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2100000002

第2章 唐词篇(1)

杨柳枝

乔知之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

此词以女子的口吻吟咏杨柳,并把自己的命运和杨柳联系起来。前两句说春天的杨柳清秀可爱,女子用自己纤细美丽的手折下它的枝条赏玩。濯濯,清新光泽貌。《世说新语·容止篇》记载,东晋王恭,容貌清朗动人,当时有人赞美他“濯濯若春月柳”,为此词首句造语所本。纤,细小,古代常用来形容女子细致美好的手,如《古诗·迢迢牵牛星篇》,“纤纤擢素手”,就是一例。后两句意思说:杨柳春天发荣滋长,青青可爱,曾几何时,便枯黄衰谢。我的光采焕发的容貌也很短暂,好像和杨柳一同盛衰(这是夸张的说法)。这样,男方对自己的恩爱又怎能持久呢?妾是女子谦称自己,君指男方。女子年轻貌美时受到男方宠爱,之后年老色衰,就受冷遇甚至遗弃,这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是常见的现象。这种悲剧,古代咏弃妇一类诗中常有描述。如傅玄《豫章行·苦相篇》云:“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乔知之的另一诗《弃妾篇》也云:“不因媒结好,本以容相知。容谢君应去,情移会有离。”都是这个意思。稍后李白的《妾薄命》诗结尾云:“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说得更为直率干脆。

本篇在语言风格上因受乐府民歌影响,写得比较通俗明白。但后面两句说得较为含蓄,它不直接说对方会变心,而是说:尽管你对我目前很恩爱,但我的容颜像春柳一样迅速衰老,怎能保证你的恩爱会持久不变呢?意思同“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差不多,但显得委婉曲折,耐人体会。

本篇《乐府诗集》、《全唐诗》均题作《折杨柳》,原为乐府诗,属横吹曲辞。横吹曲辞中有《折杨柳歌辞》,又有《折杨柳枝歌》,其中颇多歌咏男女爱情和离别相思的内容。唐代诗人参考乐府旧题《折杨柳》写成《杨柳枝》新曲,旧题多为五言诗,《杨柳枝》新曲变为七言绝句体。中晚唐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薛能等都写了好几首《杨柳枝》,蔚为创作风尚,并声称“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白居易《杨柳枝》)。乔知之的这首词,写于初唐,可以说是得风气之先的前奏曲。

回波乐

李景伯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

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

《回波词》或《回波乐》,历来注家有时说乐曲名,有时说舞曲名,或者说乐曲名,又为舞曲名,二者混为一谈,似乎应别而出之。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回波乐》解题云:“商调曲”,指的是舞曲。原来唐崔令钦《教坊记》在大曲条下即列有《回波乐》。所谓大曲,宋陈暘《乐书》:“优伶常舞大曲”,适足以为大曲释名,其为舞曲可知。《教坊记》“凡欲出戏”条云:“《垂手罗》、《四波乐》、《兰陵王》……之属,谓之软舞。”盖别于“健舞”而言。显然,《回波乐》作为舞曲专名可知。至如《回波词》,别为乐曲名,亦判然可分。《乐府诗集》云:“回波商调曲,唐中宗时造,盖出于曲水引流泛觞也,后亦为舞曲。”这是分明有所区别。虽然明胡震亨《唐音癸籖》《回波词》注引《朝野佥载》云:“则天时已先有之。”说的是创调的时代,却不影响说《回波词》是专指为乐曲名这一事实。唐刘肃《大唐新语》:“景龙中、中宗尝游兴庆池,侍宴者递起歌舞,并唱《回波词》。”“并唱《回波词》”其为乐曲名,应无别议。历来《回波乐》与《回波词》往往混写,故《唐音癸籖》于《回波词》下注云:“后为舞曲”,以先后别二名,其实《教坊记》著录《回波乐》早已存在,实无先后可言。据此,李景伯的《回波词》乃乐曲而非舞曲,由此可见。

《回波词》,清万树《词律》:“此词平仄不拘,即六言绝句体,当时人于歌曲,回波其调名也。”为什么叫“回波”?唐南卓《羯鼓录》太簇商条下有《回婆乐》之名。夏敬观《词调溯源》有云:“疑即《回波词》。”看来疑得合理。“波”“婆”同音而换写很有可能,这种例子也不少见。那么,“回波”与“回婆”乃无所取义,亦可知矣。

李景伯这首《回波词》是即兴式的乐曲歌词。《全唐诗话》云:“中宗宴侍臣,酒酣,各命为《回波辞》,景伯独为箴规,帝不悦。萧至忠曰:此真谏臣也。”

