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77700000016

第16章 陈季常交游年谱—凌礼潮(3)

《苏轼文集》卷53与慥第三简:“近因往螺师店看田,既至境上,潘尉与庞医来相会。因视臂肿,云非风气,乃药石毒也。非针去之,恐作疮乃已。遂相率往麻桥庞家,住数日,针疗。寻如其言,得愈矣。归家,领所惠书及药,并荷忧爱之深至,仍审比来起居家安。曾青老翁须《传灯录》,皆已领,一一感佩。《五代史》亦收得。所看田乃不甚佳,且罢之。蕲水溪山,乃尔秀邃耶·庞医熟接之,乃奇士。知新屋近撰《本草尔雅》见刘颂具说,深欲走观。近得公择书云,四月中乃到此。想季常未遽北行,当与之偕往耳。非久,太守处借人遣齎家传去,别细奉书。”知李常正月末未来。

二月末,陈慥第三次到黄州,旋去。苏轼有诗。

诗见《苏轼诗集》卷21《陈季常见过三首》。

秦观落第,至黄州访东坡。结识陈慥,为题真赞。

清·秦瀛《淮海先生年谱》云秦观本年落第后“遂如黄州,候苏公于馆舍。”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34《龙丘子真赞》:“惟龙丘子以大块为舆,元气为驹,放意自娱,游行六区。世莫我疏,亦莫我亲。追配古者,葛天之民。”

约六月,陈慥第四次访苏,赠揞巾,苏轼有诗谢。

诗见《苏轼诗集》卷21《谢陈季常惠一揞巾》。

据施宿《东坡先生年谱》注,轼赠慥揞巾诗,黄州有石刻。

约年末,王先生送陈慥往江南,过黄州,为第五次访苏轼,苏轼赋《满庭芳》。

词见《东坡乐府》卷上,其小序曰:“有王长官者,弃官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赋此。”

《唐书·地理志》:“武德三年(620),以黄陂县置南司州。七年州废。”知“司州古县”为黄陂。王先生为长官(县令)之所在,或即在黄陂。

词云“子”,谓陈慥。慥往江南,王先生送之,乃与慥过黄州访苏轼。盖其人非轻易下人者,非专访也。

下阕所云“居士先生”,乃自谓,苏轼元丰四年自号东坡居士。

蜀僧明操思归,苏轼书陈慥(龙丘子)之壁。

《苏轼诗集》卷21《蜀僧明操思归,书龙丘子壁》。

此诗有两解:一为陈慥作诗,苏轼因陈慥之诗而作诗;一为此诗乃陈慥所作。

陈慥长兄陈忱(字伯忱)或卒于本年,苏轼致简慰之。

《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2与陈季常第三简:“轼启。人来,得书。不意伯诚遽至于此,哀愕不已。宏才令德,百未一报,而止于是耶?季常笃于兄弟,而于伯诚尤相知照想,闻之无复生意。若不上念门户付嘱之重,下思三子皆未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则朋友之忧,盖未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以就远业。轼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讳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往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扰乱,进退不皇,惟万万宽怀,毋忽鄙言也。不一一。轼再拜。”

元丰六年癸亥(1083)

夏,蹇序辰(字授之)有丧,陈慥悼亡,苏轼亦致简慰之。

见《苏轼文集》卷55《与蹇授之六首》第一简、第二简。

《宋史》卷329《蹇序辰传》:“登第后数年,以泗州推官主管广西常平。……易京西,旋提举江西常平。”序辰成都双流人,父周辅,字蹯翁,《宋史》有传。

陈慥至京师访友。

据《苏轼文集》卷55《与杨元素十七首》第九简:“见陈季常慥,云:‘京师见任郎中其孚之子,欲卖荆南头湖庄子,去府五六十里有田五百来石,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余可迤逦还。’不知信否?”

约八月,苏轼长子苏迈往荆南买田。先是杨绘(元素)之弟来,议买田;陈慥第六次来黄州,报荆南庄田。

《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2张方平(安道):“已令儿子往荆南买一庄子。”

据《苏轼文集》卷55第四简,议买之田凡二处。一在军屯之东,一在官务相近之庄。据第九简,尚有定襄胡家庄、荆南头湖庄子。其荆南头湖庄子,乃据陈慥之报,时慥亦在黄。

约十一月底滕元发(甫、达道)罢安州,入朝。苏轼欲于歧亭相见,至黄陂,则元发已道出信阳,遂相失。会雨雪间作,遂暂寓僧舍。归黄州。

安州(今安陆县为州治,辖境相当于今安陆、云梦、应城、广水、孝感)属荆湖北路。

在黄州时,苏轼尝戏用佛经语,为陈慥作《鱼枕冠颂》。

颂见《苏轼文集》卷20。

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卷18《题东坡先生鱼枕冠颂》:

东坡先生为兵部尚书时,为说之言:“黄州时,陈慥相戏曰:‘公只不能作佛经。’曰:‘何以知我不能?’曰:‘佛经是三日未流出,公未免思虑出耳。’曰:‘君不知予不出思虑者胡不以一物试之?’陈不肯,曰:‘公何物不曾作题目,今何可相烦者。’复强之。乃指其首鱼枕冠曰:‘颂之。’曰:‘假君之手,为余玉焉可也。’陈于是笔不及并墨苶,且笑曰:‘便作佛经语耶!’”

