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78500000037

第37章 从《诗经》的形成看西周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和谐(2)

关于文化,它的学术概念和应用概念是大不相同的。在应用概念中,文化通常作为领域、事业和工作来表述,时常和政治、经济等概念并列使用。而它的学术概念则不同,学术概念的文化,与政治、经济不是并列概念,它是熔融于历史的各个时期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各个层面,决定人类活动和社会行为的统领和指导的力量,犹如人的肌体里的血脉和神经一样的东西。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西周王朝对文化已经有了这样的学术认知和界定,更不等于说西周王朝正是有了这样的学术认知和界定才制定出那样的文化制度。而事实上也许西周王朝并不是出于对文化的重视和国家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在更多的方面、更多的时候也许仅仅是一种“文化”的需要而已,比如:交际、欢愉、娱乐、排场、显贵、风雅等等。这一点,又恰好解释了西周王朝重视文化的最后结果,为什么不是别的什么而是《诗经》。

我们没有理由对历史局限里的朝代和古人责备求全,即使在高度文明里的我们依然也还在历史的某些局限里。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这种文化制度的本身价值和它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就西周文化制度的当下作用而言,显然是激励了民间文化的持续发展,而且是这种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诗经》里我们还可以读到这样一种事实,这就是有关针砭类的诗。这类诗在以往的表述里,我们把它们叫做反抗压迫和剥削,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罪行的诗。比如《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伐檀》:“不稼不穑,胡取尔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这类诗作如此的认定没有错误,但有明显的漏读,正如开篇所说,是站在政治的、阶级的立场上,用政治的、阶级的视野和观点以及在政治的、阶级的视野和观点制导下的艺术视野和观点来讨论与研究《诗经》的。漏读了什么?漏读了歌者的局限、采诗者的自由和王朝的宽宥与开明。今人习惯将这类诗叫“反诗”。对于这样的“反诗”,歌者能够唱出来、遒人能够采下来、《诗经》能够收进来,足见西周王室的宽宥与开明。歌者的局限在于对国家机器没有理性的认知。在完全是农耕经济而且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农耕社会里,国家机器基本上完全是依靠税赋运转的,国家的管理人员不可能像歌者那样既稼又穑、既狩又猎。国家管理人员不可能去伐木、去狩猎、去种田。这种认识的局限,也是导致朝廷强制税赋的重要原因。历史上许多王朝也正是因为强制税赋陷入了强制下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王朝的覆灭。如何纳税、如何使用税赋,这是自古以来国家管理的至关重要的内容。由此想到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或许正是毛泽东对历史经验的注意。

西周王朝里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太师尹吉甫,他先是周宣王的大臣,周宣王死后他又辅佐周幽王。他是今天房县榔口乡人,能文能武,很受周王室的器重。《诗经》中《六月》有称赞他的诗句:“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兮甲盘有133字的铭文记载着他征伐猃狁和南淮夷贡赋的功绩,《诗经》中有他的《大雅·民》、《大雅·崧高》和《大雅·韩奕》等诗作。

王朝的采诗制度是否正是出自他的谏策无据可考,但他是这种文化制度下身体力行的采诗人,曾作为遒人到家乡房陵采诗,晚年回到家乡,房陵是他的采邑,榔口乡的人都称他尹天官。至今房县榔口乡万峰山有供奉他的宝堂寺,在老人坪还有他的墓冢、墓碑和他尹家世代传下来的老屋。这座老屋最初是尹吉甫进入宫廷时所建,如今已经不知有多少次重修重建了,但是老屋依旧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风貌,雕龙画栋,气势轩昂。他的也不知道该是多少代孙尹维鹏,是一位79岁的老人,能够清晰地背记尹氏56代家谱。在榔口乡、青峰镇一带,到处都可以听到有关尹吉甫的传说和故事。