“回波尔时酒卮”,“回波”正如上面说的,仅为调名无实义。“尔时”,其时,彼时,即那时,这时“酒卮”当然指酒杯。照这样诠释,这句应作这样说,“在唱《回波词》的那(这)时酒杯”,词意有点牵强。因此,顾炎武《日知录》据《大唐新语》著录,这句为:“《回波词》,持酒卮。”判为三言二句,作“词”、“卮”叶韵。这就可以说,“拿起酒杯唱着《回波词》”,意义似较顺通。可是近人刘毓盘《词史》却指驳顾炎武“不知有沈俭期、裴谈二词可证”,反对顾说。裴谈之作乃无名优人所作而托名者,当作别论,而沈俭期《回波词》:“回波尔时俭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准此,首二句似乎可以这样说,“这时唱《回波词》的是被流放到岭外而生还的沈俭期”,看来也是说得通。所以《词律》把这词作为词例,并说,“皆用‘回波尔时’四字起,遂作为定格,而不提李景伯词。刘肃是唐人,著录未必无据。其实创调之始可以是定格,而依调填词略有出入,不乏先例,不必因“回波尔时”四字而否定三字二句的别调。沈词为平韵,而托名裴谈的词却是仄韵,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李词即作首二句三言,三句六言,亦有可取处。

“微臣职在箴规”,“微臣”谦词。“职”,官职、职责。景龙中,李景伯为给事中,迁谏议大夫。“箴规”犹规谏。这句是说,微小的臣子职责在于规谏。这话可从几个方面看,皇帝之欢宴,意在笑乐,如沈、裴二词可见,一是利用欢乐气氛乞求特恩;一是为了增添欢乐气氛而作戏谑。李景伯要“独为箴规”,这和欢乐气氛是不协调的,故说明自己作为谏官的职责“在箴规”。为作谏言声明,是下二句的前提,可以说是严肃的。

“侍宴既过三爵”,“侍宴”,侍候皇帝的宴饮。“三爵”,爵,雀的酒杯,三爵即三杯。《左传·宣公二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引用典实,为谏语增强力量,虽只说明侍候皇帝的宴饮已经超过三杯酒,而“箴规”隐含其中。

“喧哗窃恐非仪”,“喧哗”,大声说话或喊叫。“仪”,礼节,仪式。最后这句是承上而言,酒已过了三杯,还在大声说话取闹,作为臣子,私自认为,这样恐怕不符合礼节吧。婉转语言,甚为得体,点明了题旨。

这首词的思想内容,按传统的观念说是符合“合为事而作”的标准的,而且使“帝不悦”,收到一定的效果。语言浑成,意尽言止,准确而切题旨,从这方面说是成功的。但这不过是一道公文,借用乐曲的形式来表达,是装饰的应用文,作为创作是拙劣的,从艺术意义上去要求它似乎不必要。

水调歌

李峤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这首词系截取李峤的长篇歌行《汾阴行》结尾四句而成。歌行体诗原本具有可歌可唱的特点,而这四句诗哀怨婉转,故乐工们即将其谱入《水调歌》演唱,当时广为流传。

《水调歌》,传说为隋炀帝游兴扬州时所制,声调哀楚,只有去声,而无回韵,当时有乐工王令言,听其声而预言炀帝必不能归来。后来炀帝果然为人缢杀。(见胡震亨《唐音癸籖》卷十三引《脞说》)

《汾阴行》描写汉武帝当年亲自祭祀汾阴后土祠,其随从之众,筵宴之丰,歌舞之欢,赋诗之盛,无比煊赫荣耀,可是一切只不过是过眼的烟云,当日的雄豪意气而今安在,叱咤风云的武帝早就化作了尘埃。诗人在这最后的四句诗中以自己的感慨作结,谓什么富贵,什么荣华,什么帝王,统统转瞬即逝。诗人面对永恒长存的山川,不禁泪落沾衣,发出“富贵荣华能几时”的浩叹。那滔滔的汾河水,不知疲倦地奔流不息,它送走了汉武帝盛极一时的祭祀大典,成为默默无语的历史见证人,如今则唯见那些从不失约的秋雁在天空飞去又飞来,如此而已。三四两句以景物意象收尾,情怀惆怅,意境蕴藉,可收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

李峤在武则天朝与中宗朝屡居相位,备极荣宠,文名极盛,号为大手笔,至睿宗时,左迁为州刺史,玄宗即位后更降而为别驾。官场的荣枯、升降、沉浮,令人难以预测,所以诗人对于历代帝王之盛衰,王朝之兴亡,自是深有感慨。在《汾阴行》中,诗人一方面流露其消极厌世的情绪,同时会不会借武帝之事寄寓其一丝警告呢,意谓唐朝帝王难道不应以武帝为前车之鉴吗?今日之盛难道能长久维持下去吗?传说唐玄宗晚年两度听唱此词,皆为之涕下,惊呼李峤为“才子”。他一定是别有会心,领悟到了诗中之深意,才会如此动情。

