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2200000014

第14章 “以青年为友”从事乡村教育

时至1924年,梁漱溟到北大教书也有7个年头了。在这7年中,他深切体会到在旧的教育制度下,学校是办不好的。原因何在?在他看来,当时学校存在着“官样职务”的关系,上下等级森严;其次是教师在课堂上只讲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而不管学生的思想与生活。这样的学校是培养不出实用的人才来的。他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改革教育制度一条路可走,于是他写了一篇《办学意见述略》的文章,全面地讲述了他的教育主张。他说他的办学方针是“以青年为友”。这个问题有两层意思:一是帮着他走路;二是注意到他的全生活。梁认为当时的一般学校只讲一点知识技能,而没有照顾到一个人的全生活(即生理、心理各方面)。因此,有必要改变这样的教育制度,而着眼于一个人的全生活,领着他去走人生大路。至于说到“自己求友”,那是彼此帮忙,共同学习,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根据这一见解,他在该文里写道:“照我的意见,一学校的校长和教职员原应是一班同学似的,彼此互相取益地私交近友,而不应当只是一种官样职务的关系,凑在一起。所谓办教育就是把我们这一朋友团去扩大他的范围。--进来一个学生即是这一朋友团内又添得一个朋友。我们自己走路。同时又引着新进的朋友走路,一学校即是一伙人彼此扶持走路的团体。故而,我们办学实是感于亲师取友的必要,而想聚拢一班朋友同处共学,不仅独造就学生,还要自己造就自己。”最后他又说:“这样办去,究竟办好办不好不敢知,不过我们决意要试着做,想从这里替教育界打出一条路来。”

梁上述论教育的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山东教育界的一些人士,如王鸣一等人便约他到山东去办学。因此,1924年夏天,他和一些朋友到山东曹州办学,希望在那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办学主张。此行原定计划是想以曹州中学(初级中学)为基地创办高中,收新生100名,为将来办曲阜大学的预科做准备。其次,新生入学后,学费与膳宿费,可以自选择“纳费或不纳费,纳费或多或少,一视学生家境如何而自己乐输”。对于教师的要求,他说:要能与学生打成一片,“自起居游息,以迄工作读书,常常都是大家同在一起的”,如果说只凑合几个东西方留学回国的先生便算教,殊嫌无聊。梁的上述计划,虽说是好,但由于当时曹州地方军阀(直系)内部纷争,一派支持冯玉祥国民军,一派支持曹锟、吴佩孚而起了战争。而此事又牵涉到梁的友人,因此不到半年的时间,学校停办,梁的这个美好梦想破灭了。

当年曹州六中学生王先进曾回忆:“在六中大礼堂北面有一棵老槐树,老槐树生在一个土坛上,老槐树前边放一张教桌,树上钉一块黑板,供梁先生写字之用,……讲到军阀混战,人民生活痛苦,七八十岁的老头在热天还啃黑窝窝头,他怒气冲天手拿小草(鞯)拍桌子,一方面大声演讲,一方面泪水从眼镜下像雨点似的流。这时全场寂穆,听不见一点声音。”

王还回忆:“梁漱溟离开曹州六中前,在礼堂给学生们讲“立志”,劝他们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现在这些军阀都如过眼云烟,不久消失。只有为人民造福利,才能与世长存。

对梁漱溟颇有研究的美国学者艾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梁漱溟在山东菏泽中学(即曹州六中)所实行的改革,是他正在寻求的整个社会改革方法的一个缩影。“讲学”是他这个改革的中心。它通过师生小组中的互相影响、促进和批评将道德和知识上的成长结合起来。这样,和西式学校中学生受到的机械的理智训练相反,梁漱溟的学校谋求的是对整个人的教育--感情和道德上的指导及知识上的丰富。甚至在它的知识训练方面,学校也将强调小组和个人的自习,尽可能多地减少对作为教授手段的形式上的学术讲演的依靠。梁漱溟特别意味深长地提到了他要在学校中当做典范的自学小组--这种存在于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非组织性的互相影响,应该取消他认为是僵化呆板的、只重修课成绩的那套制度。

