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2200000040

第40章 格律之美(13)

“宋王台”巨石,经元、明、清三朝,屹立圣山,巍然不倒,北靠九龙城,南向香港岛,东望鲤鱼门,西眺零丁洋,极览江山之胜。春秋佳日,观者不绝;文人墨客,流连题咏。民国初年,港人出资修石垣以缭巨石,建牌坊以作山门,爱护尤加。不料二战期间,日寇侵占香港,借口“宋王台”巨石有碍飞机起落,将其炸裂,滚落山脚。日寇投降之后,港英政府为扩展启德机场,又将圣山铲平,千年遗迹,毁于一旦!香港同胞珍惜故国遗物,虽残石杯土亦不忍弃之,寻得巨石碎块,幸而“宋王台”三字及嘉庆重修题记尚完好无损,遂切割成方,移至新址,建“宋王台”公园以永久保存,时在一九五九年,次年公园落成。

千里来寻宋王台,凝眸此石久徘徊。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只因为镌刻了象征着故国的三个大字,便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经历了千年苦难沧桑,而留存到今天,与九州大地共存,与中华儿女同在,这大约是南宋少帝孤臣所始料不及的。但世世代代的香港同胞对此却坚信不疑,在这块巨石上,寄托着他们对祖国的无限依恋之情、回归之念。可歌可泣的不仅是宋王台,更有那些倾尽心血抢救宋王台、保护宋王台的人们!

(发表于1997年9月6日《光明日报》)

渔家傲

海上仙山·历史老人

我现在是在什么地方?

打开中国地图,东经117度25分,北纬23度42分,在蔚蓝色海水中,漂浮着一个不规则的五角形小岛,像偶尔飘落的一片枫叶,像倒映水中的一颗星斗,像翩翩欲飞的一只蝴蝶。

当我踏上它的土地,才知道它很大,有194平方公里的面积,141公里的海岸线,人口16万。它叫东山岛,是福建第二大岛。从这里距香港210海里,距澎湖98海里,水上航线与东南亚各国四通八达。在中国打开窗口、面向世界的今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东山成为天之骄子、海上明珠。1985年2月,中央批准东山县为沿海经济开发区之—。

我从北京出发,时届初冬,香山红叶已经凋零。而东山迎接我的却是和煦的海风,温暖的沙滩,苍翠的丛林,斑斓的鲜花。登临纵目,看白帆点点,听涛声阵阵,我被海岛所陶醉;仿佛到了天之涯、海之角,和我长期生活的喧嚣的都市、纷扰的人间是那么遥远!想寻找什么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首先涌入脑际的竟是《长恨歌》中的两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东山人,坦荡如大海,纯朴如泥土,诚挚如手足。和他们相处,你会觉得像清凉的海水淘尽一身风尘那样舒畅。

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班子正在开会,共商东山的改革开放大业。年轻的县委书记杨琼,大学生出身,身材瘦长,文质彬彬,举止稳重;县长廖进彩,年富力强,体态丰硕,温柔敦厚。他们指点江山,侃侃而谈,中心议题是“东山的经济开发如何起步”。东山附近海域是闽南渔场中心,年产各种鱼类达50万担,海产珍品如龙虾、对虾、石斑鱼、红鲟等等闻名遐迩,远销中外;东山拥有全国最大的硅砂矿,总储量在两亿吨以上,花岗岩、辉绿岩遍布全岛,更有漫山遍野的木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东山风光旖旎,四季如春,是天然旅游胜地;东山地理独特,港口优越,是进出口贸易的理想枢纽……他们是身居“仙山”犹不满足的人,急切地向往着、创造着明天。

县图书馆馆长、县政协副主席陈汉波则更多地谈到东山的昨天和前天。他如数家珍地为我讲解东山的奇礁异石、人文古迹、风物掌故,俨然一部活的地方志,一位现身说法的历史老人。

东山奇,东山美,置身这“海上仙山”、“世外桃源”,你绝不会想到战争、灾难、饥饿、死亡这些不祥的字眼。不幸的是,东山的历史正是由这些字眼写成的!

历史老人那阅尽沧桑的双眼充盈了泪水……

绿色的梦

我当然不认为这是梦。

绿叶覆盖了我头顶的天幕;绿叶摩挲着我的手臂;绿叶遮住了我的视线。我在绿色的海洋中漫游,不知道哪里是边。

在浓绿深处,我看见一个人影,那么远,那么小,像随风飘落的一颗松子。我向他走近,走近,他突然不见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像一阵清风。在他刚才站着的地方,留下一双清晰的脚印。我惊异地注视着这脚印,又听见松子落地的声音,近在身旁。蓦然回首,我看见一张离得很近的脸,黧黑,清瘦,广额,耸颧,凸出的眉弓和一双微陷的眼睛。这是典型的闽南人的脸。我注视着他,他又突然不见了,融化在绿色之中。我想我也许是遇到了掌管绿色的神、树的精灵!

