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目提要
何淑芳
为纪念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逝世三百九十周年,1983年9月,中央卫生部、国家文化部、国家科委等八家单位在湖北省蕲春县召开了“纪念李时珍逝世三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蕲春县黄梅戏剧团为大会演出了大型古装黄梅戏《知府求医》。
《知府求医》剧反映了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辛辣地讽刺了封建达官贵人的昏庸、势利和无知。1983年9月中旬,《湖北日报》和湖北电视台对《知府求医》剧作了报道。参加大会新闻采访的湖北电视台的导演,为了向湖北电视台推荐《知府求医》剧,破例地为该剧作了全剧录像,引起了台长和文艺部全体同志的极大兴趣。12月中旬,湖北电视台文艺部刘绍兰导演等十余人专车载来录像器材,将《知府求医》剧全剧录成舞台戏曲电视片。《湖北广播电视报》在介绍该剧时写道:“它是一出难得的讽刺喜剧。”
本剧由张庭芳编剧,郑志勇导演,王槐堂作曲,张明玉配器,苏其煜、戴楚东、张君任舞美,袁维麟扮演李时珍,叶向东扮演魏知府,石中林扮演黎石真,陈金玲扮演丫鬟。
【作者介绍】
张庭芳,男,1946年生,黄冈市蕲春县人。196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原为蕲春县文化局专业编剧,1990年调入黄石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工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国家人事部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先后担任蕲春县戏剧创作室主任,黄石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常务副主席,从事专业编剧近40年,其上演、发表、获奖的创作剧目有《猴王与嫦娥》、《医圣辞官》、《红烛情》等30余部,小戏小品有《知府求医》、《甜姐辣妹》、《神奇的XSN》等100余个。另外,其书法创作和艺术品收藏在国内外也有较大影响,曾被《今日湖北》等多家书刊选为封面人物,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津贴。
【剧情梗概】
魏知府的夫人怀胎两年不见生,腹痛难忍,故派人四处查访李时珍的下落。而当李时珍被人带到府衙,却被以衣帽取人的知府误作江湖骗子;恰巧民医黎石真经过,因其穿着考究、似有官气被知府认定为李时珍。魏夫人病入膏肓难度时日,李时珍不顾歧视目光为治病救人开出奇方,却被知府认定毒杀人命,将其赶出魏府。无奈之下李时珍拿出沿途驿站的公文,魏知府大悟后顿时反过脸来,对太医院判百般讨好,而对乡间医郎肆意凌辱。李时珍开方救魏夫人的同时开方惩治魏知府,最终大团圆结局。
《知府求医》剧反映了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辛辣地讽刺了封建达官贵人的昏庸、势利和无知。这出令人捧腹的喜剧,构思精巧,妙趣横生。
【获奖情况】
1983年9月“纪念李时珍逝世三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期间,《知府求医》在蕲春县人民会场首演。
1984年《知府求医》被湖北省电视台录制成舞台戏曲片,在全国十八个省、市电视台播放;后由湖北电视台选送参加199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电视艺术博览会展播,填补了黄冈地区在该会议展播作品的空白。
1986年《知府求医》参加了黄冈市戏曲创作艺术汇演,获二等奖。
1991年11月,全国首届李时珍药物交易会在李时珍的故乡蕲春县隆重开幕。会议期间,蕲春县黄梅戏剧团重新排练并上演了由本县剧目室创作、以李时珍为题材的新编历史剧《知府求医》和《医圣辞官》,把医圣李时珍的艺术形象成功地搬上了中国戏曲舞台,为绚丽多彩的民族艺廊又增添了一个杰出的艺术形象。
△试析新编古装戏《知府求医》中的喜剧元素——评新编古装黄梅戏《知府求医》
何淑芳
1984年1月的《黄梅戏艺术》杂志刊登了郑志勇、王槐堂执笔的简讯——《湖北省蕲春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知府求医〉获好评》,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湖北广播电视台在介绍该剧时写到:‘它是一出难得的讽刺喜剧。’”而1992年3月同样在《黄梅戏艺术》杂志上刊登的由彭洁撰写的剧评《弘扬民族文化颂扬医圣精神——简评李时珍药交会中的两个戏》中提到《知府求医》说“这出令人捧腹的喜剧,构思精巧,妙趣横生”。相隔八年的报道和评论达成的共识是——新编古装戏《知府求医》是一部喜剧作品。
