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1900000021

第21章 开天辟地人自立(21)

薛振奎还主持了管道局北戴河培训中心的建设任务。接到任务后,他勘察地点、跑征地、落实建设资金……马不停蹄地忙碌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谁也无法计算得清。现在看这个培训中心效果很好,管道局建了那么多的宾馆,大连呀,青岛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都卖掉了,就是北戴河培训中心还存在,比较长远。这一点使他颇感欣慰。

第三次,转战西北——

1993年,薛振奎在北京西三旗党校中青干部班(后备干部班)学习。学习期间,听说了西北管道要组建指挥部,将来挂靠在管道局。西北管道建设的起点很高,当时的口号是90年代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石油管道。这个口号非常响亮,也相当诱惑人。薛振奎立刻心动了!他说咱们搞了一辈子管道了,能干个大的项目,非常好。参加重点工程建设,是他一生中非常想追求的一件崇高伟大的事情。薛振奎欣喜,振奋。他想,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啊,我一定要争取去!他立即向有关部门打了报告,主动请缨赴西北参战。他是搞工程技术出身的,非常愿意回到技术岗位做点实事。1993年3月,他的请求被批准,调往西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担任工程部主任。

最初西北指挥部规划得很大,由于塔里木产量的原因,一步没有建设得那么大,只建设了一个库鄯线,476公里,建设水平很高。1993年开始筹划,1997年6月12日投产,他作为工程部主任,参加了库鄯输油管道建设,从勘察设计开始一直到投产验收,参加了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施工建设总体部署、大宗材料和主要设备订货等全过程。具体组织了工程建设网络计划编制、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编写、施工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第三方质量监督及监理管理办法等全套工程管理文件。主持了技术交底、工程材料设备及施工队伍招投标、防腐作业线及管理、建设监理、质量大检查及竣工验收。库鄯线不仅设计水平出手很高,施工水平也很高。第一次采用SCADA系统,整个的自动控制水平很高,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很多现代管理办法,整条管道技术含量也是最高的。薛振奎本人也从中得到了很大提高。他与西安交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所合作,开发了质量管理专家系统,实现了质量管理智能化,使得施工质量检测结果评定准确、公正。过去因为在公司里,管道工程参加项目也不少,但是那时候只是施工,设计管理不管,来了交图就行。在工程指挥部他是业主,主要负责设计管理,物资采办,企业标准的制定,然后就是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这个要比在工程公司涉足的更多更全面了。所以那几年他收获挺大。

库鄯线投产后,薛振奎又兼任哈中筹备办主任,开始筹备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跨国管道前期工作。主要做了欧美国家技术标准收集、国际工程经济技术信息收集、国际工程管理研究、跨国管道融资渠道和方式研究等项目。

薛振奎还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完成了《库鄯输油管道施工建设总体部署》一书,王涛部长专门为这本书题词:“坚持两新两高,建设一支高质现代化专业化的管道队伍。”周永康也对库鄯线提出“四高”的要求。

在长达6年时间里,薛振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虽是个有家有业的人,可他很少顾及到家人。因为是临时单身,倒更便于他一心一意地忙工作。他是个拼命三郎,干起工作来常常没黑没白,没日没夜,把什么都忘了。当然,他并不是不懂感情的人,他也热爱自己的亲人,想念孩子,只是离的太远,无法与亲人团聚。特别是在西北的时候,因为回家很少,儿子对他意见很大。春节在家呆的最多的一次是十天,少的只有四天。因为事务繁忙,他总是年三十才匆匆忙忙地往秦皇岛返。那时候还没有开始放长假,春节法定假一共五天,三十回来,初六就得上班,他从秦皇岛赶到西安,路程远,初四就得走。别人可以多休息两天,他不行,路上就得占去不少时间。由于他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常年在野外,在施工现场和四面八方奔波,对家的惦念牵挂只能在心里。所以,薛振奎感觉自己欠父母、爱人和孩子很多很多。对于儿子,他感觉十二万分的愧疚,孩子的家长会,他竟然一次也没参加过。因为总也见不着孩子的父亲,有一次老师就吞吞吐吐地问孩子的母亲:“这孩子他爸是不是……?”话说透了就是问这孩子是不是单亲家庭什么的。他爱人听出来了,赶紧说:“噢,孩子的爸爸常年在野外工作,回来的少。”

