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2100000010

第10章 甘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省的思路与对策研究(4)

说明:(1)GDP结构按当年价格计算;

(2)城市化水平1992年及其以前按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比重计算;

(3)“*”为1983年数字,“**”为1980年数字,“***”为2000年数字;

(4)资源来源:根据《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甘肃农村年鉴》(2002)及相关年份《甘肃年鉴》整理和计算。

对表7所反映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从总量层次上看,甘肃工业化进程具有“逆工业化”因素所形成的“表层化”特征。旧体制时期甘肃工业化的高速推进,其积极效果是改变了原有的农耕经济主导型产业结构,到改革开放初,形成了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主导型的产业结构,但这种产业结构却是建立在城乡经济二元隔离(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水平低、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程度低、农村工业化因素薄弱等)和服务业相对萎缩基础上的。因此,第二产业主导型的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虚高度化”的成分。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产业结构成长的推动因素发生了变化,见表8。

说明:(1)GDP及各产业增加值为当年价格;

(2)资源来源;根据《甘肃年鉴》(2002)整理和计算。

改革开放以前,甘肃GDP的产业结构成长表现为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推动型。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取向改革探索时期,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结构变革的主导因素;在市场化进程中,二者对结构变革的作用又发生了换位。但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整个过程来看,推动GDP结构成长的因素已由过去的工业“孤军突起”型转变为工业一服务业相对均衡型。这是甘肃GDP结构变动中的积极因素。

但是也应看到,甘肃GDP结构成长都是以工业在其份额的不断下降为代价的。尽管在传统体制时期,甘肃工业占GDP比重达到高水平有“虚高度化”的因素,因而在改革开放以来其占GDP份额的下降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的因素。但这一下降过程应有一个比较合理的低线。这可以以全国的情况作参照。

甘肃是在与全国人均GDP大体相同的起点上进行工业化再启动的。此后,甘肃与全国一样,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经历了一个下降的过程。从全国来看,GDP中工业的份额由1978年的44.30%下降到1992年的38.60%,以后止跌回升,2001年又恢复到1978年的水平,达到44.40%;而甘肃则是由1978年的53.55%下降到1992年的34.70%,此后在波动起伏中微弱下降,到2001年为33.24%。在20多年中,甘肃GDP中GDP的份额下降了22.1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05%。这种态势,虽然其中有进行结构调整(如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发展第三产业等),降低“虚高度化”的合理因素,但也存在着与启动工业化向初级阶段迈进中,工业应具有较强的扩张力的要求悖逆因素。导致这种悖逆因素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从工业本身而言,其结构变革滞缓就是一个重要原因。长时期保持高度后向化的结构,必然会导致资源利用结构的单一化,形成对其他资源(如农产品资源)开发的抑制效应,也阻碍着服务业与工业联动互进机制的形成(甘肃服务业发展始于领域狭窄的生活服务业,为生产服务的部门至今仍是薄弱环节)。因此,甘肃工业化具有“表层化”的特征。这种“表层化”是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逆工业化”效应的结果。其消极后果,是导致总层次的产业结构成长迟滞。2001年,甘肃GDP的产业结构,仅大体相当于全国1992年的结构(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1.8%、43.9%、34.3%),而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比当时的全国平均水平低6.68个百分点。2001年甘肃人均GDP为503美元,高于1992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上述情况,应当可以作为甘肃“逆工业化”因素所形成的“表层工业化”的一个实证。

(2)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成为工业化空间扩张的障碍。1952年到1978年,甘肃GDP中非农产品的比重年均1.73%,城市化水平则年均提高1.52%,仅为前者4的47.35%。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以后城市水平始终与工业化水平之间形成较大的落差,且显著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0年则比全国1992年的平均水平(27.46%)还低3.45个百分点,使甘肃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省份之一。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使甘肃工业化的要素资源高度聚集于为数量多的城市,使工业化实际上成为城市的工业化。2001年,甘肃GDP和工业增加值中,集中于城市市区的份额分别为61.24%和71.29%;城市市区GDP中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9.34%、49.41%和41.25%,而县域及农村GDP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则分别为35.05%、24.13%和40.82%。这种反差是甘肃工业化“表层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关系上的表现。

甘肃城市化滞后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城镇化水平低。2001年,每10万乡村人口中的建制镇,全国为2.09个,甘肃则为1.4个。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因区位稀少而滞缓。甘肃农村工业在很低的起点上起步,尽管其发展速度并不算低,但从1980年算起,经过21年,农村工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还不足1/3(32.75%),仅与全国1991年的水平(32.71%)相当。