孟棨《本事诗·事感》云:

天宝末,玄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时上春秋已高,问是谁诗,或对曰李峤,因凄然泣下,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又明年,幸蜀,登自卫岭,览眺久之,又歌是词,复言“李峤真才子”,不胜感叹。时高力士在侧,亦挥涕久之。

其中所载诗一二两句次序有异,虽然并不影响协韵,但当从《汾阴行》原诗次序,以“山川”句在前,“富贵”句在后。

玄宗初听此词在安史之乱前,其时他正沉湎于歌舞升平之中,穷极奢侈,但毕竟年事已高,登楼闻曲,听哀怨之《水调》,玩味词意,不能不兴迟暮之感。第二次已因避安史之乱而逃至四川,登高览眺,复听此词,比之第一次当有更深之感慨。一则《水调》作主不得其死,其哀怨之声实为不祥之兆;再则逃难在外,正是由盛而衰,词句中的今昔之叹似乎专为他而发。难怪玄宗又一次在赞叹李峤为才子之余,不胜其感慨。短短四句诗能有如此的感人力量,就在于它融情于景,寓慨遥深,蕴含诗人对时政的一缕隐忧之情,能引发他人的联想与共鸣。

杨柳枝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往今来,每当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青青的柳色不知引起了多少诗人的兴致!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和月亮一样,柳也是常常被吟咏的对像。《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依依”二字状柔条千丝,似有无限依人之柔情,赢得千古叹赏。此后《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无名氏《读曲歌》:“杨柳得春风,一低复一昂。”薛道衡《昔昔盐》:“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以上所引这些诗,并非专门咏柳,但它们所写垂柳绿丝,因风摇曳,低昂婆娑的情态,却是绘形传神的。贺知章这首《杨柳枝》,是专门咏柳之作。

前两句用比的手法,从柳树的形态、色泽着笔,描绘柳的整体形象。春风中,柳树由黄返青,看起来像是用碧玉雕镂、妆扮起来的玉树;轻盈柔嫩、纷披下垂的柳条,如同绿色的丝带在风中轻飏。用“碧玉”树比柳树,用“绿丝绦”比万条柳枝,虽仍是由物及物,但它给予人的并不全是物的感觉。对照前面所引的那些咏柳诗句,诗人眼中笔下的柳树,于碧色则有玉之润泽,于柔条则有丝之光彩,婀娜绰约,独具魅力。首句韵脚用一“高”字,向来少为论者所注目、吟味。“高”,或以为“有苗条的意思”,窃以为这里的“高”,应是相对于“娇小”而言,含有高大丰满的意思。娇小玲珑的形象,固不失为美,不过在盛唐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中,追求的是洋溢着丰富健康的生活气息、丰满硕大的意象,即以咏柳来看,色的碧,尚不算美,碧而如玉,则秀泽润发,光彩照人。一味的高大,或有笨拙之嫌,而玉树之高大端庄,则其圆润丰满的韵致出矣;高大而显丝绦之轻盈,则其婀娜多姿之情态出矣。这“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柳树,令人联想起奉先寺那一组唐代佛像,特别是大佛——以十余米高大的形象,表现出亲切动人的美丽神情。敦煌洞窟中盛唐时代端庄妍丽的菩萨塑像,那丰满圆润的体态,华美绚丽的色泽,还有凌空飘然而去的飞天,轻盈飘逸的舞姿,诗与雕塑、绘画表现出多么相似的审美气质。可见,贺知章笔下的柳,是闪烁着盛唐时代精神的崭新的形象,是诗人轻松怡悦的心情和自然美景愉快邂逅的结晶。诗的后两句从诗人赏柳时新鲜惊奇的感受出发落笔到柳叶。“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疑问出之,旋复自己作答。诗人对柳的欣赏,由树身的整体形象转而注目于清新细嫩的叶芽儿。春风,谁都知道它没有剪刀的功能。但是,每当柳枝上萌生出片片细叶之时,正是料峭春风吹拂大地之日,这当不是巧合的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春草一样,柳树枝条上的叶芽儿不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的杰作吗?诗人以剪刀喻春风,赞美造化神工,巧中见神——二月的春风,寒意料峭之神。充满无穷奥秘的大自然伟力魅借春风和柳叶的因果关系,被诗人写得如此轻快、生动,可谓匠心独运,新颖不俗。意境美、音律谐,自问自答似脱口而出,尤为跳脱有致,使春风绽柳的形象显得活泼、自然。通篇咏柳,而无一“柳”字出现,却又处处见出柳的情态,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舞马词

