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77600000034

第34章 书法家刘广迎

刚刚调入北京,熟人不多。时间也不允许我去上蹿下跳地结朋识友。吃罢晚饭,孤独无聊,我被繁华中的寂寞牵引着到闹市口看风景来了。拥挤在不知深浅的街道上,观看着塞满眼眶的都市风情,我惊叹了,雍容华贵、端庄威仪的北京城不知何时已被这躁乱的芸芸众生所填满,大街小巷也被这追名逐利的脚步和奔流不息的车轮踩踏碾轧得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疲惫不堪了:就连人的心理空间也好像被这车声、人声、混合声所组成的音响给强行垄断。唉,雄浑博大的北京城啊!如今哪儿还能找到一块存放心灵的静土呢?我看着看着,忽然就在这浮躁喧嚣的街面上看出了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来。嘿!这么多的车,没有一辆是我自己的,这么多的人,没有一个认识的,这么多的美色,没有一位与我是红颜知己的。此时此刻,我到北京后刚从内心升起的那股自豪与自信,被眼前这滚滚人潮物流所激起的浪花就这么轻轻地一溅,便完全彻底地给打湿了。现在我才真正地理解到什么是“身如草芥”,“微小如蚁”的含义了。没了兴趣,情绪也就懒懒地低落了下来,立即就有了打道回府的念头。此时的春风没有了娇羞,很有教养的穿过人流,挤到我的身边,善解人意的吹掉了我身上的许多“臃肿”,同时也吹来了路边报摊上那种没有任何修饰包装的广告声。卖报的女子在春风的鼓励下,身上正在风情万种地“减肥”。嘴里在津津有味的啃着“一次爱不够”牌的雪糕。我走到报摊随意地拿本杂志翻看,一幅照片不经意的闯入了我的眼帘,目光立即就给拉直了:“这不是刘广迎吗?”脱口而出的惊诧声引来了一双双轻视的眼神。我哪还能管得了这些。一看介绍,正是我的同学刘广迎先生。于是忙掏出钱来,买下这本杂志,一路奔忙到家,手脚未洗的便倒床睹之。杂志上介绍说:刘广迎,字仰之,号御云,山东肥城人。总装备部某研究所原副所长。现在解放军总装备部就职。军事学硕士,大校军衔,当代书法家……介绍有两页之多。我是一个急脾气,那能一一细读。再说,他的情况我是了解一些的,因为我与他是同班同学,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中国首届中青年优秀书法家高研班。我说与他是同学,其实是有高攀之嫌的,虽说我俩在全班都是属于“第一”的行列,但他是“正宫皇后”,而我是“小妾”之流。实话说,我是属于混入书法“宫殿”这支革命队伍里的人,滥竿充数而已。我对刘广迎的简介一目十行之后,目光直击他的书法作品了。书法一共五幅,行、草、隶、篆、楷皆有。笔墨圆润,形态生动。用笔俊美洒脱,谋篇布局天成。浓淡干湿,枯涩燥润,如撒珠玑一般和谐灵动;点画随形附意,随意生情,线条古秀自然,使转从容;少矫饰,多率意,气脉贯通。清雅脱俗若不食人间烟火,其势其韵如一位彻悟的智者,在一种散淡闲适、冲和空明的心境里拈须微笑,雅玩人生,物我两忘,其乐无穷,意趣悠远,直书性情。我看得久了,竟看出了刘广迎在书写中有意用功,无意成功的真性情来。他是在用平常之心“游于艺”、“玩于书”,其结果是真雅玩,玩出了大手笔,大功力。他的书作是遵守传统之法,追求书卷之气;以平常之心态写平常之笔墨,其结果是写出了平常之淡雅,高古之风貌。在书坛风行狂怪怒张、抻拳蹬腿、强暴眼球、彰显冲击力的今天,他却能挡得住浮躁,守得住清心,不随波逐流,盲目跟从,实为难得。更让我对刘广迎吃惊的是他不是专职书法家,而是长期从事于军事工作。据我所知,他在解放军总部机关的业务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却能在戎马倥偬之余,静下心来,研习书法,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更是让人可歌可叹了。书法对我来说就是精神的“滋补品”、它能使我延年益寿,灵魂飞升。每当我看到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时都有一种初恋时的冲动。这五幅作品,我愈看愈醉,不能释手。忽然就想起了他也在北京工作,于是忙找来通讯录,火急火燎的给他拨了号码。还好,竟然通了。他知道我调到北京后非常高兴的向我表示祝贺,然后约定一周之后相见。我是在一个春正浓、花怒放的日子里到了他的御云斋。他今天可能是因闲适在家,没着军装,少了几分英武,也多了几分书生之气,但从他那强健的体格和棱角分明的黝黑的脸上仍能看出军人的刚毅和威武来,只有他在微微一笑时,才显露出他那温厚儒雅的一面。因是同学关系,我们就省略了好多见面后的虚礼与寒暄。我俩泡上一壶清茶,随着一杯杯的茶水下肚,便自然而然地聊起了书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壶茶水过后,我才知道茶水原来也是能醉人的。贾平凹说:“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这话说的真好,如能把“清”字改为“醉”字,我认为那就更好了。我俩喝得早已是目明神清,两眼生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他少了军人的庄严与威仪,我也失去了平时的矜持与稳重。我俩分别已有半年,要说的话也就特别的多。此时的我俩可以说是放浪形骇,原形毕露了。话一出口,情真意切,妙语连珠,一唱一和,笑声叠起。他说的豪情万丈,我也听的激情荡漾。他说他从小就对读书、写字有着浓厚的爱好与兴趣。最开始是用一块带尖的石头踩着爷爷奶奶的桌子在家中石灰墙上写的。父亲看后,连连说好,十分赞许。从此父亲的表扬一不留神竟然鼓励出了一位书法家来。也许这是父亲当时没有料到的收获。从此,他在书法的天地里,寻找自我与古人神交,汲取历代大家之琼浆,博采书画百家之众长。工作之余,他总是耕耘笔墨纸砚,品味琴棋书画,忘情金石朱砂,醉心线条舞动,畅游黑白世界,放怀三寸毫端。逝者如斯,岁月悠悠,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时间把他从一个儿童雕琢成了一个中年汉子,读书、写字的兴趣也借着岁月的光阴把他打造成了一位书法篆刻家了。看来,爱好与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来说实在是有“助推器”与“催化剂”的作用了。谈到爱好与兴趣,刘广迎却有他的一番宏论。他说人无癖,不可交。癖好为人生深情之所注,寄情之所托。他并引用了清朝初年涨潮的“花不可无蝶,山不可无泉,石不可无苔,水不可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来佐证他的理论;并以陈传席先生的“癖者,大抵爱一物而不能自已,为得一物而致倾家荡产,为护一物乃至投以生命。爱物如此,况爱人乎?爱人如此,况爱国乎?”来对他的理论作一注释;并找来林散之先生的“一个人要有癖好,因有癖,才有真性情,真心得。一个人一生要有一好,如书、画、琴、棋、诗文等。”来作他理论的阐述;还找来了梁启超先生的“凡人必常常生活在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来对他的理论进行补充。没想到他在这方面的知识是如此的渊博与富有。