元丰七年甲子(1084)

四月,苏轼别黄州,移汝州团练副使。陈慥等送行,为第七次来黄州。

按,正月二十五日,神宗手札:“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

至兴国军,苏轼与陈慥、道潜过李翔(仲览)家。

《舆地纪胜》:“李翔字仲览,永兴处士李太古之孙也。苏东坡移汝州日,同陈慥季常、参廖过其家,留题于壁。其家有怀坡阁。”谓阁乃翔登第后瞰湖而筑。

《东坡先生祠堂记》:“(东坡先生)书一士人壁云:‘惟陈季常不肯去,要至庐山而返,若为山神留住,必怒我。’”此士人或及李翔。

四月十四日,至兹湖,与陈慥等观瀑布水。送行者除陈慥外,皆止兹湖。

兹湖: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

二十三日,至瑞昌县。陈慥归,苏轼赠诗。合前此所作四首为《歧亭五首》,并作序。

诗见《苏轼诗集》卷23。

序曰:“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歧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其后数往见之,往必作诗,诗必以前韵。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兹湖,而季常独至九江。乃复用前韵,通为五首以赠之。”谓慥送至九江,瑞昌已属江洲;其五乃别时赠诗。

元丰八年乙丑(1085)

约三四月间,苏轼有诗寄吴瑛(德仁),兼简陈慥(季常)。

诗见《苏轼诗集》卷25《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有“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38引《潘子真诗话》:“吴瑛德仁,襟怀高远,遵路之子,淑之孙也。未五十以虞部员外郎致仕,归隐蕲春。元祐间,朝廷闻其高,聘之,不起。”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3《陈季常》:“陈慥字季常,公弼之子,居于黄州之歧亭,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指柳氏也。坡又尝醉中与季常书云:‘一绝乞秀英君。’想是其妾小字。黄鲁直(黄庭坚)元祐中有与季常简曰:‘审柳夫人时须医药,今已安平否?公暮年来想渐求清静之乐,姬媵无新进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邪?’又一贴云:‘承谕老境情味,法当如此,所苦,既不妨游观山川,自可损药石,调护起居饮食而已。河东夫人亦能哀怜老大。一任放不解事邪?’则柳氏之妒名,故彰著于外,是以二公皆言之云。”

元祐元年丙寅(1086)

二月下旬,苏轼在京师。陈慥(季常)专使致简,苏轼答之并邀陈慥来京师。

《苏轼文集》卷53《与陈季常十六首》第十五简:“某局事虽清简,而京辇之下,岂有闲人,不觉劫劫过日,劳而无补,颜发苍然,见必笑也。子由同省,日夕相对,此为厚幸。公小疾虽平,不可忽。‘善言不离口,善药不离手。’此乃古人之要言,可书之座右也。药物有彼中难得须此幹置者,千万不外。如闻公有意入京,不知几时可来,如得一会,何幸如之。柳一已在此,一访,值出,未见也。僦居在蒲池寺,去此稍远。数日颇有新事,左揆已出陈州,君实代之,蹇老知和州,授之庐签,余不能尽报去。刘莘老中丞且夕授也,黄安中龙直知越州。静庵不管闲事,最妙!最妙!”

据《宋会要辑稿》第98册《职官》66之32载,蹇二月二十二日签判庐州。

元祐三年戊辰(1088)

约六月,陈慥(季常)至京师访苏轼、黄庭坚、张耒等,寓兴国寺浴室院。

《苏轼文集》卷71《书鲁直浴室题名后》中黄庭坚题云:“故人陈季常,林下士也,寓棋簟于此。苏子瞻、范子功数来从,故予过门必税驾焉。元祐三年,鲁直题。”

《汴京遗迹志》卷10:“兴国寺,在马军桥东北,太平兴国间建。”

《苏轼文集》卷21《兴国寺浴室院六祖画赞(并序)》云:“予嘉祐初举进士,馆于兴国浴室老僧德香之院。……予去三十一年,而中书舍人彭君器资,亦馆于是。予往见之,则院中人无复识予者。”据孔凡礼《三苏年谱》,嘉祐元年(1056),三苏父子抵京师,馆于兴国寺浴室院。至此三十一年。彭汝砺,字器之。《宋史》卷346有传。