《诗经》中与房陵相关的民间诗歌,通常在《诗经》的《风》的《召南》中。从地域上看,召南大致在南阳和南郡之间。南郡是战国秦昭襄王29年置,在今天的江陵县。“风”在古代有“教”和“音”的含义,朱熹则直接把“风”定义为“民俗歌谣之诗”。在今天房县的门古寺镇和九道乡等地,《诗经》中“关关雎鸠”、“蓼蓼者莪”等诗句还在唱。20世纪初叶,在这些地域的民间丧葬祭祀活动中,还有童男童女唱《诗经》的仪式。人死后,在祭亡灵时,由12个童男童女在长者的引领下,吟哦《诗经》中的诗句。

最近,学界有人提出《诗经》为尹吉甫所编。《诗经》大致编定的时间在周景王元年,这已是尹吉甫300年之后的事情,尹吉甫编《诗经》不大可能。但是,在《诗经》最初被称作《诗》或者《诗三百》的时候,也正是尹吉甫身为太师的时候,从年代上讲具有时间上的可能性。学界对尹吉甫的重新关注,说明尹吉甫对《诗经》形成的贡献。同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西周的文化制度对《诗经》形成的作用,认识西周的文化制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西周文化制度在中国文明史、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地位等等。

三、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互动互哺,促进了西周文化和谐从《诗经》的形成,可以看到西周的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以采风形式发生的融合方式,宫廷里采风的遒人或行人,把宫廷文化带到民间,把民间文化带入宫廷,以民歌为媒,实现了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这两种端点极面文化的反复融合,而且这种融合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动互哺、相互激励、和谐运行。

在哲学的观念里,宫廷和民间是对立统一的,互为存在的条件。因此,从一开始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就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互动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后天的因素是决定着这种互动的品质和质量,不是在互动中崩溃,就是在互动中辉煌。《诗经》

是个“辉煌”的例子,尽管《诗经》中不乏对当朝的针砭和刺讽。《诗经》的出现表明了西周时期的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不仅互动,而且互哺,实现了两种端点极面文化形态的高度和谐。

这里所谓的端点,就是一个朝代或一个国家文化构成的两极。这两种极面文化是一个朝代或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的基本框架,决定着一个朝代或一个国家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

在原始公社里,文化是单一的形态,没有民间文化与宫廷文化之分。氏族部落出现后,利益集团开始形成,利益集团不再是氏族部落里宗族的辈分结构,而是等级的层面结构。于是文化也开始从“混沌”中生出两极。氏族部落是国家的胚胎,后来的方国和分封国大多就是原来的氏族部落。在氏族部落里,文化也还保持着单一形态,而进入方国和利益集团后,文化就成了两极的复合形态,这两极文化,便是后来的民间文化和宫廷文化的萌芽,也是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原始积累”。

从地域文化学上讲,中国是以农耕文化为主体文化形态的国家。中国虽然是陆海型国家,海洋的面积占国家版图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在文明发育的过程中,海洋文明受到陆地文明的严重挤兑,广袤肥沃的土地和漫长宽阔的河流,使中国成了大河文明的国度,而大河文明的基本形态是农耕文明。所以,中国的民间文化和宫廷文化,都是建之于农耕文化上的。稼穑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存方式。中国以农耕文化为主体文化形态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最早也不过60年代才有所改变。中国的工业文明最初是建之于提高农业文明的需要之上的,甚至直到今天,中国的海洋文明还在初级发育阶段。所以,在西周时期,民间文化和宫廷文化,都是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在农耕文化的格局里发育的,在这样历史时期产生的《诗经》,实际上就是一部稼穑之歌。因此可以说,《诗经》既是农耕文化的文学经典,也是农耕文化的历史文献。

