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3400000020

第20章 戏剧艺术(2)

戏曲中一些优美的唱词也极富动作性,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开头一段唱词,眼神顾盼,代表着鲜明的动作性:“碧云天”,是高且远;“黄花地”,是低且阔;“风紧,北雁南飞”,是从右到左;“晓来谁染霜林醉”,是遥相问讯;“总是离人泪”,则以凝眸对之。这些都极有层次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变化。

《牡丹亭》中的许多唱词也颇具动作性,如“惊梦”中的一段:“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施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她先是沉思,继而整理饰物,接着侧身斜视,竟发现自己被镜子偷映,然后徐步香闺。这段唱词包含着许多漂亮的表演动作:转身、抖袖、碎步、凝神等。

个性化:戏剧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情趣,要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茶馆》中,唐铁嘴上场头一句话就是:“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生动演绎出一个油滑且可怜的江湖相士的嘴脸。

形象化:形象的语言易上口,内涵深,充满生活气息。

《茶馆》第一幕中,常四爷斥责在兵营当差的二德子只会欺压自己人时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利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几句话,二德子的品性让人一目了然。

哲理性:戏剧语言需给人启迪,发人深省,需精辟,具有思想深度。

如《茶馆》第三幕中,常四爷说:“我爱我们的国家啊,可是谁爱我们呢?”这话很有哲理。

《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对天地的控诉,深刻揭示出封建社会的黑暗,同时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戏曲语言

戏曲语言与话剧语言在主要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有明显不同。戏曲语言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宾白:宾白可分韵白、口白、方音白三种。韵白,一种朗诵式念白,要按一定音韵咬字发音,多用于有身份、有才学、举止端庄的人,包括引子、定场诗、定场白、下场诗等。口白,一种近口语的念白,多用于丑角及平民百姓。方音,用乡土音读白。

宾白是叙事的手段,如《窦娥冤》中主要事件,赛卢医赚蔡婆、张驴儿父子救蔡婆、张驴儿向赛卢医讨药下毒、张驴儿老父喝错汤药、审问、雪冤等,全在宾白中完成。

宾白还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莺莺千言万语汇为一句:“张生!此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表现了莺莺的痛楚、担忧、爱恋、矜持等复杂情绪。张生于万般无奈之际,不甘示弱,于是口出狂言:“小生这一去,自夺一个状元!”表现出他既爱面子又无可奈何的书生气。

曲词:曲词,戏曲的唱词,古称曲文。从宋代南戏形成以来,逐渐分为本色(如《窦娥冤》)、典雅(如《西厢记》)两种。

曲词的语言被称为“沉思的语言”,常用来揭示特定的内心世界。曲词讲究情境,有时情景交融,景是人物眼中之景,情寓景中。《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则以情语为主。

情境中,或以乐景写悲,如《牡丹亭》“惊梦”,用景色陆离、春光缭乱的乐景写杜丽娘心中的郁郁难欢;或以哀写乐,如《西厢记》“闹斋”,用哀婉气氛写出极乐之情。

曲词有时直抒人物内心情感,如《窦娥冤》三折中,窦娥被斩前的一段唱,唱词连用四个“念窦娥”,这里有含冤诉说,有对自身苦难、往昔生活的回顾,声泪俱下,表现了窦娥对人生的眷恋,同时也是窦娥对婆婆的哀怜和安慰。

曲白相生:曲、白之间的关系极为为密切。曲生白,白生曲,二者浑然一体。如《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上场时的一句宾白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由此唤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段绮丽唱词,曲词中“原来”由上句宾白“怎知”引出来。接着曲又生白:“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这诧疑不满,又生出下面她于自然风光向往的曲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中国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它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出现萌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800多年不断的创新与发展,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婉丽妩媚的昆腔:清代昆曲,流行于江苏一带,经几代文人加工整理,吸取海蓝腔、弋阳腔和当地民间曲调,曲调舒缓婉转。伴奏乐器有笛、箫、笙、琵琶、鼓板、锣等。剧本主要是传奇性的。表演注重动作优美、舞蹈性强,从而形成其特有风格。在舞台艺术上,继承了古代民族戏曲表演经验,创造了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

隆庆、万历后,昆腔传入各地,一度对许多地方的曲种产生影响,形成一种广泛的声腔系统。清代中叶后开始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为挽救这种古代遗产,国家整编了《十五贯》等传统剧目,使昆腔有了新的生命。南昆(昆曲)、北弋(弋阳腔)、东柳(柳子腔)、西梆(梆子腔)在清代称为四大声腔。

