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0800000033

第33章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3)

二、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措施

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市投资规模突破60亿元,增长20%以上。一是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充实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继续做好新材料工业区二期项目开发,做好金昌支线机场、永昌电厂改扩建、金永高速、金昌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大二、三产业项目开发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新材料工业区一期项目的工作进度,确保年产20万吨烧碱、1.5万吨海绵钛冶炼、1万吨羰基镍、20万吨PVC、20万吨电石、6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抓好金川集团公司2×N150MW热电联产、金阿铁路专用线等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金水湖景区、龙泉景观带等项目建设,做好龙首湖景区前期论证工作。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程全面投入运营。开工建设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永昌县城污水处理和河西堡镇污水处理工程,抓好永昌县城垃圾处理、双湾镇小城镇道路与排水等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注重提高投资效益。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加大对在建国债项目和重大项目的检查、稽察,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

(二)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一是加快新材料工业区建设。尽快编制工业区规划,科学指导工业区建设。加快工业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发展平台,增强承载功能,不断提高区域工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无机化工、能源等支柱产业,配套发展装备制造、建材以及与优势大企业相配套的产业和产品。全力支持金川集团公司新厂区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矿山改扩建、选矿扩能、富氧顶吹镍熔炼系统技术改造等技改项目。围绕金川集团公司副产品硫酸、液氯等发展相关接续产业,形成烧碱、PVC、电石、水泥产业链。以金化集团公司为龙头,形成年产40万吨纯碱、40万吨磷铵、16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加快火电、水电、热电开发,强化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开发利用清洁资源,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三是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组织编制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深度开发水平,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努力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的控制目标。

(三)突出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突出发展啤酒大麦、优质肉羊、无公害蔬菜、制种玉米等特色产业。重点抓好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建设,力争羊饲养量达到140万只。在干旱缺水、气候冷凉地区集中连片发展高效日光温室和食用菌,积极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主的节水农业。二是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快啤酒麦芽、优质面粉、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等优势主导加工业发展,积极探索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集团化经营模式,稳定麦芽加工能力,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三是深入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监管体系,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程,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输转力度。力争培训农民4万人(次),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以上。五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村水、电、气、路建设,加大项目和资金整合力度,继续抓好东西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节水农业等项目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村小康环保计划和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新建沼气池农户4500户。

(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重点支持金川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继续推进金泥集团、金昌铁业集团公司的产权多元化改革,抓好金化集团、金昌毛纺厂的政策性破产工作,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到位。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三是实施资源价格改革。稳妥推进排污费、垃圾处置费的征收,促进水价改革到位。四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继续推行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和备案制。五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落实招商引资配套政策,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确保引进到位资金13.5亿元。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扶持重点进出口企业发展,注重培育发展特色出口产品基地和名牌产品,积极开展境外资源和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和实力。

(六)切实关注民生问题,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86%;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抓好市文化中心收尾工作,新建30个村文化站(室),抓好市体育馆的维修改造,开工改建市游泳馆。完善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零就业家庭”就业机制,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继续抓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机制,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和城市污染防治工作,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2%。切实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水权水市场的建立完善,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

(王文秀周益民)

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06年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在中共白银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顺利完成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5.71亿元,完成计划的106.09%,同比增长12.5%,高于全省增速1.9个百分点;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0.2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12%,增长15.94%;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59亿元,完成预算的105.47%,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43元,完成计划的102.2%,增长14.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45元,完成计划的100%,增长6.0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1亿元,完成计划的100%,增长1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目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克服严重干旱等不利因素,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势头。完成农业总产值38.2亿元,比上年增长6%;粮食播种面积完成299万亩,粮食总产量51.83万吨。

区域性优势农业产业带初具规模。沿黄灌区以设施农业、立体种植为主体的高效农业产业带达到68.6万亩;景电、兴电沙漠边缘地带以牧草、洋芋、枸杞种植为主的复合生态农业带达到46万亩。

