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4700000007

第7章 酒的味道

西边天际最后一点残霞不见的时候,天就完全黑下来了。工地指挥长才在高音喇叭里宣布“收工”,民工们便蜂涌地分成多路纵队离开工地。

这里是开工才几天的西海口围湖造田工地。西海湾是保安湖的一处湾叉,面积不足万亩,西海口是西海湾与保安湖连接的湖口,南北距离七八百米。公社决定在这个冬天将西海口这道大堤筑牢,明年开春将西海湾的积水排干,使西海湾变成大寨田。公社的动员令一下,全公社八个生产大队,近百个生产队的男女老少都上了西海口南北两边挖土筑堤的工地。

富农张政法经过一天的挖土、挑土、推板车运土的劳役,大小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小腿处的青筋黑紫黑紫的,条条凸出,摸摸像蚯蚓一样爬在腿肚处,随时都有爆裂的可能,还酸、疼、痒。实在拖不动了,毕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只有趁下工时休息一下,他坐在新挖的土坑旁,心情惨淡得他自己都害怕。本该和民工们一起收工的,可他不能走,原因是他多嘴了。

按工地几天来的惯例,每天上午和下午中途都有十五分钟的休息。就在下午中途休息时,大家席地而坐,有两个年轻人看着新筑的大堤,由于挑土和板车的推土沿途都有些抛洒,再加板车的碾压,负责检踩的又只在送土的前登,中途没有人检平,于是新堤路面就形成凹凹凸凸不平,在那上面推拉板车是十分吃力的。两位年轻人借景生情说出了两句打油诗:“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张政法鬼使神差地增加了两句:“塘里鱼多出混水,朝中官多出奸臣”。

本来是休闲时间的闲聊,又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打油诗,大家都没有在意,可休息之后开工不久,工地指挥长找来了。

工地指挥长是公社的副书记,三十来岁,正是个积极向上得要命的年龄,“张政法,你真是‘火烧茅草蔸,皮焦叶烂,心不死嘞’”。

“我怎么啦?”张政法扶着板车把,用委屈茫然的眼光望着指挥长。

“怎么啦,你休息时说了什么?”指挥长走近了一步。

“我没说什么。”张政法脱口而出。

指挥长用指头点着张政法,“你没说什么?看你贼眉鼠眼的,长着一副反动相。‘朝中官多出奸臣’是不是你说的?”

“……”张政法哑口了。

“你这种五类分子就是不老实,说了还敢说没说。我问你说了没有?”指挥长盛气凌人。

“那不是随便接嘴说了两句打油诗吗?”

“随便两句打油诗?你这仅仅是打油诗吗?借古喻今,借物说事,指桑骂槐的多得很,你肯定是有所指的。我问你,你这‘朝中’是指中央,还是指哪级党委或者革委会?谁是奸臣?”指挥长上纲上线,有理有节。

张政法被分析得哑口无言,用那双不大的眼睛瞟了一下指挥长便低下了头。在这战天斗地,改山改水的工地,劳作本来就很辛苦,也很无聊,大家难得有逗乐和偷闲的机会,看指挥长训富农张政法,很短的时间内就围了几圈人。

指挥长见围了这么多人,他那革命的激情越来越高涨,他对着大家说:“同志们啊,这阶级斗争不抓不行啦,阶级敌人无时无刻地向我们无产阶级专政进攻啊,骂我们的红色政权出奸臣啊,这就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我们决不能让富农张政法这些五类分子乱说乱动,时刻保持着清醒的革命头脑,让我们的红色政权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怕误了工时,于是对大家说:“大家只记住阶级斗争这根弦不能松啊,散了散了,大家都干活去吧。”说着用手势推赶大家。

在人们逐渐散开的时候,指挥长又指着张政法说:“张政法,今天就不开你的批斗会了,但刚才围了这么多人,都是因为你而误了工,这些误了的工必须由你补回来,收工后,你必须将前面三个土墩的土送到大堤的前面才能回家。”并用手指着前面的三个土墩,说完又要生产队长留给张政法一部板车。