粗犷豪放的秦腔:秦腔流行于陕西及邻近各省,明中叶以前,在陕甘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昆腔、戈阳腔、青阳腔影响。其音调激越高亢,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唱句基本是七字句,音乐是板腔体。

明末清初,秦腔传入南北各地,影响了许多剧种,是梆子腔(乱弹)体系中的代表剧种。流行于陕西省的秦腔,以西安乱弹为主,又有同州梆子(东路梆子)、西路梆子(西府梆子)和汉调桄桄等支派。秦腔是中国古老剧种之一,优秀剧目有《血泪仇》、《三滴血》、《赵氏孤儿》等。

激越高亢的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东北、内蒙等地,清乾隆末年,山西薄州梆子传入河北而形成。也有人认为北梆子源于北曲弦索,在发展中受秦腔、京剧的影响,以梆子按节拍,唱腔高亢,表演细腻。

活泼自然的评剧: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一带,早期叫“蹦蹦戏”、“落子”,源于清末。在河北的曲艺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梆子、京剧、滦州皮影的剧目、音乐和表演方法,在对口莲花落、唐山落子、奉天落子上发展形成。其曲调活泼自然。

唱腔优美的薄剧:薄剧在晋南又称“乱弹戏”。流行于山西南部及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北方地区。薄剧是山西较古老的梆子剧种之一,形成于明嘉靖年间。其唱腔优美,委婉动人,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剧种之一。

朴实动人的豫剧:豫剧流行于河南及北方诸省,是明代秦腔、薄州梆子先后传入河南地区同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形成的。一说是由北曲弦索词直接演变而来,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两大派。前者是以商丘、开封为中心,音调高亢,唱用假嗓,称“上五音”;后者以洛阳为中心,音调较低,用真嗓,称“下五音”。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

委婉动听的吕剧:吕剧流行于山东、河南、安徽一带,由说唱形式的“哭腔扬琴”演变而来。1910年搬上舞台,唱腔分四平、二板等。伴奏乐器有坠琴、二胡、三弦等,剧目有《李二嫂改嫁》。

优美细腻的越剧: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及其他省市。它在清代浙江嵊县一带的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余姚滩黄、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表演艺术,初步形成其唱腔。时称“小歌班”或“的笃班”。

1916年,越剧在上海演出,称“绍兴文戏”,30年代发展成全部由女性演员演出的“女子绍兴文戏”。1942年改称越剧。主要曲调有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等。著名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其音韵优美,委婉动听,表演细腻,感情丰富,是中国南方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变化丰富的粤剧: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部分地区,以及港澳地区。明代弋阳腔、昆腔相继流入广东,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广东风行,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南音、粤讴、龙舟、木鱼等广东民间曲调,在清代雍前后汇成粤剧。其唱腔以梆子(相当于西皮)、二黄、西皮(相当于四平调)为主。角色的分行同汉剧的分行基本相同,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等共十行。粤剧音调高亢激昂,富有变化,优美动听。

通俗易懂的黄梅戏:黄梅戏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它在清代道光年间,由湖北黄梅的采茶调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受青海腔影响,与当地民间歌舞、说唱音乐融合而成。黄梅戏吸收了京剧、话剧、歌剧等多种剧种的精华,其唱腔和表演上都有极大提高。它通俗易懂,在全国颇具影响。传统剧目《天仙配》更是家喻户晓。

亲切诱人的沪剧:沪剧流行于上海、江浙部分地区。源于上海浦东民歌,清末形成上海滩黄--当地称“本滩”,后来又受苏州滩黄影响。再后来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小型舞台剧“申曲”,抗战后定名为沪剧。沪剧曲调优美,富于江南乡土气息,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擅长表现现代生活。其剧目《罗汉钱》、《星星之火》、《红灯记》、《芦荡火种》影响颇大。

台胞喜爱的芗剧:芗剧流行于台湾省龙溪地区及闽江南部各地区,因源于龙溪、芗乡一带,故称“芗剧”。闽南的“龙溪绵歌”、“安溪采茶”、“同安车鼓”等民间音乐流入台湾,在此基础上,受梨园戏、高甲戏、京剧等剧种的影响而形成于清末。其主要曲调有七字调、杂碎调等。以壳仔弦、二胡、大管弦、月琴、台湾笛为主要伴奏乐器,音乐节奏强劲有力。