西周文化通过《诗经》传达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全方位的,是文化学的,是文化人类学的,在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今天,可以说,这种启示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1.促进不同层面文化的互动互哺是文化和谐的重要途径。人类社会出现管理机制之后,单一文化形态的文化平面多样性,就变成了复合文化形态的文化层面多样性。特别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今天,人们习惯于用文化定义各种生产和生活状态,出现了种种缀着特定定语的“文化”。虽然这些“文化”的界定未必都那么准确,但文化出现了多层面、多类型是有目共睹的现实。于是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的共处发展,就成了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问题。这也是倡导“文化和谐”和“和谐文化”的社会基础。如何实现文化和谐,如何构建和谐文化,西周的文化经验值得借鉴。这就是文化的互动与互哺。互动是相互激励,互哺不单单是相互补充,更注重相互滋养。

在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进行了多区域、大面积的田间作业,所看到的民间文化现状令人担忧。民间文化被现代文明挤在人类生活圈的角角落落旮旮旯旯里,在那里无声无息地自生自灭着,形成了越是远离城市、越是穷山僻壤那里民间文化的生态越好的状况。封闭和落后成就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存。这是件很庆幸的事情,同时也是件很可悲的事情。它表明了民间文化在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总体格局里地位的低下。城市和乡村、中心和边缘、腹地和边陲的差别虽然不可能完全消灭,但是可以作最大限度缩小的。从历史的经验看,民间文化不宜沦落为文化的“弱势群体”。因为它是根、它是本。《诗经》就是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没有西周王朝的文化制度和对民间文化的重视,就不可能有《诗经》的产生,而《诗经》正是中华文字、文学的源头和基石。《诗经》撑直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里骄傲的脊梁,但是我们极少沿着《诗经》的时间隧道去解读西周乃至整个周朝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一个极面,它需要另一个极面的滋养。这是实现国家和民族文化和谐所必须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情。

2.民间文化是国家“文化”的“经济基础”,决定着国家“文化”的“上层建筑”。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里,民间文化是国家“文化”的“经济基础”。既然是文化的“经济基础”,必然决定着文化的“上层建筑”。从民风到国风、从民约到宪法、从民情到国情,无不看出民间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决定性影响。现在的问题是民间文化所受到的反作用力太大,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近些年来政府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制定出若干文化倾斜政策,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和文化设施的建设,还有很具体的各种“文化下乡”活动。从字面上看,“文化下乡”的含义就是将上层的文化送到下层。这很有文化滋养的意味。

但我们的思维依然存有局限。这种局限就在于把文化工作和文化本身混淆在一起,“文化下乡”的主旨是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与文化需求,做法可喜可贺,认识需要深化。文化政策的制定,需要深层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觉。国家整体的文化建设及文化政策,需要学术的理性支撑,否则容易导致表面化和片面性,疲于造势、流于形式,缺乏内在功力。

《诗经》给我们的启示太多,而且将会给我们更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解读。

傅广典,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同类推荐
  •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本书研讨了生肖蛇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希腊,是传说中天神宙斯、雅典娜和阿波罗的故乡,也是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故乡;是天地间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的故乡,也是军事天才亚历山大的故乡;是绝色美人海伦的故乡,也是千古诗人荷马的故乡;是科学和民主的故乡,也是现代文明的故乡。
  • 诗经

    诗经

    《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曾被译为多国文字,日本、朝鲜、越南、法国、德国、英国、俄国都有译本,流传非常广泛。作为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石,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孔丘编选的《诗经》对诗经的诗篇进行了翻译和解说,是一本很好的研读《诗经》的工具书。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热门推荐
  • 逆天修炼

    逆天修炼

    这是一片异世大陆叫玄力大陆,在这里是丛林法则强者为尊弱者只能任人宰割,且看主角林皓是怎么从一个废材历练到巅峰强者的过程..................
  • 樵谈

