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2300000016

第16章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7)

【提示】

孑乙子把从严要求自己、检查和改正自己的过错当作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在《论语》中多次强调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本条即是其中之一。 【事例】

孔子向晏婴认错

有一年,孔子去齐国,觐见齐景公以后,却没有拜访晏婴。子贡问道:“老师,咱们这次来齐国,为什么只见齐国国君而不见齐国的宰相?”孔子回答说:“晏婴连续被齐国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国君重用为相,执掌朝政数十年,可以说是事奉三君都能官运亨通,我怀疑他是个八面玲珑、处事圆滑的人。因此,我不想见他。”

晏婴听到孔子的话以后,说:“我以一心事三君,一心一意地忠实执行三世齐君的旨意,为齐国的安定、富强竭尽全力,所以我做相国一直很顺利。如果以三心事一君,那就不会是顺利的了。现在孔子认定我从政顺利的原因是八面玲珑,处事圆滑,让人难以接受。起先,我以为孔子的言论是珍贵的,现在我对他的言论的正确性感到疑惑。”

孔子听到晏婴对自己言论的评价,认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自我检讨说:“我私下议论晏婴时。并不确知他有什么过失。这是我的过错。我对晏婴是失言了,晏婴讥讽我是对的。对晏婴相国,我应视之为师。”于是,孔子先派弟子宰予前往齐国相府,代自己向晏婴谢罪。随后,又亲自登门拜访,向晏婴道歉。

事后,晏婴评论此事说:“圣贤之人也会有错,但贵在有错认错,有错必改。孔子就是这样的圣贤之人啊!”

十七、温、良、恭、俭、让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第一》

【简释】

①子禽:即陈亢。姓陈,名亢,字子禽。陈国人。

②与:同“欤”。

③抑:还是,或是。与之:给他。

④温、良、恭、俭、让:温:温和;良:善良,平和;恭:恭敬,庄重;俭:节俭;让:谦逊。

⑤其诸:或者,大概。

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有心求人告诉他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他的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道德修养力量,感召别人而得到的。老师的这种依靠道德修养来获知政事的方法,大概也不同于别人获知政事的方法吧!”

【提示】

温、良、恭、俭、让这多种优秀品德汇合在孔子身上,体现出一种诱人的人格魅力。

十八、知、仁、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第二十九》

【简释】

孔子说:“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提示】

聪明的人明识事理,洞烛真伪,所以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所行皆正,内省不疚,所以没有忧愁。勇敢的人重义轻生,不畏强暴,所以无所畏惧。

【事例】

父女巧计退洋兵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军于1860年10月攻入了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园中陈列的奇珍异宝、金银铜器、瓷器书画都被他们抢劫一空,并放火烧毁了这座世界园林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宝殿。

侵略者的无耻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圆明园附近的谢庄的老百姓在猎户冯三保的带领下自动组织起来,准备随时反击侵略者。一天中午,这些强盗闯到谢庄时,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围住冯三保。冯三保大声说:“大家不要慌,洋鬼子欺软怕硬。我们这里有山有水,能攻能守,狠狠地打击他们一回,他们就不敢来了。他们的枪炮只能往远处打,等他们靠近了再打,我们才不吃亏。”

全村的青壮年在冯三保的带领下,拿着猎枪、弓箭、石块埋伏在村口树丛里。一百多个侵略兵越走越近,眼看走进了村口。只听冯三保猛地大喊一声:“杀呀!”还没等侵略兵反应过来,猛然间响起了一片呐喊声,石块、弓箭像冰雹一样落下来,十几个洋鬼子被砸得头破血流,倒在了地上。剩下的扭头逃跑。

敌人被打退了,村民们都兴高采烈,只有冯三保的女儿冯婉贞满腹心事,一声不吭。冯三保连忙问她:“你怎么啦?”冯婉贞抬起头说:“洋鬼子是不会甘心的。他们还会再来,一定会带着大炮从远处轰咱们,这样村子就毁了。”“你说得对!”冯三保问:“那你有什么好法子吗?”冯婉贞把自己想好的办法告诉了爸爸。

过了几天,几百个侵略兵又向谢庄杀来了,还带来了几门大炮,妄想把谢庄轰平。冯婉贞急忙召集全村青年猎手,说:“上次咱们打的是近仗,洋鬼子吃了大亏.这回他们带来了大炮,准是从远处来炮轰。我看不如这样……”