对于五类分子那时可以画地为牢,都恨不得躲进螺蛳壳里换取片刻的安宁。于是张政法下工后就不敢走。暮色沉沉塞满了天地,他望着天空中暗暗的灰云,没有星星,湖上吹来不太大的北风,但凛冽,刚才由于劳作,内衣已经汗湿,坐下来后,寒风一吹怪冷的。他才起身推着板车来到一个土墩旁,开始挖土。这土墩是各生产队为丈量土方留下作标高的,每个土墩不止一个立方米,三个土墩加起来就是三个多立方。一个立方的土用板车装满大约也有八、九车土,往返一次约十分钟,外加挖土铲土,要运完这三个土墩最少也要五个小时。加上本来就劳累了一天,肚子又饿,可能时间会更长。他推着沉重的板车,想着刚才是谁打的小报告,当时是原地休息,大家席地而坐,因为劳累大家想歇息,哪里都是坐,有的甚至躺在地上。当时周围坐满了人,根本不知是谁打的小报告。其实张政法就是越活越不老道,就算知道是谁打的小报告你又能怎样?捅破那层纸,不是给自己增加更多的不快活吗?因为革命群众个个都有监督你的权利。

委屈、愤懑不打一处来,在这个无人的地方,他的眼里倏然饱含泪水。他回想了这一辈子,解放那年他才二十出头,他没怎么享受到富农家庭给他带来的优裕生活,只记得家里田地是比一般的庄户人家多些。那时他的父母也是很勤劳的,那么多的田地,家里一个长工都未请,他读了两年私塾后就整天和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在田地里,勤扒苦做。家里是有了余粮,但母亲除了勤劳还有俭朴,每天三餐也就粗茶淡饭,余钱也是从牙缝里节省出来的。土改时他家就稀里糊涂地当上了富农。他家的田地都分了,那时他还真不知道“富农”是个什么阶级。土改后不久,父母劳疾加愤懑不久过世,他也顺理成章顶替父亲当上了“富农”。自从当上了“富农”后,他饱尝了人间屈辱和不公正的待遇,生产队里脏活重活都是他的,还不能有半点怨言。他感觉到自己是前生做过恶,这辈子来接受惩罚的。一种孤凄的情结总是伴随着他。老伴是解放前嫁给他的,之后就成了“富农婆”,一辈子没有欢乐。特别是两儿一女三个孩子,都成了“富农儿”。女儿很有灵性,人也漂亮,婚姻闹过不少风波,几经周折,最后只有嫁给邻村,女婿虽说出身好,但是是三天放不出一个响屁的泥巴坨。女儿挣扎过,最后只有十分不情愿地嫁了过去。大儿二十八九了,小儿也有二十五六了,都还是单身汉,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一个“富农儿”……想到这些,他就沉浸在不堪忍受的疲惫和伤感里。生不得,不顺心,死不得,他畏罪。苦涩,委屈,他有锥心摧肝的痛,心无时无刻都在向无底的深渊坠落着。仿佛血液全部抽干,周身麻木,没有一点力气。板车掉进了一个土坑里,推不动,他喉干气噎的,只有扒车轮子,但板车又失去了方向控制,正在一筹莫展时,他看见远处的黑暗中走来两个人影,人影走近了,他才认清是他的两个儿子来了。两个儿子伸手后才使板车顺利地走出土坑,他的心才有了一丝温暖。

当他来到土场的土墩旁时,老伴、女儿、女婿都挑起了土箢,在往大堤上运土。老伴见面就数落他:“你个老不死的,你不说话,别人就把你当猪卖了?祸从嘴出你就不知道呀,你个老东西,你还把自己当个人物呀?”老伴的骂使他怆然泪下,心里空落落的,他闲聊中的一句话,害得全家人都受累。他抢起锄头,拼命地挖土。

在第一个土墩挖平的时候,他叫老伴和女儿先行回家做晚饭,大家都劳累了一天现在还空着肚子,以免大家回去还得等饭。

两个儿子推着板车,毕竟是年轻人,腿脚就是快些,时间不长就往返一次,女婿挑土往返更快,他便多了一份担心,他担心女婿和儿子们的土没有送到大堤的前头,在半途就将土卸了,不然不会这么快就回来了。当儿子们将土运往大堤的时候,他便向大堤张望,夜幕沉沉什么也看不清。

在他们转来装土的时候,张政法问了儿子和女婿:“你们的土运到了大堤的前头吗?”