苏轼为陈慥家藏之《柏石图》作诗。

《苏轼诗集》卷30《柏石图诗(并序)》:

陈公弼家藏《柏石图》,其子慥季常传宝之,东坡居士作诗,以为之铭。

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

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

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

土膏杂粪壤,成壤几何耳。

君看此槎牙,岂有可移理。

苍龙转玉骨,黑虎抱金柅。

画师亦可人,使我毛发起。

当年落笔意,正欲讥韩子。

本年,陈慥(季常)寄双松与黄庭坚,黄庭坚作诗戏答之。

黄庭坚《山谷集》卷5《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二首》:

其一

故人折松寄千里,想听万壑风泉音。

谁言五鬣苍烟面,犹作人间儿女心。

其二

老松连根亦偶然,红紫事退独参天。

金沙滩头顼子骨,不妨随俗暂婵娟。

元祐八年癸酉(1093)

三、四月间,陈慥(季常)至分宁,探访居家丁母忧的黄庭坚。旋回歧亭。

六月下旬,致简黄庭坚,言病体已愈,且赞黄庭坚兄弟丁母忧时精修庐墓,恪守孝道。

《山谷集·别集》卷16《答陈季常书》第一简云:“伏奉六月二十八日手诲,审春夏来舍中须医药,今已安平为慰。承须鬓遂欲如雪,此世间公道也。山居岑蔚,粗有林泉,兄弟相与致力墓次耳。过蒙推奖,愧悚!愧悚!”又言:“九月当从吉,且当丐一宫观。”

据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庭坚本年二月一日葬母台平祖域之内,馆于墓旁居住,名“永思堂”。七月二十七日,除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九月,服除,具奏辞免编修之命。

陈慥(季常)有诗寄黄庭坚,并索庭坚诗,庭坚简辞但承诺为陈慥作墓碑。

《山谷集·别集》卷16《答陈季常书》第二简云:“惠嘉句假借踰分只增愧耳。不作诗已五年,试索胸中,不复能一句矣。无以报嘉,愧恐,愧恐!”又云:“他日为公作一嘉墓碑,此不朽之事也!何以诗为哉?”简中言“小子相已十岁,颇顽”。相生于元丰七年(1084),本年刚好十岁。

绍圣二年乙亥(1095)

三月四日,苏轼在惠州接陈慥(季常)简,答简。

《苏轼文集》卷53《与陈季常十六首》第十六简:“轼启。惠兵还,辱得季常手书累幅,审知近日尊候安胜。择、括等三凤毛皆安,为学日益,喜慰无量。轼罪大责薄,圣恩不赀,知幸念咎之外,了无丝发挂心,置之不足复道也。自当涂闻命,便遣骨肉还阳羡,独与幼子过及老云并二老婢共吾过岭。到惠将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孔子云:‘随蛮貊之邦行矣。’岂欺我哉!自数年来,颇知内外丹要处。冒昧厚禄,负荷重寄,决无成理。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此未易遽言也。所以云云者,欲季常安心家居,勿轻出入,老劣不烦过虑,决须幅巾草屦相从于林下也。亦莫遣人来,彼此鬓髯如戟,莫作儿女态也。在定日作《松醪赋》一首,今写寄择等,庶以发后生妙思,着鞭一跃,当撞破烟楼也。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二子作诗骚殊胜,咄咄皆有跨灶之兴,想季常读此,捧腹绝倒也。今日游白水佛迹山,山上布水悬三十仞,雷轰电散,未易名状,大略如项羽破章邯时也。自山中归,得来书,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托郡中作皮筒送去。想黄人见轼书,必不沉坠也。子由在筠,极安。处此者,与轼无异也。书云,老躯极健,度去死远在。读之三复,喜可知也。吾侪但断却少年时无状一事,诚是。然他未及。子由近见人说,颜状如四十岁人,信此事不辜负人也。不宣。轼再拜。”

绍圣四年丁丑(1097)

四月,苏轼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苏轼南居期间,陈慥(季常)曾在歧亭刻苏轼诗集。

《山谷别集》卷18《答何斯举》第二简:“陈季常所刻苏尚书诗集,烦为以厚纸印一本见寄,只封在鸿父处亦可尔。”鸿父即洪羽,黄庭坚之外甥。又同上第三简:“寄惠苏公诗集,亦自有用处,要欲得一本厚纸者藏之名山耳。季常所寄,亦是此一种纸,当料理季常为用厚纸印耳。”

张耒谪黄州,并于本年或明年秋到歧亭会陈慥,作《发歧亭宿故镇三首》。

张耒《柯山集》卷50《潘奉议墓志铭》:“绍圣丁丑岁,某得罪谪官于齐安,自幸得从君(指潘)游。”张耒诗见《柯山集》卷9:

