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2200000033

第33章 格律之美(6)

李白在二十岁之前,曾经和一个叫东严子的人一起在岷山“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做出如此悠闲而怪诞的举动要干什么?“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明白了,原来是要用这养鸟的把戏哗众取宠,吸引官方的注意,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李白之所以没有接受广汉太守的举荐,只不过觉得当时自己的影响还不够大,时机还未成熟罢了。二十六岁那年,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以安陆为中心漂泊了十六年之久,广泛交际,大造舆论,曾一掷三十万金以周济寒士,还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连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勾当都干过,也都是在积极塑自己的名士形象,寻找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机会。他不耐烦或者不屑于爬台阶地走科举取士之路,朝思暮想着自布衣一跃而为卿相,一封《与韩荆州书》道尽胸中隐秘。“生不愿封万户侯”,故作姿态,言不由衷,“但愿一识韩荆州”才是真话。他对荆州刺史韩朝宗何以那般推崇?“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大树特树韩荆州,其目的却是为了推销自己:“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话说得如此露骨,其急迫之情溢于言表,使千百年后的人拜读诗仙的这篇遗作,都替他老人家不好意思。

李白在四十二岁时,由于道士吴筠的举荐,终于受到最高统治者玄宗李隆基的垂青,宣召进宫。期待已久的李白迸发出巨大的喜悦,“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本来以为此去长安,一定会混个宰相啦什么的,却不料李隆基只赏给他一个小小的供奉翰林,弄臣般的御用文人,作作帮闲文字罢了,根本无权参与国家政治,人也只好“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了。看似很清高,很狂傲,但若是真清高,真狂傲,又何必到长安来呢?尤其难堪的是他奉玄宗之命为杨贵妃写的《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这样粉饰太平、媚上趋时的词句竟然出自诗仙之手笔,也是很尴尬的事。尽管如此,他也仍然不能见容,高力士向杨玉环进谗言:“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也!”这叫没茬儿找茬儿,其实李白未见得果有此意。这就混不下去了,李白只好自找台阶儿,走人,总共在长安呆了不到三年,仕途就此完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英雄末路,凄凄惶惶,被扭曲的诗人发出痛彻肺腑的呼号。

他的后半生又是到处流浪。好容易遇到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参加永王磷的部队去平定安史之乱,却又不料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永王磷成了叛徒,李白自然难脱干系,被捕入狱,流放夜郎,获释不久就死了,留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哀叹和呐喊,使后来人读之又一次次地跃跃欲试。人或曰:以李白之才,好好地做诗人不好吗?干吗非要去治国平天下?商鞅、李斯都是直奔主题,专修政治,并没打着什么文学的幌子,而且还说焚书就焚书,说坑儒就坑儒。李白如果要治国平天下,也不必耗费那么多精力去弄诗歌,搞得自己人格扭曲,两头儿耽误!殊不知,不仅李白如此,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谁也没有把知识才学当做“纯学术”,而只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手段。“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前者是拼搏的动力,后者是不得已的聊以自慰,失败后复作清高之状,顾一下面子。如若丢官后再有机遇做官,马上又眉飞色舞,弹冠相庆,感激涕零,再作一番“臣不惜肝脑涂地”之类的表态。

这似乎是躺着说话不腰疼,有意“寒碜”前贤。但前贤不是神,不是仙,谁也摆脱不了历史的桎梏。历史赋予李白储江藏海的才华,又加以残酷的挤压,使之喷涌倾泻,蔚为奇观,造就了名垂宇宙的大诗人。如果他年轻时隐居起来压根儿就不出山,只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梦话,也就不成其为李白了,说不定史册上根本就留不下他这一号,后人不知其何许人也。

(发表于1994年第3期《文学自由谈》)

江上月魂

公元七二六年的一个秋夜,朦胧月色中,峨嵋山下的平羌江(今青衣江)波光粼粼,一叶扁舟顺流而下,飘然东去。船头上,伫立着年仅二十六岁的诗人李白,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养育他的巴蜀大地。怀着深深的眷恋,他轻声吟哦着:“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他披着故乡的月色走了。幼年的苦读,少年的游历,已经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他终于“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抱负,建立一番功业!