大家马上行动起来。一个个穿上紧身衣裤,拿着大刀、长矛,跟着冯婉贞向村外走去。果然不出冯婉贞所料,侵略兵在高村子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架起了一排大炮。对准了谢庄。大炮跟前,是一大片一人多高的高梁玉米地。秋风一吹,哗哗直响。

侵略军把一发发炮弹装进炮膛,手拉引线,正等着开炮的命令。就在此时,在一片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几百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人从大炮跟前的青纱帐里冲了出来。

原来冯婉贞料到敌人一定会在这一带架炮,才领着大家埋伏在这里,双方相距这么近,大炮洋枪都失去了效用,而大刀猎枪却大显神威。侵略军猝不及防,只有被动挨打,四处逃散。

一名敌军官慌忙下令撤退,想拉开距离再开枪放炮。

冯婉贞一下子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大声喊道;“不能让他们退到远处去,快吸住他们不放,冲上去呀!”

敌人跑得快,猎手追得更快,双方混战在一起,洋枪洋炮根本使不上劲。最后。侵略军丢下几门大炮和许多尸体狼狈逃走了。

冯氏父女和谢庄的乡亲们面对凶恶的侵略者,为保卫祖国、家乡而战,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他们在敌强我弱的悬殊形势下,敢用大刀长矛同敌人的洋枪大炮作战,表现了大无畏的勇气;他们扬长避短,采用伏击、近战、肉搏的战术战胜了敌人,表现了卓越的聪明和机智。

在他们身上,真是智、仁、勇皆备!

十九、先行其言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第二》

【简释】

①行:实行。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先去实行,实行以后再说出来。”

【提示】

与诚信一样,言行一致是人的最基本品德。《论语》从各个角度来论述言与行的统一性。言之在先,但一定要“讷于言”,“言之不出”,而后“敏于行”,行动要紧紧跟上,以保证语言兑现。切不可花言巧语,信口雌黄,“耻躬之不逮”,以说得出做不到为可耻。为了确保说到做到,坚守这个品德,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先做后说,做了再说,本来就是从“先行其言”这一角度来提出问题的,把行放在第一位,把言放在第二位。

二十、匹夫不可夺志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第九》

【简释】

①三军:春秋时,诸侯大国可拥有三军,或中、上、下三军,或中、左、右三军,故用三军统称军队。

②匹夫:男子汉,平民百姓。

孔子说:“三军的主帅可以被夺走,一个男子汉的志向却不能被强迫改变。”

【提示】

三军之勇在人,如果三军众而人心不一,则其将帅不难夺而取之。一个普通老百姓,虽然势孤力单,只要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立下了正义的志向或理想,并且坚守不渝,别人是无法使他改变的。这种坚持操守的精神,是儒家学说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的根本原因。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政治理论一开始并不受乱世君主的赏识,如果没有绵延不断的“匹夫不可夺志”儒家传道者的不懈努力,那么早在汉武帝之前.儒家学派就已绝种了。我国历史上涌现出无数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他们为抵御外侮不惜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民族气节,是“匹夫不可夺志”儒家精神的再现。中华民族文化能够多次融合外来文化,始终以其生气勃勃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匹夫不可夺志”精神深深植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事例】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我国有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它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907),字子长,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史官,司马迁受其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立志继承父亲的修史事业。十岁起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古文;二十岁起开始游历名山大川,调查和收集各地古迹和流散在民间的历史资料。他登泰山,游黄河、长江,熟悉了大江南北的地貌和各地风土人情,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往后又去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正在此时,得知其父病危,马上赶回老家看望父亲。

父亲临终前拉着司马迁的手说:“自孔子作《春秋》以来,至今还没有出过一部好的史书。我们家的先祖也是周朝的史官。我死后,朝廷一定会让你继任太史令,你倘能继承祖先的事业,一定要写出一部记载古今历史的书。”

果然,在其父逝世后的第三年,司马迁被朝廷任命为太史令。正当他可施展才华之时,却遭到飞来的横祸。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将军李陵出征匈奴,李陵寡不敌众,被迫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召集群臣,讨论对李陵的惩罚,司马迁为李辩解,激怒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这是一种极其侮辱人格的刑罚,司马迁一想到这种侮辱就痛苦不堪,愤不欲生,几次想一死了之。但是,司马迁想到自己的理想和父亲的重托,想到不辜负作为史官的重任,便忍辱活了下去。在狱中,他仍然勤奋著述,手不释卷,夜以继日地记述从上古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一个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司马迁从历史上的仁人志士身上吸取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秉笔直书。