张说

万玉朝宗凤扆,千金率领龙媒。

眄鼓凝骄蹀躞,听歌弄影徘徊。

天鹿遥徵卫叔,日龙上借羲和。

将共两骖争舞,来随八骏齐歌。

彩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

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

帝皁龙驹沛艾,星兰骥子权奇。

腾倚骧洋应节,繁骄接迹不移。

二圣先天合德,群灵率土可封。

击石骖驿紫燕,摐金顾步苍龙。

圣君出震应策,神马浮河献图。

足踏天庭鼓舞,心将帝乐踌躇。

舞马是唐代的一种宫庭游乐活动,尤以盛唐玄宗时期为最盛。据《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记载:“玄宗又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之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士举榻,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节(玄宗生日,为八月五日)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亦会勤政楼……宫人数百人锦绣衣,出帷中,击雷鼓,奏《小破阵乐》,岁以为常。”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大概了解当时舞马场面的盛况,真可谓歌舞纷呈,色彩绚烂。

张说的这组舞马词共六首,似为联章,其基本内容都是歌颂为玄宗祝寿时舞马的盛况,只是各首的角度或重点有所不同,有的着重状写神态,有的侧重表现节奏,有的则注重描绘色彩,有的借用神话传说加以比喻,有的则回顾历史,对比现实尽情歌赞,现分述如下:

同类推荐
  • 蚯蚓和羽毛

    蚯蚓和羽毛

    年轻时,我练过长跑。这几年,我作为一个观众,几次立在长跑竞赛的终点,望着向我冲来的冠军。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水浒传语典

    水浒传语典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成德之道

    成德之道

    从“雷锋学习的好榜样”到“学习雷锋的好榜样”——刘成德是雷锋的战友,同为沈阳军区的先进人物,雷锋曾题字要向他学习。退伍后,他五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践行、弘扬雷锋精神,积小善成大善。刘成德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境界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向我们昭示:雷锋从不孤单,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作为学雷锋先进英模代表,刘成德于2013年3月1日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座谈会,受到了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表扬。刘成德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热门推荐
  • 现代神人

    现代神人

    一次意外使他有了强壮的身体一次事故使他来到异界,在异界经过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帝国,成了异界的神,在突破了异界神界的结界来到仙界,用自己在异界获得的不同的仙元力大战群仙,使他在仙界成了无人敢管的逍遥仙,突破禁地获得了混沌神的传承,来到在神界受到众神的排挤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了一个小小的星球守护神,过上了逍遥的生活。
  • 假面千金:顾少的私藏宠儿

    假面千金:顾少的私藏宠儿

    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一切,她容貌全毁,没有记忆,没有家人,她像被全世界遗忘了一样的苟延残喘着;一个高高在上的冷漠的男人却向她伸出了最温暖的手,带领她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顶着那张精致的别人的脸,过着让人称羡的幸福生活,活在一场阴谋编织的甜蜜爱恋中......
  • 幻想龙骑士

    幻想龙骑士

    Danslavalléedevotreprofond,violettoujoursàlareproduction;(在你幽深的山谷中,紫罗兰仍旧在滋生)EndépitdeSècheteslarmes,ilseraenfleurs.(尽管干枯了,你的泪水会使它绽放花朵)Endépitdelachaneliéànous,maisdesAnneauxpeutêtrecassé(尽管锁链缚住了我们,但有些环必能打碎)Alorsoui,têtederetour:convoquervotrechefaime(那时候啊,转头回来:召唤你们拥戴的首领)这是中世纪最后的疯狂。东罗马帝国的末日狂欢,英格兰与法兰西的世纪决战,莫斯科汇聚力量的最终爆发,神圣的罗马,不朽的帝国
  • 有益健康128种室内植物

    有益健康128种室内植物

    也许你知道吊兰很适合装饰家里的环境,但你不一定知道它净化空气的能力很强大;也许一盆仙人掌对于你来说并不重要,但当它在夜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时候,对于你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几盆小小的花草,也许不会使你的生活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它们源于自然的气息、绝对天然的属性却会为你的健康生活添加砝码。本书是《有益健康的100种室内植物》的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我们又精心挑选了28种室内植物,并重新修订了内容,目的是让本书更完美超值,更能切实帮助读者亲近自然,拥抱健康。我们建议您看完本书,就立即把适合您的花花草草带回家吧!
  • 乱世魔神