三十六年之后即公元七六二年,李白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他饱经忧患,历尽坎坷,政治上的抱负已经彻底破灭,拖着老病残躯,他在长江的南岸当涂默默地注视着一轮浑圆的明月,回味着自己的一生……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这是他政治抱负的诗化。李白生活在道教盛行的时代,但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却又时时鼓舞着他“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体现自己的价值的惟一途径。出于高度的自信,他甚至对科举考试这种按部就班地爬台阶的方式都不耐烦,迫不及待地希望由布衣一举而为卿相,一步登天。为此,他少年时代和东严子在岷山“巢居数年,养奇禽千计”致使“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这种颇有些哗众取宠意味的怪诞之举,以及他随后在安陆的十年浪游中“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的任侠之风,都可以被认为是在有意识地为自己制造舆论、提高知名度,以引起最高统治者的注意。而当他四十二岁时由于道士吴筠的举荐,受到玄宗的垂青,被召入宫,便毫不隐讳地道出了喜从天降的兴奋:“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然而,严酷的现实教训了这位天真的知识分子。当时朝廷政治黑暗,奸佞当道,官场腐败,内忧外患,一触即发,玄宗已从励精图治转变为昏聩骄纵,大唐帝国岌岌可危,岂是李白这么一位地位如同弄臣的供奉翰林所能够改变的!他要么同流合污,甘作附庸,要么洁身自爱,急流勇退,此外别无选择。在经历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自我麻醉,忍受过扭曲自己奉命写作“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应景辞章的痛苦之后,终于在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儒、吏之争中败下阵来,哀叹着“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自请归隐,重做游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安史之乱的爆发再一次使李白燃起报国的激情,当永王以抗击安史乱军为号召,三次下书召辟他为府僚佐时,他虽曾踌躇,最后还是“难以固辞”,毅然应召,“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李白在永王幕中总共不过一个来月的时间,却不料因此蒙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政治打击,当永王被肃宗以“叛乱”罪名诛灭之时,李白被捕入狱,流放夜郎。人们不必为诗人辩诬,也不必为诗人惋惜,以他的爱国痴情和政治上的天真,这个归宿正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做了统治阶级内部倾轧的牺牲品而已。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迁客此时空寂寞,长洲孤月向谁明?”然而李白在流放途中还没有真正到达夜郎,在三峡即获释放,但那是因为太子登基而遇大赦,新皇帝为安抚民心而玩弄的惯技和惯例,并不意味着“平反昭雪”。但诗人却欣喜至极,似乎从今又有什么希望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随后,年过花甲的诗人还请缨从军,更显天真,终因老迈多病,也未能如愿,“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他没有等到亲眼看见安史之乱的平定,已经被病魔和死神扼住了咽喉。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就要结束了……

明月无言,默默地映照着曾经千百次讴歌她的诗人。诗人无言,默默地注视着与他一生为伴的明月。那不是天上的明月,而是沉在江底的月影。当年,诗人曾多少次奇思异想,“欲上青天揽明月”,如今,明月近在咫尺。诗人一生追求光明,却始终被黑暗缠绕,惟有向明月倾诉衷肠了!那么,就再来一次对饮吧,“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举杯邀月,且舞且歌,向江心的月影扑去。长江上飘过一片透明的云彩,卷起一个久久回旋的漩涡……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有“病死”和“扑月而死”两说争执不下,其实又何必争论呢?一切自有大江明月作证。“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看那万古不息的江流和永垂宇宙的明月,不正是诗人不灭的灵魂吗?

李白辞世时,他的夫人、女儿都已先他而去,身后惟余爱子伯禽。伯禽没有成为像父亲那样的诗人,却也像父亲一样“一生好入名山游”,世人不知其所终。伯禽有二女,均嫁了农民,泯然众人矣。这便是诗人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值得一提的是,李白有妹名“月圆”,关于她的故事没有流传下来,只有那充满诗意的名字和故乡的“月圆之墓”令人浮想联翩。妹葬江之头,兄葬江之尾,千秋万代伴随着滔滔江水和江上月魂。

(发表于1994年5月1日《扬子晚报》)