我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看到这张脸。

我遇到的每一个东山人,都熟悉这张脸。

他是谁?

“那是我们的老书记谷文昌啊……”

深情的呼唤伴随着一串串热泪。

谷文昌并不是闽南人。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他从太行山麓的林县出发,铁脚板走了好几千里路,1950年5月11日的夜晚才随着强渡海峡的木帆船登上了东山岛。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已有半年之久,最后的激战使国民党军队从这里溃退台湾。

谷文昌被任命为东山城关区第一任区委书记,当年10月又调任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不久提升为县长,又不久改任县委书记。

在战后的焦土上,谷文昌痛苦地徘徊。

啊,这就是东山吗?

没有绿色。大野茫茫,尘沙蔽日,仿佛塞外荒漠。外患内乱,兵匪横行,战火百年不息,撕碎了东山的绿装,万顷良田化为不毛之地。渔佬、农夫,穿的是“虎皮八卦衣”,吃的是番薯汤和野菜。十八岁的姑娘要出嫁了还没有裤子穿,从出生到嫁人,吃到的米还不足一斤。年关吃一顿干饭,把米汤作为邻里互赠的“礼品”。淡水贵如油,大人用麻绳绑住小孩,吊进井底去掏一点救命水。荒山无草木,捡拾牛粪当柴烧。

东山岛,荒岛,饿岛,死岛。仅1949年一年,就有2000多人死于天花,1340人沦为乞丐。与饿殍和乞丐并存的是1720家赌场、7家妓院和807家大烟馆。

这就是东山!

…………

夜,谷文昌投宿农家,和老农蔡海福挑灯长谈。起风了,狂风呼啸,这间茅寮就像风雨飘摇的一叶小舟,随时都会被沙浪吞没。

“这里的风沙咋这么厉害?”

“这还不算大,大的能把房子整个埋了,牛顺着沙堆跑,踩塌了房顶漏进去摔死!听老人说,近百年间这一带有十三个村庄被风沙埋在地下,毁了多少良田、死了多少人哪,都被‘沙虎’吞了!那些流落外乡逃荒要饭的、下南洋谋生的,都是被‘沙虎’逼走的!”

海福揉着被长年的风沙打红的眼睛,谈“虎”色变。谷文昌触景生情,坐立不安。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已经死了,为了砍柴把绳子系在腰间,没有荡过山涧就摔死了。他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十六岁的小石匠离乡背井闯山西,为的是讨一口饭吃……海福大叔,你是农民,我也是农民!农民不能没有土地。我们把东山的土地交给了你们,可这样的土地又有什么用啊?不治服“沙虎”,我这个共产党员还有什么脸吃人民的干饭!

漫天风沙,谷文昌带着一班人,沿着“沙虎”出没的踪迹,穷追不舍……

风沙漫天,谷文昌领着全县人挑土压沙、筑堤堵沙、种草固沙,肩膀被扁担压肿,脚踝被沙窝扭伤,也顾不上喘息……透过面前滚滚的黄沙,他已经看见天边的荒滩顷刻之间变成了一片绿洲!

不,海潮还在奔腾,刚刚筑起的堤坝立即冲垮了;风暴还在呼啸,刚刚压住的黄沙重新揭开了;烈日还在蒸烧,刚刚栽下的青草很快枯死了。大自然毁灭这一切简直容易得像儿戏,人的力量显得那么渺小!

谷文昌在风沙中奔跑,一处又一处,白白流逝的心血使他痛心疾首:为什么,为什么?这不毛之地难道容不下任何生命吗?

回答他的,是风沙的呼号和百姓的叹息。

一切如旧,灾荒和贫困笼罩着东山。

有亲戚在外的东山人心动了,学着前人的样子,卷起铺盖要离开故土下南洋。外国是天堂吗?那是拿性命去换钱,可是宁愿出去艰难混世也不愿被黄沙埋掉!不是他们不爱家乡,是东山的黄土不养人!

