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78900000030

第30章 百丈崖的女儿

△剧目提要

段友芳

2007年,英山县黄梅戏剧团为参加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黄梅戏《百丈崖的女儿》。该剧是根据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女党支部书记王金初的原型创作而成,借用黄梅戏艺术形式宣传当地的名人名事,歌颂了她们艰苦创业、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辉事迹。该剧由方走新编剧,解正涛作曲、配器,戴金和导演,段秋萍扮演王银枝,余万能扮演李有源,王丽扮演三妹,卫超扮演二狗,郭春扮演四牛,汪晓春扮演哑巴嫂,王昌启扮演有财叔。

【作者介绍】

方走新(参见《天职》剧目提要)

【剧情梗概】

百丈崖村是大山深处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人们靠种田为生,靠扒泥巴过日子,没钱治病,娶不上媳妇。村党支部女书记王银枝下定决心要挖掉穷根,改变面貌。她根据百丈崖村的地形地貌,采取改粮种茶、移民建镇的举措,让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把百丈崖村建成了现代化的集镇,建起了一栋栋中西结合的小洋楼,百丈崖村出现了楼房鳞次栉比、茶园起伏如茵的美景。该剧通过宣传当地的名人逸事,塑造了当代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层干部的典型形象,歌颂了她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光辉业绩。

【获奖情况】

《百丈崖的女儿》参加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市地方戏剧新作展演演出,荣获综合奖银奖,编剧三等奖,作曲三等奖,舞美设计三等奖,段秋萍获表演一等奖,卫超获表演二等奖,王昌启、郭春、王丽获表演三等奖。

《百丈崖的女儿》在英山县城乡演出上百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小康路上的领头羊——评新创黄梅戏《百丈崖的女儿》

段友芳

英山县百丈河村地处鄂皖两省、三县交界处,是一个只有六个村民小组、209户人家、60%的农户住在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的一个小山村,2002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600元,村集体负债30多万元,可谓一个“穷得叮当响,野鸡不下蛋”的地方。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发展茶叶生产、兴建养猪场、建设黑山羊养殖场、建桥、修路,大胆实行移民建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07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106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132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村80%的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如今,这里是座座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从房前穿过,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沼气和现代化的电器设备,被国家授予“全国生态家园”称号。百丈河村女党支部书记王金初,2002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十大女杰”、“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连续五次获得黄冈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优秀村干部”称号,两次被选为市人大代表,连续三届被推选为湖北省党代表,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百丈崖的女儿》以王金初为原型,以黄梅戏的艺术形式,热情讴歌了党的基层干部敢于克服一切困难、艰苦创业的行为,整部戏在艺术上也是成功的。

一、塑造了党的基层好干部王银枝这一典型形象百丈崖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多数农民还居住在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的茅屋里,村民没文化、没见过世面、好赌、愚昧不化、没钱治病、娶不上媳妇。王支书下定决心要挖掉穷根,改变面貌。首先,她根据百丈崖的地形地貌,请专家论证,调整生产结构,自己出钱购买茶苗,引导群众改粮种茶初战告捷,稍稍缓解了大家的贫困局面;接着又大胆提出集资移民建镇的设想,要把大山上的农户都迁下来,统一规划,统一建房,“要把百丈崖建成现代化的集镇,要让百姓都过上富裕的日子”。虽然几经周折,甚至出现群众对她的误会,但由于王支书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终于建成了一栋栋中西结合的小洋楼,百丈崖村出现了楼房鳞次栉比、茶园起伏如茵的美景。

作为一名村干部,王银枝还能够关心群众疾苦,为他人着想。当她提出调整生产结构、改粮种茶的号召时,一直以种粮为生的村民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王支书十几次跑县城,自己掏钱购买茶苗无偿送给百姓种植,使大家得到了实惠。当老百姓在采摘茶叶的大忙季节,没有时间接送要爬十几里山路读书的孩子时,王支书出钱安排专人接送孩子,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当哑巴嫂在生命弥留之际把女儿小盼托付给她时,王支书答应:“哑巴嫂放心吧,我会把小盼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王支书履行诺言,将小盼培养成百丈崖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当村民二狗的儿子放学路上不幸被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破脑壳时,王支书毅然冒雨把孩子送到医院,垫付急救费,救了孩子的性命。

因为一心想着集体,王银枝甚至顾不上自己的家庭。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王支书经常自己掏钱为大家办事,“家里的钱都拿光了,房子也抵押出去了”。她的丈夫因此外出不回,埋怨她说:“药店让你搞熄了,家底让你掏空了,亲戚让你借怕了,党员让你累趴了,你什么时候不当这个支书了我就回来。”当受人挑拨的群众误以为王支书把大家建房集资的钱私吞了时,一把大火烧掉了王支书家的房子,可王支书却唱道:“问雪花何日壮志得舒展?问雪花何日山乡俱欢颜?问雪花何日冰消春回暖?问雪花何日破镜再团圆?”“我愿你化尽人间愁和怨,我愿你埋尽人间愚和奸,纵然我屋破瓦残家离散,王银枝无怨无悔心也甘。”这份一心为民的大公大爱,几乎可以和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民情怀相媲美。