支派繁多的赣剧:赣剧流行于江西省,源于明代弋阳腔,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安徽、浙江戏曲的影响,形成绕河班、乐平班、广信班、东河班、京河班等支派。清末乐平班与绕河班合并,后称赣剧。唱腔有高腔(包括弋阳腔、青阳腔)、昆腔、弹腔(也叫乱弹,包括皮黄、南北词等)。主要剧目有《珍珠记》、《卖水记》、《金貂记》等。

蜀戏冠天下的川剧:川剧,中国戏曲中罕见的融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为一体的剧种。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明代时,四川已有地方戏班流行,至清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兴起,外来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传入四川,加上本地灯戏,形成现在川剧的雏形。由于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的不同,早期川剧形成川西、资阳、川北、下川东不同支派。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实细腻,幽默机趣,乡土气息浓厚,善采用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特技刻画人物性格。传统剧目极为丰富。

川戏锣鼓在川剧音乐中举足轻重。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

扇子与戏曲表演艺术:扇子在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戏剧表演艺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戏曲舞台上,扇子成为各行当一些节目中必备道具。一把扇子,可代笔墨,可做刀枪,可增风流儒雅,可添无限妩媚。如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李慧娘手中的阴阳扇。在戏剧表演中,文生以扇展其潇洒,旦角以扇饰其娇妙。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演戏,就极讲究“扇子功”。他在《贵妃醉酒》一戏中,借助一柄折扇,将杨贵妃的婀娜醉态演得出神入化。

扇子在戏剧表演程式上,也很有讲究。如文生扇胸,花脸扇肚,小生不过唇,黑净到头顶,丑扇目,旦掩口,媒婆扇两肩,僧道扇衣袖等,都有规矩说道。

不少戏剧曲目,本身就以扇取名,如《桃花扇》、《沉香扇》、《芭蕉扇》、《睛雯撕扇》等,可想而知扇在曲目中的作用。

小知识

严凤英

严凤英(1931~1968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安徽桐城人。自幼出身贫苦,15岁学艺,演旦角,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不断吸取昆剧、京剧、话剧的表演艺术,使黄梅戏的表演和音乐得到丰富和发展。她唱腔明朗流畅,音乐优美,吐字清晰,别具一格,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国粹京剧

京剧,中国传播最广泛的剧种,又称国戏,已有200年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与嘉庆、道光年间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渗透,借鉴昆曲、秦腔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并吸收民间曲调,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唱腔属板腔体,以西皮、二黄为主调,使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唢呐、鼓、锣、饶、钹等乐器伴奏,表演唱、做、念、打并重,多为虚拟性程式动作。自咸丰、同治以来,经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多次革新。京剧对各种剧种影响很大,传统剧目在1000个以上。京剧已被世界各国看成是中国的戏剧代表。

京剧脸谱:中国戏剧中的脸谱,早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在12~13世纪,宋杂剧金院本的演出中,已创造出以面部中心有一小块白斑为明显特点的丑角脸谱。到17~18世纪,净角已能扮演很多不同性格的正、反面形象,化装艺术也开始多样化。京剧形成于19世纪初期,勾脸艺术又有进一步提高。

京剧脸谱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它同京剧的唱腔、音乐、舞蹈、服装的艺术造诣同样深湛。脸谱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不能千人一面,一个模样。京剧脸谱多达几百种,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是构成人物的基本色调,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黑色代表刚直、果敢;白色代表多谋、狡诈;黄色代表勇猛、残暴;蓝色代表坚毅、勇敢等。这种主色也是自然肤色的艺术描绘,主要夸张眉、眼、嘴、鼻、脑门五个部位。构图式样分整脸、三块瓦脸、六分脸、碎花脸等。谱式依据不同人物的形貌特征,就算是同一谱式,不同人物,各部位的线条色画和色彩处理不同。演员脸型不同,勾画也不同。

京剧脸谱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同时能表达广大人民的感情和爱憎,辨忠奸,分善恶,寓意褒贬。如李逵的脸谱是整脸,而非碎脸,只有这样才能完整体现他的善良正直,又带粗鲁的性格;张飞的脸谱是蝴蝶谱大花脸,表现其豪爽通达的性格;楚霸王是寿字眉,鱼眼改宽,通天眉一直拉下,象征其英勇无敌,不可一世,又有垂丧感。

京剧脸谱用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并具有美术感。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一种性格、一种象征,是京剧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之一。

伴奏乐器: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做”则是舞蹈,而舞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

那么,由谁来控制、体现节奏呢?就是打击乐。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在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唱表现,并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如果“唱”、“念”、“做”、“打”是戏剧的血肉,那么“锣鼓经”就是它的骨骼,一阵锣鼓,既可渲染磅礴的气势,又能烘托演员的表演,并且这种对表演的烘托,是非常细致的,甚至细致到鼓点子打出演员眼珠的转动,眼皮的开阖,手指的颤抖。演员表演往往导引出感情表达需要的锣鼓,锣鼓(节奏、音响)等的刺激反过来燃起演员的表演激情。