1925年春,梁不得已又回到了北京,住在西郊清华园时,深有所悔,于是作三年不出之计,谢绝各方来聘,在家闭门读书并整理其父遗稿。后来将此稿编印成《桂林梁先生遗书》公诸于世,并作《思亲记》一文记其成书之经过。同年,因有几位曹州高中学生来到,故又从乡下搬进城,在什刹海赁房而居。师生在一起互勉共学,每天清晨即起,举行朝会,坐而论道,生活倒也十分愉快。他在《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一文里说:“在北平师生共约10人,我们在什刹海租了一所小房子共同居住,朝会自那时就很认真去做,大家共勉互进,讲求策励,在冬天尤为认真,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上团坐,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唯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兴起,特别地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睡梦中,唯我独醒,若亦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在我们团坐时,都静默着,一点声息皆无,静默真是如何有意义啊!这样静默有时很长,最后亦不一定要讲话,即讲话也讲得很少,无论说话与否,都觉得很有意义,我们就是在这时候反省自己,只要能兴奋反省,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可宝贵的一刹那。”梁运用“朝会”这种形式来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朝气,同时也锻炼自己,使之能达到儒家对人生乐观向上的追求与理想。这套办法,梁认为很有效果,后来他在办乡村教育过程中,把它列为学则一直坚持着,并有所改进。由他来进行讲话,其内容多是有关治学、养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今天这些问题及当时的情境,我们还可以从其《朝会》一书中看到。

1926年春,梁漱溟率其学生在京拜访了刚从外地来京的美国学者卫中(西琴)。数年前梁在太原曾会晤过他,对其学术思想及教育主张十分钦佩,这次重逢,甚为欢快。后来他们同住在颐和园附近的大有庄,大约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梁曾在《燕京社会学界杂志》发表《介绍卫中先生的学说》一文,阐述他对卫氏学术思想的认识。他说:“据我所知卫先生原是德国人,后改人美国籍,1913年到中国来,至今已有十几年工夫,其精力皆用在他的教育理想的企图上。他的事业除在山西太原办过六七年的教育外,多是向社会抒发他的学说,其他未做旁的事。”并称:我从不肯随便恭维人,但我可以郑重地说卫先生是他自己书里常说的“大人物”。所谓大人物便是特别富有力量、爱自己有活动的人(即罗素所谓有创造冲动)。他的脾气举止是有些为社会一般平常人不了解的地方。因此有人说他是骗子,又有人说他是疯子。卫先生说大人物每每是生前为众人所摒弃,而在死后又被推崇,乃至为之立铜像建庙宇的人物。接着他又从心理、教育、文化三个方面介绍了卫氏的学说。

第一,卫氏的心理与一般心理学不一样。他看人类心理只是一种力量,而这个力量便是指人类接受外界物质的刺激而达之宇内(他称之为“感觉力”)又自内里精神发出活动以施于外的能力而言(此精神力亦叫做“心”)。他还认为“心理学应当是研究人力量的一种科学,寻出力量活动程度之间种种定律,而使人有他应有的”程度(如高、下、粗、细等)之活动。至于普通所讲的心理学,是不合乎卫氏之见解的。卫氏的心理学特别强调主观的能动性,即精神的力量。

第二,在教育学方面,他是以其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宣称“其根本道理就是感觉应当上通于心,心应当下通于感觉,往复相通不要隔离”。所以他在山西太原所办的学校名称就叫做“大通学校”。他认为,感觉不离心,其活动可以进于顺的细的软的,即粗野暴乱的东西的反面,而举止态度温文尔雅;心不离感觉,其活动不离实际,而清楚明白确切,自能发现真理而有真正学问。卫氏常说,中国此刻办教育最要紧的是求“一个常常与感觉有关系的心,常常不昏的心,常常往实用方面走的心”。讲到这里,梁着重介绍说,这实用二字是应当注意的。卫先生常自名其教育为“实用教育”,但他的实用主张,却与一般论者不同,他特别强调心的作用,称“有力量的人自己卖力气而对于世界一无所取;没有力量的人常常想要东西而不爱做事”。这些便是卫氏的教育理论及其办学主张。

