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2200000025

第25章 桂林三年 第二次婚姻

1942年1月,梁漱溟与范长江、陈此生等离开香港后,经澳门、台山、梧州、贵县、柳州,于2月5日到达桂林。梁漱溟先后住七星岩教育研究所、穿山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地。

此时,大批文入学者辗转从内地来到桂林,国民参政会欢迎他们到重庆居住,有CC派刘百闵到桂林迎接他们入川,刘来看望梁漱溟时,梁说:“这次我不去重庆。”刘拍手说:“好极了!”原来刘从重庆坐飞机来时,王世杰赶到机场送行,曾说: “最好不要欢迎梁先生来,他来了我为难,蒋先生对梁先生很恼怒。”

同年6月,梁漱溟着手写《中国文化要义》一书;10月,梁漱溟为《桂林自学月刊》写《我的自学小史》。

1942年秋冬间(或次年春),张云川从重庆到桂林,传递周恩来的一封密信给梁漱溟,劝梁去苏北或任何靠近他们的其他地区,建立乡村建设或民盟据点,他们愿意帮助梁漱溟开创一个局面来。中共方面与民盟都如此希望。梁漱溟后来说:“我当时差不多没有什么考虑,就坚决地辞谢了。因我内心上觉得我不能靠近哪一边。”

1943年6月,梁漱溟写了《中国文化问题略谈》,发表于衡阳《大纲报》。全文六段,在最后一段--“怎样建设新中国文化”这段,梁重申“对西洋要全盘接受而根本改造”之说,特别引了罗素著《中国之问题》一书中的一段话:“无论为中国人打算,为世界人类打算,都应当宝爱中国文化而莫要损坏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的政治经济都必须改造。在改造时,都要顾及中国文化才好。不问用何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只要能达到中国文化长存于世界之目的,都赞成。”梁漱溟认为,罗素“这番意思真是可敬可感。恐怕中国人真正抱有这种心肠者,还不多有”。

同月,梁漱溟在桂林《时代知识月刊》发表《民主的含义》,认为:“民主是人类社会生活之一种精神倾向,其内涵有五要点:(1)承认旁人;(2)彼此平等;(3)讲理;(4)尊重多数;(5)尊重个人自由。”并认为:“就大势来看,民主精神在人类社会生活上,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虽进程上不无曲折,但总趋势甚明,无可怀疑。由于向前发展之故,文化发展不同如中国西洋者,亦会接近起来,五点亦会普遍地达于并显齐备。”

这年初秋,国民政府在重庆筹备成立宪政协进会,函邀梁漱溟与会。10月8日,梁漱溟自桂林发寄《答政府见召书》,他在信中重申欧美式宪政不合中国需要,平时为然,战时犹然,战后亦然之意见。对于国民政府的决策感到失望。同日,梁漱溟写寄《为政府以宪政协进会见召答复邵力子先生信》,信中说:“方抗战之初,国内颇有团结气象。顾自南京弃守而武汉,武汉弃守而入川,国土日蹙,国人之不相能也乃日甚。前所云游击区之实况者,即其一方面。其在大后方,则执政党对于党外之压制,转迫较紧,浸至无所不用其极。人不入党,几不得以自存;言不希旨,绝难宣之于笔墨。”“政府诚有取于民主精神,政府自实践之,何用许多人来筹备。”梁漱溟断然拒绝去重庆。

1944年,梁漱溟在《民宪》重庆版第1卷第2期上发表《谈中国宪政问题》。文章谈了他对宪政问题的主张、对宪政问题的先后态度及中国宪政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经过。文章最后指出:“我认为:一、眼前迫切需要的,为国内之团结统一;我祝望国人以求宪政者,求团结统一。二、实现团结统一为谈宪政之前提;却不是从宪政可以达到团结统一者。三、民主精神--为团结统一所必需;没有或少些民主精神则团结不可能。不如以团结统一责勉于执政方面;随着团结统一,自然带来了民主精神自由空气。四、对于宪政不晓得爱惜,不晓得郑重其事,便是宪政的罪人,愿国人警醒。”

同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上清寺特园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上选举了中央委员、常委和主席。梁漱溟在桂林,未与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常委、国内关系委员会主任。

陈此生的学生曾任贺县私立临江中学训导主任的何砺锋回忆:1944年秋桂林大疏散后,梁漱溟和陈此生曾住在临江中学,梁漱溟生活简单朴素,除了吃鸡蛋外,其他是素的;搬一套木沙发到他房子里,他说,这是阔人才用的,很谦让不愿使用。

