她在网络是小有名气的网红,网络上的她开朗活泼爱笑,成为男生心中的宅男女神。可当她正如平常一样在网络里聊天什么的,有人开始莫名其妙靠近她……
  • 武灭九重天

    武灭九重天

    天武大陆,宗门林立,强者为尊,九天称雄。天才少年自华夏而出,丹、武道造诣无人能及。一指乾坤,压山河,一掌焚天,撼天穹。九转乾坤剑法破万法,阴阳五行逆天行。阴阳双子剑一出,谁与争峰。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妖孽现世

    妖孽现世

    全家灭门的少年一步一步的走上他的复仇之路,神挡杀神,佛阻灭佛
  • 90后获奖者佳作(A卷)

    90后获奖者佳作(A卷)

    省登宇主编的《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90后获奖者佳作A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90后获奖者经典佳作A卷,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
  • 吊在窗上的魂

    吊在窗上的魂

    本书以预审员的独特视角,真实再现了发生在北京的二十多起案件。情节触目惊心,案情曲折离奇,故事凄楚哀怨,结局血泪交织,读来令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