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29400000005

第5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

一、确立社会实践主题的意义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举措。许多高校的经验表明,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确定鲜明的教育主题,使学生围绕教育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是正确引导、把握方向的成功之处,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的选取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的选取,应注意既有深刻的含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用简练的语言、便于记忆,又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比如:“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国情·道路·责任”、“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等。1998年以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虽然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来开展活动。但基本上没有确立明确的教育主题。社会实践主题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才逐步确立起来的。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纪念“一二·九”运动48周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的通知》,号召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12月4日至12月11日,北京24所高校千名大学生参与了门头沟煤矿调研活动,活动提出了“向煤矿工人学习,为煤矿工人服务”的口号,这一活动拉开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也为后来的社会实践活动确定主题奠定了基础。1984年5月8日至13日,团中央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观摩座谈会,会上进一步倡导和推广了社会实践活动。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题为《立足改革,大胆突破,为开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的讲话,正式提出了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这一原则被确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方针。1987年4月26日,团中央印发了《关于组织大、中专学生开展“百县扶贫,学习社会”社会实践建设营活动的意见》。5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文件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和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6月20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共青团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1988年6月1日,共青团中央、农业部、中国科协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播千乡星火,育百万能手”中学实践教育活动的通知》。1989年1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观看了首届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展及技术交流展并题词: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努力奋斗,振兴中华。1990年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出了“学雷锋、树新风、迎亚运、做贡献”的口号。1992年5月30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通知,开展大学生“改革百点”暑期社会实践营活动。6月10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大学科技杂志等单位发起召开了“科技·大学生——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题座谈会。1993年12月21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关于组织中国大学生志愿者’94新春热心行动的通知》,提出了“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口号。1994年6月18日,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1994年暑期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团中央、全国学联组织的“万支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队暑期科技文化行动”是这次活动的重点项目。1997年5月26日,共青团中央、中宣部、国家教委、全国学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旨在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深入到农村和乡镇企业,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农村脱贫致富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要服务,促进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998年,50多万名大学生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开展了志愿者支教扫盲行动、建设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千支农业科技服务队乡村传技、千家乡镇企业促进行动、千名博士硕士农村发展讲座、大学生业余文艺演出队下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乡村卫生常识普及等活动。明确的活动主题是:在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2000年5月25日,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召开2000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确定2000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是:“向新世纪迈进,在实践中成才”。6月14日,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与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在2000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又提出了组织开展以“保护母亲河,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小建议、小发明、小制作“三小”竞赛活动。

2001年的主题:播科学圣火,做文明使者。全国各高校团组织利用暑期组织了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1200多支“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深入乡村、厂矿、社区宣传“七一”重要讲话,实践“三个代表”。参与的大学生达五十余万。

2002年的主题:同人民紧密联系,为祖国奉献青春。6月18日,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召开2002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安排。7月8日,中央文明办、团中央、全国学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7月15日至22日被确定为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周。

2003年的主题: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重点组织“全国大学生党员‘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和“防治‘非典’实践服务团”,围绕抗击“非典”和促进经济建设开展活动。

2004年的主题:传承“五四”报国志,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开展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

2005年的主题: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以全党上下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

2006年的主题: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这一主题是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团中央《关于开展200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大中专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高校的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下述十多种。

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实践方式。它是指大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的时间相对集中、大规模、大面积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社会调查(对革命老区、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边远山区、经济特区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社会服务(面对社会各界的科技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文化服务)、企业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专业调研(承担某项科研课题,围绕着课题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科技扶贫、智力支乡、回乡考察、义务劳动、社会宣传、慰问演出等等。一般每年暑期进行一周至六周。由于每年一次,时间集中,参加人数多,社会接触面大,直接对社会做贡献,对于促进每个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了解国情、热爱工农、增长才干,对于在校园内形成关心祖国、面向社会、服务人民的群众观念和良好风尚,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卓有成效的教育环节。