一天,几位老师在梁漱溟的房里谈形势,梁漱溟开门见山诚恳地说,蒋(介石)的消极抗日不是他们不懂得这些道理,他们比大家懂得多,但是,他们立意要这样做的了。陈此生插话说:广西当局现在也不是抗战的材料了。梁漱溟接着说,我们疏散到这里来,有一大批人,分散在昭平、八步这一带,何香凝、柳亚子、张锡昌、莫乃群、千家驹、欧阳予倩……都来了,我们主要是从事抗日的活动,拥戴李济深先生出来领导。

1944年,曾发誓不再娶妻的梁漱溟有了第二次婚姻。

1942年初,他回到广西桂林。之后,在这里一边从事于写作《中国文化要义》,一边主持民盟的工作,配合李济深等人进行抗日反蒋的活动。

从总的情况来看,这期间他的生活比起在重庆和香港时,是较为平静多了。因此,由于朋友们的关怀,介绍他与当地师范学院附中的教员陈树棻于1944年1月23日结了婚。此事被当时新闻界大加渲染,传为美谈,笑话很多。梁漱溟为了以正视听,曾致函某晚报记者,要求如实报道。略谓:“漱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夏丧偶,悼亡文中曾申言不再娶,留此爽利之身以应付日渐紧急之大局。……自二十四年迄今首尾十年矣。生性淡泊,不以鳏居为意,此次之事颇似一不设防之城市,忽然被人攻入。缘此间友好曾君作忠(师范大学院长)暨曾夫人罗女士,与漱溟相知二十余年,以彼等结婚漱溟为之证婚,乃采取‘报复’行动,为我谋合。”并称“陈女士今已逾中年,漱则去岁既满五旬,实在谈不到儿女温柔,只期老来彼此作伴而已”。梁此函传出,流言稍止,但人们对这位新郎官,总是很关心和逗趣的,不肯放过。后来人为他写传写到此也免不了或多或少地要画上几笔,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究竟是谁追求谁?”这个问题成了当时桂林乃至广西的焦点,新闻记者们为此穿梭于梁、陈之间。当人们向陈树棻祝贺她赢得了梁漱溟的爱情时,陈回答说:是他深深地感动了我,“敲开了我心灵的大门”。由此引出这样的报道:“新双城记?”满城风传梁漱溟正在留胡子,以便能在他的爱人面前显得更像个男子汉。梁漱溟否认了这些谣传,他说:“一个老新郎在婚礼之前总是要刮刮胡子的。”

1944年1月23日,梁漱溟与陈树棻在桂林友人家中举行了传统的婚礼。梁漱溟首先在庆祝仪式上发言:“婚姻是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要请教有着丰富生活经验、年高望重的龙积之先生。”于是,龙积之捋着花白的长胡子就婚姻的意义引经据典做了一番议论。接着,梁漱溟的朋友李济深将军发表了祝词,然后请大家发言。

作家白鹏飞声音响亮,讲话幽默,他说:

梁先生原籍桂林,……抗战开始后方归故里。但他在桂林并无家室,既无家室,何言回家。那么最好就是着手建立家庭。敞开的心扉自然容易被人占据。陈女士出阁甚晚,因为她一直要嫁给一位哲学家……于是她就乘虚而入了。

梁漱溟的朋友诗人柳亚子也献诗一首:

卡尔良俦传燕妮,孟光清德媲梁鸿。

中原旗鼓新民主,携手还应奋斗同。

婚礼上,应大家的要求,梁漱溟“汇报”了恋爱经过:

现在,我听说谈恋爱要花很多钱,下馆子、看电影、看戏等等。但我却没有花过一分钱。我羞于谈及此事,但的确连出去散步也没有过。我也曾给她写过信,约她在天气好时一起去经山村的河边散步。但那天却恰逢阴天小雨。她是否会应约前来呢?我犹豫了一会儿,拿了把伞就出门了。如我所料,在半路上遇见了她。因为还在下雨,我们仍然无法去散步。于是我们终于只是在路边的小亭子里坐了一会儿!

婚礼达到高潮时,梁漱溟十分兴奋地唱了一段京剧《黄天霸》,唱毕念句道白:“我去也!”便挽着陈树棻走出门去。梁漱溟在婚礼上欢快、幽默的表情与平时的严肃峻刻判若两人。

1945年春,民盟中央指示梁在广西筹建中国民主同盟东南总支部,以推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等省的民盟工作。之后,他便在广西贺县召开该总支部的筹备委员会,委员有梁漱溟、欧阳予倩、狄超白、千家驹等人,由梁负其总责。

