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7700000042

第42章 附——转型时期湖北地区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综论(2)

版本批评是本地区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另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领域,主要以金宏宇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和《新文学的版本批评》为代表。如著作者所言,图书版本作为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传统的版本研究一直停留在弄清版本源流、辨明版本真伪和优劣等孤立的版本学层面,又与文本研究处于一种“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尴尬境地,缺乏理论上的互通与交流,更少有实践意义上的彼此融合,因此在版本研究与文学研究的交界处留下一大片未开垦的空白地。针对这一现象,金宏宇在新文学领域首先提出版本批评的概念,并运用新的观念和视角,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将版本研究与文本研究从文学内外两个向度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研究范式,从而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到《新文学的版本批评》,金宏宇先后对现当代文学史中若干有代表性的作品版本进行了精彩的批评实践,如《倪焕之》、《家》、《子夜》、《骆驼祥子》、《围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青春之歌》、《创业史》以及《雷雨》、《屈原》、《天国春秋》、《风雪夜归人》、《蚀》、《八月的乡村》、《无望村的馆主》、《怨女》等,这些成果不仅是版本批评理论的实现,也理所当然成为现当代文学史叙述的重要内容。

自由主义文学研究主要以刘川鄂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为代表,著作将自由主义文学范畴界定为“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政治超功利色彩,专注于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武汉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1页。)。换言之,著作把自由主义文学(包括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三方面内容)当做一个独立自足的文学整体,以区别长期以来以左翼文学为主体的文学史模式,建立新的文学史研究范式,这一起点决定了著作的成就。具体而言,著作在历时方面梳理了中国近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近代的移植与萌芽阶段、五四及20世纪20年代,与民主主义文学和有初步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学同途而殊归阶段、20世纪30年代,与左翼文学、民主主义文学既对立又互补阶段以及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挣扎与断裂阶段,其中包含了对各阶段重要的自由主义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论述和评价。同时,著作还在共时层面挖掘了这一线索背后的深层意蕴,譬如中国自由主义作家创作心态,著作从自觉的作家意识、对中外文学遗产的开放态度、对人性的深切关注和鲜明的文体意识等方面分别加以阐释,颇具深度,并认为这些方面构成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阵营的鲜明特点,是其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出色贡献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也体现了自由主义文学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传统与现代:文学史的多角度切入

转型时期本地区的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在纵深角度的挖掘,主要体现在对文学史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观照。表现在方法论特征上,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许多独立角度的创新。

第一,传统研究方法的继承。传统文论重视从社会、历史角度对文学进行分析阐释,思想史和文化史是其重要的参考内容。转型时期本地区的文学史研究同样体现了这方面的特点:注重从文学的外部角度如思想史或文化史等角度介入文学史研究,不过在内容表现上有了新的质变。就思想性而言,更多是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现代性观念的关注,以及深层次生命终极意义的哲学思考,如昌切的《清末民初思想主脉》以清末民初思想史的整体变迁为线索,在其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思想史与文学史的密切关联,著作对一系列启蒙观念的阐释也都带有着强烈的逻辑思辩色彩;王乾坤的《鲁迅的生命哲学》试图从生命哲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以“中间物”为轴心概念,将鲁迅生命哲学归纳为一个有机的体系,以建立新的鲁迅解读范型,是本时期鲁迅研究往更深层次掘进的突出成果;罗晓静的《寻找“个人”》选取“个人观念”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发生学和观念史的角度去厘清中国晚清至五四时期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演化,对改变先前“个人观念”使用的模糊和混杂状态大有裨益……不一而足,思想史的和思想深度的突入构成本地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文化史的多角度渗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者显性表现为文学史与文化史的影响研究,如陈国恩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昌切的《世纪桥头凝思:文化走势与文学趋向》、樊星的《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和《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张卫中的《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李俊国的《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等分别对文学发展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地域文化、代际文化等的内在关联做了准确合理的分析,对各种文化传统、文化潮流对文学的冲击和影响作出有力的价值判断,体现了著作者独特的理论视角,不仅如此,这种影响研究也让文学史的叙述变得更加丰满生动,譬如李俊国的《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作者在当前比较成熟的都市文化背景下,对中国现代都市小说进行重新审视,做出了新的判断,并对与都市文学相关的都市文学经验、都市言说方式等创作问题也做了回顾与总结,极富启发性,更增加都市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表现力。另一方面的表现要隐秘的多,它渗透在文学史研究的过程中,体现为著作者较为宏阔的文化视野。如於可训主编的《中国文学编年史》(现、当代卷)、黄曼君主编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古远清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方长安的《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等,都将文学研究与文化视野较好的结合起来,寻找到二者精神上的一致性,由于上面已经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渗入对文学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能从一个侧面深入文学史的研究。但如若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则可能对文学史的审美本位造成威胁,使文学史蜕变为思想史或文化史的附庸。本地区学者在处理三者关系时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譬如廖超慧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在结构上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突破了以往文学史或思潮史以中国革命史为参照系进行的历史分期,转而从文学的内部构成出发,将论争史划分为“中外人文思潮认同的差异”、“审美追求的差异”和“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合流”三大部分。从现代文学思潮论争的哲学层、美学层、文学层三个层面进行了分别进行了阐释,以求“充分体现文学自身的特征及科学性、开放性和民族性”和“深入地揭示这一历史时代思潮论争的因由和实质,以探索其发展规律。”(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后记》,武汉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047页。)。著作的整体成就肯定了这一结构的合理性。