城市化进程滞后且居于低水平,加之农村城镇化发展缓慢,造成城市体系及其结构功能不完善,严重削弱了甘肃工业化扩张的空间基础,形成工业化要素资源空间配置结构的失衡,影响了工业化对全社会要素资源的动员和组织能力。

(3)城乡二元结构凝滞化。这是甘肃工业化“表层化”在城乡关系上的表现。在甘肃,传统工业化在引致人口的非农化(这主要表现为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的非农化方面的拉动效应比较弱。改革开放以前,这种情况是明显的。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到2001年,甘肃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水平年均增长2.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2%);2001年,甘肃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4个百分点。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更为缓慢,1983年到2001年,甘肃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水平年均提高4.09%,而同期全国则为5.89%;2001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水平已达到32.71%,而甘肃则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65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和劳动力的非农化缓慢,使要素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受到阻滞,从而导致了甘肃城乡二元结构的凝滞化。以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为例,1978年到2001年,甘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年均仅下降0.72%,到2001年,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71%。这正是甘肃“三农”问题比全国更为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既是传统工业化弊端所导致的消极后果,也是传统工业化难以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

3.产业结构“空洞化”:面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障碍和约束。产业结构“空洞化”原意指一个地区因产业大量外移而导致本地区产业衰退的现象。其实,就产业结构演进而言,也存在着结构“空洞化”问题。这就是原有的优势产业衰退,新的优势产业尚待发育,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呆滞、升级缓慢的现象。

从甘肃产业结构演变的状况来看,前述的分析已经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其产业结构出现“空洞化”的端倪。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是下降态势。甘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份额:1978年为2.15%,1985年为1.47%,1990年为1.22%,1995年为0.92%,2001年为0.84%;同期,甘肃GDP占全国GDP的份额也由1.79%下降到1.12%,其中工业增加值份额下降的因素就占84.86%。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从甘肃工业结构中支柱产业的成长方面进行分析。

计划经济时期,甘肃形成了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电力和机械(包括电子)等四大支柱产业。1980年,这四大支柱产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7.24%,按工业总产值计算的集中度指数(=行业总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电力工业为2.52%,冶金(包括有色冶金)为1.74%,石油化工为1.56%,机械工业为0.99%。相对于全国,除了机械工业外,其他支柱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集中优势;甘肃能源、原材料工业的集中度指数则为1.31,奠定了甘肃在全国经济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甘肃食品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和黑色冶金工业发展较快。2000年,原有的四大支柱产业加上这三个产业占甘肃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8.61%。这些产业在制定“十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时,被确定为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在1990年代以来的成长优势见表9。

说明:(1)全省工业的集中度指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GDP占全国比重;

(2)竞争力系数一行业销售收入占全国同行业比重/行业资产(金)占全国同行业比重;

(3)1990、1995年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01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计算各指标时,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为当年价格,1990按资金,1995、2001按资产计算竞争力系数;

(5)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和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甘肃年鉴》整理和计算。

1990年以来,甘肃支柱产业中,始终保持着规模集中优势的是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电力工业,其中石化工业的规模集中程度经历了由强(1990)变弱(1995)再到强(2001)的转变;有色金属和电力工业则是先趋强(1990—1995年)再趋弱(1995—2001年);冶金工业由无优势(1990)发展到具有弱优势;建材工业由弱优势(1990)到趋弱(1995)后又趋强,到2001年,已有较明显的优势;机械工业和食品工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但未能形成相对于全国的优势,而且呈弱化趋势。从整体上看,甘肃工业在全国的规模集中程度呈下降态势。

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甘肃的支柱产业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仅有石油化工工业。其余支柱产业,虽在1990年后竞争力的变化状况各有不同,但自“九五”以来,均呈下降态势,甚至规模优势最为明显的有色冶金,到2001年在全国也不具备竞争优势。与此同时,甘肃工业竞争力经历了“八五”时期的上升之后,“九五”以来到“十五”初期,则显著下降。

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的规模集中优势并非与其竞争力优势相一致。甘肃支柱产业的成长优势就证实了这一点。上述的分析则表明,甘肃工业及其支柱产业的优势,特别是竞争优势已明显弱化,即使是成长较快的产业,如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等,不但未能形成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其竞争力反而趋于弱化。