后来我们还谈到了写字与书法,书法与书学,书学与书道的关系。谈到了蔡邕与钟繇,二王与魏碑,张旭与怀素,以及皇象的《急就章》,宋朝的苏、黄、米、蔡,金农的隶书和吴昌硕的篆刻等等等等。我俩如鹰击长空,鱼翔船底,马放南山般的在书法世界里信马由缰了一番。他说的忘情,我听的忘我,说也乐乐,听也乐乐,我俩竞忘了时间,忘了空间,不知此刻是何时,不知此时是何年了,真正的是灵魂出壳与历代的书法大家们坦诚地神交了一回。只有这一刻,我俩才狂放了一把,显示出了我们的真我与大我的本来面目。胡吹乱侃到了后来,情犹未尽时,我让他给我写一幅书法作品。他兴然提笔写下了“茶禅一味”的条幅。看他挥毫泼墨的那种轻松和淡定,不激不厉,徐徐写来,如同刷字一般。笔毫飞动,沉稳率意,儒雅潇洒,高古静谧。有凌云之势,有飘逸之态。笔下的线条开合流畅,简约多姿,质感沉厚,遒劲有力。笔画不雕琢,少经意,不安排,少修饰,一任笔毫在宣纸的空白间游动分割。气势如大风卷云,高山飞瀑,马驰原野,狗追兔奔,完全达到了无我的状态。写完后,毛笔一掷,坦坦地舒了口长气,其惬意的神情如进入了仙境一般。我问他如何修炼到此等境界,他淡淡一笑说:差得远哪!然而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不为功名所累,不为利禄所系,在书法创作上才能放开手脚,才能超越自我,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纯真的艺术境界。他说的大好。

回到家里,我仍然激动不已,情绪昂昂的,亢奋的无法入睡,大脑一直挥之不去刘广迎谈书论艺的神情与挥毫泼墨时的状态。于是披衣下床,写下了以上这些文字。写到后来,大脑却刹不住车了,又诌出了几句顺口溜来:泼墨惊风雨,

挥毫泣鬼神;

线条走龙蛇,

笔端负乾坤;

我敬刘夫子(刘广迎),

书法天下闻。

写完这篇文字的时候,一看时间,正好是2006年3月29日的清晨日出。

同类推荐
  • 戴望舒精品选

    戴望舒精品选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被称为“雨巷诗人”。在他的作品中,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均有体现。他不作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而是采取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向、隐逸、自由联想和语言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进而曲折地表达他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感受,颇具内涵之美。
  •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鲁迅论集