至于关心和教育孩子,薛振奎就更觉得是终身遗憾的事了。常年出差,辅导孩子学习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只记得给孩子讲过一次如何写字。大年初一的时候,有几次秦皇岛下雪,晚上在家看完春节联欢节目,他就拉着孩子散步,到外面走一走,一起说说话,在感情上还还账,补偿补偿。对于儿子来说,这就是最高的待遇最令他心满意足的事情了!每次离家的时候,儿子总是恋恋不舍地攥住薛振奎的手,用乞求的目光恳请他留下来再多陪他几天。他其实也想,可是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工作等着他要做,他还是一次次留给儿子一个很快消失的背影,义无返顾地走了。他把青春、把生命中的分分秒秒,都奉献给了心爱的管道事业。为了这个催人奋进的事业,他抛家舍业,给家庭的回报,真是很少很少。

很多时候他总想:我用挚爱建立了一个温馨的家,可我却很少把爱给他们,我是一个称职的爱人和父亲吗?他自问不是,非常伤感。然而短暂的伤感之后,却是更执著更自觉的奉献。

他是属羊的,常自我解嘲说,羊是什么品格呢?可以爬陡坡,走山路,管道建设事业的路途很崎岖很陡峭,可羊不怕(指他自己)。羊又都是奉献,他跟同事开玩笑说,羊的外面可以做羊毛衫,里面可以做羊皮夹克,再往里面还有排骨,最里面的羊杂碎还可以做汤。所以说羊里外都可以做奉献,我是属羊的,我就做羊吧,从里到外、从始至终地去尽情奉献。“我奉献,我充实;我充实,我快乐。”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在漫长的管道事业征程上,正是以羊为榜样,默默奉献地一路走来的。

自己定的生物钟

薛振奎是怎么读起研究生的呢?他当西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工程部主任以后,很善于创新,总想搞点更科学化、更新一点的东西。那么,工程管理怎么才能更有新意呢?他觉得困惑很多。因为指挥部在西安,他就找到西安交通大学。他爸爸有一个朋友,也是学焊接的,他姓薛。他找到他,说我想在大型重点工程管理上做点事情,有点新的方法。薛教授便给他介绍了搞系统工程的几个教授,他请教他们大型工程系统管理的一些特点和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的老校长,年龄大了以后退到二线当专职博士生导师。实际上他不招硕士研究生,但是他特别喜欢薛振奎的这个特殊经历,就破格收他当了他的关门弟子。他说薛振奎的这个阅历,实践经验很多,中国管道行业也很有文章可做,输油管道又是一个新兴的发展行业,潜心研究,很可以有些作为。他的激励使薛振奎深受鼓舞,于1993年秋季报考了在职学位研究生。导师是一个在国内外相当知名的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的专家,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本来薛振奎没想去读书,因为工作太忙,不太敢想。这个导师主动提出来,说你就到我们学院来,鼓励他一边学一边干。薛振奎就以管道建设为背景,拟了“新型石油管道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的论文题目,专业是管理工程。导师的夫人很敬佩薛振奎的勤奋苦学劲头,心疼地说:“孩子,你这个书是怎么念的?书走到哪儿背到哪儿,太不易啊!”薛振奎的确很勤奋,这个论文跟他出过国,底稿在世界各地到处跑。那时候出国也很多,基本上都是在宾馆、招待所、宿舍写出来的。整天背着书,甚至一次次背到国外。整个学习过程非常苦。一共是34个学分,他还学多了,学了38个学分,一分一分地积累,都是一步一步考出来的,放弃了所有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因为基本建设,搞工程,工作非常忙,晚上10点以前都是加班干工作,10点以后他才开始读书,到后半夜2点。2点睡觉,睡到4点,4点醒了,再读2个小时,6点再睡一会,7点半起床洗把脸去上班。不吃早饭,不是不饿,是因为太疲劳,不想吃饭。这是在基地工作的时候,在外边的时间也是这样。日久天长,形成了他自己的生物钟,非常准,不用闹钟,到那时间准醒。他睡觉时间虽然短,但质量很高。倒下就着,醒了就醒,醒了就看书。作业就是这么做的。有一次考试,他记得非常清楚,是在餐馆里答的卷。出差回来,他直接赶到学校去,拿到考察课的卷子,也没时间回单位,就在外面吃饭,边吃饭边答,答完送到学校去,然后就出差又走了。他的学习就紧张艰苦到这个程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进一步充电,薛振奎在工程管理上有了实质性的飞跃。能在这样一个繁忙的工作岗位把功课学完,特别需要毅力和韧劲。薛振奎把忙中偷闲发奋学习,当成一次提升和锤炼自己毅力与韧劲儿的大好时机。他还学会了一个好的思维方式,系统工程教会人怎么连带地去看一件事,把整个大的系统与子系统关联到一起,这在企业管理、大中型工程中是有益的。他觉得受益匪浅。