在优势产业的地位弱化的同时,甘肃一些很有成长前景的产业却长期处于低水平,前述的食品工业就是如此。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这种情况更显突出。20世纪80年代,甘肃的集成电路、电视机高频头等电子产品曾在国内兴盛一时,甘肃的电视机生产起步也较早,但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却步履蹒跚,在甘肃工业中的地位每况愈下,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5年为2.77%,1990年为2.69%,1995年为1.01%,2001年有所上升,但也仅为1.73%。按照国家划定的高技术行业的范围,高技术行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一些行业,其中后两个产业大体属于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而甘肃基本上没有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姑且把甘肃的医药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全部看作为高技术产业,这些行业占甘肃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90年为4.81%,2001年则下降到3.45%,比全国高科技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8.74%)还低5.29个百分点。表10则反映了这些行业相对于全国的规模水平及竞争能力。

说明;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1991)和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甘肃年鉴》整理和计算。

表10所列的三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已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相对于全国的规模水平很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990年尚有竞争优势,但到2001年,不但已无竞争优势,且其相对于全国的规模水平也大大降低;至于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则其相对于全国的规模水平和竞争力同步大幅度下降。这些情况表明,甘肃迄今还未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方面是原有的优势产业的竞争能力总体上下降,甚至已不具备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新的优势产业的形成尚需时日。这就是甘肃产业结构“空洞化”的图景。

导致甘肃产业结构出现“空洞化”趋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优势退化。能源矿产资源富集是甘肃工业化中长期倚重的优势。经过50多年的大规模开发,这一优势已大为弱化。以“铜城”著称的白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因铜矿资源的衰竭,已进入开发后期,并在其后实施了以冶炼铜为主向冶炼铝、锌、铝的转移。更早些时间,在1980年代,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在全国各油田中,第一个进入开发后期。进入1990年以来,省内一些老煤矿如阿干镇、九条岭,也相继进入资源衰竭期。就现阶段来看,甘肃的能源、矿产资源赋存,与西北地区其他省区相比,只有镍钴及贵金属、铝锌和非金属矿资源仍有优势,但即使这些资源,在未来四五十年内,也将进入开发后期。

由于资源优势退化,甘肃的资源型产业现阶段存在着三种生产类型:第一类是能源(本地)一资源(外地)结合型,如铝工业、稀土工业等;第二类是以本省其他资源替代原有生产,如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在铜资源衰竭后,对省内厂址铝锌资源的开发;第三类是易地建立新基地,如玉门油矿进入开发后期以后,将石油开发转移到新疆吐(鲁番)哈(密)油田。但无论哪一种类型,与过去相比,都会导致开发成本的提高。

近年来,经过地质勘探工作,甘肃在石油、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方面又发现了新的储量,但由于尚未进入开发阶段,还难以形成资源型产业的基础。因而资源优势退化已成为甘肃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本书选择了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适时调整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推进资本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集团公司的重新整合,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中国航空工业必将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中蓬勃发展。本书既可给航空工业从业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工业相关产业及对航空工业感兴趣的社会读者提供参考。
  • 帅哥美女经济学

    帅哥美女经济学

    12000名专业人士披露两性社交误区背后的深层原因,彻底颠覆人们与异性交往的一般认识和做法!剖析两性社交误区背后的深层原因,学会跨过重重障碍成功与异性交往。
  • 独立董事:管制革命还是装饰革命

    独立董事:管制革命还是装饰革命

    本书共有11章,包括:“独立董事的时代革命”、“独立董事的框架结构”、“独立董事的基本职能”、“独立董事的机制创新”等。
  • 张掖经济史略

    张掖经济史略

    本书共16万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述了从远古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张掖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中篇重点叙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9月张掖解放这段发展史;下篇从1949年9月至今,系统回顾了六十年来张掖经济发展的成就。
  • 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经济学不只是“赚钱的理论”,它也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在每日的经济活动中,每个人都想要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对自己而言最大的好处?本书就是在这样的灵感启发下产生的。它通过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经济现象,以及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经济事件的生动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趣味的同时,对经济学也能有一个初步而全面的认识,从而把握更加经济的生活。
热门推荐
  • 父与子,温情与爱