诗人情怀

王安石性情执拗,百折不回,绰号“拗相公”。他在任宰相期间,大胆改革,厉行变法,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两次罢相,几起几落。反对派有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人,还有大名鼎鼎的文坛巨子苏轼。

苏轼是宋代文学革新的主将,词开豪放一派,笔力纵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胡寅《酒边词》称:“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人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然而与文学上的革新精神相反,他在政治上却相当保守,王安石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向神宗皇帝上《万言书》,并作诗文讽刺抨击,攻击新党“新进小生,小人招权”,王安石“怀诈挟术,以欺其君”。由此,两位文学大家便成为改革与反改革的政敌。王安石的姻家、御史谢景温弹劾苏轼在奔丧期间,“多占舟舡,贩私盐苏木”,回京时又“多占士兵”,企图以此整倒苏轼,虽查无实据,不了了之,也已使苏轼在京城处境艰难,出任外补。后又有“乌台诗案”事发,御史何大正、御史中丞李定等人弹劾苏轼诗文中“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等语为诽谤朝廷,使苏轼被捕入狱,自元丰二年八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二日,审讯十一次,把他所有的作品一一审查,欲置之死地。幸而神宗无意杀之,仅贬为黄州任团练副使了事。这次大折腾,虽不是王安石直接动手,但他身为宰相,当然起了作用,和苏轼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成为冤家对头。

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苏轼沉沦,在黄州谪居的闲愁之中,他仍以浪漫豪迈之情,写下了大量杰作,其中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出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时,正处在仕途峰巅的王安石,却“高处不胜寒”,日子并不好过。在反对派激烈的攻讦下,变法失败,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退居江宁(今南京)。在钟山脚下,辟园名“半山”,悄然栖息。著述之余,骑驴漫游,凭吊古迹,不乏吟唱,试看其金陵怀古之作《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位失败的政治家,退休的宰相,面对六朝遗迹,想起历代兴亡,“悲恨相续”,“漫嗟荣辱”,心情激愤而苍凉,可与东坡《赤壁怀古》媲美。《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谓:“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荆公为绝唱。”

元丰七年(公元一○八四年),神宗想起谪居黄州的苏轼,“人才难得,不忍终弃”,下诏移官汝州。苏轼在去河南汝州赴任途中,经过江宁。此时,苏在顺风,王处逆境,今非昔比。然而,苏轼却不计前嫌,特地去看望王安石。王安石身着便服,骑着小驴,亲自到江边迎接,两人相见,几多感慨!苏轼说:“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虽不无幽默,亦饱含真诚。

苏轼在江宁盘桓月余,与王安石谈诗论政,甚为投机,昔日的嫌隙于相逢一笑之中烟消云散。苏轼即席赋诗,王安石赞曰:“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佳句!”苏轼读王安石《桂枝香》,也不由叹服:“此乃老野狐精也!”王安石称苏轼:“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苏轼谢王安石:“从公已觉十年迟!”惺惺惜惺惺,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赵翼《瓯北诗话》谓:“东坡襟怀浩落,中无他肠。凡一言之合,一技之长,辄握手言欢,倾盖如故”。苏轼如此,王安石亦如此,他虽与苏轼曾在政治上为敌,却深爱东坡之才,表现了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的风度襟怀,非蝇营狗苟、鸡肠鼠肚者所能望其项背也。

(发表于1994年9月26日《扬子晚报》)

我站在长城上,倾听

站在高山之巅、长城之上,我的脚下飞起一条白色的巨龙。东不见其首,西难穷其尾,越山跨谷、蜿蜒曲折、穿云破雾、远接苍穹。啊,壮哉长城!学者们说,用长城的砖石,可以修筑一道高一米、宽五米、环绕地球一周的城墙。宇航员们说,当他们在太空中回首家乡时,淡蓝色的小小寰球只是一片迷蒙,惟有一条白色的飘带依然清晰可辨,那便是长城!长城,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的象征!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的阅读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效。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爱·犬