第三,关于文化问题,卫氏虽是西方人,但他对西方文化并不感兴趣,相反对中国文化却非常有感情,因此来到中国。他到中国后所见到的,并非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好,于是感到失望。他新到上海时,看见这个人用的西洋风琴和住的洋楼房,是他顶大的仇人,他真是恨极了,所以在那时发的议论多是叹息、痛恨中国人轻弃固有文明,而盲目模仿粗野的西洋。这是他学初未曾想到的。在卫氏看来,出现这种状况,就是自己完全空虚之证明。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从头做起,把衰败的身体调养好,振作精神,积蓄力量,培养创造活力,即科学头脑,这样才能向科学及工业生产方面去努力。为达此目的,应该赶紧想个办法,挽救这种危局。于是,他提出办教育是个很好的办法。他说:“中国今日一切事没有办法,都是从唯一的原因来的--中国人力量衰败。只有认定养起中国人的活力之一途而急起图之,庶乎一切事业才有希望。”要复兴中国文化,得从教育着手。卫西琴上述的理想与实践,后来对梁漱溟产生了很大影响。

1926年,梁写了《人心与人生自序》一文,于次年1月8日在北平《晨报》发表。在这篇文章里,他阐述了研究孔子的心得:应该从心理学去下工夫,方能得其意义。他说:“我们应当知道,凡是一个伦理学派或一个伦理思想家,都以他的一种心理学为基础。……儒家是一个大的伦理学派,孔子所说的许多话都是伦理学上的话,这是很明显的。那么,孔子必有他的人类心理观,而所有他说的许多话都是或隐或显地指着那个而说,或远或近地根据着那个而说,这是一定的。如果我们不能寻得出孔子的这套心理学来,则我们去讲孔子,即是无头无脑地讲空话。”上述这种见解,显然是受卫氏(西琴)心理学之影响所致。其次,在这篇文章里梁还宣布了他的讲学计划。略谓:他已接受北京学术讲演会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学会的邀请,准备在这个寒假里作系统的讲演,题目就是上述“人心与人生”。准备讲20次,讲稿将来编订。该书《序言》先刊布出来,其目的是“使人略知道讲题的来由而已”。

这时,梁的生活很困难,已经到了长年坐食,有债无粮,不好再向下延拖的时候了。因此,梁与邀请单位提出征收听讲费一事,以资贴补。后来对方经过会商,表示同意。(此事,在笔者与他谈到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些单位在举行学术报告时有征收听讲费的情况,并以此为新闻告诉他。他说这些事不新鲜。过去他在北京作学术讲演时,就实行过了。说此话时,其神情显得很得意似的)关于这次学术演讲,因故未能坚持下去,大约讲了一个来月便结束了,然而却积累了一部分讲义。后来它经过梁的不断扩充整理,到1984年才公开出版,书名为《人心与人生》。

同类推荐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读懂鲁迅

    读懂鲁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曹雪芹(中国十大文豪)

    曹雪芹(中国十大文豪)

    曹雪芹(?—1763,一作1764)清代小说家。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上为汉人,其远祖曹彬是宋代开国大将军。曹彬生七子,其中一支后来移居辽东。曹雪芹先祖世选(又作“锡远”),约在明万历年间被满军俘虏,做了奴隶,不久就跟了多尔衮,属满洲正白旗,后称“上三旗”包衣人(包衣,满语译音,即奴才)。
  • 郑成功(名人传记丛书)

    郑成功(名人传记丛书)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为后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里从他的父亲开始讲述郑成功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青剑仙

    青剑仙

    海族之祸让普通人苏青的生活轨迹,骤然改变。踏上仙途却无法修炼,落魄至此又绝处逢生。草原剑林危机四伏,葵水河里深不见底。在十面埋伏的修行界,他该如何站稳第一步?人心叵测,赤子妖心,海族野心勃勃,乱世之象已起,抱剑少年又当如何在这乱世中斩出一片朗朗乾坤?欲知仙中事,尽在此书中。
  • 暗恋成婚,总裁的初恋爱妻