共产党人不是“治民”的官吏,他的天职是让人认识人的价值、人的力量,让人活得像人。

“不为民造福,还要我干什么?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先把我埋掉!”谷文昌面对东山,指天为誓。他走上了一条以自己的生命作抵押的路。

自从踏上东山,就没打算离开,把自己和子孙后代都交给了东山。他从河南老家把儿女也接了来,给长子取名“豫闽”:“东山就是咱的家,是咱的第二故乡!”

踏荒途中,他站在岵嵝山东麓的武庙前沉思。这是一座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庙,依山而筑,石柱擎天,飞檐斗拱,木雕石刻,玲珑剔透,庙中供奉着三国名将关羽。谷文昌无心访古览胜,倒是庙前那几棵老态龙钟的古树吸引了他的视线。这是几棵刺桐树,历尽劫磨,饱经风霜,仍傲然挺立,肆虐的风沙并没有摧垮它。它使谷文昌如获至宝!他想:如果把东山大地到处都栽满了树……

他的眼前又出现了绿洲。他急不可待地返回县委,立即召集副书记陈维仪、县长樊生林和县委一班人研究植树治沙,十万火急!可惜这里没有一位林业专家助他一臂之力,那就学!谷文昌派人到广东去参观取经,又派了采购员外出购置物资、设备和树种。一时间,东山县上上下下,人人都对植树着了迷。一位干部因公到厦门出差,以赤诚感动了鼓浪屿的园林管理员,亲手为他采摘了一串又一串的成熟的桉树籽。

树种,东山岛上奇缺的树种,东山人日夜盼望的树种啊,终于采来了,来自兄弟地区,甚至通过省林业厅和中央林业部辗转来自国外。谷文昌捧着这些珍贵的种子,像捧着一颗颗珍珠,分发到全县每个单位,指定专人培育,他自己则在沙滩开辟了二十亩苗圃,亲手试种。种子,撒遍了东山大地;政策,也随之播进心田:全县造林,国造国有,社造社有,队造队有,房前屋后植树归个人所有!让绿色快些染遍海岛!

“绿色的梦”,几番梦不成。

老鼠刺树栽下去,很快枯死了;林兜树栽下去,不久也死了;苦楝、沙竿栽下去,仍然死了……

厄运的恶性循环,使许多人心凉了。白埕大队索性一古脑儿把桉树、槐树、黄槿、相思树、合欢树和木麻黄都种下去,好歹就这一回了,活就活,死就死。

这批树一天天叶枯根烂,眼看就要死光,死光就不干了!

这时,林业干部吴志成气喘吁吁地从白埕赶来找谷文昌,谷文昌跨上吴志成的自行车后座,立即赶去……

白埕的沙丘旁,出现了一个足以使谷文昌发狂的奇迹:在厚厚的黄沙下面,钻出了嫩绿的生命!那是几棵澳大利亚木麻黄,骄傲地伸展着一簇簇丝线般的针叶,向谷文昌报告,它们活了!

“木麻黄,木麻黄,我可找到你了!”谷文昌半跪在沙滩上,伸出颤抖的手,动情地抚摸着,“多么顽强的树!它在这里能活,在别处也能活;能活几棵,就能活几百棵、几万棵!”

而木麻黄又和人们开了个不小的玩笑,种上不几天又死了,活的木麻黄竟然可遇不可求!

海福大叔在苗圃里搭起寮棚,谷文昌和他们一起日日夜夜试种、观察。终于,木麻黄之谜被揭开了,原来它虽耐旱,却又喜水,凡是雨天栽种的,两三天就生了根!啊,多亏了那场大雨,把最后的一道难关突破了,谷文昌高兴得手舞足蹈!

木麻黄,以它旺盛的生命力获取了第一个在东山落户的资格。县委向全县推广,从农村、工厂、机关、学校到营房、哨所、商店、旅馆,都建立了木麻黄苗圃,组织起造林专业队。在缺水的东山,人们蘸着汗水和雨水,把绿色的彩笔点染……

如今我来到东山,满眼都是葱翠的绿色。雄伟的木麻黄,挺立着笔直的主干,拂动着孔雀羽毛般的绿叶,一排排伸向远方,连成几十公里的“绿色长城”。走在公路上,两旁的树木扶摇相接,绿荫如盖,路面上几乎不漏阳光。木麻黄保持了水土,改变了气候,海风吹来,纤尘不起,给人带来了爽心的清凉和馨香,木麻黄捷足先登,日本银桦、法国梧桐、美国湿地松和当地枇杷、荔枝、柑橘、桃李、香蕉……也扎根东山,漫山遍野,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农田里,一碧万顷,稻浪翻滚,从往年的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三熟、四熟,亩产二三千斤,谁还会为填饱肚子发愁!赤山村,解放前是“乞丐村”,许多人被风沙逼得流落异乡,飘零海外。一个青年农民,当年家里没柴烧,把旧桌椅都烧了,最后只剩下一条扁担,老婆说:“别烧了,留着这点家当吧!”他扛着这条扁担告别了家乡。几十年后,他从新加坡叶落归根,仍然带着这条扁担寻找家门,东山却使他不认识了:这总不会是梦吧……