相对而言,张箭飞的《鲁迅诗化小说研究》从诗化小说理论入手,将鲁迅小说纳入到一个新的研究体系当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自觉,同时还从另一角度重新点燃了传统研究理念的光芒。著作依据诗歌的文本特征,将诗化小说“丰盈的诗意”还原为三个层次:思理的层次、意象的层次和音乐的层次,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构建了完整而独特、有限而抒情的鲁迅诗性叙事的统一体。并进一步以细读的方法深入解析鲁迅诗化小说的风格构成及表现形态,大大拓展了鲁迅小说研究的视域。可以肯定的是,从文学内部角度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张著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它可能挖掘民族文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二,与大规模的融入传统研究方法不同,转型时期湖北地区一批学者锐意进取和创新的努力,主要体现在对西方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与应用上。他们的研究常从文化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知识出发,在一些重要领域进行深入挖掘,取得了较好效果。

文化学研究如周晓明的《多源与多元:从中国留学族到新月派》,著作将新月派置身于中国留学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从世界化、现代化、文化化等视域对新月派进行了准确的历史定位:首先,新月派作为后五四时期以美英留学者为主体的社团和群体,其文化、文学活动明显地具有留美文化、尤其是美英留学文化的性质,它在现代中国跨文化交流、特别是美英文化文学思潮的传播和濡化过程中扮演了中介和中坚作用;其次,新月派同其他新文化、新文学社团或派别一起,致力于以反旧文化,提倡新文化为表征的现代文化变革,并以其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文化文学实践,为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型和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一方面的贡献;第三,在文化化视域中,新月派作为作为深受美英文化传统影响的、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自由派、改良派,与其他各种思想派别,尤其是与左右两大文化思潮、文化派别处于比照和对立之中,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源与多元互动并存的精彩格局,同时也因之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价值。这样,著作通过寻找文学社团流派发展的轨迹,找到其在世界化、现代化、文化化等视域中的位置及相应的因果关系,说明文学不是做单线的自足的发展运动,而是有着更加开放广阔的生存时空——多源与多元的文化时空。

此外,李遇春的《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和周新民的《人的出场与嬗变——近三十年中国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研究》等著作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对一时期的文学史进行了精细的研究,理论运用得当且论述严谨、阐释充分,体现了敢于创新的学术勇气。譬如上述二著都借鉴了福柯的话语理论,但重心各所不同:李著同时结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红色文学秩序中中国作家的话语状况,揭示其与作家心理、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周著则主要借鉴话语理论的谱系分析和批判分析方法,揭示了“人”的话语的历史性特点,并以“文革”后近三十年的小说创作为例,在纵横两方面构筑起一个完整的“人”的话语网络,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受西方影响颇多,这使西方理论的运用有了一定的可能性与合理性。但西方理论的实践与运用必须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语境基础上,脱离具体语境谈问题是非常荒谬的。上述几部著作在借鉴西学理论的同时,都十分注重本土化的文化语境和创作实际,这也是它们能够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时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震荡,原有的学术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的失衡,学科边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同样受到目前普遍浮躁的社会心态的影响,但湖北地区学者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却表现出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治学态度,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塌实的学术作风令人敬佩!也正是从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对文学审美的执着和当代知识分子的灵魂坚守。

同类推荐
  • 关公崇拜溯源(全集)

    关公崇拜溯源(全集)

    本书即秉此宗旨,取法乎上。文学研究过去涉及这一课题,主要是从三国戏曲小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或者是以民间叙事角度,从传说入手探其流变。这当然都是必要的,但也只能反映出近现代关羽传说的形态,而不能体现出历史的传承和曲折。作为一个长期的,影响广泛的 “活”信仰,关羽的形象从来没有封闭凝固在文字或传说中,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将各个不同时代的关羽形象,恰如其分地放置在具体生成的背景之中,凸现其变化的因果联系,以及与同时代其他宗教、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影响,然后又如何展现在文学艺术之中,才是更富于挑战性的课题。
  • 回不去的是曾经