执掌教研

1998年3月,薛振奎调回廊坊管道局基地工作。刚回廊坊的时候他在局机关的对外合作办工作,实际上只待了一个月,负责进川线,把业主单位的事拿到管道局来了,等于还是西北工作的延续。当时他非常高兴,工作有延续性,他又很愿意搞工程技术管理。

但是,一个月以后,由于工作需要,即被派往管道局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担任主任、党委书记、职工学院院长、中专技校校长、党校副校长等职。

薛振奎受命于危难之时,当时职教中心的形势正处于低谷,两校合并以后,磨合得还不到位,加上企业重组,在完成了为企业培养管道急需的各种人才任务之后,被誉为管道皇家学院的职工学院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正处于非常艰难的危机时刻。生源不足,学历教育严重萎缩。局拨经费逐年递减,教职工总人数达一千多人,人员严重超编给职教中心的发展带来很大制约,举步艰难。干部职工深感前途渺茫,对学院究竟该向何处去、如何发展普遍感到困惑和焦虑。加上总公司明确规定,职工大学不准招生,只允许开展岗位培训,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职教中心被人们形容为一艘快要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正处于一种非常危机的时刻。教职工人心浮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许多人纷纷跳槽逃离这艘行将沉没的大船。

他到任以后,立即以极大的热情和百倍的信心投入工作。上任那天他正好过生日,1998年4月30日,那年他43岁。他原来认识的两个人在学院门口跟他打招呼,说薛书记来出差了?他跟他们开了个玩笑,说这次出差时间比较长。他们不知道薛振奎是调来工作的。第二天就是“五一”。第一次放了长假,整整7天。当时他家还在秦皇岛,没搬过来。他没回去过节。刚到学院,他想尽快熟悉情况,把工作开展起来。所以7天他基本都泡在学校。不在西北了,相距的没以前那么远了,儿子就特别希望他回去,打电话催他,可他却告诉儿子不能回去。儿子很失望,说爸呀你挣多少钱哪?这么个干法?他说我就挣这么一点钱,就该干这么多事儿。那时候孩子还小,刚14周岁。

他也真想回去好好陪陪孩子,可是一想到肩上的担子,就彻底打消了这念头。没回家,他就在学院院子、楼前楼后转。他临时住在老四区借的房子,家也没来,正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夏天的时候,骑个自行车,最早的时候天一亮,四点多就去学校了。去看点东西,院子里到处看看,筹划筹划学院工作怎么开展。然后到食堂吃顿饭,晚上也很晚才回来,时间利用得非常好。

由于学院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教职工情绪低落,工作责任心和精神状态不令人满意,因此学院各项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薛振奎从校园环境建设入手,大力开展爱我校园,美化环境活动,带领师生奋发大干。无声的行动是最好的榜样。作为一院之长,他每天最早来到校园,带领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率先垂范,清除卫生死角。他第一个带头走进办公楼卫生间,清扫墙壁、洗刷地面,干得有板有眼,不知道的,一定会把他误认成清洁员。垃圾卫生桶脏了,里外黑糊糊的,不见了“庐山真面目”,他二话不说,就用洗衣粉刷洗。在他的带领下,机关立刻兴起了转作风,树形象,优化美化环境,服务基层的新风尚。党员干部的形象转变了,群众的怨气减小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谋划学院发展诗篇,成为当时最动人心扉的“校园风景”。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薛振奎却一直保持沉默。到职教中心刚跟大家见面时,他说我三个月不说话。大家期望值很高,心想新院长来了,总得有个执政演说什么的吧?可他说三个月不说话。教职工不知道新院长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其实薛振奎是想了解情况,调查研究,然后再说。他是个果决干脆的人,但他从不打乱仗,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一次是“七一”,在大食堂跟大家见的面,开了个职工大会,把一些工作思路跟大家说了说,教职工听了很振奋。

由于学院教职工暂时看不到曙光和希望,士气不振,情绪低迷,人心浮动,感觉学院这艘泰坦尼克号随时有沉没的危险,薛振奎肩上的担子重如泰山!但是,他没有惧怕,没有迟疑,紧紧抓住人心思稳,人心思变这一特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召开多层次的座谈会,了解职教中心现状。为稳定教职工队伍,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提高干劲,他多次召开形势报告会,讲国内国际总公司管道局的大好发展势头,畅想学院的美好未来,为干部职工鼓干劲,减压力,卸包袱。组织教职工开展“学院该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号召广大师生群策群力,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他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倾听教职工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呼声,面对学院的具体问题,就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集思广益,同群众一道认真研究发展思路,为使学院尽快走出困境积极想办法,运筹帷幄,寻找对策,共商发展大计。经过不懈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理清了学院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坚持一个方向、开发两个市场、建设三个基地”的发展方向,决心抓住机遇,适应市场,依托企业,服务企业,再铸职教中心辉煌。教职工感觉,泰坦尼克号又有了远航的希望。他们欣喜、振奋,跃跃欲试地要大干一番。