做大做强瓜菜、草畜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瓜菜产业完成瓜菜种植面积76万亩,比2005年增加5万亩。草畜产业完成人工种植牧草56万亩,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到100万亩。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等“六小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易地搬迁和扶贫开发如期进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完成,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转型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2.88亿元,同比增长18.24%。其中: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20.67亿元,同比增长21.56%;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37.75亿元,同比增长12.86%;市及市以下所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46亿元,同比增长26.18%。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利润4.8亿元。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35个,完成技术改造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19%。

把发展多元支柱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银光公司10万吨TDI扩产和中集华骏专用车辆等项目建成投产;10万吨氯碱项目、1万吨铜箔和200万平方米覆铜板加工项目建设顺利。

积极争取国家对白银市经济转型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年初申报的第一批经济转型重点项目中,白银公司铜业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改造项目,国家发改委已下达资金6250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6.23亿元,同比增长15.58%。全年共实施项目735个,比上年增加48个。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良好。国道109线白银城区过境段改造、白银市垃圾处理工程等已建成或投入使用;白银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工程、白银市东市区供水老化管网改扩建工程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设施已经投入运营;黄河乌金峡水电站、兰州至银川输气管道白银支线工程等项目顺利实施。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减轻困难学生家庭负担1560万元。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达到22.46万人。投入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1433万元。

全市卫生项目建设总数达到44项,总投入363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已达到全市农业人口的86.8%。

以院地、院企合作为平台,科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建立了三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五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四个硕士、博士研究生工作站。

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全年预计净增加就业岗位18900个。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5074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000人,劳务收入达到9.75亿元。

(五)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银光公司、二十一冶公司、昆仑二七九厂等9户企业的破产已经终结。共落实财政和社保资金6895万元,用于安置困难企业职工。

利用外资工作取得突破。白银城市发展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国家发改委已批准8000万美元贷款,连同国内配套资金,总投资达到113652万元,目前PPTA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7个,签约资金103.66亿元,其中当年签约项目开工143个,当年签约项目竣工90个,完成投资18.2亿元。

过去的一年,全市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但仍存在许多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2006年持续干旱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部分贫困山区群众生活较为困难;二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调整土地和信贷政策,土地优势弱化,项目融资和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难度增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措施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实现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的开局之年,做好2007年各项工作尤为重要。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5%。

为了确保2007年各项预期目标的实现,需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112”粮食增产工程,完成地膜粮食种植100万亩,模式化种植100万亩,优良品种种植20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7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肉蛋奶产量达到10万吨,增长8%。农业增加值达到23.4亿元,增长6%。

不断壮大瓜菜、草畜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增瓜菜种植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78万亩。完成草畜品种更新面积5万亩,多年生优质牧草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

发展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优质小杂粮面积稳定在70万亩,经济林果面积稳定在20万亩。

继续实施好靖会、兴电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和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力争新增“一池三改”模式沼气农户1万户。新建200个标准化农家店,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

继续推进试点示范建设。在原有试点基础上,新增试点乡镇3个、试点村15个。

同类推荐
  • 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班级图书角系列)

    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班级图书角系列)

    王志编著的《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浓缩了世界和中国各地的地理常识,内容涵盖了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之最、地理之谜、地理趣闻等,是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地理书籍。希望本书能够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丰富的想象能力,更加广博的地理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地理给你带来的魅力与乐趣。
  •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甘肃发展报告(2005)》是甘肃省统计局向社会各界推出的、关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预测的综合性的年度分析报告,是创刊以来的第2本。其内容丰富、全面,数据权威、翔实(注:为忠于原著,重要文献篇中的数据未作更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甘肃发展报告(2005)》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全省篇,包括2004年甘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二部分为地区篇,包括十四个市州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三部分为专题篇,是统计工作者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专题分析。
  •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本书是一本社会学专著,主要阐述了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并从宏观上论述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及其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社会概述、从传统到现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城市化与流动农民工问题等.
  •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原作、有采写手记、有作品评析,真实记录了宁夏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群众的壮美画卷,亦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进步的教科书。
  • 城镇化:中国与欧洲

    城镇化:中国与欧洲

    本书是中欧社会论坛多年组织中国与欧洲城市建设参与者与城市问题专家多层面、多形式的对话、讨论的记录和成果的展现,以中欧互动的视角解读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推介欧洲城市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引进当代欧洲对自身城市化的反省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武神之怒