    回不去的是曾经

    本书是青年作家陈伟军的小说新作,以南方一座小城及一个村庄为底片,以苦难、人性和一个迷惘青年的内心挣扎为叙述故事的底色,讲述了随着主人公东南身份的变化,他对自己和生活的态度变化及周围人对他态度的变化,直面人生苦旅,直剖扭曲的人性,昭示了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主要内容包括“中枢”在变革、改革,从国务院开始、西部开发亮点多、西部开发新气象、无边光景一时新、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等。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 清风拂尘

    清风拂尘

    本书收集了作者90年代中期至今的48篇散文,包括《绝版英雄》、《何处是故乡》、《放飞生命》、《霜寒路远》、《沉重的翅膀》等。
热门推荐
  • 穿越南洋

    穿越南洋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已经成就了其海上霸权地位,美洲的流氓罪犯们正在抗争,法国的那个小个子好像还在上学。东方的那个十全老人正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然而在这时上帝给他们开了个玩笑..........
  • 娘子太倾城

    娘子太倾城

    一袭紫衣,倾尽世间风华;一个回眸,倾倒世间男儿;七枚玉环,串联八人一生;劫难过后,幸福即将降临,是谁,亲手把他们推进痛苦的深渊;她,他们又该如何守住他们的爱。人间洛水那一座宫殿,我们一同见证他们的爱。
  • 那年我们毕业了

    那年我们毕业了

    当学业的列车到达了终点之后,我们感慨万分。有不舍,有迷茫,也有雄心壮志。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欧阳晨的男孩,在毕业之后,逐次经历了对学校的不舍,对社会的迷茫,以及最终成熟起来的故事。故事本身很趋于现实,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人。之所以写此文,一是记录我们的当年,另外一个也是为了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谨以此文先给那些已经毕业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州劫

    中州劫

    中州大陆,异族肆虐,神族陨落,仙侠歃血。玄黄启元,天地崩裂,人妖大战,英雄悲歌。苍茫乱世里,沈恨雪,韩瞳,两个边陲小村落里从小就受尽排挤的渺小异类,在不屈的血与泪中,循着不同的轨迹奋力成长,各自背负起苍茫天地赋予的拯救苍生的重托。茫茫宙宇,天道往复,匆忙白首,上下求索!生命之意义,在于纵然飞蛾扑火般燃烧生命,也要将生之雄奇伟岸,镂刻于东流不息的滚滚长河。壮哉!
  • 神归禁恋

    神归禁恋

    弋子乾俯身压住被缚神索绑住的弋子宇:我爱你,深入骨髓,为了你颠覆一切又如何。弋子宇深吸一口气,无力地望向弋子乾深情的眸:虽然现在这副身躯是女人,但我们依旧是亲兄弟啊!那,又如何?更何况你已轮回千万世。忽而,弋子乾邪魅一笑:你能说你心里对我没有一点爱意?---------弋子宇望着眼前那张想了上千年的绝美脸庞缓缓伸出手,身上穿透身体的五道锁链伴着这动作收得更紧,小幽,知道吗?我想了你万年了。
  • 绝世王者之异世闯荡

    绝世王者之异世闯荡

    孤儿陈成是由民工二叔抚养长大的,奈何二叔迫于学费的压力,陈成只好选择了退学,选择外出闯荡。村外山洞内有着一个从未来来的智能机器,陈成携带着智能机器闯荡,无意得到了一枚可以进入到一个只有修真的玄幻世界的菱形水晶,于是陈成携带着智能机器开启了现世与修真世界的闯荡……
  • 剑神纵横天下

    剑神纵横天下

    少年青叶本是阳城县一介书生,在其母病故之时,偶然获得仙界剑神传承,踏上了修仙封神的道路……
  • 独宠之蓝田有钰

    独宠之蓝田有钰

    那一年,他为她独闯天涯,放弃万千荣华。她却为另一个人血染白纱,魂断芳华,许他来世花前月下。一把幽魂锁,锁魂、系魂,终于换来她。我不记得前世,也不想记得,这一生东方钰便是我最重要的人,谁也不能破坏我们!蓝田挡在东方钰身前,手握弯刀,一脸坚决。身后那个墨衣男子笑开了花。没有什么不值得,蓝田和暖,良玉生烟,我终于还是等来了你,不是吗?东方钰抱着泪眼朦胧的蓝田微笑着说。一直是我太懦弱,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只是好想告诉你我也爱你。——林瑾风蓝田,我和你好像没有那么多牵绊,却无可否认那段和你在一起的时光,竟是我唯一的色彩——肖暗
  • 启黎

    启黎

    他铁血手腕,赏罚分明,为国为民。她热情似火,军事奇才,不屑天下。她:“我可练出铁血骑兵,让你启黎江山如画,永无大患”他:“一届女流,你就这般着急战死沙场!”一朝心软,救下一世魔障一夕相处,舍下半生自由他与她,究竟是缘,还是孽?
  • 九一班

    九一班

    朋友,我们将要分别,我期待我们下一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