半晌无人回答,只有小儿子说道:“整个大堤都是新土,谁知道哪是哪的土。”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张政法像是自己做了亏理亏心的事一样。

“你就说了一句话,就罚你多运这么多土,公平吗?”女婿也在一旁插嘴。

“我是斗怕了,孩子们你们做好事,将土运到端点,以免他们又说我不老实。”张政法的语气近乎哀求了。

儿子和女婿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将每一车土每一担土都送到了大堤的前头,四个人的共同努力,经过两个小时的不停的劳作,终于将三个土墩的土运到了大堤上。

收工回家时,夜已入更,大儿拉着板车,张政法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在后面。这路他不陌生,路边的树尽管夜色模糊他也不陌生,因为他的村离西海口最近,转过山嘴就到家了。

回到家里,灶塘里燃着柴火,家里的火塘真温暖,没有了外面的寒风。老伴已经将饭做好,女儿已将菜端上了小餐桌,一盆老南瓜,一钵老坛酸菜,一钵豆豉,一碗水煮萝卜,还炒了一平碗黄豆。张政法知道,这是因为女儿、女婿要在这里吃饭,老伴加了菜,平常只有豆豉和酸菜。女婿又从代销点里打来了一瓶酒孝敬岳父,酒是散装酒,张政法能喝点酒,可是常年很难见到酒。

张政法见到酒后,就想起他自己的父亲喝酒的习惯,特别是在冬天,总喜欢将酒温一下,说是热酒不伤胃,但润骨。他坐在饭桌旁,摸着小腿上静脉曲张的青筋,因为那里疼痒,摸一摸似乎舒服些,说:“把酒温一下吧。”

乡村里家家都是柴火灶,有平头灶,但多数人家树烟囱,因平头灶烟不出屋,满屋熏得焦黑。柴火灶一般是大小两口锅,大锅煮饭,小锅炒菜。大小锅之间,挨烟囱处安一温水坛。温水坛有铁铸的,有陶土烧制的,目的只一个节约能源温水。张政法家就是这样的烟囱柴火灶。

老伴听说温酒,就将酒瓶放进温水坛内,酒瓶是医院里装葡萄糖注射液的那种玻璃瓶。温水坛由于两边受热水已开,女儿已打了一些去洗脸,剩下半坛,酒瓶放进去后,玻璃受热,“砰”的一声响,酒瓶炸了。一瓶酒半坛水溶合了。

这一炸把一家人都炸晕了,都可惜一瓶酒糟蹋了。再去买女婿的口袋已经没有钱了,该因张政法没有喝酒的福气。

没想到张政法却说:“连水一起打起来,喝。酒水,酒水,谁能分得清‘酒’和‘水’”。

温水坛里舀出了几海碗酒水,那酒水一定是水比酒多。

张政法端起一海碗,闻了闻,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那香气诱人,一种久违了的香气。他喝了一口,首先是热的,继而有一股清纯味,还有淡淡的寡水味,最后来是苕片烧糊的涩味,完全没有酒的纯香味。

开始,两个儿子和女婿陪着一起喝,最先是小儿子吃饭,接着大儿子也吃饭,只有女婿陪着他喝。他把两个儿子喝剩的酒全部归在自己的大海碗里,大口大口地喝着,他喝出了烂苕片煮熟后的味道,喝得口腔发麻,喝得舌根发木,喝得大脑发胀,喝着,喝着,他拿起筷子夹起两粒豆豉放进嘴里,眯着一双细眼,用他那沙哑没有后音的嗓子唱出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唱着唱着,从他那双眯成两条缝的眼里流出两滴混浊的眼泪,那眼泪滴进海碗里和那酒水混合不见了。掺和着那泪和水的酒,他一饮而尽。