后来,汉武帝又任命他为中书令,官职比太史令还高。这虽是汉武帝对他的宠信,但过去所受的侮辱,还是不能从他的心中抹去。他想:孔子屡遭厄难,写出了《春秋》;屈原几度遭谗被贬,乃赋《离骚》;孙膑被剜去膝盖骨,才写出了《孙子兵法》;左丘明双目失明后,写出了《国语》;《诗》三百篇,大多是抒发心中的激愤而作。凡此种种支撑着他顽强地活下去,矢志不移地去从事《史记》的著述。

汉武帝末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的著述。“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诚然。矣。”

二十一、忠恕而已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第四》

【简释】

①参:即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②道:主张,学说,思想。

③贯:贯穿。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

④唯:表示同意的应答声。

⑤门人.孔子的弟子。

⑥忠:忠心耿耿。恕:宽厚仁慈,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是用一个基本原则来贯穿的。”曾子回答说:“是的”

孔子出去以后,其他弟子问曾子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说到底只是‘忠’、‘恕’两字罢了”。

【提示】

在社会交往中,忠是偏重于对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尽心尽力为人办事;恕是偏重于对己,尽量克制自己,宽厚体谅地待人。总的精神就是“爱人”。

【事例】仁慈的国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冬天,齐国一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到处是银装素裹。

天气太冷了,许多贫苦的农民,只好钻在被窝里不出去,还有更多的人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到外面为谋生而奔波,唯一的办法,只好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

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是个很有闲情逸致的人,平时就爱赏花观草,造化赐予的如此美景自然不肯错过,就穿着厚厚的皮袍,兴冲冲地从王宫里出来,站在雪地里观赏。过了许久,他不经意地对身边的大夫晏婴说:“今年的冬天,下了这么一场大雪,却也不觉得冷。”

晏婴想了想就直率地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就会想一想饿着的百姓;自己穿暖了会想一想冻着的百姓;自己安逸了会想一想还有劳苦的大众;自己感到痛苦、不愿意做的,也不勉强别人去做。大王应该知道,自己不觉得冷,是因为你穿着厚厚的皮大衣呀!”

作为一国之主,齐景公平时总是设身处地考虑下层人民的疾苦,所以与附近其他国家比较,齐国的人民是生活得最好的了。邻国的人们都羡慕他们,不少人都想要到这里来落户。听了晏婴的话,齐景公马上想到在如此寒冷的时候,自己应该让那些生活不太好的人得到国家的帮助,于是马上回去,下了一道命令,让有关部门拿出足够的衣服、粮食,送到偏远的、经济条件不好的老百姓手中。

有一个老太太已经将近八十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为了节省粮食,一天只吃两顿饭。当她收到国家专门送到家门口的粮食和衣物,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这是我们的幸运啊,遇到这样仁慈、宽厚的国君!”

二十二、言忠信。行笃敬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简释】

①行:通达能行,行得通。

②笃:严谨、厚道。

③蛮:南蛮,南方的少数民族。貊:北狄,北方的少数民族。

④州里:古代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二千五百家为州。此指本乡本土。

⑤参于前:耸立在前面。

⑥舆(:指马车车厢。

⑦衡:通“横”,车辕前的横木。

⑧绅:古代士大夫束衣的腰带。

子张问怎样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老实,行为敦厚谨慎,即使到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行得通的。但如果说话不忠诚老实,行为不敦厚谨慎,就是在本乡本土,又怎样行得通呢?站着的时候,就好像看见‘言忠信.行笃敬’这几个字耸立在前面;坐在车厢里,就好像看见这几个字刻在车辕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处处行得通。”子张把孔子的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提示】

《论语·子路第十三》的“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与本条的“言忠信,行笃敬”,所说的为人品德基本是一致的,而且都把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检验这些为人品德的场所。但前者强调的“恭、敬、忠”是仁慈的体现,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坚守而不能放弃。本条强调的则是忠信和笃敬这种仁德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有了这种仁德的保证,即使到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办事,也行得通的。

春秋时期处于群雄并起、民族纷争、弱肉强食的时代,频繁出访的外交使节免不了要赴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执行公务,因此对这些使者的行为加以规范十分必要。孔子的这些话显然是有针对性而发的。