同类推荐
  •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本书从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和分析着手,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和人文理念去认识、了解问题,运用调适技巧,深入内心世界,奔向快乐之路。讲述了长年在乡村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普通老师是如何为生存而奋斗、如何为教育而拼搏的一个个平凡小事。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分为政策之思,价值之辩,富贫之觞,教育之考,文化之思,时事随笔等几部分,分别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各阶层的矛盾。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落脚之城:我们的明天在哪里

    落脚之城:我们的明天在哪里

    广州、深圳、香港、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惠州……身处珠三角城市圈,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城市这艘大船要驶往何处?本书从城市之间的PK入手,将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经济、环境、人才、传媒等等因素纷纷摆上台面,作一番有趣的比较,生动呈现了各大城市的真实面貌和潜在空间,揭示了城市发展的去路,让我们得以看清我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我们的未来又往何处去。
  • 大师的国民理想

    大师的国民理想

    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弑神戳天

    弑神戳天

    他不知道自己身世,一次意外,他重沉睡中苏醒,不知道以前的事情,在离死亡的边缘之时,他觉醒了,为了守护这偏大陆,他踏上修修武之路。
  • 剑寒梅香

    剑寒梅香

    一段江湖恩怨,一段儿女情仇。是恨?是喜?是哀?是叹?没人能说清道明。左思明在最后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或许,每位看官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 名侦探柯南之宿命难躲

    名侦探柯南之宿命难躲

    他,从来以为,宿命,就是和自己的青梅竹马共度一生。她,一向觉得,宿命,就是独自在黑暗孤寂中踽踽独行。然而,宿命,从来不会让你真正看清它的面目。当曾经的以为粉碎,他们才惊觉,真正的宿命早已降临,躲不开,逃不掉。宿命,他和她。初次写文,为兴趣而来,更新不定时不定量,为了心中的哀殿~喜欢的看看,不喜欢的右上角,谢谢大家~~
  • 活着的秘密

    活着的秘密

    《活着的秘密》为短篇小说合集,语言通俗易懂,故事贴近现实,让人印象深刻。
  • 心底的河

    心底的河

    二十多年来,宋晓琪利用繁忙工作之余勤奋笔耕,先后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二百余万字的作品,并多次获奖。她的文字简洁清丽,幽默调侃。近年来随着阅历的丰富,她笔下的世界也愈见广阔,少了虚饰轻浅,多了成熟凝重,往往不动声色地把思考和哲理融进作品,使作品增添了内涵和分量,却又始终娓娓道来,具有一种亲和力,颇受读者喜爱。
  • 瀚之痕

    瀚之痕

    一个强劲实力就是饭碗的大陆异界。一个现代与科幻结合在一起的世界。一个毒舌少年誓要成为强者的信念。一个不为人知的阴谋正在布下局面。
  • 风低吟清浅唱

    风低吟清浅唱

    我默默的行走,默默地遗忘。想你时满树花开,星空璀璨。陪伴我时,念着你的好;想你的夜里,独自微微笑。过往越来越伤感,陪着你走的那段路是否依旧遥远,我们的故事讲到了哪儿??
  • 地理常识知道点

    地理常识知道点

    历史可以让你心智明朗,文化可以让你提升内涵和修养,地理奇观可以让你陶冶心性,走进历史.文化的殿堂,我们心旷神怡,甘之如醇。追求自然的那种超越、完美的精神,是人类永不荒芜的灵根、灵性。
  • 原阵——血印

    原阵——血印

    我们同为人类,却因为传统与责任,我们不得不接受与现世不同的世界观,我们是创世者的传承人,传承着他创立这个世界时所带来的法则与规则。。。。。。。。。。如果喜欢这本书,或者是对小说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可以加入qq群:560254030,只要有人喜欢看,我就会继续写的,谢谢大家
  • 爱若执念

    爱若执念

    青梅竹马的他即使变得完美,还是得不到幸福;胆小懦弱的他即使一味逃脱,还是被她死拽着不放。一边是执念的追求,一边是执念的逃避,他们到底在坚持什么?有些东西,只有到了得到的那一天,才会明白不如放弃;有些东西,只有失去的那一天,才明白曾经拥有是种莫大的幸福。她的幸福终究毁在了一个最爱的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