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28800000002

第2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述(1)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一,自国家和阶级形成以来,这种实践活动一直客观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理论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积累和创新。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系统地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加强其学科建设。在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已经基本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范畴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首先要对其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基本范畴有所了解,本节将对这些内容作简要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也实际存在着。因此,在任何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名称和表现形式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各异。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其核心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首先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指人类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无产阶级特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和演变有一个历史过程。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章程中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

1902年列宁在创立布尔什维克党时提出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这两个概念,1934年又在联共(布)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思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两个概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沿用上述各种不同的提法,但在不同时期,使用的概念重点有所不同,而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年代主要使用“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建国以后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发生了变化,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

这一概念。但“思想政治工作”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只是诸多提法中的一种,并没有成为统一的提法,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才用政治思想工作取代了其他提法,成为统一的标准提法。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在概念上以“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这一概念,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统一的标准提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阐释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同时又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概括。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其学科特征表现为:

1.党性

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别是政治思想,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表现着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们,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2.综合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要理清人的思想头绪和脉络,把握人们行为的走向与规律,就必须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它进行综合分析。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结构是一个由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它的知识体系既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吸收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3.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其实践性具体表现为: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数百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是这门科学产生的实践基础;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它既从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学科理论,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实践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并促使其发展的标准和动力;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的目的在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促使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有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因而它的研究对象是人,是广大人民群众。然而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思想政治教育只研究人的一个特定领域,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品德表现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品德表现往往与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相矛盾,这就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即一定社会的阶级和政党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水准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据,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目前,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二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三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第一种观点没有把该学科同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混淆了其内在价值,不利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和建构本学科的理论体系。第二种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体现了学科的显著特点,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但其缺陷在于:一是仅仅局限于政治观教育,没有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全部内容;二是只研究教育内容,没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教育者如何实施教育的教育活动。

第三种观点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涵盖的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我们认为,第三种观点较好地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就必须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就是对本科学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的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对基本范畴的研究有利于提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有利于推进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包括:

(一)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

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离开了个体,社会也不复存在。

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注意到教育的影响作用,还要注意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时,也不能忽视人的活动,因为它们都是由人的活动所创造和改变着的。要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良好的社会关系,必须研究个人社会化的问题。这对范畴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

(二)思想与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两者在很多时候是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的思想预知其行为,也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分析其思想。然而两者之间的不一致也是经常发生的,表现为知行脱节,表里不一等。

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思想并促使人们克服思想和行为不一致的矛盾,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达到统一,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要研究如何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如何使人们将正确的思想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因此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三)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是反映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则是指施教过程中的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两者的双边互动过程。教育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首先,两者界限明确,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其次,两者的界限又是相对的,教育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一方面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才能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决定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也应该向教育对象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客体也是教育主体,从施教过程看是客体,但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接受、消化,通过其自身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因而从受教过程看,自我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对范畴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必须贯彻疏导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等。这些原则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内化与外化

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使其成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外化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分别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阶段,但我们不能将其简单看作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在内化过程中有行为表现,而行为表现又会强化内化,即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有内化。实际上两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侧重点各有不同的联系密切的两种活动,它们共同推动人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这对范畴揭示了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变化过程,有利于正确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规律。

(五)教育与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行动。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两者性质和功能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管理,科学的管理有利于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活动有序进行,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管理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对管理手段产生认同感,管理的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这一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把管理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认真研究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用及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为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管理的教育作用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党性很强的科学,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主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有所论述。

(一)社会形态理论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形态的基本内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直接推动的,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又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原因。由于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所以社会形态的更替有着内在的必然性。一方面某种社会形态的存在与消亡具有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一种社会形态被什么样的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或者说,新产生的社会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同样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是某种客观必然性的产物。

同类推荐
  • “三个代表”思想论

    “三个代表”思想论

    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党的建设的战略定位、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等15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本书叙述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形成的基本制度和方略,据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运行或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努力,了解其历史的合理性或必然性、正确性或优越性及未来走向。期望增进读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理解和认同,帮助境外读者对中国的独特制度多几分了解。
  • 官经一日一谈