同类推荐
  •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中的科技小实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且极易实施,通过这些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这里介绍的科技小实验所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弃用物品,也能让你为环保出分力!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海洋深潜全记录

    海洋深潜全记录

    本书内容包括:海底的多样性地形、大洋深处的山脉、海底瀑布的真面目、海底地震和火山、海底火山的分布、会唱歌的海洋动物等。
  • 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

    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

    本书在指导教师备课的自主教学理念下,介绍教师备课的技巧与方法,鼓励自主研究,提高能力。是一本为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参考图书。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组词造句(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穿梭时间泡

    穿梭时间泡

    时间是什么?时间从哪里来?时间要到哪里去?
  • 赵重明

    赵重明

    二十年前的一个夜晚,四川谷子窖村,一户人家刚刚降下一个孩子,就听屋外噼里啪啦炸炮一样响。闻听人言,村里跑进来一只僵尸,听老爷子讲是鬼魃。鬼魃见人就杀,全村人无一幸免。只留下刚刚出生的这个孩子,被一个云游的道士收走......
  • 天师途

    天师途

    脚踏月牙,手捉阴阳。百鬼抬棺,泣血苍黄。十二年的茅山修道。归来之后,更遇怪事重重。校园笔仙,美丽警花,总裁独女,冷酷少年,蠢萌小和尚……当一切谜团打开,且看主角如何逆转命运,自成道途!
  • 八路坟

    八路坟

    烈士墓,无名英雄昔年战场伤;八路坟......巨北战役50英烈逝去了宝贵的生命......本书作者通过当年幸存者的口述,和翻阅的大量历史资料,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真实的再现了当年,那些英雄们鲜为人知的故事。至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为了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风尚。特推出此书,向至今还长眠于八路坟的那些无名烈士们致敬,无名英雄们永垂不朽!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撩妻成瘾:总裁,轻点爱

    撩妻成瘾:总裁,轻点爱

    强掳成婚,他夜夜不休。“大哥,我姨妈真的来了。”某宝宝真诚脸。“宝贝儿,你姨妈上月刚走。”顺势推倒,某宝宝泪奔,“你不造姨妈特么上个月来了这个月还来啊!”“宝宝,只要你乖乖的,我让你轻松十月。”陶然然:“……不要拦我!本宝宝现在就要走!”神觐宸:“宝宝,难道你不想看看像你这么漂亮的小仙女能生出什么样的小孩吗?”“抱歉,本宝宝不想。”陶然然冷漠脸jpg。“可是……你已经有一月的身孕了,莫非你想让你刚出生的孩子没有爸爸……”“神先生,我已经预约了医院!本宝宝还小,暂时不想生娃!”第二日,她就被扔上了无人岛。
  • 一把小铁锤

    一把小铁锤

    作为一个屌丝宅男,当然是游戏人间啦,被同伴嫌弃的他,立志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当他打开锻造术愉快的打造升级时,一切都随之改变。
  • 超级足球巨星

    超级足球巨星

    这是一个2015年的普通屌丝带着足球系统来到2008年的夏天的故事这一年一名叫李风中国青年正式登陆欧洲欧洲足坛因此改变梅西,C罗双雄争霸,“噢~~不,我李风将打破这一局面”且看李风如何舞动风云,成为世界级的超级球星当然娱乐与美女必不可少,本书会出现韩娱,欧美,是一本足球与娱乐结合
  • 逆天系统之霸天狂战

    逆天系统之霸天狂战

    曾经的罪我的,我让他生死不如,曾经恩于我的,我让他富贵荣华。——圣.叶天.蒙德斯语录一个遭人暗算死亡的佣兵之王,一个没落王朝的破落王子,一个玄幻版帝国时代超级系统。当三者结合到一起,将爆发出来怎样的力量。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天斗,其乐无穷。战人,斗天,诛神,开天地之八荒,战宇宙至亘古,我命由我不由天。用尸山骨海铸就辉煌,战天的勇士,不败的强者。既然来了,何不花几分钟点开两章看看呢?或者先点击‘收藏本书’,养肥了再杀?新书起步,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有推荐票,评价票。朋友能支持一二,感激不尽!组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272168989
  • 爱在细微之处

    爱在细微之处

    以章节题目为主的短篇故事,以爱为名,或是温暖,或是悲情,或是无奈,千般姿态只是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