    父与子,温情与爱

    每一个迁徙与远去的人,都有不可言说的过往。小说讲述的是一位父亲的前半生,和一位儿子的少年时代。父亲出生于一个竹匠家庭,年幼跟着祖辈学艺,然后成人、恋爱。之后迁徙到远方的江南小镇,重新开始生活,后经历了亲人去世,悲痛欲绝。“我”出生后,经历了小学到大学的转变,作为迁徙的一族人,经历伤痛,也经历友情与爱情。小说娓娓讲述了祖父子三代人之间的故事,无疑都是想表达这个世界,不仅有绵软的母爱,还有深沉的父爱,这种爱同样令人敬畏。
  • 中国式通胀

    中国式通胀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这一场持续的.谁也躲不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通货膨胀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央的货币政策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如果看清这些让你痛苦的事情本质之后,也许,你反而就可以平和、坦然.毕竟知者,才无畏。
  • 农家悍妻:相公,有病得治

    农家悍妻:相公,有病得治

    她是一个最普通的穿越女,他是一个落榜的穷书生。原本宋幺妹以为,两个人的结合是她那嗜钱如命的奶奶和刁钻泼辣的大伯母的手笔。挣钱打脸过好日子才是王道。可后来才知道,原来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各种阴谋与手段,而她只是他复仇的一颗棋子。只是当她知道一切,怨他,恨她,怒他,发誓一辈子都不要理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爱她是多么的深沉。李三郎:“如果我说,我从一开始就没想要你做我的棋子,你信么?”幺妹:“我信!”她半倚在他的怀里,“相公,坊间都说你这复仇皇子当的一点都不称职,唾手可得的江山不要,还要为一个丑的不能再丑的女人自杀,都说你有病。”话落某男已欺上身,”娘子,我有没有病,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 三国之青州

    三国之青州

    那一天,九星连珠,天下混沌。他不过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只是在比赛中无意中触动时空隧道,来到了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他又该如何呢?以后的路,他真的不知该如何抉择,只想照顾好妹妹。只是他真的可以那样单纯的活下去吗?
  • 逍遥高手红尘缘

    逍遥高手红尘缘

    战乾坤,破红尘,斗苍穹,一代传奇就始展开!被美女倒追,不会吧,但是在现实面前,只好就这样了,一场情缘从此绽开……
  • 花海遇见你

    花海遇见你

    从小就认识,喜欢对方在花海奇异的相遇是否会忘记对方?YesorNO这次归来所为何事他们会不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花海遇见你》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
  • 斩神创世记

    斩神创世记

    当你面前的门打开时,你没有选择,如果你放弃,那扇大门将对你永远关闭,你只能选择接受神的礼物!然后在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干翻神!易天是一个高中生,但他不只是一个高中生,在门开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改变了。能力奇异的不一定是妖!狰狞丑陋的不一定是怪!拥有智慧的不一定是精!不是所有的妖、怪、精、都能叫神兽!神秘的老大,扯淡的组织,离奇的物种,妖怪入侵,扛上枪,拔出剑,fight!!!
  • 宝贝儿,别走

    宝贝儿,别走

    她愤怒的说“你给我等着,你会后悔的!”另一个她流着泪“对不起,真的对不起!”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几年之后,她成了黑道上闻风丧胆的“枫叶”的帮主,她在商界也大有成就,然而这一切,不过只是为了报复另一个她罢了,可当再次遇见她。。心还是跳得如此不规律,她迷茫了,她恨这样的自己,到底,结局会如何呢?
  • 轮回之恋:情到深处只为你

    轮回之恋:情到深处只为你

    如果,我一直坚持不放弃,你会不会,陪我撑到天塌下去,假如,我一直咬牙不放手,你会不会伴我熬过世界毁灭,即使我没那么好。——————-——————他,愿受尽千年轮回之苦,只为换她一颗平常女子的心;想你,念你...今生,无你不欢。她,沉睡千年,只为爱他而重生;我愿用尽一生伴君常乐,君生我生,君死我死。再生,只为伴你执手天涯......今世,无你不乐。
  • 冰火姐妹

    冰火姐妹

    她,魅惑致命,带着二十一世纪的仇恨穿越了,她,冷酷淡漠,孤独了上万年,冰封了她自己的心。命运相逢,成了独一无二的精灵姐妹。带着和伙伴们一起创立的团队,遵从心灵的选择,寻找属于自己的故事可,谁,又进了她们的心,将她们冰冷的心融化,将她们的心俘获,他说:“许我三千笔墨,绘你绝世倾城。她嫣然一笑。”他说:“当我牵你衣袖,与你执手,我的生命便尽赋与你,相依相伴,或生,或死。”她说:“我爱你。”世上千万句,却都比不过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