舞台道具:京剧的舞台道具主要有砌末、桌椅和旗帜。

同类推荐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主要收录了用戏曲进行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先例、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访美比较、亚洲戏剧让西方人接受并学习的可能、西戏中演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莎士比亚与昆曲:内心外化的麦克白等内容。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虽说电影行业历年都起码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看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年年小于利润,甚至经常为负。钱都被存货和预付款给占用了,没有办法电影电视得先投钱去拍吧,而电影院电视台都得先收到钱才延期支付给它们,因此,只要想继续成长,经营性现金流就不会好看。华谊上市没几年,募集资金就用光了,还借了很多借款,盈利能力也才10%左右的ROE,而且影视风险还不低,现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来越高,连续几部票房毒药就可将公司陷入泥沼之中。国外影视巨头无不被收编到巨型传媒集团里,估计就是想用多元化来平衡影视的高波动性。
  • 梵·高

    梵·高

    本书收录了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众多油画作品,其中有部分水彩,该书从梵高早期的画作到后期的风景画作都有收录,题材包含了人物肖像、风景、静物,是梵高现存600多幅画作中的精华部分。
热门推荐
  • 穷日子 富日子

    穷日子 富日子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穷日子、富日子、都是过日子。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沟通,越来越难以寻找共同语言,不过有个话题却是全民共同感兴趣的,那就是“钱”。《穷日子富日子》是一本谈人与钱的书,一本谈论百姓财富生活的随笔集。本书大多数文章发表于上海金融报,其余发于《上海证券报》、《中国新闻周刊》等报刊。
  • 穿越帝王家

    穿越帝王家

    一场车祸,让杨云穿越到古代,重生在帝王之家!从此,杨云过上了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心满意足的杨云准备安心的过着富二代败家子的生活,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世事弄人,时事造人!杨云一次又一次的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 直至永远

    直至永远

    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也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你可以拥有世界,但却无法拥有永远。
  • 平平言

    平平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问世之后在引起轰动和赞誉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批评。许多左翼的“进步”文学家、评论家纷纷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社会主义的反对,指责他以宗教的精神鸦片毒害人民,宣扬放弃反抗、放弃革命,宣扬忍耐和顺从。他们尤其不能容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无主义、自我矛盾的世界观,和他对于人的毫无信心的悲观立场。他们需要和欣赏的是拉赫美托夫那样的“坚贞不屈和充满毅力的职业革命家”。革命领袖列宁的激烈批评:“对最拙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拙劣的模仿”,更是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立场上清算了作家。
  • 全能弃少

    全能弃少

    拿着微薄工资,吃着盒饭,骑着小破车,本来乐得做都市打工仔的他,却因为逐渐展露的各种才能,成了各方的招揽对象,更成了美女眼中的香饽饽。“唉,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让我一个人静一静”,秦川头疼地说。
  • 樱末绝雪

    樱末绝雪

    传说每一棵樱花树都有一只精灵,只要等樱花飞舞的时候站在树下接受樱花的洗礼,你就可以许一个愿望,但只能许一个愿望,而且必须要虔诚。你说过要陪我看樱花许愿,可是到头来却只有我一人守了约定,却无力许下愿望了……
  • 为自己出色工作

    为自己出色工作

    多付出未必真吃亏、聪明员工不敌傻员工。为什么世界上只有蜗牛能爬上金字塔?勤奋是走向成功的习惯。职场上的你是怎样的人?本书告诉你为自己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是“蜗牛”,也有爬上金字塔的一天。
  • 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

    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

    两宋是指北宋与南宋两个历史时期。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天下无敌的蒙古帝在灭宋过程中足足耗费了五十年的时间,他们集大半个世界的力量大举进攻世界上最文明、最繁荣的国家——宋朝。宋朝是士大夫气节最盛的时代,当真是: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
  • 漫漫相思路

    漫漫相思路

    三年之前,他悄然无息远赴异国他乡,她火速恋爱结婚,谁也不亏欠谁。三年之后,他华丽转身成为商界新宠,她却成为离异女子。再次相遇,他还是那般温文尔雅,她以为可以和他旧梦重温,没想到他费尽心机将她捧至幸福的最高处,却又将她摔的粉身碎骨。接二连三的背叛让她惶恐不已,只想安然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