    官经一日一谈

    盲目创新和泥古不化一样有害。不可事事明察秋毫,洞彻人心深处;不可老于世故,更不要过于圆滑,领导者的才能在于选拔官吏和任用。“赏” 与“罚”是法家治国的“二柄”,以此来调动民心,在一拉一打的过程中,让不法之徒惧于威严不敢造次,君子慎其独也。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不能放纵自己。依此处世,可无患矣。要想让人拥护和信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情,损有余而补不足,打造完美的性格;恪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

    本书系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专著。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热门推荐
  • 宁夏文物

    宁夏文物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文物、夏商周期文物、秦汉时期文物、隋唐时期文物、西夏时期文物、元代文物、明代文物等。
  • 杀之破狼

    杀之破狼

    这样的夜晚简直太适合暗杀了。李小陌做梦也想不到总是像个跟屁虫一样和他黏在一起的胖子,枪术学起来永远没有他快的胖子,笑嘻嘻的和自己一起去买拳击手套的胖子,大家出去去吃饭总是嫌配饭太少的胖子此时此刻会提着一把泛着寒光的刀居高临下的站在自己面前,低头看着自己被血弄脏了的脸。自从当了杀手李小陌没有一个晚上是安稳的熟睡的,有各种名目的任务等他去执行,没有任务的时候也会有夜间训练和噩梦的打扰,现在,总算可以静静的沉睡了,不要再打扰我,不要叫醒我,李小陌留下最后一个微笑闭上了双眼。
  • 东方篮球路

    东方篮球路

    野球场上的普通小子东方路开始向校队发起了冲击,因为他喜欢的苏小小喜欢篮球啊!然而,校队教练是个唯身体论的退役运动员,身体条件一般的东方路能通过考核加入校队吗?或许这只是一群普通学生的开始,但最终他会带领我们走上荡气回肠的逆袭之路。让东方路带我们去CBA,去NBA,领略我们无法领略的伟大、经历我们无法经历的热血!让东方路带我们回到梦想出发的地方,再一次领略篮球的魅力……
  • 无限帝者

    无限帝者

    什么叫系统故障?什么叫自动传送?什么叫无法退出?什么叫我是牧师?什么叫智力封印?什么叫多重人格?一个疯狂的计划,百万人的牺牲,只为成就帝者,是世界的疯狂,还是侵略的无奈.第一次玩立体网游的曾瓜与他的发小曾伟,外带一个不知与曾瓜有何不清不楚的关系的千金小姐林可梦进入了超梦世界。。。
  • 圣光消逝

    圣光消逝

    忠于圣光之道的圣骑士哈特,相信力量才是一切的法师文森,两人从兽人战争一路走来.却在对抗天灾入侵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重新转生的两人,一个依然怀着对圣光以及爱的执着,另一个却希望用另一种方式来拯救这个世界.巫妖王的理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圣光到底是无懈可击的正义还是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就由我来告诉你们吧!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逆修罗

    异世逆修罗

    极限特工参加任务意外身亡。转生异世界,确发现自己的前世模糊记忆,遥远的呼唤,战友的嘶喊,美人期盼的眼神,一切的一切都有待发掘。既然转生,定要忆往昔。既然转生,定要战天下。既然转生,定要逆轮回。层层迷雾揭开后到底会是什么?战友的嘶喊,遥远的呼唤,美人的期盼...这一切背后究竟由隐藏着什么。
  • 兵王保镖

    兵王保镖

    新一代兵王徐斌隐退明市,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奇迹般地成为了许多美女的追求!!
  • 五行逆

    五行逆

    金丶木丶水丶火丶土这五行元素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谁掌握了元素的力量谁就会成为这个世界的王者。五行生又相克,因而五行大陆大部分的人天生只会亲和一种元素属性。而那些兼顾两种属性或多种属性亲和的人,在这个五行大陆是无法进行修行的,因为没有一种心法能够解决五行相生相克在修行过程中的反噬。如果强行吸纳五行元素入体修行,后果毋庸置疑,只会以死划上句号。曾传言在大乘之间流行,谁若能吸纳五种元素入体修行,谁必能突破大乘的桎梏,走向那未知的境界。无数大乘经不起走向至强的诱惑,纷纷强行吸纳元素炼体,结果纷纷爆体。从此以后单属性修行的观念根深蒂固。主人公李亿天生体质奇异,无法对任何一种元素产生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