例如,1990年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高校组织了“学雷锋、树新风、迎亚运、做贡献”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全市16万大学生,有12万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迎亚运活动,其中4万名大学生参加了迎亚运义务劳动,5万多人次走上街头参加义务宣传、便民服务活动,4万多人次直接参加亚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6万多人次参加亚运会双岗活动。这次大规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强烈地冲击了当时高校校园中相对沉闷的空气,极大地振奋了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正确地引导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之化为具体的爱国实践。

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持续多年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科技扶助、企业帮扶、文化宣传、医疗服务、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比如兰州大学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每年暑假都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为乡亲们送医送药,免费为乡亲们检查身体,宣传医学保健知识;西北师范大学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会宁县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对当地教师进行培训:西北民族大学音乐系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深入到农村为群众义务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大学生发挥自身的知识技能优势,深入到农村乡镇、田间地头乃至农户家中,广泛开展了支教扫盲、文艺下乡、图书站建设、卫生常识普及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还有部分大学生深入到城市社区、工厂企业开展调查。大学生通过以上这些贴近群众的社会活动,体察民情,了解社会,既锻炼了自身能力,又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三、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居民法律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中央文明委安排,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科教进社区”指围绕“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的主题,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在社区与居民共同举办科普读书、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科普咨询、科普培训、科普竞赛、科普讲演、科普文艺和科普影视巡演等活动;办好社区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制作科普公益广告等。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宣传科学生活观念,破除愚昧思想和落后习俗,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文体进社区”指建设和开辟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居民参与的公益性文化体育场所,充分利用社区各类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馆)、健身站(点)等文体设施,经常组织有社区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把文体活动与公益性社会活动有机结合,弘扬传统美德,促进邻里互助,倡导扶危济困,活跃群众生活。“法律进社区”指配合普法宣传,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举办社区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向社区居民赠送法律知识读物和宣传资料,宣传普及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同时,建立健全市民行为规范,引导社区居民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卫生进社区”指结合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站,动员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和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和常见病治疗,开展卫生常识宣传咨询,普及医疗卫生知识,为残疾人、孤寡老人、下岗职工和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送医送药上门。

“四进社区”活动开展五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从实际出发,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正将这一活动引向深入。实践证明。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四、“青年志愿者”活动

大学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宣传公民道德,播撒文明种子。在活动中,大学生通过悬挂横幅、散发传单、现场解说、图片展览、出黑板报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新时代先进的道德观念。他们宣传的内容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家的“第十个五年计划”、西部大开发等基本国策;在宣传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参加社会义务劳动,深入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送温暖”的活动等。他们把文明带进了千家万户,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五、社会调查和考察

社会调查是社会实践的常用的重要形式,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调查。今天在高校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对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调查一般结合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进行,既可以安排在平时,也可以放到寒暑假和节假日,既可以分散进行也可以集中组织。但无论哪方面的社会调查,都应该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并且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此外还要注意考核和检查,这样才不至于流于形式,能收到实效。

社会考察是指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的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更是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如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考察,对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的考察,对党的光辉历程的考察等等。

六、公益劳动和环境保护活动

同类推荐
  • 常用熟语由来

    常用熟语由来

    本书收集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习惯语和歇后语等形式的熟悉词语近300条,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等为依据,介绍其出处、原意、变化等来龙去脉,还有相应的典故、趣闻、故事、传说等。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热门推荐
  • 崩坏世纪

    崩坏世纪

    空间的碎片,历史的尘埃,向人们讲述了一段尘封的辉煌,它空前绝后,无上璀璨。但它依旧没能逃过时间的洪流,被历史湮灭,被后人所传颂。无数强者穷尽一生,想找到失落的源头,但经历了千年,依旧一无所获。然而,一个一心回归的穿越少年,却无意寻找到了世界的本源,揭示了一切,但事实真相却无法让人接受。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没有人知道。一场噩梦正悄然逼近。
  • 盗墓之僵尸保镖