    武神之怒

    在被赶出家门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切。他不但被废除了一身修为,而且还被冠以弑叔辱婶的罪名。他万念俱灰,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是像一个废人一样苟活于世?还是忍辱负重的东山再起?且看弃少王枫如何获得逆天功法,斩仇人、耀门庭、杀奸邪、安天下!以武入道,纵横凡尘!傲立于天地之间,俯瞰众生芸芸!
  • 王与江湖

    王与江湖

    这是一个半武侠的故事作者已经穷的卖裤子了!求包养,会暖床。我要给土豪生猴子!!!
  • 恐怖鬼语录

    恐怖鬼语录

    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恐怖故事!!!!!!!!!!!!!!!胆小勿进
  • 老板《老子》释义

    老板《老子》释义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以智取胜的行为方式,重义轻利、义利统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出污泥而不染的道德理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式,勤劳节简、小富即安的生活方式、宁做鸡头不做牛尾的个人主体性特征。
  • 半粒心

    半粒心

    龙凤大陆中的一对夫妻,在寻找红腥草时,意外的捡到了一个婴儿;而他们所捡到的婴儿却是龙族的残存者。以自己残魄而得以存活,活过来的他,在一步步追寻强大实力之后,知道了自己是龙族的一份子,但是却又悲微的发现大陆龙族所剩无几?重情重义的他,能否一步步的登上武学巅峰?一身不朽的血统,能否让他在天才之中站稳脚跟?灭杀的龙族,毁灭的麒麟,他又能否知道真相?
  • 生肖徒

    生肖徒

    气分玄黄,人属阴阳.世人皆知身属对应的生肖属象,对其了解却仅限于婚丧或命途测算等,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每个人的生肖其实仿如人之第二灵魂,一直陷于沉睡之中,或许终其一生都不曾唤醒.尘世之中,有这样一个家族,他们背负独特的使命和永世诅咒,却终于不堪重负,想通过隐世改变命运,然而,纷争的介入并在意人的意志,他们终归无法打破命运的枷锁,尘世开始浮现他们的身影......
  • 刀剑域

    刀剑域

    在一群好奇心旺盛的高手花了整整一个月测量后,发现最底层区域的直径大约有十公里,足以轻松容纳下整个世田谷区。再加上堆积在上面百层左右的楼层,其宽广的程度可说超乎想像。整体的档案量大到根本无法测量。这样的空间内部有好几个都市、为数众多的小型街道与村落、森林和草原,甚至还有湖的存在。而连接每个楼层之间的阶梯只有一座,阶梯还都位于充斥怪物的危险迷宫区域之中,因此要发现并通过阶梯可以说是相当困难。但只要有人能够突破阻碍抵达上面的楼层,上下层各都市的「转移门」便会连结起来,人们也就可以自由来去两个楼层之间。经过两年的时间,这个巨大城堡就这样被逐渐地往上攻略,目前已到达第九十四层。城
  • 幻想兽

    幻想兽

    世界朝着荒诞无稽的方向演变,人与怪物缔结契约,诞生了具有幻兽之种的人类。当体内的怪物被唤醒,命运究竟谁来主宰?
  • 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

    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

    《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是一本让爱自己变成理所当然的书。作者先跟自己说声对不起,从而向以往对自己的忽略说再见,开始做全新的自己。在我们“为谁而活”这个问题上,作者给了自己一个承诺——我才是命运之船的掌舵者。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把握当下,悦纳并不够好的自己。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翻开本书,从此大胆的爱自己,对得起自己。
  •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从《守身如玉》到《喜欢做情人》再到《非常妩媚》:《守身如玉》是原先定的书名,拟写在浮躁、混浊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意识操守的坚持。尚未动笔就感觉有些复杂,意识这种东西不明朗,难把握;转念又改成了《喜欢做情人》,和女友、妹妹多次讨论,写些什么内容?向哪个方向进行?那段时间,母亲回北方过七十岁生日并做“金婚纪念”,我们几个小辈都有些“鬼鬼祟祟”的,生怕被母亲听到,她们那个年龄,特别是她们那种传统意识的女人,是不能接受“情人”这个提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