    鲁迅论集

    本书为《鲁迅论集》,由陈鸣树所著。全书分为小说论稿、思想和艺术、杂文导读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论鲁迅小说与中国民主革命”、“论鲁迅小说的典型化”、“论鲁迅的智慧”、“鲁迅与拜伦”、“鲁迅:跨文化对话等文章。
  • 青春小荷

    青春小荷

    青春的力量总是需要通过青春的文字来张扬。青春的文字难免会带些稚嫩、青涩,缺乏成熟和老辣,但唯此,才能显示出它的新鲜,它的活力,它的真诚,它的激情。作者的文字清丽、干净、细腻,这也是女性写作的一大特质。在《生命中没有不能承受》中,作者以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了一只公鸡的生存状态。从公鸡的觅食、打鸣、表情、形态等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动物身上的灵性,从而引出了个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理解。类似这样的文字,在她的散文、诗歌及其他文体中经常出现。
热门推荐
  • 我的全能高冷女神

    我的全能高冷女神

    你,伪高冷,忧伤,那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你,逗比,开朗,关于你的事情我都了解。
  • 都市之美人留香

    都市之美人留香

    逃婚的古武家族大少爷,成了一名公司小职员,在无意中救下老板的女儿后,却莫名惹来一大堆美女,又接连陷入一个个阴谋之中……面对一个个美丽的女人,他该如何应对?面对一场场精心设计的阴谋,他又否能够一一化解?最终成就巅峰人生……
  • 星座谜云

    星座谜云

    破解一起连环凶杀案为何引起特区保安局长亲自督办?大量参与调查的警务人员为何全部身陷囹圄?一份记载着特殊黑幕的档案突然曝光,是意外?还是有人刻意指使?档案内究竟还有多少为人不知的秘密和黑暗交易?一个可以震动世界的惊天黑幕——绝密日落计划1994!
  • 剑祖

    剑祖

    亘古的辉煌再现尘寰,远古的传说再次传唱。当轩辕剑踏尽无尽虚空寻找到黄帝转世寒星,当寻道的征途再次响起。一把轩辕剑,一本噬灵诀,会造就何等的辉煌!一个不灭魂,一段不了情,会掀起怎样的风暴!
  • 我和鬼小姐的那些事

    我和鬼小姐的那些事

    在1894年我认识了她,她叫川岛美子,日本军统上校,历任伪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也是因为这一次,使我们一别就是100多年,然而命运如此,世间种种,人鬼殊途,由于世俗偏见,是是非非,使我们阴阳相隔。认识她之前我已经死过一次,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在认识她之后,我又死了一次,因为这一次是我最后和鬼小姐离别,却让我抱憾终生,我生前死过两次,做了两次鬼,所以别人就把我叫成鬼二,人人都说的鬼老二
  • 悟道修仙

    悟道修仙

    街头混混穿越异界,附身世家落魄少爷。脑子里带着本时灵时不灵的残破符法,心眼里藏着点花痞色坏的小心思。且看他在残酷修真界中左右逢源,誓做纨绔的修仙生活。呃……穿墙符,这是用来偷香邻家小妹的。
  • 寂静深处有人家

    寂静深处有人家

    彼时,袁飞飞不过是个稚龄小童,为了养父身后事,便将自己“卖”给铁匠张平。当时袁飞飞想,她家老爷,除了不会说话之外,倒是个顶顶好的好人。时光荏苒,稚龄小童长成了豆蔻少女,却是个任性大胆的姑娘。张平对着袁飞飞犯了难,他家的小丫头,好像对他有了“非分之想”,任他左想右想都想不到,这个姑娘居然会胆大到把自己“嫁给”他,更是在洞房花烛之后,悄然消失。从那时起,张平能做的事就是守着寂静深院,等她归来。
  • 总会有星光坠落

    总会有星光坠落

    她是娱乐圈当红花旦,他是设计界的大师,他们曾经是最般配的情侣,如今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时隔七年,他们再次相遇。。。”苏悦,世界那么大,我还是遇见了你;世界那么小,我还是丢了你。“
  • 九转通天

    九转通天

    一转修身,二转神行,三转脱胎,四转换骨,五转化婴,六转分神,七转合体,八转聚神,九转通天。机缘偶得,且看一少年如何走完这通天之行。
  •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走成功之路,读成功之书。胸怀梦想,执著地走向远方;笑对挫折,锻造强者的品质;挖掘潜力,创造丰富的人生;荡涤心扉,用沉静过滤浮躁;热爱真知,用智慧照耀人生;空杯心态,卸掉负担和羁绊;懂得感恩,对世界一往情深;享受生活,呵护纯粹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