    盗墓之僵尸保镖

    沉睡万年的僵尸姜文苏醒,为了获得上古龙甲神章,踏上一段闯荡都市,探索古墓的传奇之路。在这里,并不是只有人类的倒斗者才能进出墓穴,身为僵尸的姜文,成为史上唯一一个盗墓的僵尸。他,看似冷漠心思慎密。他,乃是盗墓美女的贴身保镖。
  • DNF之我是剑神

    DNF之我是剑神

    江红綪,一个着迷于DNF的富二代,意外的魂穿到了阿拉德,他的对手是谁呢?卡恩,魔界的第一使徒,第一高手,他真的不热衷于权利吗?暴龙王巴卡尔,也许,他并没有死……赫尔德,一个谜一样的魔界使徒。不一样的阿拉德,不一样的九使徒,一切都变了,变了,变了……
  • 武斗苍穹

    武斗苍穹

    在爆炸中段辰意外穿越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陌生世界。六脉神剑诀、易筋经、太极剑诀、独孤九剑诀,这些在曾经段辰世界里传闻中的古老武学在这个世界里竟然是上古时期的绝学。少林、武当、峨眉等等擎天巨派竟曾在这个世界上古时代真正存在过,他们曾经拥有过劈山断海的恐怖力量。原来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上古时期所发生的巨大事件都有细微的投影投射在地球人间……
  • 凯源玺之让我怎才想离开你

    凯源玺之让我怎才想离开你

    想知道就自己看吧作者决不透露。。。。。。。
  • 神妖恋:曼珠沙华之诅咒

    神妖恋:曼珠沙华之诅咒

    碧水生红莲,泪尽前缘灭,转世轮回生,未能偿心愿,这天地之间,再不会有她那般的女子,生在碧水之巅死于烈火炎炎,痴情不悔换半生姻缘,终难逃天帝之血立下的残酷誓言.....黄泉之岸的千年花妖沙华,被九重天天帝之血诅咒,落入轮回于现代社会转世重生,在十八岁生日时被九大妖族之一玉鼠族的王族庶子苏莯所害,失去了全身的鲜血,幸得羽灵族的七彩云雀芊芊所救,才保住了精魄不死,凤凰浴火重生,花妖遇水复生,为了寻回残破不全的前世记忆,为了向那些贪婪阴毒的神、妖、人复仇,重生的沙华开始了她新的人生。
  • 实用土单验方

    实用土单验方

    在崇尚自然、尊重传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纯天然的中草药防病治病,土单验方治病自然受到广泛的重视。历史上由于受文字记载的限制,或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人们所发现和积累的经效验方,靠口传心授,子承父业得以流传下来。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医术、土法,并未列于经传,却长期为一些穷乡僻俚沿用,救人于难。本书对十四种常见的病症对症下药,并对各个药方的用法、功能主治、疗效都有相应的说明,是您居家的必备工具书。
  • 弃妻难求:惹火娇妻惹人怜

    弃妻难求:惹火娇妻惹人怜

    她是个不施粉黛的绝色美女,好玩,好酒,却不懂情为何物。嫁一绝世美男为妻,夜半偷抱偷吻,只想了解情为何物。然,却被他责骂,还一怒休之。她心中有了恼火,只不过是一男人嘛,天下最多的就是这个,谁稀罕,凭这容貌,还能寻不到被她迷倒的男人!
  • 青春之路三部曲

    青春之路三部曲

    当梦想变得遥不可及,是否还记得曾经追寻的梦。现实照进梦想,是否还有人苦苦支撑。盛夏过后是初秋,盛开过后是凋零,有几人能守住梦想之花。当一切变成过去,在梦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中,现实的路上人越来越多,梦想的道上寥寥无几,已看不见背影。回首望,那一段青涩的岁月,在每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风景,遗憾,庆幸。但不管怎样,那都是心中的珍馐。
  • 转世三生只为你

    转世三生只为你

    在那桃树下,她和他相遇,究竟是命中注定,还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