其一

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

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

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

弛担终未卜,永负中山期。

其二

乘月入秋山,月午山蹊静。

森森松竹林,夹道散松影。

阴风留暗壑,白露蒙朝岭。

耿耿村鸡鸣,坐感单衣冷。

其三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

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

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

偃亚道旁松,茯苓应可掘。

同类推荐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热门推荐
  • 北有君楼

    北有君楼

    无垠辰海彗陨无极,时间在长河落日间不断流逝,命运纹理撷刻变幻莫测。紫色星辰划过天域陨海,绽放的光芒将缤纷烁尘掩盖,百门万宗的时代日渐式微,苑、阙、宫、殿十族挥手间天翻地覆,幽歌凄律,弹指巅峰。九天十二地之上,遥遥无期的“君楼”尘封在北方,一切将从凌晨开始………
  • 许你一世卿染

    许你一世卿染

    许染一直觉得寒月卿是她见过最好的人,她以为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是许江城,最后才知道他们之间隔了一片海,一片血海,跨都跨不过去。寒月卿宁愿把命给她,都要囚禁她,都要让她陪着他。“小染,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我都只要你。”许染看着寒月卿闪闪的双眸,“寒月卿,我不要你的生生世世,我要你的命。”匕首刺入.........
  • 幸福阳光

    幸福阳光

    “志杰,我真的只是一个替身吗?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不,你只是替身,因为你和美琪长的像,所以我才会去关心你,现在美琪回来了,我想你这个萧少奶奶的位置该让出来了“”好,我让,我让。。。“简木木绝望的冲出了景秀大厦,外面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打在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让眼睛模糊不清,根本没注意到一辆车朝她开了过来嘭!简木木的身体腾空而起,我是要死了吗?如果真的要死了,就好了,我想忘记这一切,忘记这一切的痛,因为我宁愿自己从来没有爱过萧志杰。。。。
  • 孤旅如客

    孤旅如客

    一本随笔式的言情合集小说每个人,就像是一个过客孤单的行走在世界和生命的旅途上,看着外面的喧嚣风景,品味内心的寂寞安宁。我们经历那么多事,遇到那么多人,感受那么多七情六欲,悲欢离合,最终或者恬然而去,或者满怀遗憾。可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如果是爱,就会深情。
  • 司命对司命:千岁娘子

    司命对司命:千岁娘子

    她,是创天玉帝的二孙女,司命星君_____神念暇。他,是腹黑狡诈的竹上神,司命神君____竹寒晴。落蝶纷飞,爱为何物?“亲亲娘子,你要打我?”某人笑得一脸无赖。她脸一黑,说:“滚,我大你几千岁!再说,谁是你娘子啊!”他扇子一摇,说:“你啊,娘子你吃了我,打算赖账吗?”
  • 邪王私追少爷妃

    邪王私追少爷妃

    她带着目的穿越并接近他,他是堂堂王爷,娶她只认为侮辱,她追他,片段1;’王爷,咱们睡吧‘说这句话的人将某男压于床下’不了,本王去书房睡‘’王爷‘某女气急败坏的说,终于她受够了,准备休夫,亲们,作者实在想不出来了,大家可以看文自我感觉还不错哦。
  • 凤凰泪:无心皇女惹尘埃

    凤凰泪:无心皇女惹尘埃

    重生成女尊王朝里的皇女,她本意无心走天下,唯一的责任便是护父亲安康。然而,无心之举,却惹上不该招惹的人,他,是太女的正君,却因为撑伞之恩,甘愿以命为她博出退路;他,是叱咤风云的第一公子,却为了改变她的命劫,从此再不能剑舞;他,是阴柔妩媚的新皇贵君,却最终成全她的平凡生活;他。。。
  • 无影无踪

    无影无踪

    物理老师周华,正准备与未婚妻登记结婚,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周华突然发现未婚妻离奇失踪。一同消失的,包括她所有存在过的痕迹,经过反复寻找和思索,周华怀疑自己的未婚妻极有可能只存在于自己的梦境和记忆中。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周华在苦苦的追寻真相。。。。。。。。。。。。。本文是短篇科幻,1万字左右,文章短小便会精悍,我会努力斟酌每一个词句,给大家一篇好看的文章!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已完本!本书已完本!不知道是不是创世第一部真正完本的小说,哈哈。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枕草传

    枕草传

    这是一个乱世出枭雄和鸟人的玄侠故事。一个枕草而眠的少年,不喜欢天下惯有的那种草菅人命的态度,很喜欢山河大隐的那种落草为寇的洒脱。或许只是因为没有那些如他一样出身草鄙草莽的草根草民,这个王朝只是一个只剩一层薄薄贞操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