那晚,富农张政法喝醉了,而且醉得酩酊。

同类推荐
  • 凤凰城

    凤凰城

    《凤凰城》为回族风物传说类民间故事专辑。出自民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回族民众淳朴、善良的民性:它浓浓的泥土的芳香,更是带给人一种悠长纯美的回味……透过这些故事,不仅可以感受浓郁的地方风情,也可以体悟回族民间故事与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历代小品

    历代小品

    小品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较短,多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夹叙夹议地说明一些道理,或生动活泼地记述事实,抒发情怀。我国古代即有此种文学样式,明清更为盛行。
  • 菊花清

    菊花清

    纵然相隔千百年光阴,只为因缘契合,一本与自己心性相投的旧书落入手中,从此可慢慢聆听作者的心声耳语,泠然秀润,细细抚慰人心,仿佛是回到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静观天地宁旷悠远,全无疆界的禁锢。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热门推荐
  • 校园霸主冷心

    校园霸主冷心

    校园三好学生,因受够欺辱收起乖乖男的样子经努力变成冷酷无情的校园霸主藐视一切。
  • 不老情天

    不老情天

    万物皆灵,群雄逐天。究竟谁可掌乾坤,又是谁可指天下?可悲,可悲,一切皆为天地局。————————————天命之子,命不比一介凡俗,爱恨情仇难自主,此生只为一人天。可叹,可叹,情到深时难自主。
  • 御狐劫

    御狐劫

    美是女人最脆弱的忧伤,无坚不摧,却又不堪一击。曼妙身姿,仿若仙子,通通离唐琬十万八千里!偶然发现玉佩中竟然藏着惊天的秘密!手握玉佩,没想到玉佩是她浴火重生的媒介,凤凰涅槃,风华绝代,惊掉一群魂淡的下巴!她得瑟:哼,我说过我会倾国倾城的!他淡笑:无论山鸡还是凤凰,都是属于我的。
  • 神龙战元史之万界征途

    神龙战元史之万界征途

    还没想好,暂时就这么说吧,这是一部你不得不看的小说。本人非职业写手,全凭一时兴趣。所以做不到一天两更,甚至忙起来就会断更,望诸位切莫追书!
  • 我的幻想乡不可能这么黑

    我的幻想乡不可能这么黑

    当外敌入侵时:“龙神与我同在!!!”当恶灵复仇时:“为了,消逝的光芒!”当家主逝世时:“我是,有顶天之剑!”当魔神陨落时:“我是不朽的!!!!”当龙神驾崩时:“鬼族永不为奴!!!”当推广枪械时:“IAMBULLETPROOF!”当世界重启时:“whysoserious?”母女相残,以下克上,强行牛头,好船柴刀,全乡爆炸不再是梦!
  • 总裁盛宠:娇妻欠调教

    总裁盛宠:娇妻欠调教

    她不就是想提前履行下妻子发权利诱惑了他吗,为什么结果会这样……不就是傲娇冰山总裁吗!我就不信没办法把你养成,青梅竹马气原配走起!可为什么结果会是,某只大腹黑在拦住自己,诱惑道,“安萝心,你确定你要和他走?”“不,老公我就要你,我不走了!”美色当道,她妥协了。
  • 驻外记者手记

    驻外记者手记

    点击从世界各地发来的书稿,阅读着一篇篇从火热的实践中诞生,蕴涵着真知灼见的文字,编者时时感受到作者们投身国际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勇气,也处处领略到他们智慧和汗水的闪光。在他们笔下,描绘出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也诠释了关于和平、合作、友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他们的身影,也成为其中令人瞩目的亮点。
  • 仙火焚天

    仙火焚天

    一抹坠入凡尘的仙火,一曲跌宕起伏的歌谣,恰看落樱镇流苏如何从这乱世中焚出一个未来。
  • 云飞灵界

    云飞灵界

    命运在不经意间转折开启不再平凡的人生成为神灵的机会也许就在身边河边的一块石头也许就是命运的折点创造或者毁灭只在主角的一念之间云飞灵界成就东方云飞的世界
  • 台湾通史

    台湾通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