同类推荐
  • 莫泊桑

    莫泊桑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点评李小龙

    点评李小龙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他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艰辛和气节。
  •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如果有一天这部电话响了,就表示我已经死了,你要立刻逃命。竭尽所能地逃,我的小焦糖,千万不要停下脚步……”特蕾莎,墨西哥小镇的平凡少女,她生在罂粟之地,却落得莲花之姿;18岁,一扇车窗摇下,她结识首任毒枭男友;22岁,一通电话铃响,她踏上亡命天涯之路;25岁,她在监狱度过生日;30岁,她掌控全球毒枭命脉,被称为“南方女王”;33岁,她当选“西班牙最优雅女性”;……如今,江湖上已不见她的踪影,只剩下她的传说……
  •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这是一本当代华语艺术名家谈艺录,由作者近年来的亲身采访与资料收集而成,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叙了当代二十余位华人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以及他们心中对艺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的看法。全书共分二十六个章节,汇集众多一手材料,配以独家图片,内容真实可信,情感真挚感人,全面展现了当代华人艺术名家的风采神韵,为读者了解艺术、深入艺术打开了另一扇窗。书中所涉及人物均为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濮存昕、杨立新、袁泉、冯远征、陈建斌等热心公益的演员,具有广泛的业内好评度和社会影响力。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热门推荐
  • 风落梨花

    风落梨花

    三角虐恋,一个是少将军,一个是叛臣之子,一个是民间商人弃女。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痴恋情深、求之不得。是各自放手还是纠缠不休?故事短小,情节发展快。
  • 千里寻她

    千里寻她

    熬过千难方知趣,尝过万苦辨人生。贫穷不可屈膝跪,病痛哪要乞天怜。数粟择叶是度日,麻衣磨白自丰衣。夜醒床头不见依,恶父插稻得赌资。别离家园,只身一人,势要寻妹千万里。受尽欺凌,尝得人情,冷眼热泪相交下。身薄力弱寻她,无路。使然功成名就,何用?踏遍千山何为惧,淌过万水哪来苦。艰难不许掉轻心,迷途不得弃坚强。纵然伤痕多如发,也得怒吼始找寻。折戟卸甲迎得她,失了功名有何惧?相识兄弟,得获佳人,更寻来舍妹欢聚。斩杀路虎,傲视权贵,血泪哪会长流淌。持剑向天问道,何在?天雷何曾停息,自在。
  • 喜结良缘

    喜结良缘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青梅竹马?我呸!十岁你偷亲我之后说“然然我以后一定会娶你的!”二十岁你搂着她对我说“程然这是你嫂子!什么?小时候的事你还记着呢?我逗你玩的!”说好的青梅竹马都会在一起呢?梦里都是骗人的!还做什么都要跟我对着干?再看?再看!再看我就把你吃掉!
  • 邪魅王爷混血妃

    邪魅王爷混血妃

    木小小是天才医生,父亲是发明家。暗中发明时光机,被木小小触动开关,穿越到历史架空的朝代。古灵精怪的她,要替在古代好友嫁给花心王爷~结果成亲当天,内王爷却在妓院鬼混。本想给新婚娘子来个下马威,没想到,这个“温柔安静贤惠”的宰相千金却将王府闹的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笑料百出……
  • 念卿归

    念卿归

    从何时开始,她不在开口唤他哥哥。从何时开始,她看他的眼神开始不在清明…第一次见面她被师傅抱回了山里,一副营养不良的身体穿着一套洗的发白的衣服,他捉住她的手,扬起好看的剑眉对她说“放心吧,你以后就是我的师妹了,哥罩你。”因为这句话从此她对他的爱便开始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深刻。最后一次见面她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一身被风吹乱的红衣,对他含泪的点了点头“师哥,这次换我来罩你…”如若可以我愿用生命终结,来换你一生平安。
  • 梦与现实的结点

    梦与现实的结点

    我因为一个梦境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没想到却因此改变了自己平淡的生活,开始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旅程。
  • 将军,请下休书

    将军,请下休书

    娶她,是为了破掉他克妻的命数,然后能把自己心中的美娇娘娶进门。嫁他,只是为她在京城的客栈界发展铺平道路。这是一个不是一家人却进了一家门的故事。
  • 我到底是谁的时间

    我到底是谁的时间

    过往是什么,曾经该如何,现在迷茫吗?以后我是谁的时间,青春在冰中燃烧,火中冷冻。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 重生娱乐圈之完美男神

    重生娱乐圈之完美男神

    前世,她是娱乐圈的二流女星,才得到最佳女配角奖,却因好友与男友的背叛,命丧黄泉。今世,她重生归来,回到十四岁,母亲还没有去世,自己还是“男儿身”,一切都还是那么美好。重活一世,得到神秘空间,她决定守好母亲,重征娱乐圈,以“男儿身”出道,不再隐藏自身的实力,踏至圈内顶峰!遇到昔日的渣男渣女,她以仇报仇,手段狠辣,将其逼上绝路,身败名裂!重活一世,她要活的潇洒!守护珍爱自己的母亲,报复所有负她之人!可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只因自己意识善心救起来的男人,为何缠着自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