    暗恋成婚,总裁的初恋爱妻

    顾清恒,一个年长她10岁的男人。他成熟稳重,对女色淡然,唯独对她,势在必得。他说,大你10岁又怎样?我走在你前面,有伤害我替你先挡,有问题我为你解决,有荆刺我全给你踏平,你沿路可以看看风景,慢慢来到我身边。他还说,我看了你10年,一直、一直……***念清:喂,今天有人向我告白了。顾清恒:叫老公。念清:老公……公。***【正简介】人前,他是她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时刻想欺负她。人后,他是她姐姐的男朋友,却时刻占她便宜。一次补习,她去他公寓,结果……她慌得手足无措,不明白到底是猪血糕啊还是红颜料……而他,则淡定将床单一角剪下来,收藏好。“以后,你就是我顾清恒的女人。”他一句宣言,从此对她紧追不放。逃?无果。躲?被捉。把他推给姐姐,结果——他把她堵在昏暗的房间里,外面,是她未婚夫的生日宴。“占了我的便宜,就把我推给你姐姐,这么大方?”“我有未婚夫了。”“就那个渣男?”***君子完结旧文:《总裁骗妻好好爱》http://www.*****.com/?a/757465/
  • EXO的独家宠爱

    EXO的独家宠爱

    简介请转第一章,谢谢,第一次写文,那里写的不好,请在q:1031672021向我提出你的建议
  • 妖孽相公:落魄郡主追夫记

    妖孽相公:落魄郡主追夫记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贫家女顾梓某日平白多了个肤白貌美的夫君,可自己暗恋的人已经远走他乡。半月之间竟然连夫君也弃她而去,抑郁寡欢之际谁料一朝成为郡主,更被人胁迫为姐姐代嫁,而自己的夫君竟然是他!兜兜转转,家国沉浮,融化冰山相公。“娘子,传闻为夫已成下堂夫,莫不是真的?”“这这这......相公!你抓到我,我就让你嘿嘿嘿。”
  • 恶毒女,忠犬男

    恶毒女,忠犬男

    这个她一直没正眼看过的男人,助她为虐,为她抛弃妻子,最后替她而死。连临死时手里攥着的都是她的项链……所以,当一切重新回到十年前,她决定改变历史剧情,珍惜他……女主,曾经高贵、冷艳白富美大小姐一枚,恶毒女配是必须,不得好死是前世结局,可是她重生了,所以她决定抛弃男主,养成忠犬,不再炮灰。
  • 密行忍禅师语录

    密行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情厨男

    爱情厨男

    33岁的独立首饰设计师顾长笙有成功的事业和爱她的男友,可原本水到渠成的感情却因为长苼的逃婚而走到了危机边缘。在逃婚过程中结识的厨师齐袂,因缘际会地来到了长苼的感情中。鸡蛋,白茶,菌菇,大米,面条……这些平凡的食材,把一段段人生际遇带给长苼,她的过去,她内心深处的秘密,以及感情的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不当王妃

    不当王妃

    她在这异世界活了17年,行走江湖闯荡天下,当过小姐丫鬟乞丐媒婆,人生得意啊,还差点被人绑成王妃,这怎么行,她的老公当然要自己选,他,可是皇上的亲弟弟,人人敬畏、英明的逍遥王,她却在成亲当日让他成为弃夫,要不是她长的象他死去的心爱女子,他才不会娶她,他发誓一定要报复她,而故事就这么的开始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逐梦寻仙道

    逐梦寻仙道

    自古以来,人类挣扎于天地之间,茫茫大地,活如蝼蚁,有善了然于天地之意者,遂有盖世神通,有填海移山之力,只是众生坚苦,天道茫茫,凡人有成仙之能?
  • 命运之轮(下)

    命运之轮(下)

    从单纯的言情到承载着人类的命运,几次修改,大篇幅的删减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为紧凑曲折,人物性格更为丰满生动,叙事更为简练流畅,小说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一路走来,作者的思想也同书中的少年主人公一起渐渐走向成熟,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