要创作一部成功的喜剧作品,作者必须在各方各面适度合理地安排喜剧因素,达到既令观众捧腹又让主题突出的目的。《知府求医》中编剧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成讽刺喜剧的创作设计。
一、结构的人物设置与情节设计
剧中的主要人物有三个:魏知府、李时珍、黎石真。黎石真是编剧在人物设计上的精心安排,他与李时珍姓名的谐音导致了魏知府误辨院判。误辨成为情节发展的种子,魏知府错认院判挤对李时珍的各种嘴脸成为制造诙谐效果的素材。
剧本在情节设计上有很多“离经叛道”之处,比如魏夫人怀胎两年不见生(虽说后来医生认定是寄生虫所致,但症状之异时间之长确实不合情理)、李时珍遇上黎石真(姓名读音如此相似,且都是医生,又在魏府邂逅,明显有编造的痕迹)、黎石真多次努力辩明身份被知府打断。这些根本不符合逻辑的情节设计若是在正剧之中必遭观众唾弃,而在讽刺喜剧中却得到最佳的“笑”果。剧作者刻意采用“夸张”、巧合的喜剧手法,将魏知府的势利、愚蠢拿到放大镜下进行放大,增强了剧本的讽刺意味。
二、唱词与宾白的诙谐幽默
唱词宾白的设计是体现喜剧特色的有力手段,本剧语言所体现出来的诙谐效果特别吸引观众。
首先,该剧紧扣人物形象特征,运用了粗俗的俚语。为了加大对魏知府的讽刺力度,剧本在他的语言上多处使用了粗俗的俚语。演出一开始,魏知府的两个“滚”字,将该角色的品味定在了极其低俗的层面,成为观众接受他此后一系列匪夷所思做法的前提;假装生病一幕中的台词“哎哟——”令知府完全失去了“大人”的威严,本该不怒自威的他表现出的却是不威乱怒的小市民形象。此类的对白在剧中比比皆是:“卖狗皮膏药竟然卖到院判大人的眼前,真是瞎了狗眼!”“你与我滚,滚,滚!啊?他还没滚?给我轰出府衙!”“此刻我哭难哭来笑难笑,我只有厚着脸皮来讨饶!”“一个个都他娘的瞎了眼睛!”等等。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不在于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粗俗的语言既能激起草根百姓的笑声,又能准确刻画人物形象,何乐而不为?
其次,剧本运用夸张的节奏。西方浪漫主义歌剧著名代表人物罗西尼在其最著名的喜歌剧作品《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当中,运用了“急口令”的方式来表现风风火火的费加罗。夸张的节奏运用对作品人物、事件、情绪等的表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剧在节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在长篇幅的对仗式唱段中多次采用加急的板式,如魏知府的典型唱段:
急死人,急死人,
急得我觉难睡来饭难吞!
我夫人年过半百怀了孕,
怀了两年不见生。
肚子大,日夜疼。
疼得就像猫抓心。
我又是急来又是怕,
只怕夫人怀妖精。
……
此外快板节奏的运用,使得唱词弹性十足朗朗上口,将原本枯燥教条的劝解变得丰满逗趣,比如:
世上短者有其长!
好似参茸价百两,
润肠不如蜂蜜糖。
蜂蜜甘甜虽为上,
降火不如黄连汤。
莫重一药贱百草,
莫捧一汤废千方。
百草千方功无量,
诸子百家多智囊。
再次,剧本运用了强烈的对比,这尤其体现在魏知府弄错太医院判前和明白真相后。编剧针对相同情形设计了不同态度的唱词,将知府以貌取人、讨好权势,凌辱布衣的本质展露无遗。
【对李时珍】
错认时:
我看他青衣小帽风尘仆仆农夫一样。
没有过硬的本事,也想割狗阉鸡!
是院判怎不见随从车辆?
认证后:
穿青衣着小帽你俭朴廉正。
高明高明,佩服佩服!
无随从无车辆你爱的是清静。
【对黎石真】
错认时:
下官有眼无珠,也不会不识泰山!
哎呀呀,这前呼后拥,好不威风。
自古官大威风大,一声声骂得我全身像筛糠。
认证后:
你是何人,竟敢欺世盗名,招摇撞骗?
看长相我量你难得姓李。听话音早知你不是神医!
一进门就见你粗里粗气,骂老爷硬像婆婆骂儿媳。
以上列举的部分台词都是演出过程中,观众的发笑点。知府在认清形势后,对两位医生的态度发生彻底变化,唱词和对白充分显现了知府奴颜婢膝和倚强凌弱的本质。
黑格尔认为“喜剧性在本质上与滑稽有别,喜剧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生活,改造生活”。在魏知府的无知、势利引起的笑声中,观众势必能感受到“笑”的力量,批判假恶丑,宣泄人心的阴暗之处,乃是它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