    爱·犬

    当你说出“我最爱狗狗了”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思考过: 宠物店里可爱的纯种小狗,是来自怎样的宠物繁殖场? 决定养狗前,你已经明白身为人应有的责任与承诺了吗? “纯种”真的比“杂牌”更适合饲养吗? 你能读得懂狗狗无法说出口的忧郁吗? 狗狗的健康到底该如何照护? 流浪狗的命运除了收容中心,能不能有另一条生路?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生命中的每只狗,也写给被这些美丽生命默默陪伴的人类。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飘逝的旋律

    飘逝的旋律

    校园恋爱永远充满着那些甜蜜、遗憾、热血。在我们的心中校园是个神圣的地方。也是大多数人留下幸福初恋的母地。
  • 天音杀

    天音杀

    简介;一个普通的21是世纪的青年薛天宇,因为一支古笛而来到亘古大陆。亘古大陆强者众多,有人可手摘日月星辰,有人可凭一株柔弱小草斩碎星辰,有人可扶摇直上九万里,有人能随手搬山填海。薛天宇凭借着古笛中的功法,与恒古大陆众多强者相争,可是有各路天才、各派才俊还有各大顶级实力的领军人物,直接压得他喘不过气。薛天宇告诉自己,压力算什么,压力就是动力。不知他如何为自己战出一片天地。只是前路太艰难,太难走了,但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为了回家的路,没有什么能阻挡自己,神挡杀神,佛挡灭佛。
  • 易烊千玺:如果爱可以重来

    易烊千玺:如果爱可以重来

    她死后,他的性格大变,一开始暖暖的性格变成现在这种冷酷的性格。这一年,一个和她长得一样的女孩有来到他的身边,他会不会因为她改变?
  • 妫珑

    妫珑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她年少便听闻他的大名,囚生母贬重臣,摔襁褓之弟。可如此残暴之人,在她眼中却是不一般的英雄。她豆蔻年华,身份尊贵,因赵王突然暴毙,再无人照顾。一把玉鸟首刀,并未刺入奸人的心肺。反倒被逼迫跳崖,太行山高百丈,能活过来。到底是幸运。她过及笄之年,邯郸策划谋反。事情败露,得其相救。自此入咸阳,居兴乐宫,是为妫夫人。我常在想许是我们太容易便在一起了,所以老天才会设置出诸多局。但是如论如何,我仍是觉得陪你走过的那些年,就算是在大秦内斗和诸国纷争,我都认为那是最美好的时光,心中悦怿。
  • 腾龙新纪元

    腾龙新纪元

    千年的黑暗之日即将降临,浩劫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序幕。风神族的奇迹之子,来自魔域的夜之骑士,还有从风云岭出山的神秘剑圣……当预言之中的五位勇者齐聚,童话中的和平将成为腾龙的新纪元!在这个新的纪元中,他们披荆斩棘,在世界之巅寻找荣耀;在这个新的神话中,他们无畏强敌,在神塔与世争锋!一切,都将在这个名为“腾龙”的时代,璀璨!QQ群110315654
  • 小说选刊(2013年第5期)

    小说选刊(2013年第5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李唯的《暗杀刘青山张子善》,第代着冬的《那些月光的碎屑》等,以飨读者。
  • 为爱步步为营

    为爱步步为营

    执着敏感的她,为爱愿意穷追不舍。腹黑深情的他,勇敢的打败情敌,只为博得美人心。她心里住着一个他,所以对他一再的拒绝,但他却一再的等待守候,最后她会倾倒在他给的温柔中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血羽王座

    重生之血羽王座

    她被好朋友追杀,死在了热带雨林中。醒来后却是重生在了一个车祸死亡的同名不同姓的少女身上。开始了她为自己而活的新生。带着前世的才能和前世的秘密重生。引导着一场又一场的游戏。是在游戏中淡看人生还是迷失在了游戏的乐趣之中?爱情,友情,亲情,什么才是能够信任的呢?如何才能不受伤害?
  • 方圆情

    方圆情

    爱情与亲情难分难舍,女主为了保护姐姐走上一条不归之路。阴谋背后却是惊人的真相,一切失去后才明白深爱的女人是如此伟大,一切还没有开始全部都已经成为回忆。
  • 栖躯

    栖躯

    本能强大,神魂不灭,能够掌冰控火,断人生死,可自己是谁?从哪来来的意义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