    樵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完美职业之风流怪侠异界史

    完美职业之风流怪侠异界史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就一2031年的军机人,叫什么展文龙,被导弹炸到异界,然后嘛,为了生存,当然也可以提高些档次,为了生活吧,再然后受环境影响,或者说成受迫也行,慢慢强大起来的故事。=============================内容片段:一只巨大的怪鸟从这片林区的上空飞过,巨鸟身长超过十米,生有四翼,前面两翼展开,左右长度至少达到十五米,后面的两翼左右长度也有六七米的样子,全身覆满了蓝色的羽毛,只是尾巴上光秃秃的,而这条尾巴怎么看,也不象是鸟的尾巴,更像是蜥蜴尾而且是黑色的,与身上的羽毛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是刺眼,尾巴的长度几乎与身体相同(也就是说加上尾巴的长度的话,这只巨鸟足有二十米长),尾巴上虽没有羽毛,却长满了鳞片,尾巴的最末端呈一个箭头形,煞是古怪,这条巨尾犹如地狱恶魔的尾巴般狰狞,身下有四肢,前肢明显比后肢要细小很多,四肢也与尾巴一样没有羽毛,长满了鳞片,前肢的爪子呈五指,如人手般但要强壮得多,黑色的倒钩形指甲显得分外的狰狞,后肢明显与前肢不同,除了粗壮之外,爪子的形状更像是脚,不过指甲依然锋利呈倒钩形,它的头像是放大了N倍的鹰头,只是眼睛的瞳孔是黑色的,纯黑没有眼白。这只怪鸟正是新锥大陆上,最强大的鸟类,地狱烈鸟。
  • 晴空悠然

    晴空悠然

    一个是慕氏集团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美丽多情;一个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风流倜傥;一个是从小就被收养的“孤女”善良可爱;一个是商界的王者,霸气十足;几个人究竟演绎了怎样的爱恨情仇,多多关注《晴空悠然》吧。PS:原谅作者并没有想好怎样写这个作品介绍,凑合看吧,内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都市之皇冠制造机

    都市之皇冠制造机

    出生在31世纪木星基地上的孤儿,在一次实验爆炸之后,竟然重生到了1000年前的地球……隐形战机?小孩子的玩具。核动力航母?航母不能飞,还说是战舰,没脸没皮也不能这样啊!
  • 闪婚之宠你入骨

    闪婚之宠你入骨

    “一厢情愿,山河虚度;风不住,狼烟飞舞;看世间穷兵黩武,难为一生荣辱,换不来痴心交付!”这是她对于自己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的评价。她本是华国“孤女”,因缘际会成为寇国女军官。在恩情和爱情面前徘徊。他对她说“我赐你姓鬼,名清媚!”从此,他怜她、宠他、纵容她,为她开辟了生的希望,让她有尊严的活着;他对她说“能娶到你,是我这一辈子的福气。不要离开我!”从此他疼她、爱她、包容她,帮助她站稳脚跟,从新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她面对他的深情,她该进取还是该退让;面对国仇家恨,她又该何去何从?谁才是与她共舞华尔兹的那个人?
  • 七曜星辰别行法

    七曜星辰别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营养百味:女性营养菜

    中华营养百味:女性营养菜

    《女性营养菜》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常用、最适宜女性食用的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女性朋友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助女性朋友全方位保护自己的健康。
  • 春秋一夜鱼龙舞

    春秋一夜鱼龙舞

    仅仅三天,元灵现世的勿离就带着虞貂闯上了琢玉楼,化身螭吻的勿离势不可挡,龙族的强大血统在勿离身上丝毫未减,甚至犹有过之,毕竟这是整个蟠龙世家万年来唯一一条雷火青龙。那一日,雷火炼空,日月潜形,青龙在云雾中隐现,瀛洲人只道是风云突变,有龙族现身。
  • 傻瓜,我们都一样

    傻瓜,我们都一样

    在这个妖孽横生的年代,我要讲的是那么一个不太靠谱的故事。地球很危险,围观需谨慎。毕竟,谁都不确定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优雅转身,来看一场命运和宿命的销魂碰撞。乐意,方起歌。头破血流的那个人,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