祖祖辈辈的梦,老书记谷文昌的绿色的梦,变成了现实,在东山的儿童听来,“沙虎”为患已经是遥远的历史传说,谷文昌这个名字则是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伏虎”英雄。

啊,那个漫长而艰难的绿色的梦!

我在绿色的海洋中漫游,时时看见那飘忽闪现的身影,那张黧黑而清瘦的脸。

八尺门海堤?捧茶论英雄

东山人为筑起“绿色长城”,连续奋战了十几个春秋,取得关键性突破并初具规模是在1960年前后。

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像瘟疫一样在全国蔓延。东山县委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十年建设海岛,十年取信于民,难道要自毁其业吗?头上是十二级飓风,面前是东山父老,何去何从?万不得已,他们只好“阳奉阴违”。上面让密植,县委一面硬着头皮向上级反映东山“土质特殊,不宜密植”,一面把密植的行动缩小到几块巴掌大的“试点”,应付差事。上面要“拔白旗”,县长樊生林踏遍全岛,却不忍拔一个。后来,他碰到一个比他还“顽固”的生产队长。

“你们这里修水库了吗?”

“没有。”

“为什么?”

“我们这里没有能修水库的地方。”

樊生林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上面压他,下面顶他,他火了:

“我……撤你的职,拔你的白旗!”说完,拂袖而去。

拔了这面“白旗”,他并没有打道回府,而是绕到山后,去察看地形,看看这里是不是可以修一座水库。山前山后转了一遭,他的心越来越沉重:那位生产队长说的完全是实情,县长冤枉他了!

第二天,樊生林找到这位队长,说:“你昨天说得对,我拔你的‘白旗’拔错了,今天来给你官复原职!”“朝令夕改”,改得好哇,让东山的老百姓在最困难的处境中也没有失去对党的信任。

然而,“反右倾”的滚滚浪潮毕竟不是他们这些人所能阻止的。1960年初,谷文昌和樊生林奉命去省里开会。这个会,是庐山会议精神的推广、泛滥,开得声势浩大、杀气腾腾。省委指示:每个县必须至少有一名常委以上的干部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会场的一隅,谷文昌和樊生林这一对老搭档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咱们东山揪谁啊?

整个东山的干部都装在他们心里。这些人,十年来,鞍前马后,追随左右。只要他们一声令下,就会冲锋陷阵,万死不辞。现在,要从其中点将了。点谁呢?好难啊,县委书记和县长愁眉双锁。十指连心,砍断哪个也不舍得!

“他们都不够资格!”樊生林低着头,一字一顿地说,“这些人都是做具体工作的,执行的是常委的决定,‘左’了,‘右’了,责任都在县委常委!”

谷文昌义何尝不这样想!“是啊,省里也让咱们在常委里揪一个,可是我找不着这个人啊!”

“不用找了,这个人不是你,就是我!”樊生林斩钉截铁地说。

两丁抽一,在劫难逃!

怀着铅块一样沉重的心绪,他们回到了县里。意想不到的“救兵”成全了樊生林……

同类推荐
  • 女人独自上路

    女人独自上路

    燕燕的这些文字,既娟秀,义透出刚劲来;既有细腻的抒情笔触,又有理性的顿悟;既有从自已深切感受到的困顿乃至痛苦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悲凉,同时又足那样坪阔明朗,充溢着作者对生活永不更改的浓烈的热爱和激情。这此文字里,没有的是:媚俗和虚伪。
  •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对中学生来说,选择好读书种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如何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是每个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正是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为您指明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本书收录了2007年在中国兰州召开的“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几十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中外文化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就“生态与关怀——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与西部文化发展”、“交流与过滤——中西文化镜像中的西部文学与异域文明”、“挑战与机遇——中国西部地域作家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格局”等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深入研讨。主要关注: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生态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关怀、生态文学的文本分析、关于西部的文化关怀与生态关怀等问题。
  •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者在桥头》收录了著名作家梁晓声近两三年创作的散文随笔60余篇。《歌者在桥头》包括:《那里》、《咪妮与巴特》、《五角场·阳春面》、《清名》、《歌者在桥头》、《老水车旁的风景》、《山的根》、《瘦老头》等六十九篇作品。
  • 午夜的独舞