    乱世魔神

    “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哪里都一样被欺负!”这是风飞羽很小的时候就有的认识,为了自己和所关心的人不被欺负他踏上了魔法修习的艰难道路。本来以为自己的修为足以傲视天下的时候,他却在飞蝗队的老巢听到了一个神秘的声音说出的这句话“天下大乱的时候魔灵中期的修为只配做配角。”
  • 丧尸之路

    丧尸之路

    丧尸…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失败品,然而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且看主角如何带领丧尸寻那一线生机走出丧尸之路。
  • 简冰如

    简冰如

    他是蜀山中最为神秘的人物之一,他行辈奇高,却声名不显。他性格温厚,出手却狠辣无比。他是峨眉嫡系,长眉亲传,却落得比其他同门甚至晚辈,飞升的都晚,滞留人间过百年(见大侠狄龙子)。他一生潇洒来去,自由自在,黑白分明,睚眦必报,敬师爱友,快意恩仇。他在整个蜀山传,出场次数甚至比某些龙套都要少,但他绝不是打酱油的,而且这也丝毫动摇不了我对这个人物的偏爱,他就是简冰如。甚至我觉得简冰如这个人物和金大侠笔下的独孤求败都有相似之处。我喜爱这个人物,所以我动笔写了这个人物,为了丰富剧情可能很多跟原著中不相近,亦或者根本无关的东西,唐突了还珠楼主前辈,还望各位看官原宥。
  • 通灵圣女:老公是美男

    通灵圣女:老公是美男

    苏子晞天生能见鬼,没事和鬼约个饭、聊个天,碰上恶鬼就赏他一道符!她通天文晓地理,精于卜卦之术,又是生得花容月貌男人们却避之不及。朗俊逸,西城最有名的青年才俊,抬眼温柔,低头冷酷,万年守护不改初衷。送上门的花美男怎么能错过,赖上他走肾又走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若倾城:弃妃要改嫁

    妃若倾城:弃妃要改嫁

    新人新文,求虎摸!求包养!求收藏!表霸王,看文的亲们出来冒个泡啊!透透气么……“阿染,你要记得,梨花未灭,我亦未去。”-----穆听裳*虐版:那一夜,他用最残忍的方式践踏了她的尊严,嗜血的侵占过后,她被弃如破履!那一夜,他用最卑劣的理由将她毫不留情的扔出王府,漫天大雨,她横卧雨中直到天亮。那一夜,他可曾悔过?那一夜,她可曾恨过?那一夜……*搞怪版:“爱妃,听说你要改嫁?”他淡淡的笑,活动开手脚,语气貌似不经意。深吸一口气,她咬紧牙关,退后数步到安全距离,费力挤出一句狠话,“是的!钟离尚染,本妃把你休了!”钟离尚染闻言继续笑,快步上前,两指挑起她的下颔,丹眸微眯,“裳儿,你确定,是你休我?你敢休我?!”************************************据《正史》记载:东扬国仲显元年,谨王侧妃穆氏,宫宴一舞,技艳天下。《野史》传:因这一舞,皇帝看中其姿,而后威逼谨王,欲纳穆氏为皇妃。《野史》又传:仲显三年,穆氏其女,弃夫入宫。《正史》载:东扬国仲显三年,先帝六子,谨王钟离尚染举兵叛乱……她因宫宴一舞名冠天下,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世人皆道,谨王侧妃艳雅绝色,妩媚妖娆。所以皇帝逼她进宫,邻国国王对她穷追不舍,还有他,夜夜在她耳边阴沉的呢喃:“裳儿,你是我的……”************************************当她为了守住自己的贞洁,以簪刺入身体的时候,他却执她人之手,悠远赏细水长流;当她为了他勇闯千军,狼狈抓住他的衣袖乞求的时候,他却含笑低眸冷冷将她推开道:你早已没有了资格;最后的最后,当一切真相巧然揭开,他懊悔不已,弑杀万人,却再不见她的身影…………于是,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如是颠簸亦无悔,繁华尽在,明月安好。那日红尘初妆,碾碎梦无常。亲们看文收藏哦!那样才乖哦!嘿嘿……三口啦!么么么……
  •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中华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我们的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倾倒于烟尘之中。在帝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惊人的相似:制度的承袭、人物的脸谱化……每个中国人,在借此套丛书回望来时路之时,都将为我们的历史而欢呼、惊讶、愤怒,甚至于椎心泣血。本书内容包括:孝庄、选储风波、皇帝和权臣、科场黑幕、民族怀柔之策、满族的婚姻习俗、郑成功、“康乾盛世”、两种文明的碰撞、洋务运动、袁世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