二、运用地方民歌、乡音俚语展示黄梅戏的民间性、地方性首先,剧本运用了英山民歌。黄梅戏是在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黄梅戏具有“山歌”体的韵律美。英山民歌丰富,来源于生活,是一代代英山人对生活的歌咏,以歌消乏,以歌显智,以歌联谊,以歌传情。英山与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县相距百里,民歌相近相通,英山民歌里的三种曲调,即山歌调、田歌调和贤文调是黄梅戏的基本声腔基础,都带有黄梅戏的韵味,歌词常常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物事,借以比兴,且带有一些衬字,旋律优美,古风古韵犹存。黄梅戏《百丈崖的女儿》运用了许多英山民歌,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剧中傻子唱道:“情哥住在大山头,手中无钱心内忧,姐儿娘家贪富贵,哪有银钱把姐求,哎哟哟,这样的日子怎穿头?”“峨眉月儿两头尖,叫姐关门莫上栓,荷花枕头加一个,轧花被服留半边,哎哟哟,下半夜儿哥来玩。”众村姑唱道:“百丈崖上好风光,青青茶园长又长,茶歌飘在云天上,春风送暖十里香。采花蝴蝶闹洋洋,采茶姑娘忙又忙,采得香茶背满篓,一篓茶叶十篓粮。采茶忙,采茶忙,采金采银采楼房,采得票子哗哗响,采个帅哥作鸳鸯。”这些民歌大胆泼辣,极富乡土气息,充分展示了健康的人性美。

其次,剧本运用了乡音俚语。语言与声腔是一个剧种特征的重要体现,黄梅戏起源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劳作之余抒发情感、咏叹生活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大多演绎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或家庭琐事,它远离文人之手,采用的是劳动人民日常的口头用语,极具通俗性和民间性。黄梅戏《百丈崖的女儿》选取的是当代农村生活的题材,讲述的是当代一个落后甚至有些愚昧的小山村,在跨越发展过程中的故事,剧中大量使用英山本地的乡音俚语,既与题材和剧情相符,又体现了鲜明的民间性和地方性特色。如:“百丈崖这个穷窟窿没有几个舍得死、舍得埋的人是填不起来的。”“剁头的死鬼吔你好狠心,你忍心丢下妹一人,有朝一日回家转,妹要抽你三根筋。”“娘的,玩,玩个吊!一季谷搞去一半了。”“你这是人话吗?自己是条扶不起来的臭猪肠,关我们屁事!”完全是乡民声口,不仅生气勃勃,更能从一个侧面展示山民的精神风貌,胜过书卷气的文人腔。

同类推荐
  •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画像收藏艺术

    画像收藏艺术

    在先秦两汉时期,我国乐器的种类已经相当齐全,而且根据《尚书·舜典》的说法,早在虞舜时期,就有了,“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八音”分类,但这毕竟是传说,不足为凭。不过,从(周礼·春官·宗伯下》的记载看,至迟在周代,“八音”分类法已经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后来传播到日本、越南、朝鲜等邻国,影响很大。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 中国艺术简史

    中国艺术简史

    本书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史。它的起源、美术观念的形式及在各种文化和政治社会事件影响下的演变。它注重内容的趣味性,使本书成为现代人培养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打开文学之门

    打开文学之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激发了怎样的想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风格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无言谁会凭栏意”……文学,以独特的语言艺术构筑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让我们打开文学之门,由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认识文学的功用和审美特性,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
  •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在德国企业里,无论是高层的管理者,还是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都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事,“好”的意义在德国人的字典里比原来的好更加深了一层,他们不仅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后要先自行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核对,决不放松。对于德国人来说,90%的完美并不表示完成了工作,他们甚至会为了达到另外10%的完美付出和90%的完美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仅是德国人务实作风的冰山一角而已。
  • 火爆冲突

    火爆冲突

    为了梦想和亲人,收获友情和兄弟,渴望金钱和地位,在成长中每个人都走过弯路,但是弯路的尽头一定会有种力量把你拉回正途。
  • 凡血仙途

    凡血仙途

    为了追回被仙师带走的童养媳,富二代祝離毅然踏上仙途。
  • 名山的传奇魅力

    名山的传奇魅力

    三山五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其中五岳是: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早已闻名于全世界。三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民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因为历史上的尊崇,千百年来三山五岳成为兼具自然景观之美和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刘志才编著的《图解科普世界丛书:名山的传奇魅力》引领青少年做一次了解祖国秀美的山水,增加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 拯救安吉丽娜
  • 修真之异界毁天者

    修真之异界毁天者

    永远的永远是永恒,来世而今生,永远的循环,永恒的灵魂啊!我以六界守护者的身份祈祷您的降临。只见一个白法苍苍的老人正用他那颤抖的双手结着各种印记,而其虔诚的态度,像是在祈祷着什么一样……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超空

    超空

    四个死党,重生拯救世界。“世界需要你,但是你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 腹黑“鬼”夫

    腹黑“鬼”夫

    能不能再狗血点啊、她不过是因为看帅哥太过痴迷流了几滴鼻血而已诶,就这样就能把沉睡千年的他唤醒!?她也不过就是因为太出于一个对帅哥欣赏的态度花痴的说了句这么帅的帅哥要是能嫁给他该有多好上帝就很眷顾的告诉她,他便是他的夫君了?可是貌似那个帅哥不是人?什么?骂人?没有没有!那个帅哥的确已经不是人了,是已经不是人了,那说明什么?他以前是人!对、聪明。还说明他现在是鬼?那可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