    午夜的独舞

    有的人有才无趣,有的人有趣无才,刘蕴慧有才有趣,更兼美貌美德,曾是许多人瞩目的“四有新人”。然岁月荏苒,转眼十年过去,新人似乎已有了些“资深”的味道。 趣者,相映而成也,反正没刘蕴慧时,大家便觉相顾无趣。有个朋友说,刘蕴慧一走,南京城好像空了——她说的是我们这个圈子空旷了很多。刘蕴慧在南京大学读完作家班后,曾离开这里一年多。那的确是段黑暗的日子,大家人心离散,无组织无纪律,许多人仿佛已相忘于江湖。好在她很快又回来了,于是欢乐回来了,牌局回来了,火锅回来了,茶馆的品茗谈诗歌厅的声嘶力竭都回来了。
热门推荐
  • 轮回之密

    轮回之密

    在我的世界里,鬼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他们只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可以和平相处,鬼通过轮回来到人间,人通过死亡去往地府;看似简单的一个生死轮回,但背后好像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轮回这个虚伪的面具之下,到底隐藏着什么样不可告人的真相,轮回的目的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另有隐情呢,小说主角带你一起探秘轮回的真相。
  • 穿越之千年美人

    穿越之千年美人

    参加完闺蜜的婚礼,却葬身于一场车祸,来到一个历史上不曾出现的朝代,成为绝代佳人,一次次想起前世车祸前一晚做的那个梦,那个梦到底与自己来到这个朝代有什么关系?同样是拥有蝴蝶胎记以及蝶玉的人,这一世的自己和他之间是否还会像千年前那样,同梦中最终不能相守相依的情景一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黑道女枭的传奇

    一个黑道女枭的传奇

    长笑一声高歌,天地任我行车。但只见红尘里,一袭霓裳羽衣。窗外田野青苗,看似晃如仙境。黑道风云不断,霸主之位原本不争也罢,偏偏有人要将想要隐隐于市的她再度捧起,好吧!既然这些人不识时务,别怪她辣手摧草,且看一个黑道女枭雄如何大战于天下!
  • 神宠养成师

    神宠养成师

    李晋本仅仅是家族中一不起眼的庶子,却在开蒙契约本命魂宠时意外获得早已失传的远古传承——魂珠师!在整个大陆都万金难寻的魂珠,自此便成了李晋魂宠的糖豆……手持万千魂珠,身傍神级魂宠。当上古谶言逐一应验时,看李大魂珠师如何纵横兽魂大陆,展开他的妖孽人生吧!
  • 中古纪元

    中古纪元

    有人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可是机会确是需要自己去争取与把握!一个纪元的降临,绝对不会是一场儿戏!
  • 叶星传

    叶星传

    身怀绝世武功的主角身患不治之症,一番领悟之后主角决定在临死之前做点什么,于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诞生了,令各国头痛不已的超级佣兵团也诞生了!世家公主,漂亮的警花,超级大门派的圣女,还有超级大明星到底谁才是主角的最爱?亦或是照单全收?
  • 绝对攻占

    绝对攻占

    从潜伏进慕家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佳叶会被慕生吃的死死的。那就等着被虐吧。他不仅要攻身占心,还要抢她。节操那玩意就和蛋一样,从来没在她身上出现过。三观那玩意就像胸一样,从来没在他身上出现过。能拥有你的,绝对只能是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经典魔术一本通

    经典魔术一本通

    魔术让生活不再单调乏味,学会魔术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也许不是一代魔术大师,但是一样能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魔术。魔术让生活丰富多彩,而学会几手简便并且易于操作的神奇魔术会让你的朋友们大吃一惊,对你赞叹不已。本书搜罗了一些经典魔术的操作技巧,深入浅出,教会你施展魔法的技术要领,带你走进神奇梦幻的魔法世界。
  • 堇沉微凉许几何

    堇沉微凉许几何

    他们认识十年,可是这十年她都没能令他动心,在岛上,他们是生活在地狱中的恶魔,可是在她心里有他在身边,在岛上的日子是她一辈子都不能忘的,他专情一人,外界传他身边女伴无数,可是他只为了寻找童年记忆中的她,她早就知道自己是替身爱人,可是她心甘情愿沉沦
  • Jasmin

    Jasm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